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将血吸虫成虫多糖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应用于ELISA直接法检测血清中的循环抗原.重感染兔血清35份、中感染兔血清7份及低感染兔血清10份,阳性率分别为100%,57.1%及20%,健康兔血清25份,弓形虫感染兔血清10份,均未见阳性反应.重感染兔于感染后5周OD均值明显上升,是感染前的2.95倍,以后逐周上升.中感染兔5周后,OD均值开始上升,5周和6周时的OD均值是感染前的1.27倍和3.49倍.低感染兔OD均值一直维持较低水平,至9周时OD均值才是感染前的2.56倍.结果表明,血吸虫病兔血清中的循环抗原出现时间或阳性率均与血吸虫尾蚴的感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用抗猪囊虫单克隆抗体和其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的4种组合进行快速及抗体夹心ELISA检测囊虫病人血清中的循环抗原。结果表明,双单抗法的检出率最高(67.5%),其余依次为多抗-单抗法(54.17%)、单抗-多抗法(50.83%)和双多抗法(49.17%)。它们与包虫、弓形虫病人的交叉反应及正常人的假阳性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肝吸虫病人的交叉反应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以双单抗法最低 相似文献
3.
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华支睾吸虫病人的循环抗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抗华支睾吸虫成虫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Dot-ELISA,以检测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中的循环抗原。被检的61例中51例(83%)呈阳性反应,而肺吸虫、血吸虫、旋毛虫、猪囊虫病人以及健康人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日本务虫抗31/32KD单克隆抗体双夹关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用于城市急性血吸虫病经吡喹酮治疗5年后无再次感染患者的疗效考核,阳性率为12.2%。与快速法ELISA检测循环抗原的符合率为96.34%。与常用检测抗体的IHA、ELISA法平行对照,阳性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用抗血吸虫成虫抗原的多克隆抗体为捕捉抗体,抗虫卵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G2为标记抗体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对慢性血吸虫病的阳性率为95.4%;检测正常人血清222份,11例假阳性,对17例肺吸虫病人和40例其他寄生虫病人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1.7%和2.5%;检测血吸虫病中度流行区人群622名和低感染区人群1099名,阳性率分别为22.5%和4.6%。对血吸虫病疗效考核的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
应用单克隆抗体Dot—ELISA检测血吸虫病循环抗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抗血吸虫多肽表位的单克隆抗体SJA111与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用Dot-ELISA直接法检462例确诊的血吸虫病人循环抗原,阳性率为78.57%(363/462);31例肝吸虫病人,23例肺吸虫病人和118例正常人中,仅1例肺吸虫病人出现交叉反应。循环抗原的阳性检出率与每克粪便虫卵数(EPG)呈正相关(r=0.9752,P〈0.025)。血吸虫病人经吡喹酮治疗后6月,循环抗原阴转率为75.86% 相似文献
7.
本文进一步用牛丝虫成虫抗原IFAT检测马来丝虫微丝蚴血症者69例,晚期病人42例,其IFAT阳性率分别为88.1%和85.7%。223例非丝虫病流行区健康者假阳性率是3.8%,对肠蠕虫感染者,过敏性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疾病伴肠蠕虫感染者及急性肝炎者有一定的交叉反应。牛丝虫成虫抗原IFAT的敏感性高于寄生虫学检查,可作丝虫病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单克隆抗体检测循环抗原(CAg)诊断脑囊虫病的价值。方法:用猪囊尾蚴囊液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4B6,ELISA法检测患和对照血清和/或脑脊液中的猪囊虫抗原。结果:82例脑囊虫病患诸 血清CAg阳性率为79.2%(65/82),脑脊液CAg阳性率为100%(26/26),治疗一个疗程后血清CAg转阴率为85%(17/20)。对照标本中未检出猪囊虫CAg。4B6和包虫抗原有轻微交叉反应。结论:脑脊液CAg检测有助于脑囊虫病的诊断,而血清CAg检测有助于疗效考核。 相似文献
9.
10.
用快速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囊虫病人血清中的循环抗原,其阳性率为67.5%;正常人血清的假阳性率为5.33%;包虫、肝吸虫和弓形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6.9%、7.5%和12.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中广州管圆线虫循环抗原(CAg)和循环抗体检测对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血清中循环抗原,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循环抗体.结果:25例广州管圆线虫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的阳性率为80%,循环抗体的阳性率为88%;56例其他寄生虫病人血清循环抗原检测均为阴性,循环抗体检测与1例旋毛虫病人血清有交叉反应;25例健康人广州管圆线虫循环抗体阳性率为16%,循环抗原检测全部为阴性.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广州管圆线虫循环抗原和循环抗体有助于提高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应用抗猪囊虫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反向间接血凝试验(IHAT),对临床确诊的囊虫病患者进行了血清循环抗原(CAg)的检测,阳性率为51.14%(67/131)。对19例脑型囊虫病患者同时测定了血清和脑脊液中的CAg,阳性率分别为47.36%和78.94%,总阳性率为84.21%。对治疗0.53后的19例患者检测时,血清和脑脊液中CAg均呈阴性反应,而检测抗体仍呈阳性反应。50例正常人、49例其它寄生虫病及5例其它脑部疾病患者脑脊液的CAg均呈阴性反应。结果提示:测定CAg对囊虫病活动性感染的诊断及疗效判定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改良单克隆抗体Dot—ELIS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抗趋阴极循环抗原单克隆抗体建立的Dot-ELIS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显示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极少交叉反应。68份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的阳性检出率为98.5%,216份慢性血吸虫病血清的阳性检出率为83.3%。225份正常人血清仅1份阳性。48例血吸虫病治愈者的阴转率为97.9%。实验性血吸虫病家兔治疗后8周,16只治愈的家兔中12只阴转。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高效价高纯度兔抗单增李斯特菌(LM)多克隆抗体,并初步探讨其在乳胶凝集试验(LAT)中的应用。方法:复苏并扩大培养LM标准菌株,制备灭活疫苗免疫家兔,采用ELISA法测定耳缘静脉血抗体效价。4次免疫后,颈动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辛酸-饱和硫酸铵法粗分离,经蛋白亲和层析柱HiTrap Protein G HP进行IgG纯化,采用SDS-PAGE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间接ELISA法分别测定蛋白纯度、蛋白含量及抗体效价。得到的高效价提纯IgG与乳胶微球进行共价偶联,并选择偶联乳胶的IgG含量及偶联时间等条件,建立快速检测模拟样品中LM的方法。结果:制备并纯化的兔抗LM IgG蛋白浓度为23.364 g·L-1,效价为1∶12 800~1∶25 600,与霍乱弧菌、沙门氏菌、志贺菌等多种菌均无交叉反应,与斯氏李斯特菌有弱交叉反应;致敏时IgG与乳胶微球偶联比率为1∶40;利用LAT方法检测246份样品,阳性检出率为87.5%,最低检出抗原含量为0.039 8 g·L-1。结论:制备了高效价、高纯度的兔抗LM多克隆抗体;建立的LAT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重复性好,便于基层推广使
用,为LM的现场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用,为LM的现场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15.
采用猪囊尾蚴抗原免疫纯系家兔制备免疫兔血清,以酶联免疫印渍(ELIB)法检测40例脑囊虫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脑囊虫病人分别出现1条~4条 特异反应带,各带分子量分别为53.0、23.0、19.0、17.5 KD;各带出现率分别为90.0%、75.0%、67.5%和87.5%。20例单纯绦虫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除1例绦虫病人呈交叉反应(19.0KD)外均为阴性。结果表明来源广、制备方便的免疫兔血清检测诊断脑囊虫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以抗体竞争结合抗原测定单抗亲和力常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Friguent方法基础上建立更加稳定可靠的基于抗原/抗体竞争结合原理的单抗亲和力常数(Kd)检测方法。方法以抗体对抗原进行竞争结合,通过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在一定抗体浓度竞争下抗原的结合率计算Kd值。结果用改良方法在两次不同条件下检测抗IL-8单抗的Kd值分别为:2.61×10-12mol/L和2.39×10-12mol/L,而使用Friguent方法在两次不同条件检测抗IL-8单抗的Kd值分别为:5.57×10-10mol/L和1.41×10-10mol/L。结论相对于Friguent方法,本研究计算出的Kd值更能反映抗原/抗体结合的真实情况,而且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检测结果重现性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制备抗CEA的人源性单抗的可行性。方法:以纯化的CEA为抗原,应用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通过3轮亲和 富集及2轮淋巴细胞吸附实验,从已构建好的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出抗CEA的人源性单抗,随机挑出10株单克隆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并采用ELISA 、SDS-PAGE及基因测序进行初步鉴定。结果:ELISA显示有9株单抗具有与CEA特异性结合的能力,挑选其中2株具有较高亲和力的单克隆,经12%SDS-PAGE蛋白电泳,在分子量约为25kd处可见一新增蛋白带,与基因编码蛋白的理论计算相符合,基因测序结果与Gene Bank等相比对具有较高的序列同源性。结论: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研制人源性单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抗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测日本血吸虫宿主循环抗原提供有价值的McAb,用小鼠骨髓瘤细胞SP2/O株与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进行融合,融合率90.20%。经用ELISA和IFA检测,总阳性率34.13%。经多次筛选和克隆化后,获得2株分泌McAb的细胞株:G-A12和H-E9。它们均属IgG2a亚类。Western blot结果表明G-A 12所针对的靶抗原为sjCAg31KD,H-E9为SjAW 31 KD。IFA检测发现H-E9主要定位于成虫表膜;G-A12主要定位于成虫肠道。这2株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下稳定地分泌特异性抗体迄今已达6个月。 相似文献
19.
阴道毛滴虫单克隆抗体乳胶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阴道毛滴虫单克隆抗体乳胶快速诊断方法。方法 从阴道中收集分泌物 ,分别用乳胶凝集法和培养方法 ,对 1 97份妇科门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检测。结果 与培养方法比较 ,乳胶凝集法的敏感性为89.9%,特异性为 95 .5 %,阳性预期值为 6 8.0 %和阴性预期值为 98.8%。结论 该单克隆抗体研制成的乳胶凝集法具有快速、简便及高度的特异性和较好的敏感性 ,能提高临床滴虫性阴道炎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抗癌胚抗原(CEA)单抗与生物素及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 SA)偶联物的制备方法。方法 将CEA单抗按抗体与生物素活化酯物质的量之比为1:15~1:50进行生物素化。抗CEA单抗与SA的偶联采用3-(2-吡啶二巯基丙酸)-N-琥珀酰亚胺酯(SPDP)化学偶联法制备。抗CEA单抗偶联物的生物活性及免疫活性分别采用间接ELISA方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测定。 结果 生物素化单抗每分子抗体中约偶联3分子生物素,具有良好的SA结合活性,经SDS-PAGE电泳证实为单一蛋白条带,仍保留95%的免疫活性。SA每分子中含有1~2个巯基,而抗CEA单抗每分子中含有2~3个3-(2-吡啶二巯基丙酸)-N-琥珀酰亚胺酯间接ELISA方法证实偶联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素结合活性, SDS-PAGE电泳显示单抗-SA偶联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10 000左右,仍保留着原单抗活性的70%左右。结论 所制备的两类抗CEA单抗偶联物基本保持完整的特异性结合肿瘤CEA的性质,可为进一步的预定位显像和治疗应用提供可靠的靶向载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