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上将在换牙期若恒牙已经萌出,相应的乳牙尚未脱落,或个别乳牙超过换牙年龄而长期不脱落,相应位置的恒牙也未萌出者称为乳牙滞留。乳牙滞留是口腔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998年1月—2003年4月共诊治该类患者98例,共计124颗滞留乳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占海青 《海南医学》2000,11(3):41-42
恒牙萌出,乳牙未脱落,这种情况的乳牙滞留应及时拔除.另一种是乳牙长期滞留于恒牙列中而根尖片显示未见恒牙胚的发育,并在就诊时已超过了矫正的最佳时期(本文平均就诊年龄31岁),是牙齿萌出异常的表现.笔者观察了一组属于后一种类型的滞留乳牙的患者在出现牙周牙髓症状后,为了保持其牙列的完整,使滞留乳牙长期存在恒牙列中,给予综合治疗并进行了两年以上的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乳牙滞留的特点,充分认识乳牙滞留的危害性。方法:分析1 165颗乳牙滞留的临床资料。结果:乳牙滞留1 165颗,其中918颗引起恒牙错合,滞留乳牙残根显著高于非残根。结论:乳牙应早发现、早治疗,从而减低恒牙错位萌出。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美容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儿童在乳牙和恒牙交替换牙时,有时出现乳牙不易脱落,恒牙已萌出将恒牙挤出牙列,或出现乳牙残根不被恒牙胚吸收,恒牙萌出而将乳牙牙根挤出牙列,  相似文献   

5.
人在一生中有两副牙齿,最初长出的一副叫乳牙,后来长出的一副叫恒牙。儿童约在6~12岁之间两副牙齿陆续进行交换,乳牙逐渐脱落,恒牙逐渐长出。在医学上把这段时间称为换牙期,在此期间应注意以下6点: 1.经常检查孩子的乳牙是否按期脱落,不要轻易去拔乳牙,以免恒牙长出错位畸形。如果恒牙已萌出,乳牙尚未脱落,应去医院拔出滞留乳牙,使恒牙能在正常位置上萌生出来。  相似文献   

6.
口腔科经常遇到混合牙列期的儿童乳牙滞留的情况,恒牙已萌但乳牙仍未脱落,特别是上下切牙的替换,形成了“双层牙”的特殊现象。乳牙滞留大部分表现为个别乳牙滞留,其原因可能有:①现代精细食物摄取过多。而粗粮杂粮食用过少,牙齿承受的咬殆力量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漯河市姬石镇小学生口腔健康状况,掌握小学生替牙期口腔疾病的发生规律,为学校开展口腔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漯河市召陵区1所小学所有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健康检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卫生知识和卫生行为。结果:小学生口腔疾病患病率达92.1%,其中患龋率达66.9%,乳牙滞留者占14.2%,错颌畸形患病率达10.2%,恒牙外伤占4.7%。结论:替牙期,恒牙开始萌出,乳牙逐渐被替换,但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越来越精细化,乳牙牙根不能按时吸收或吸收不完全,导致乳牙滞留。该小学学生口腔卫生较差,导致龋病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对210例替牙异常儿童总结分析,探讨其异常的特点、原因,并提出防 治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按口腔疾病诊断标准,选取6~12岁替牙异常儿童210 例(男108例,女102例),采用口腔常规检查,认真记录替牙异常的类型、年龄、牙位及 治疗的方式,并对其营养、发育、口腔卫生、颌骨形态、口腔不良习惯、饮食特点和先天性 遗传等进行调查。替牙异常包括乳牙滞留、双排牙、恒牙迟萌和乳牙早脱。   2 结果与讨论 本文作者对210例替牙异常儿童分别进行了归类统计 ,因乳 牙滞留而拔除者81例,占38.61%;因双排牙而拔除者69例,占32.84%;因恒牙迟萌而 行切龈助萌手术者33例,占16.01%;提前拔除严重龋坏或外伤松动的乳牙(乳牙早脱)27例 ,占12.54%。   本组81例乳牙滞留患儿中,多见于10岁和11岁两个年龄组,滞留牙位以第二乳磨牙、第一乳 磨牙居多。在69例双排牙患儿中,只出现于6岁、7岁、8岁三个年龄组,发生的牙位以 下颌乳中切牙、乳侧切牙及上颌的乳中切牙居多。这三个年龄组正是恒前牙萌出时期,由于 颌骨前端的解剖形态以及前牙单根、牙冠扁平的特点,故而出现双 排牙的概率高。在33例恒牙迟萌患者中,以7岁、8岁、9岁三个年龄组为多。27例乳牙早脱 患儿在10岁以前的各年龄组均能见到,常见牙位是第一、二乳磨牙。乳牙滞留多因根尖周感 染 影响了牙根的正常吸收所致。这类患儿多为营养不良致发育欠佳,喜食甜食、口腔卫生差 、牙齿 龋坏多,使乳牙不能按期吸收、脱落,是导致恒牙错位萌出的常见原因。双排牙多 见于颌骨发育狭小的儿童,颌骨缺少功能刺激,致颌骨缩窄(也可为先天性遗传)或由于恒牙 胚 原来就位于乳牙舌侧的缘故。  相似文献   

9.
胡静  梁红瑛  白育萍 《医学争鸣》2009,30(5):430-430
1临床资料患儿,男,7岁.因乳牙脱落恒牙不萌来院就诊.就诊时因7mo前乳牙脱落恒牙不萌在外院检查未治.入院检查:右上乳中切牙已脱落,牙龈正常,恒牙未萌,左乳中切牙尚存,且不松动.全口X线曲面断层片显示:左右上恒中切牙牙胚倒置,且根尖均已基本发育完成,其中左、右乳中切牙之间有2个多生牙,其余牙根未见明显吸收.患儿健康状况良好,否认不良习惯及嗜好,家族无遗传病史,面形对称无畸形.诊断:①左、右上恒中切牙倒置埋伏阻生;  相似文献   

10.
人一生有二副牙齿,即乳牙和恒牙。乳牙从出生后6个月开始萌出,二岁左右出齐。6岁左右至14岁左右全部脱落为恒牙所代替,恒牙将维持终生。老年人牙齿脱落后又长牙有人说是不吉利,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埋伏牙及阻生牙:如上下颌被人们称之  相似文献   

11.
拔牙患者的心理护理(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二医院金美华一切不可修复的病牙如残根、残冠;因外力而损伤又不能修复的牙;已不能萌出而又反复感染的阻生智齿;滞留的乳牙妨碍恒牙萌出者等均需行拔牙术。因拔牙术中需使用牙钳、牙挺、骨锤等器械,易使病人产生紧张...  相似文献   

12.
乳牙迟脱250例报告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643000)姜联临床上常见到恒牙萌出而相应乳牙尚未脱落的情况,及时拔除迟脱的乳牙,恒牙大多数可自然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上。现将我院门诊拔除的250例共298个迟脱乳牙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年龄:5~19岁;男73...  相似文献   

13.
一些家长片面认为:儿童第一副牙齿早晚要换掉,即便患了龋齿也不必治疗。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儿童乳牙龋也应及时治疗。人的一生中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乳牙通常在婴儿出生后6个月开始萌出,以后逐个按一定的顺序萌出,3岁左右出齐。6岁左右,恒牙开始萌出,并逐步替换掉乳牙,到12岁左右,乳牙全部被恒牙所代替。虽然第一颗乳牙萌出与第一颗恒牙萌出相隔6年左  相似文献   

14.
乳牙早失是指乳牙未到替牙期过早的脱落。乳牙早失可导致恒牙牙列拥挤不齐、错位萌出、间隙丧失甚至错殆畸形。乳牙早失是否需要做间隙保持器,应视患儿的年龄、缺牙部位、牙列拥挤情况以及继承恒牙是否先天缺失、发育情况、萌出的先后顺序等因素而决定。  相似文献   

15.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被破坏的一种疾病,是细菌、饮食、牙和唾液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乳牙龋齿可导致上下牙的咬颌关系改变,影响颌骨及颜面的发育影响恒牙胚的发育,导致恒牙不能萌出.可破坏乳牙冠或造成乳牙脱落致使咀嚼功能降低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胃肠疾病.还可引起牙髓炎牙痛甚至根尖周炎严重可引起败血症和菌血症.另外,可引起类风湿关节炎、肾炎、类风湿心脏病和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16.
正换牙对孩子是大事,意味着孩子开始进入另一个生长阶段。通常情况下,第一颗乳牙生理性脱落多数在6岁左右,但也有4岁多或迟至7~8岁。6~12岁为儿童换牙期,即乳牙脱落,恒牙长出。最早萌出的第一个恒牙,即六龄磨牙对孩子颌面部生长有定位、定高作用,对其他牙  相似文献   

17.
在口腔门诊临床工作中,牙根吸收较常见,尤以乳牙替换时期的牙根吸收多见,恒牙也存在牙根吸收问题。1856年,Bates首先提出恒牙牙根吸收的问题。牙根吸收分为牙内吸收和牙外吸收。替换时期的乳牙根吸收属正常生理现象,但恒牙萌出致恒牙牙根吸收的病理现象较少见。  相似文献   

18.
乳牙是人出生后的第一副牙齿,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恒牙的正常萌出及恒牙列的形成、儿童的发音极为重要。因此,在乳牙萌出后即应加以保护。 乳牙釉质钙化程度不如恒牙,且乳牙釉质厚度比较薄,抗龋坏能力比较差,所以一般说乳牙龋坏比恒牙要快得多。乳牙早期龋坏不容易被发现,乳牙的邻接点接近牙龈,咬合面只是一般性接触,更容易嵌塞食物,导致乳  相似文献   

19.
目前乳牙疾病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导致乳牙早脱的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治疗更受关注。本研究采用碘仿糊剂治疗乳牙的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患牙各54个和39个,成功率分别为88.89%和89.74%。碘仿糊剂是一种可以吸收的糊剂,随着乳牙根的吸收而吸收,不影响恒牙的发育和萌出。  相似文献   

20.
梁淑华 《吉林医学》2011,(8):1664-1664
<正>预防错颌畸形是预防牙医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乳牙全部萌出至乳牙全部替换成恒牙期间会出现不同部位、不同数量的乳牙早失。而乳牙的早失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为此我们为患儿制作了缺隙保持器,保持缺隙间距以利继承的恒牙有足够的间隙萌出,同时也防止对颌牙伸长,否则间隙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