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评估ATP-TCA肿瘤药敏检测法指导制定大肠癌化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应用ATP-TCA肿瘤药敏检测法,检测28例大肠癌手术标本和19例大肠癌外周血标本对8种常用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大肠癌对抗癌药物的敏感程度存在着异质性,联合用药的敏感率高于单药。外周血标本和手术标本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检测结果与临床疗效基本相符。结论:ATP-TCA肿瘤药敏检测法可用于临床制定大肠癌个体化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以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肿瘤化疗药物敏感试验(ATP-TCA)法对乳腺癌常用化疗药物的体外作用评价方法 .方法 采用ATP-TCA法,对4组不同乳腺癌常用化疗药物选择相同规格、不同厂家共8种品规药品,同时检测对5株乳腺癌细胞株的杀伤效果,以比较同种乳腺癌细胞对同一品种、规格不同抗肿瘤药品的敏感性.结果 4种药物对乳腺癌细胞株的敏感性顺序为紫杉醇(PTX)>长春瑞滨(NVB)>阿霉素(ADM)>丝裂霉素(MMC);同一种肿瘤细胞株对于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基本上具有一致性,但是也有个别具有差异性.结论 ATP-TCA法可以作为评价不同厂家抗肿瘤药品体外作用的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 ATP-TCA检测乳腺癌患者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评价本方法指导乳腺癌个体化疗的可行性。方法 35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纳入本研究,术中取新鲜无菌肿瘤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分别加入9种化疗药物,采用ATP-TCA测定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情况。结果 35例标本中32例完成药敏检测,标本的可评价率为91.4%。患者对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乳腺癌细胞对ADM最敏感,体外有效率达到81.2%(26/32),其余依次为DOC68.8%(22/32)、TAX59.4%(19/32)、NVB43.8%(14/32)及5-Fu 34.4%(11/32)、DDP31.2%(10/32)、GEM25%(8/32)。而对于MTX及Vp-16,耐药个体占很大部分,体外有效率分别为0(0/32)和12.5%(4/32)。结论乳腺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以蒽环类和紫杉类有效率最高,ATP-TCA检测的开展可能为临床化疗用药的个体化实施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用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ATP-TCA)研究胃癌药敏的异质性和个体化疗的可行性.方法 用ATP-TCA技术检测22份胃癌标本对6种抗癌药单药或联合用药的敏感性,其中应用20倍的氟尿嘧啶模拟希罗达.结果 不同标本的药物敏感性存在着明显差异,单药中最有效的药物依次为丝裂霉素、氟尿嘧啶、顺铂,敏感率分别为22.7%、18.2%、13.6%.最有效联合用药方案是20倍氟尿嘧啶+草酸铂,敏感率为81.8%,其次是表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结论 胃癌对抗癌药物的敏感程度存在明显异质性.试验结果与临床治疗经验比较一致,ATP-TCA可用于为胃癌患者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晚期肺癌、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为临床个体化化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TT法测定17例晚期肺癌、1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对8种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依据药敏结果选择化疗方案,同时选取依照传统经验化疗的晚期肺癌和乳腺癌患者各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①17例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8种化疗药物的敏感顺序依次为:顺铂、紫杉醇、吉西他滨、卡铂、长春瑞滨、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阿霉素;1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8种化疗药物的敏感顺序依次为:环磷酰胺、阿霉素、氟尿嘧啶、紫杉醇、顺铂、卡铂、吉西他滨、长春瑞滨.②药敏试验敏感并用于临床有效的共27例,有效率为87.1%(27/31),与对照组(5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可替代肿瘤细胞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检测,帮助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TP-TCA技术(ATP生物荧光体外药敏检测法)在中晚期结直肠癌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113年3月48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应用ATP-TCA检测常用抗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四组单药与三组联合药物在体外抗敏度上差异明显(P〈0.05);根据ATP-TCA检测结果指导化疗,结果表明47例结肠癌患者中有效例数达到29例(6170%),ATP-TCA总预测准确率为65.96%(31/47),阳性符合率为55.81%(24/43)。结论ATP-TCA技术能有效检测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中晚期结肠癌患者化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ATP生物荧光法在卵巢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TP生物荧光法在卵巢癌体外药敏试验(ATP-TCA)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ATP-TCA法对卵巢癌手术标本25例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ATP-TCA的可评估率为92.00%;25例卵巢癌患者对8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足叶乙甙17.39%,阿霉素26.09%,健择34.78%,丝裂霉素39.13%,5-氟脲嘧啶43.48%,草酸铂56.52%,顺铂65.22%,紫杉醇69.57%.结论:ATP-TCA法是一种敏感的化疗药物试验,在卵巢癌化疗药物敏感性预测方面的临床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肺癌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肺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为临床化疗方案的个体化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60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入组,试验组使用ATP-TCA方法测定肺癌组织中肿瘤细胞的化疗药物敏感性,并依据敏感结果选择化疗方案;对照组选择NP方案.观察临床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有效率43.48%,2年生存率34.78%,高于NP方案组的37.04%和25.92%,但是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依靠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指导化疗方案的制定可能有助于肺癌化疗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三磷酸腺苷-肿瘤体外药敏试验(ATP-tumor chemosensitivity assay,ATP-TCA)对宫颈癌患者化学治疗(化疗)方案选择的指导性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09年10月宫颈癌住院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药敏组(35例)和对照组(37)例。采用ATP-TCA法检测药敏组宫颈癌组织对6种联合化疗方案的敏感性。药敏组患者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化疗方案,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制定化疗方案。随访3年,比较药敏组与对照组1年复发率和3年生存率。结果:3s例药敏组中有32例成功进行了ATP-TCA检测;体外有效例数分别为紫杉醇+卡铂20例、紫杉醇+奥沙利铂18例、博莱霉素+异环磷酰胺+顺铂17例、博莱霉素+长春新碱+顺铂18例、氟尿嘧啶+顺铂17例、吉西他滨+顺铂21例。1年复发例数药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情况药敏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ATP-TCA法可以为宫颈癌患者筛选出敏感、有效、个体化的化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在指导腹盆腔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应用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法指导临床常见腹盆腔恶性肿瘤化疗方案选择.结果 患者对不同化疗药的敏感性不同,在化疗前为患者筛选出敏感及耐药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降低了无效治疗的风险,有助于提高化疗的疗效.结论 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法敏感性高、稳定性好、简便、快速,其检测结果指导临床化疗的有效率高,可用于腹盆腔恶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对临床常用15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以期指导治疗.方法采用MTT法检测30例乳腺癌肿瘤细胞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乳腺癌细胞对CBP、BLM、5-Fu、DDP、MMC、HCPT、MTX、EPI、DTIC、ADM、THP敏感,对CBP、HCPT、DDP、BLM中度敏感.结论乳腺癌千篇一律的化疗有较大的盲目性,应提倡个体化化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ATP-TCA)对胃癌组织标本进行肿瘤药敏检测,为胃癌的个体化化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42例胃癌新鲜标本行肿瘤细胞分离,原代培养后用ATP-TCA技术对5种6组化疗药物进行检测。结果所有标本均顺利完成检测,可评估率为100%。不同胃癌患者对同一种化疗药物的敏感度显著不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胃癌患者对不同药物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TP-TCA可为胃癌的临床个体化化疗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吕青  袁淑兰等 《四川医学》2001,22(3):269-270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细胞对临床常用15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30例乳腺癌肿瘤细胞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乳腺癌细胞对CBP,BLM,5-Fu,DDP,MMC,HCPT,MTX,EPI,DTIC,ADM,THP敏感,对CBP,HCPT,DDP,BLM中度敏感,结论 乳腺癌千篇一律的化疗有较大的盲目性,应提倡个体化化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体外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检测了38例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对12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顺铂、表阿霉素等9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肝癌肿瘤细胞的药敏结果有相关性。而对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阿霉素等3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结果无相关性。结论:肝癌患者某些化疗药物可以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代替肿瘤细胞进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试验检测,筛选敏感药物进行个体化化疗。  相似文献   

15.
体外药敏实验指导下的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对常用的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情况与肿瘤组织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是否相关,并根据药敏结果,制订出术后化疗方案,并与经验化疗方案作随机对照,观察能否提高生存率.[方法]1996年3月至2001年9月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治疗的108例乳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体外药敏实验组52例和经验对照组56例.实验组病人的术后肿瘤标本行四唑蓝快速比色(MTT)法体外药敏实验,并在术后根据结果选择敏感药物组成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病人不行体外药敏实验,按经验选择化疗方案.体外药敏实验采用滤纸支持组织块培养、MTT染色图像分析作终点测定的方法,测定选择阿霉素(ADM),5-氟尿嘧啶(5-FU),长春新碱(VCR),丝裂霉素C(MMC),长春碱酰胺(VDS),顺铂(DDP),鬼臼乙叉甙(VP-16),博莱霉素(BLM),噻替派(TSPA),甲氨喋呤(MTX)10种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组织的抑制率,并对两组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MTT体外药敏实验中,ADM,MMC,VDS,DDP,TSPA,MTX对肿瘤组织的平均抑制率均>30%,优于5-FU,VCR,VP-16和BLM.乳腺癌患者不同的月经状态、雌激素受体(ER)状态、孕激素受体(PR)状态、腋窝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与乳腺癌组织在体外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无明显关系.在生存分析中,实验组3年总生存率为83%,对照组为7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MTT体外药敏实验中,ADM,MMC,VDS,DDP,TSPA,MTX为比较敏感的药物.乳腺癌患者不同的临床和病理情况与乳腺癌组织在体外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无明显关系.体外药敏实验组的3年总生存率与经验对照组相比未发现明显的优势,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及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能否代替肿瘤细胞进行体外化疗药敏试验,以指导部分不能行肿瘤细胞化疗药敏检测患者的临床化疗,采用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检测了30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对1 5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除VCR外,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其余14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肿瘤细胞的药敏结果无相关性.提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化疗药敏试验尚不能代替肿瘤细胞化疗药敏武验.  相似文献   

17.
三磷酸腺苷法肿瘤药敏试验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三磷酸腺苷法肿瘤药敏试验(ATP-TCA)对乳腺癌组织标本进行试验,为个体化化疗选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75例乳腺癌新鲜标本行原代培养后,6种化疗药物用该方法进行试验。结果:所有标本均顺利完成试验,单药强敏感率顺序为THP(25.33%)、E-ADM(21.33%)、DTX(20.00%)、MTX(13.33%)、gemcitabine(12.00%),5-Fu(6.67%)。不同乳腺癌不但对同一种化疗药物的敏感度有明显差异(P<0.05),而且对不同药物的敏感程度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3年可见,治疗组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也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磷酸腺苷法可方便有效检测乳腺癌个体的敏感化疗药物,在临床应用可提高乳腺癌化疗效果,为乳腺癌的临床个体化化疗提供重要的客观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三磷酸腺生物荧光法(ATP-TCA)研究大肠癌体外药敏试验的异质性和个体化疗的可行性。方法:用ATP-TCA技术检测24份大肠癌标本对6种抗癌药单药或联用药的敏感性,其中应用20倍的氟尿嘧啶模拟希罗达。结果:不同标本的药物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单药中最有效的药物依次为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敏感率分别为20.8%、16.7%、12.5%。最有效联合用药方案是20倍氟尿嘧啶+草酸铂,敏感率为83.3%,其次是草酸铂+氟尿嘧啶和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FAM)。结论:ATP-TCA技术可用于为大肠癌患者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9.
大肠癌化疗药敏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寿江  赵国刚  王崇树  侯华芳 《四川医学》2002,23(12):1243-1244
目的 针对大肠癌不同个体术后筛选敏感的化疗药物,制定出针对性强、合理的化疗方案。方法 对30例病理确诊的大肠癌患者术中取出的活体标本制成单细胞悬液,用MTT法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不同肿瘤个体,对各种抗癌药物敏感性不同,二药联合应用其敏感性明显高于单药。结论 体外药敏实验能指导临床用药,避免化疗的盲目性,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目前常用化疗药物对体外培养的原代胃癌细胞的敏感性.方法用改良MTT法对88例胃癌患者的新鲜标本进行体外肿瘤细胞原代培养和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成功率为94.3%,以细胞抑制率30%为判断标准的14种化疗药物中,5-FU、MMC、PYM、VP-16和DDP具有较高的敏感性(P<0.05).以上5种药物之间比较,其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肿瘤分化程度的高低与肿瘤药敏无明显关系.结论体外胃癌细胞原代培养及化疗药物敏感试验对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敏感化疗药物开展个体化化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