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手法对颈椎病颈椎生理曲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了解手法机制及探讨颈曲对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有颈曲改变的颈椎病110例,依据颈曲与骨质增生关系,从X线上将颈椎分为Ⅰ度(平衡态)、Ⅱ度(代偿态)、Ⅲ度(失衡态),对照观察治疗前后X线颈曲变化,统计分析颈椎退变状态与颈曲改善关系。结果:手法总有效率99例(90% ),颈曲有不同程度改善58 例(占71.04% ),具中Ⅰ度(平衡态)改善程度最高。结论:颈曲异变在颈椎病发病过程中起选择性加速或减慢作用。颈曲重建在颈椎病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仰卧位旋按手法对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仰卧位旋按手法对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选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二组:治疗组采用仰卧位旋按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坐位布托带颈椎牵引治疗。一疗后摄颈椎正侧位片。根据Borden法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均能改善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表明仰卧位旋按手法对颈椎病患者能达到颈椎生理曲度重建,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椎动脉血供。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段脊柱生理曲度改善的效果。将6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单纯放松手法,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手法,治疗6个疗程前后分别测定颈椎生理曲度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每组治疗前后也分别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单纯放松手法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生理曲度,因其手法安全性、可调控性强,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顾文跃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0):734-734
颈椎曲度异常是颈椎病早期最常见的X线表现,对颈椎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极具意义。为了探讨使用正骨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异常颈椎曲度的治疗效果,笔者从2009年起,采用正骨拔伸法治疗颈椎病曲度异常2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观察颈椎曲度的改善情况,探讨分析手法作用机理。方法:4家医院将13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组(77例)和牵引对照组(60例),测量治疗前后颈椎X片颈曲值。结果:颈椎曲度改善程度上,手法治疗组亦优于牵引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获效的可能机理之一是恢复颈椎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郑氏手法结合针刺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63例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在治疗中脱离2例,完成治疗30例,对照组在治疗中脱离1例,完成治疗30例。治疗组采用郑氏手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手法结合针刺治疗。1周治疗5次,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总体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和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linical evaluation scal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CASC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19/30)。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NDI评分低于对照组,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颈椎生...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华佗药枕对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将46例颈椎曲度改变的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结合华佗药枕治疗)23例和对照组(针刺治疗)组23例,采用Borden法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值的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颈椎生理曲度值分别为(6.67±1.82)mm、(4.76±1.63)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善或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可能是针刺结合华佗药枕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与颈椎生理曲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骨、牵引等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并根据治疗前后对比,分析该病与颈椎生理曲度的关系。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与颈椎生理曲度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通过临床疗效观察证明,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11.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运用手法为主配合内服中药、热醋外敷等综合疗法治疗60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在30~78岁之间;31~49岁19例,50岁以上41例;病程最长21年,最短1个月。临床上部分病例有外伤史、慢性劳损或感受风寒史,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颈肩、上肢疼痛、麻木、╥胀及功能障碍。检查:颈椎活动受限,肌紧张、压痛,棘突和横突病理性偏歪,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颈椎X线片(正…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推拿的认知中,常以针对局部病变的手法进行治疗,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忽略了人体结构的整体性与对称性。人体结构和生化过程互相依赖,相互平衡,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治疗上必须考虑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的对称性。在众多疗法中,“经络学”里的十二经筋分布、走向与功能刚好吻合这一观念。疼痛是由于局部的组织卡压神经所引发的感觉,常被认为只要将局部的组织修复好,便可解除疼痛,但效果往往有限。我们所探讨的经筋学说,考虑了重视平衡及对称,临床的实践效果比较显著。经筋学说与软组织学说的治疗观念…  相似文献   

13.
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有研究显示,该病近年来有发病率升高和发病年龄提早的趋势。推拿疗法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疗效[1~3],但也有因手法操作不当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4~5],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本课题组自1992年开始,对“仰卧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参照第1、2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1~8]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进行诊断。①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所见相符;②具有典型的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所见正常者,应在排除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理筋手法联合颈椎调整手法治疗颈椎病"骨错缝"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理筋组和理调组各10例,另设正常组10例。理调组采用理筋手法联合颈椎调整手法,理筋组、正常组均采用理筋手法,各组均每周治疗3次,疗程2周。治疗前后采用Philips64排螺旋CT从颅底扫描至T1椎骨水平的长度范围,获得容积数据,重建层厚0.625mm,再采用ITK-SANP软件根据CT数据完成每一节段颈椎骨骼的重建,比较3组治疗前后颈椎C2、C3、C4椎骨三维空间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理调组C2椎骨X轴、Y轴、Z轴均明显大于正常组(P<0.01),X轴、Z轴明显大于理筋组(P<0.05);理筋组治疗后C2椎骨Z轴明显大于正常组(P<0.01)。理调组C3椎骨X轴、Y轴均明显大于正常组(P<0.01),X轴明显大于理筋组(P<0.05);理筋组C3椎骨X轴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理调组治疗后C4椎骨X轴、Z轴明显大于正常组及理筋组(P<0.05或P<0.01)。结论理筋手法联合颈椎调整手法可调整颈椎病患者的颈椎三维空间位置,改善颈椎功能,这可能是其治疗颈椎病"骨错缝"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麦肯基力学疗法结合推拿手法对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Mckenzie疗法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椎功能。结果:治疗后及3个月随访治疗组VAS评分及颈椎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麦肯基力学疗法与推拿手法结合治疗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患者颈椎功能,预防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6.
梁娜  牛文民  张超 《河南中医》2016,(5):904-906
目的:观察颈排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及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统计到的经门诊及住院确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治疗组给予颈排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31%,对照组有效率80.7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排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其病因多为颈椎骨赘刺激了颈部的交感神经,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如颈肩背部疼痛,头晕、头痛,眼睛易疲劳、视物模糊,心悸、心前区疼痛,胃肠功能紊乱,心情烦躁、情绪易激动等。在临床中此病目前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尚不能很好地解除患者的痛苦。笔者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采用整体推拿术治疗此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整体推拿术是我院田永福主任按摩师在其已故恩师安广林主任按摩师的“以气攻气”疗法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主要包括颈背部操作、头部操作及腹部操作三个方面,现分述如下。1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推拿手法对颈椎病患者颈椎三维空间角度的影响,探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骨错缝”的机制。方法 自2009年8—12月,选取20例颈椎病患者,分为松解手法组(简称理筋组)10例和松解手法联合调整关节手法组(简称理调组)10例,另选取健康志愿者(简称健康组,采用松解手法)10名。手法干预前后在同等条件下采用Philips 64排螺旋CT从颅底扫描至胸1椎骨水平的长度范围, 获得容积数据,重建层厚0.625 mm,由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数字医疗实验室提供的ITK重建软件,根据CT数据完成干预前后每一节段颈椎骨骼的重建,比较3组手法干预前后颈椎结构三维空间角度的变化。结果 C2椎骨的三维空间的调整:理调组在X、Y、Z轴显著大于健康组(P<0.05),在X、Z轴上显著大于理筋组(P<0.05),理筋组在Z轴上显著大于健康组(P<0.05)。C3椎骨的三维空间的调整:理调组在X、Y轴显著大于健康组(P<0.05),在X轴上显著大于理筋组(P<005),理筋组在X轴上显著大于健康组(P<0.05)。C4椎骨的三维空间的调整:理调组在X、Y轴显著大于健康组(P<0.05),在X、Z轴上显著大于理筋组(P<0.05)。手法干预后C1、C5、C6、C7三维空间位置的调整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理调组有大于健康组和理筋组的趋势。结论 松解手法联合调整关节手法对颈椎病患者C2、C3、C4颈椎的三维空间角度有显著改变作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骨错缝”的机制有可能是调整了颈椎的三维空间位置,改善了颈椎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颈椎病的发生多与颈部肌肉运动平衡失调及肌肉组织病变有关。手法作为颈椎病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对颈椎病患者颈部肌肉功能的改善有确切疗效。本文将从关于颈部肌肉功能方面对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理筋手法联合颈椎关节调整手法治疗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清广  房敏  沈国权  姜淑云  程英武  周楠 《中医杂志》2011,52(15):1290-1292
目的观察理筋手法联合颈椎关节调整手法对颈椎病颈部肌群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进行理筋手法和颈椎关节调整手法治疗,隔天1次,每周3次,疗程2周;对照组进行牵引治疗,每天1次,每周5次,疗程2周。治疗前后应用TeleMyo 2400T表面肌电图仪分别测试两组患者颈伸肌群疲劳程度,指标包括积分肌电(IEMG)、平均功率频率(MPF)、中位频率(MF)。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颈部右侧肌群IEMG、MPF、MF及治疗组左侧肌群IEMG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颈部、左侧、右侧肌群IEMG、MPF、MF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理筋手法联合颈椎关节调整手法可以增加颈椎病患者颈伸肌群运动神经元募集数量和运动单位放电频率,从而缓解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的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