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6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观察2组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hs-CRP、IL-1β、IL-6、TGF-β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2组IL-1β、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血清TGF-β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发生心血管事件2例(3%),对照组发生心血管事件3例(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协助调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递质及抗炎症因子的分泌,可能具有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江锦泉 《新中医》2014,46(6):37-39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影响。方法:将于本院就诊的8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4周为1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疗程后观察患者血脂、血清hs-CRP、血浆BNP水平。结果:治疗2疗程后,2组患者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均降低(P0.05),但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2疗程后,2组患者血清hs-CRP均降低(P0.05),但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2疗程后,2组患者血浆BNP均降低(P0.05),但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降低血清hs-CRP,能使心肌缺血改善而降低血浆BN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血脂、炎症因子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心肌灌注情况及治疗前后血脂、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完全心肌灌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TC、TG、HDL-C、LDL-C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 d 2组hs-CRP、IL-6、v WF均明显升高(P均<0.05),术后1个月2组hs-CRP、IL-6、ET、Fg、v WF明显降低(P均<0.05),研究组降低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的血管灌注效果,降低患者血脂并减少炎症因子,改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影响。方法对49例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和41例女性健康人(健康对照组)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hs-CRP及其他生化指标,将ACS组患者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25例,常规治疗组24例。分别在用药治疗4周后检测上述指标。结果ACS组治疗前hs-CR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氟伐他汀组治疗4周后较常规治疗组hs-CRP降低(P<0.05)。结论炎症反应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起一定作用,hs-CRP可能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氟伐他汀能降低血清hs-CRP浓度,有抗炎作用,能降低冠心病患者发生ACS的危险。这同样适用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5.
吴弘 《新中医》2015,47(5):28-3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9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入院后24 h内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结果:治疗4周和8周后,2组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5.8%,对照组8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年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通心络胶囊可降低hs-CRP和IL-6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张荣珍  宋桂叶 《光明中医》2012,27(2):295-297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水平的变化和银丹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13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80例(常规治疗加用银丹胶囊)和对照组58例(常规治疗),另选60名健康人员为正常组.3组治疗前检测hs-CRP和血脂六项,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测hs-CRP,6周后测血脂六项.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前,ACS患者hs-CRP和TC、TG、LDL-C、apo-B升高,而HDL-C、apo-A1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查项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和血脂升高与ACS患者的发生、程度和病程密切相关,银丹胶囊在ACS患者早期有明显的抗炎作用,长期应用有显著的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单用组和联合组2组,单用组使用乌司他丁治疗,联合组使用参附注射液+乌司他丁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8(IL-18)等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2组血清TNF-α、IL-6和IL-18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单用组(P均0.05);联合组腹痛消除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和血液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单用组(P均0.05);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症状,总体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照是否出现心律失常分为合并组(合并心律失常)和对照组(未合并心律失常)各60例。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测定2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2组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HDL-C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后2组间血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合并组hs-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周后,2组间hs-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除降脂作用外,还可以明显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庞永诚  何少平  谢丹  邓虹  杨海玲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536+611-536,611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炎性因子在ACS中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s-CRP、IL-1、IL-6的变化。结果两组入院时IL-1、IL-6和hs-CRP均处于较高水平,治疗后均降低,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结论炎症反应在ACS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血必净注射液可更快地降低ACS患者的IL-1、IL-6和hs-CRP。  相似文献   

10.
目的:参附芎泽注射液对压力超负荷大鼠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组织及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的影响。方法:参照Ohkusa等介绍的方法复制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和造模组(36),术后4周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11)、参附芎泽注射液治疗组(11)和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11)。参附芎泽注射液8mL/(kg.d),依那普利对照组剂量为10mg/(kg.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干预时间共28天。术后8周,测定血流动学指标后处死动物,用E lASA法测定压力超负荷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用ELASA法测定心肌组织TNF-α、IL-1β、IL-6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左室内压力峰值(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LVdp/dmt ax)及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LVdp/dtm ax)下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舒末期压(LVEDP)均升高;模型组心肌组织及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参附芎泽注射液各项指标均低于模型组(P<0.05和P<0.01),能降低心肌组织及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与依那普利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附芎泽注射液可改善压力超负荷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心肌组及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阻断这些细胞因子对心肌重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浆血栓素B2(TXB2)的水平变化,评价丹红注射液对ACS的抗炎及抗血栓作用。方法选取AC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60例,接受常规治疗;丹红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测定治疗前后静脉血清hsCRP、IL-6、MCP-1及血浆TXB2水平。另选50名门诊体检的健康人作为正常组。结果治疗前丹红组及常规组hsCRP、IL-6、MCP-1及TXB2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丹红组及常规组四个参数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丹红组和常规组治疗后四个参数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丹红组比常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明显降低炎症因子hsCRP、IL-6、MCP-1及TXB2的水平,稳定冠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关系。方法分别检测50例ACS患者、30例稳定型心绞痛(SCHD)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血中IL-18、TNF-α及hs-CRP的水平。结果ACS、SCHD患者血清IL-18、TNF-α和hs-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者;ACS患者血清IL-18、TNF-α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SCH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结论IL-18、TNF-α及hs-CRP可能是导致ACS的危险因素,是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他汀类药物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炎症因子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基本治疗组(常规用药+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组(氯吡格雷+常规用药+阿托伐他汀),观察治疗4周后血脂、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l)、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sVCAM-lI、L-1β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氯吡格雷组下降幅度大于基本治疗组(P<0.01)。氯吡格雷组胸痛缓解明显,无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联用氯吡格雷较单用阿托伐他汀可进一步降低致炎因子浓度,二者协同发挥抑制炎症、稳定斑块的作用。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ACS患者早期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及氯吡格雷治疗可能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脑心通胶囊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40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直径狭窄50%~70%)以心绞痛为首发症状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和脑心通胶囊治疗组(脑心通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及其他对症处理,脑心通组加服脑心通胶囊,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治疗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监测血压,血脂,血糖以及心、肝、肾功能。结果治疗12个月后,脑心通组心绞痛发作和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作而住院例数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分别为6.67%vs15.83%,4.17%vs10.83%,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6、TNF-α、hs-CRP及MMP-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IL-6、TNF-α、hs-CRP、MMP-9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脑心通组血清IL-6、TNF-α、hs-CRP及MMP-9水平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影响患者心绞痛发作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后MMP-9水平和治疗后IL-6水平是影响心绞痛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心通胶囊可以减轻炎症反应,长期服用可减少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复发及ACS发作。治疗后MMP-9和IL-6水平是影响心绞痛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炎性指标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的变化,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MMP与ACS的关系及血脂康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的ACS患者54例,对照组10例。54例ACS患者随机分为2个治疗组:血脂康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检测血脂康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下称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改变,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1周后两治疗组血清TC、TG、LDL—C、MMP-2、MMP-9、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但两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MMP-2、MMP-9、hs—CRP可作为检测斑块不稳定的指标。2)血脂康具有降低血脂水平、降低ACS炎性指标MMP-2、MMP-9、hs-CRP水平的作用,在短期内血脂康与阿托伐他汀具有相似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24 h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56例ACS患者,分别在就诊时(3 h组)、胸痛6 h时(6 h组)和24 h时(24 h组)抽血检测IMA、hs-CRP和NT-proBNP水平,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3 h组、6 h组和24 h组IM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而hs-CRP和NT-proBNP呈显著性升高;ACS患者3 h组血清IMA、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NT-proBNP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 h组、6 h组和24 h组组间IMA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阳性率及相应时段的hs-CRP和NT-proBNP阳性率。结论ACS患者可能同时存在缺血、炎症和心功能受损的连贯改变。IMA是反映ACS心肌缺血的一个非常早的灵敏指标,对于发病<3 h的ACS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药浴疗法对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及对免疫性炎症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医"洁净府"的机制。方法:8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药浴组40例在现代医学一体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药浴治疗,对照组为40例单纯一体化治疗,30d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肌酐(Scr)、血清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D-二聚体(D-dimer)。结果:药浴组治疗后患者的Scr、hs-CRP、IL-6、TNF-α、AngⅡ、D-dimer水平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浴对慢性肾脏病免疫性炎症有调节作用,此为其"洁净府"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中药对其影响。方法将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各组血清sCD40L、hs-CR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sCD40L、hs-CRP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痰阻心脉证、心脉不通证、寒凝心脉证组和气阴两虚证sCD40L、hs-CRP均降低,阳气虚衰证无明显降低。结论中药治疗可降低ACS患者血清sCD40L及hs-CRP水平,不同证型,疗效有差异,辨证分型选择中药及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递质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4月—2009年2月收入我院心内科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每日2次,治疗7 d。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10、CRP。记录患者28 d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IL-6、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IL-1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绞痛恶化率(4%)、心肌梗死发生率(2%)较对照组(18%,16%)明显降低(P均<0.05),对照组28 d病死率(14%)高于治疗组(4%),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