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留女性生殖器官的根治性膀胱切除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保留女性生殖器官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长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 - 2010年保留女性生殖器官的根治性膀胱切除并且有完整随访结果的病例55例,年龄25~82岁,平均63岁.随访时间12个月-19年,平均55个月.单发肿瘤49例,多发6例.初发肿瘤39例,复发16例.病理类型:尿路上皮癌49例,鳞状细胞癌3例,腺癌2例,膀胱癌肉瘤1例.病理分期:原位癌1例,pT118例,pT2 16例,pT314例,pT4 4例,标本中未见到癌2例(pT0).盆腔淋巴结阳性9例,侵犯淋巴血管7例.对可能影响生存率的8项临床病理指标(年龄、吸烟史、初发与复发、单发与多发、肿瘤分级、分期、盆腔淋巴结状态及淋巴血管侵犯)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55例患者3、5、10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61%、54%和42%;3、5、10年癌特异生存率( cancer specific survival,CSS)分别为65%、61%和61%.病理分期≤pT2N0M0者的5年CSS和OS分别为84%和72%,病理分期≥pT3N0M0者分别为29%和29%;淋巴结阳性患者的3年CSS和OS分别为28%和2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肿瘤病理分期≥PT3、盆腔淋巴结阳性、肿瘤多发、肿瘤侵犯神经血管与CSS显著相关,COX回归分析显示仅肿瘤的病理分期(HR=3.992,P=0.011)及盆腔淋巴结状态(HR=3.877,P=0.019)与CSS显著相关. 结论 保留女性生殖器官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CSS与膀胱癌的病理分期及淋巴结状态显著相关,是遴选适宜此术式患者的最关键参考指标.保留女性生殖器官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是治疗器官局限性膀胱癌(≤pT2N0M0)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在最大程度保留女性功能及生活质最的同时可以取得理想的肿瘤治疗效果,但对病理分期≥pT3N0M0(不包括侵犯子宫或阴道的T4期患者)及盆腔淋巴结阳性病例,尚需更多的临床病例来验证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道女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标本中生殖器官(子宫、卵巢和阴道)同时累及的结果和这些器官发生良性病变的几率。作者对1983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Mansoura大学泌尿和肾病中心行根治性膀胱切除的女性患者609例标本中生殖器官的病理结果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390例(64%)为鳞状细胞膀胱癌,16例(2.6%)生殖器官受侵。良性卵巢病变49例(8%),  相似文献   

3.
对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前行CT检查以评价肿瘤分期己成为常规手段 ,作者对CT的准确性以及对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影响进行回顾性研究。从 1994年 7月~ 1998年 6月共统计 82例患者 ,均诊断为膀胱肿瘤侵及肌层 ,准备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前均行CT检查 ,与术后进行对比。CT能够确认肿瘤侵犯深度的仅 1例 (1.2 % ) ,正确辨认膀胱外侵犯者 4例 (4 .9% ) ,确认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者各 4例 (4 .9% )和 2例(2 .4% )。CT分期总的准确性为5 4.9% ,分期过低为 39.0 % ,过高为6 .1%。CT提供准确的、额外的分期信息仅有 8例 (9.8% )。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8例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加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经验及术后效果。方法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例,均为男性,年龄61~76岁,平均68.5岁。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延长脐下切口取出标本,于体外选择40cm回肠,对系膜缘切开后W形折叠形成新膀胱,双输尿管乳头状再植于新膀胱,腹腔镜下将新膀胱最低点与尿道残端行端端吻合。结果手术耗时4~7h,平均5.3h;出血量100~1100mL,平均250mL。术后平均肠道恢复时间3.9d。术后随访7~27个月(平均16.2个月),患者排尿良好,行B超、IVU及新膀胱造影检查示:双肾显影良好,无输尿管返流及梗阻,新膀胱充盈良好,容量约300mL。结论腹腔镜下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损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高,短期随访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阴道联合腹腔镜下根治性女性全膀胱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的手术方法.方法浸润性膀胱癌患者6例,平均年龄61(55~73)岁.5孔法先行腹腔镜下手术:游离输尿管后分侧清扫盆腔淋巴结;举宫器配合下,用血管闭合器LigaSure切断子宫相关韧带及膀胱两侧血管蒂;电凝钩分离子宫直肠陷窝及膀胱前间隙;LigaSure切断阴蒂背血管复合体;超声刀切开膀胱颈尿道后游离膀胱颈后壁至阴道前穹窿部.阴道手术:直视下剪开阴道前后穹窿,于阴道取出标本,缝合阴道.回肠新膀胱术:下腹正中4~5 cnl切口,将回肠拉出切口外,游离30~40 cm回肠,剖开后w形折叠缝合形成贮尿囊;插入法植入输尿管后将贮尿囊还纳腹腔.缝合切口后重新开启气腹,腔镜下行新膀胱尿道吻合. 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6.2(4~8)h;出血量平均665(400~1200)ml.术后1~3个月患者均恢复较满意的控尿功能,IVU显示双肾功能良好,无膀胱输尿管反流及梗阻.新膀胱最大容量平均427(300~600)ml.无新膀胱阴道瘘等需要手术处理的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6(9~30)个月,6例均存活.1例术后8个月发现肝转移. 结论 经阴道联合腹腔镜下根治性女性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治疗女性浸润性膀胱癌可行、有效,应用举宫器及经阴道直视下手术可一定程度上降低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由于阴道切口整齐、缝合确切,新膀胱阴道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机会减少.  相似文献   

6.
作者自1987年始,用改进的手术方法治疗膀胱肿瘤27例(癌25例、肉瘤2例)。根治术前常规做诊断性TUR-P切除前列腺,若前列腺部尿道和腺质内已有肿瘤成份,则放弃手术。对适宜病例,在精阜以上水平,横断前列腺包膜,切除膀胱,将前列腺部尿道之漏斗形残端直接与M或W型回肠新膀胱吻合。手术时间短(3.5~6小时),术中不必输血。术后经3个月训练后,膀胱容量可达到450ml,所有病人白天及夜间均能自控排尿,且勃起功能正常。无吻合口狭窄、膀胱输尿管返流。感染(2例)、吻合口漏尿(1例)及输尿管再植口狭窄(2例)等,均为回肠代膀胱的典型并发症,与改进的手术技术无关。作者指出,利用TUR-P术后形成的漏斗形残端,与回肠新膀胱最低处肠片吻合,视野清楚,简便迅速,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保留女性生殖器官的膀胱切除术的临床预后情况,探讨保留女性生殖器官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行膀胱切除术的87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是否保留女性生殖器官分为保留女性生殖器官组(52例)和传统组(35例)。两组年龄、既往疾病史、BMI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病理学特征、术后恢复情况及两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尿路改道方式、手术入路、术后并发症、术中出血情况、平均住院日和术后病理分期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保留女性生殖器官组[(371.71±108.72)min vs.(294.42±93.67)min,P=0.001];保留女性生殖器官组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9±1.81)d vs.(5.77±3.83)d,P=0.019)]。两组在肿瘤无进展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中,在高危膀胱癌患者(≥T_3N_0M_0和/或G_3)中,两组在预后方面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女性生殖器官的膀胱切除术在预后方面可以与传统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相媲美,即使是在高肿瘤分期和(或)肿瘤分级中。这种保留女性生殖器官的手术技术能极大的保留女性生殖功能,更好的提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一些经过特定选择的女性膀胱癌患者,应尽可能行保留女性生殖功能的膀胱全切术,当然要注意该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预后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膀胱癌异质性研究的不断深入,TNM分期系统对预后的评价作用受到人们重视.对于当前预后评价系统,病理组织学、数据分类图、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一、病理学预测因子分期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术后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以及总体生存率(OS)非常重要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同时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是提高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生存率、避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1]。女性患者经典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包括切除膀胱、子宫、输卵管、卵巢、阴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我科1993年6月 ̄1995年2月6例多发性或浸润性生长的膀胱肿瘤病例,行保留阴茎勃起神经的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6例中有5例术后保持阴茎勃起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在报告6例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的同时,结合文献复习,着重介绍了性神经血管束的解剖三维关系,以及术中如何识别并有效地保护NVB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女性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2月~2006年7月,为8例女性膀胱癌患者施行腹腔镜膀胱、子宫、附件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全麻,仰卧位,头低15°,大腿外展,膝关节屈曲。下腹部置入5个trocar。在髂血管分叉处剪开腹膜,游离输尿管,切断子宫圆韧带、卵巢韧带。沿盆壁向下游离子宫阔韧带,清扫盆腔淋巴组织。离断主韧带、骶韧带、双侧输尿管及膀胱侧血管蒂。于阔韧带基底部切开腹膜,沿子宫颈两侧游离打开阴道穹隆。切开前腹膜反折,游离膀胱前间隙,切断阴蒂背深静脉复合体,膀胱颈下方0.5cm处切断尿道。靠近阴道穹隆处横断阴道并封闭残端。在下腹正中线上做4~5cm切口,取出标本。切口外构建"M"形去管回肠储尿囊,输尿管"插入式"种植于储尿囊。储尿囊回纳腹腔,在腹腔镜下做储尿囊与尿道吻合。结果8例手术时间(344.5±42.1)min,术中出血(373.9±81.3)ml。术后随访6~46个月,平均26个月,其中>12个月6例,半年内均能自主排尿,1例日间偶有尿失禁,1例夜间尿失禁,1例排尿困难。膀胱容量(333.6±40.4)ml。残余尿量0~183ml,(51.2±18.1)m...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Studer回肠新膀胱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Studer回肠新膀胱术的方法.方法 膀胱癌患者8例.均为男性,年龄51~69岁,平均57岁.浸润性膀胱癌7例,腺癌1例.临床分期:T27例,T21例.经腹取5个穿刺点,腹腔镜下清扫双侧闭孔、髂内及髂外淋巴结;游离膀胱腹侧,剪开双侧盆筋膜,缝扎阴茎背静脉复合体;游离输精管和精囊,剪开狄氏筋膜,分离前列腺与直肠间隙;分离前列腺尖部尿道,切断尿道,将切下的膀胱和前列腺装入标本袋.下腹正中切口6~8 cm,取出标本,于该切口外距回盲部20 cm处截取45 cm回肠.取远端40 cm段对折,纵行切开对系膜缘肠壁,交叉折叠缝制新膀胱,将双侧输尿管吻合于新膀胱近端未剖开的5 cm肠管上.新膀胱颈部与保留尿道断端间断缝合.结果 8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 6~8 h,平均7.2 h;出血量200~800 ml,平均420 ml;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术后病理分期pT2 6例、pT31例、pT2N2M01例,切缘均为阴性.术后发生右侧输尿管套叠1例,经输尿管镜下还纳松解.8例随访3~12个月,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切11小、出血少,技术可行,Stueder原位膀胱技术简单、输入袢长、术后功能好.  相似文献   

13.
永久性性功能障碍是传统的前列腺或膀胱根治性手术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甚高,国外自80年代起通过对盆神经丛的解剖研究改进了手术方法,使多数病人的性功能得以保留。本文简述对盆神经丛的解剖和改良的前列腺或膀胱根治性手术的操作方法,并对病人术后的性功能状况和预后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15.
该文报告了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RARC)100例早期肿瘤学结果,并与开放根治性膀胱切除(ORC)的并发症进行了比较。方法:德国4家协作中心,2009年8月至2012年施行RARC+盆腔淋巴结切除治疗膀胱癌患者100例,并与2007年10月至2009年7月ORC 42例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保留部分前列腺包膜的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11年6月~2015年3月期间对21例选择性的男性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保留部分前列腺包膜的膀胱全切术-原位回肠膀胱术,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并对患者术后肾功能、尿控功能、性功能、肿瘤控制效果等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短期长期并发症。随访时间8~39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1年(除随访8个月1例外),白天尿控率为95%(19/20),夜尿次数0~5次,平均3.5次,夜间尿控率为80%(16/20);恢复勃起功能患者比例为80%(16/20)。末次随访时患者未见局部肿瘤复发或者转移。结论:腹腔镜下保留部分前列腺包膜的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于选择性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全膀胱切除术后患者控尿情况、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术后勃起功能障碍是目前困扰医患双方的主要问题.2000年7月至2006年2月,我们采用保留部分远端前列腺的全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患者29例,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乙状结肠新膀胱术贮尿容积大,原位自主排尿,白天控尿效果较好,但常有夜间尿失禁、输尿管返流等并发症。为提高手术疗效,2007年6月至2011年7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对18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施行改良乙状结肠新膀胱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手术名称: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直肠代膀胱术术者:金讯波王慕文术前精要:1体位:30°头低足高位,下肢稍分开。2特殊器械使用:切割吻合器(Endo-GIA),电凝钩,超声刀。术中精要:1建立气腹:于脐下缘作1cm切口,气腹针穿刺建立气腹,气腹压力设为15mm Hg,自切口置入直径为10mm的套管和腹腔镜摄像头,分别于两侧髂前上棘内上方2~3cm处和右脐下腹直肌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