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张玮教授运用补虚化瘀法辨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经验。认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瘀血阻络征象,气虚血瘀为病机关键,补虚化瘀为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基本治法。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张玮教授运用补虚化瘀法辨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门诊、收集病例,分析总结张玮教授运用补虚化瘀法辨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经验。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瘀血阻络征象,气虚血瘀为病机关键,补虚化瘀为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柔肝补肾汤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7年来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且符合中医"阴虚血瘀"辨证的135例患者,依诊治次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70例给予自拟中药柔肝补肾汤口服,2组均治疗24周,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均逐渐好转(P均<0.05),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肝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总胆红素、转氨酶水平降低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减轻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肝补肾汤治疗阴虚血瘀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累及小叶内和间隔胆管,其特征为胆管进行性炎症性破坏,伴门脉周围炎症,继而纤维化,最后演变为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常表现为乏力、皮肤瘙痒和黄疸。邵铭教授认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病因有外感湿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及禀赋不足;病机为肝肾亏虚,阴血不足,夹有血瘀、湿热,治宜滋养肝肾,佐以活血化瘀、清利湿热。  相似文献   

6.
介绍刘平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的中医基本病机为气阴虚损,瘀热内蕴;治疗应以益气养阴治本,益气重在健脾,养阴兼顾肝肾,同时根据瘀、热病机的兼夹不同而施以清热、祛瘀、软坚之法。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7.
中医认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所致皮肤瘙痒病因有内外之分,外有风寒湿热三邪蕴结,内有血热血虚血瘀三端,中医辨治本病有以下特点:1)风从外感,易兼夹寒热湿邪;2)风从内生,肺脾肝肾脏腑失调;3)治风先治血,血热血虚血瘀皆可致痒.临床辨证分型较多,不论外感内生,多以祛风止痒为主.治疗中既要分清外风、内风、气血关系,亦需贯穿“肝脾受损、胆络失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病证相合,同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遵循“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治则,这样才能提高临床疗效,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科学性及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山东中医杂志》2017,(12):1052-1054
介绍陈建杰教授诊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经验,认为本病脾虚湿热熏蒸肝胆,瘀热阻络,终致癥积,治疗以顾护中州、理脾化湿为本,贯穿病程始终;清热利湿退黄、凉血化瘀是其重要的治疗方法;分期论治,各有侧重;注意兼症,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9.
<正>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组临床上难以治愈的慢性肝脏疾病,以下就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探讨中西医治疗原发性胆汁性的原则,进一步阐明中西医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方法:择取40例原发性肝硬化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血清学指标以及治疗转归等情况。结果:临床表现:皮肤瘙痒发生率为67.5%、乏力82.5%。临床体征:脾大发生率为57.5%、黄疸发生率为57.5%。血清白蛋白(ALB)、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r-谷胺转肽酶(GGT)水平在肝硬化前期、肝硬化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病程时间较长,在早期症状主要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一段时间后病变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通过熊去氧胆酸(UDCA)进行综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早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清胆汁淤积指标。  相似文献   

12.
瘀血理论及活血化瘀治则的研究与应用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途径。探讨活血化瘀法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近年来相关文献,总结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相关机理与经验。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表明,活血化瘀法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从循证医学的思维出发,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想结合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指导临床,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可取得更加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超声诊断病毒肝炎性肝硬化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于2014年10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患者中各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疾病性质的不同分为两组(胆汁组与病毒组)进行超声诊断。而后由参与本研究的医护人员就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实际情况(超声诊断征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超声诊断发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接受超声诊断时其胆管壁显著增强,且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患者相比,其腹腔淋巴结肿大以及细颗粒回声的发生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胆汁组与病毒组患者的肝实质内细颗粒状回声发生率分别为26.00%和6.00%。另外,病毒组患者的肝脏缩小以及肝实质回声呈弥漫性结节状增生发生率显著高于胆汁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胆汁组与病毒组患者的再生结节数目率分别为4.00%和40.00%。结论:采用超声诊断技术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进行诊断,有利于临床能够更为准确地发现两种疾病之间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诊断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疗工作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边天羽教授治疗脾虚血瘀型过敏性紫癜的经验。边教授认为寒邪常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本病初期多以血热为主,病久则常是脾虚兼夹血瘀,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创立了过敏性紫斑方治疗脾虚血瘀型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并附验案一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病。张玮教授长期从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研究,对该病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有独特的见解,认为"气虚血瘀"是病机关键,治疗可用"补虚化瘀法",创制"调免I号方",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成果已获得多项奖励。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特征为免疫介导的肝内胆小管进行性炎性破坏,伴门脉周围炎症,继而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肝衰竭。表现为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及转氨酶异常升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疗效不佳,且副作用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汤加减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湿滞血瘀证早、中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71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各57例。分别给予疏肝利胆汤加减、熊去氧胆酸、疏肝利胆汤加减联合熊去氧胆酸,疗程均为48周。观察各组用药前及用药24,48周临床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免疫学指标的变化;比较各组完全反应率和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第24,48周中西药组完全反应率均高于同期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治疗第48周中西药组临床症状,肝纤维化,肝功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抗线粒体抗体(AMA)改善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不良反应和血、尿常规异常发生率中药组中西药组西药组(P0.05)。结论:中药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早、中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完全反应率与西药熊去氧胆酸无明显差异,说明其具有有效性,且安全性评价优于熊去氧胆酸;疏肝利胆汤加减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早、中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湿滞血瘀证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逆转肝脏的病理改变,疗效优于单用疏肝利胆汤加减和熊去氧胆酸。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主要发生于肝内小叶间胆管细胞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好发于中年妇女,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了,主要认为与环境及遗传密切相关。其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又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本病以肝内胆汁淤积,循环血液中出现抗线粒体抗体或特异性抗核抗体为主要特征,伴随慢性非化脓性、肉芽肿性、淋巴细胞小胆管胆管炎.卢秉久教授从事肝胆病治疗近40年,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治疗颇具成效.文章详细阐述卢秉久教授诊疗该病的学术思想,将其列...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临床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表现复杂,可归属于中医"黄疸、臌胀"等范畴。近年来,不断有应用中医药治疗PBC的报道,并获得了一定的疗效。文章通过综述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方法,展示了近年来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医临床诊治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