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生育最佳年龄包含两个意义,即既有利于生出来的儿女长得聪明、健壮,将来健康长寿;又无损于母亲的身体健康。现就我们卜峨所掌握的材料谈谈这个问题。几年来,我们调查比较了500名90~1 20岁的长寿老人和同数量、  相似文献   

2.
3.
济宁市城区育龄妇女婚姻生育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缺碘地区育龄妇女生育状况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宁夏固原县什字乡(缺碘地区)和黄锋堡乡(非缺碘地区)198名35~45岁育龄妇女妊娠生育史的回顾性调查,发现缺碘地区碘盐防治后婴幼儿死亡率(12.00%)显著低于碘盐防治前(20.64%)(P<0.0001)。缺碘地区孕产异常(早产、流产、难产)及畸形发生率较非缺碘地区显著增高,女性月经初潮年龄明显延迟。作者认为,缺碘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湖北省土家族育龄妇女的婚姻、生育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 5 0 2 2户 ,用统一的调查表入户调查育龄妇女 5 70 2人。结果 :1994年湖北省土家族育龄妇女的在婚 (初婚和再婚 )比为 79.6 6 % ,离婚分居比、未婚比、丧偶比分别为 0 .34%、19.17%和 0 .83%。 2 0岁以下育龄妇女的已婚比为 3.49% (宣恩、咸丰、来凤3县分别为 2 .79%、3 .2 1%和 4.5 5 % ) ,30岁及 30岁以上育龄妇女已婚比为 99.5 8%。土家族育龄妇女不同年代的平均初婚年龄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其中 1993年 1月~ 1994年 7月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为 2 2 .2 5岁。 1993年 8月~ 1994年 7月土家族育龄妇女的普通生育率为 8.84% ,标化生育率为 8.12 % ,总和生育率为 2 .2 2 %。来凤县标化生育率 (9.77% )高于宣恩 (7.44 % )和咸丰 (7.2 6 % ) (P <0 .0 5和P <0 .0 1)。 2 0岁以下育龄妇女的生育率为 1.36 % ,其中 ,来凤县达 2 .86 %。活产婴儿中 ,一孩比为 5 3.6 8% ,二孩及多孩比分别为 41.35 %和 4.97% ,来凤县多孩比(11.2 3% )高于宣恩 (1.95 % )和咸丰 (0 .6 2 % ) (P <0 .0 1) ,活产婴儿性别比 (男∶女 )为 12 8.1∶10 0。结论 :湖北省土家族育龄妇女婚姻较稳定 ,平均初婚年龄逐年推迟 ,生育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某些地区存  相似文献   

6.
卡介苗接种是防治结核病的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探讨儿童接种卡介苗的最佳年龄,现将我院1993年~1995年卡介苗接种1664例阳转率测定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接种材料均采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统一批号的旧结素。1.2接种部位及方法结素试验用旧结素稀释液1:2000、0.1ml按常规在左前臂掌侧中央部位的皮内注射。1.3分组初种组:新生儿直接用卡介苗0.1ml皮内注射,12周后用结素阳转测定3~12个月婴幼儿,先结索试验48小时后阴性者接种卡介苗12周用结素作阳转测定。复种组:7周岁儿童先做结素试验;48小时明性者接种卡介苗12周后作结素阳…  相似文献   

7.
8.
陈继英 《开卷有益》2014,(12):48-49
<正>法国遗传学家摩里士的研究成果表明:男性精子素质在30岁时达到高峰,然后能持续5年的高质量。也就是说年龄在30~35岁的男人所生育的后代是最优秀的。而女性在23~30岁之间是生育的最佳年龄段。这一时期的女性全身发育完全成熟,卵子质量高,若怀胎生育,分娩危险小,胎儿生  相似文献   

9.
10.
新疆拜城县碘缺乏病区育龄妇女生育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查清碘缺乏对育龄妇女生育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普查碘缺乏病相对严重的察里木育龄妇女生育状况。结果 未补碘的察尔齐和间断补碘的赛里木乡妇女自然流产率(分别为8.83%和8.34%),新生儿、婴儿和幼儿夭折率(察尔齐分别为5.41%,6.83%和7.13%,赛里木为3.69%,7.01%和7.82%)都显著高于非病区水平,结论 碘缺乏是导致孕产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育健康卫生需求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的生育健康卫生需求。方法 用定量调查表入户进行调查和小组定性调查。结果 医院分娩率、产前检查率和产后访视率较低,家属接生和旧法接生率较高,已婚育龄妇女的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低,节育器的使用率最高达到46.8%,但是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仍达25.5%。结论 提高家庭经济收入,加强已婚育龄妇女的文化知识教育,特别是健康教育和改变健康观念,才能提高已婚育龄妇女的卫生需求和利用及生命质量,宣传教育和培训方法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丰富多彩的方式,可用农村参与性评估(PRA)的方法进行,应加强已婚育龄妇女家属的共同教育。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了解宁夏盐池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患病及生育健康状况。方法 2012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盐池县1320户,实际调查1337户居民,共5210人,其中15~49岁已婚育龄妇女(包括在婚、离婚、丧偶)患病调查共1002人,包括生育健康调查633人。结果盐池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两周患病率为20.3%,住院率为10.8%;不同年龄组已婚育龄妇女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住院率呈上升趋势(χ2=43.768,P=0.000;χ2=14.676,P=0.000);不同文化水平的已婚育龄妇女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患病率、住院率呈下降趋势(χ2=29.677,P=0.000;χ2=10.045,P=0.002);年龄越大的已婚育龄妇女慢性病患病率越高(χ2=71.199,P=0.000);文化程度越低的已婚育龄妇女慢性病患病率越高(χ2=32.687,P=0.000)。过去一年内已婚育龄妇女接受妇科检查的占44.5%(282/633),不同年龄组育龄妇女过去一年做妇科检查率不同(χ2=13.034,P=0.001);不同文化程度已婚育龄妇女过去一年内妇科检查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4.935,P=0.177)。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有所提高,平均产前检查次数为5次;产后访视情况不理想,受到产后方式的产妇只有54.5%,平均访视次数只有1.6次。结论应加强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和疾病防治,以及农村孕产妇的产后访视工作。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农村育龄妇女的婚姻状况及初婚年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990年在西北地区进行的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描述和分析了该地区育龄妇女的婚姻状况及初婚年龄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目前育龄妇女正处于较高的生育高峰期,其婚姻家庭关系较稳定。该地区育龄妇女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0.58岁。不同省区、不同年代及妇女的文化水平等都会影响或改变初婚年龄。  相似文献   

15.
要生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它既与遗传有关,也受后天条件的影响,但选择最佳受孕时机,也十分重要。专家认为,最佳的受孕年龄,女性一般为24~30岁,男性为27~35岁。因为这一年龄段,男女双方不仅精力比较充沛,而且身体各方面的健康状况都比较好,生殖器官发育也比较完善,精子和卵子的质量比较好,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健康女性来说,25~29岁是生育力最旺盛的阶段。这段时期女性卵子质量较好,受孕成功较高,妊娠期、分娩期和产后期并发症最少,胎儿发生出生缺陷的风险也较低,有利于母婴健康。孕前检查不同于常规体检,主要是针对生殖系统和遗传因素所做的检查。做好孕前检查是优生优育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可以发现将会影响孕妇和未来胎儿健康的疾病,判断夫妻双方当前是否应该要宝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育年龄月经失调骨密度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月经失调对生育年龄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5月~2006年6月来妇科门诊首次就诊,以月经周期不规律为主诉的20~39岁生育年龄患者共134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量其2~4腰椎及双侧股骨颈的骨密度。结果134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2~4腰椎或双侧股骨颈的骨密度低于正常范围,其中达到骨量减少标准(T值-1~-2.5)的有16例,达到骨质疏松标准(T值<-2.5)的有12例。线性相关分析发现28例患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月经不调年限与腰椎T值、股骨颈T值、2~4腰椎骨密度、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右侧股骨颈骨密度均有密切相关性。χ2检验分析发现,有母系骨质疏松家族史患者骨密度低于正常值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母系骨质疏松家族史的患者(P<0.01)。结论月经不调对生育年龄女性骨密度有影响,发病时间越长影响越大,尤其是低体质量、有母系骨质疏松家族史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上海市浦东新区出生缺陷患儿父母生育年龄与常见缺陷疾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2013年浦东新区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包括患儿出生时间、出生缺陷病种、父亲年龄、母亲年龄等。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将出生缺陷病种划分为: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Q00~Q07)、眼、耳、面和颈部先天性畸形(Q10~Q18)、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Q20~Q28)、呼吸系统先天性畸形(Q30~Q34)、唇裂和腭裂(Q35~Q37)、消化系统的其他先天性畸形(Q38~Q45)、生殖器官先天性畸形(Q50~Q56)、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Q60~Q64)、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畸形和变形(Q65~Q79)、其他先天性畸形(Q80~Q89)和染色体异常,不可归类在他处者(Q90~Q99)11类出生缺陷,统计各年度出生缺陷患儿数量;根据《中国人群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将母亲年龄划分为15~19、20~24、25~29、30~34、35~39、40~44岁6个年龄组,将父亲年龄划分为15~19、20~24、25~29、30~34、35~39、40~44、45~49岁7个年龄组,按出生缺陷种类分别统计各年龄段父、母亲人数。结果 2011年,浦东新区出生缺陷患儿332例,出生总数38 729人,出生缺陷发生率为0.86%;2012年出生缺陷患儿547例,出生总数45 107人,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21%;2013年出生缺陷患儿326例,出生总数29 418人,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11%。2011—2013年,出生缺陷类型发生顺位居前三位的是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畸形和变形,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眼、耳、面和颈部先天性畸形。在出生缺陷疾病中,发生顺位居首位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其次是多指(趾)和外耳其他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外耳其他畸形患儿父亲、母亲年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天性心脏病在30~34岁构成比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多指(趾)和外耳其他畸形在25~29岁构成比均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结论 父母生育年龄与出生缺陷类型关系密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年龄较高,为30~34岁,多指(趾)和外耳其他畸形患儿父母年龄多处于25~29岁;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生育父母制定更为个性化的预防方案。  相似文献   

19.
影响山东省农村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的重要因素及对策丁守銮王洁贞王桂林近三十年来,我国广泛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使生育率有大幅度下降,但在农村,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多孩现象仍然存在。为此,我们在山东省随机抽取了三个县(高密、平邑、茌平),对其农村常住人口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国在婚育龄妇女生育二孩的影响因素,为健全和完善我国生育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使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自变量进行重要性排序并降维,将袋外估算误差率最小的变量集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以分析我国在婚育龄妇女生育二孩影响因素。结果:将随机森林模型随机种子数设为222,结果得出变量重要性排名前10位依次为第一个孩子性别、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年龄、家庭总收入、住房面积、初婚年龄、就业状况、兄弟姐妹数、民族、健康状况。逐步随机森林分析显示,当变量数为10-11时袋外估算误差率最低。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在婚育龄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初婚年龄越晚生育二孩概率越低(P趋势<0.001),住房面积越大、兄弟姐妹数越多越可能生育二孩(P趋势<0.001)。结论:经济环境、家庭规模、婚姻特征是我国在婚育龄妇女生育二孩的影响因素。应进一步落实生育政策,发挥政策效果,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