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及替勃龙对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MMP-2、9及骨转换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0年12月在笔者医院更年期门诊经BDM测量诊断为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年龄在46~75岁之间的86例女性,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口服阿仑膦酸钠片70mg每周1次+替勃龙1.25mg/d+服用复方氨基酸鳌合钙口服1000mg/d;对照组40例,口服氨基酸螯合钙1000mg/d。两组妇女均连续服药48周。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骨碱性磷酸酶(BALP)、1型胶原C端肽(CTX)、25羟维生素D3[25(OH)D3]。结果 86例中共9例(10.47%)未完成研究,具体原因如下:试验组退出5例(上腹部隐痛不适,烧灼感3例,恐癌2例)。对照组4例(失访1例,自动退出3例),退出病例未纳入统计,退出病例未纳入统计。①骨代谢指标:BALP及CTX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3治疗后实验组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对照组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MP:MMP-2及MMP-9治疗后实验组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对照组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及替勃龙可用于OP的治疗,可降低MMP-2、9及骨转换,对治疗骨质疏松症有理论依据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41例,所有患者在服用钙剂的基础治疗上,均加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口服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骨密度及VAS评分,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1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的浓度,对比观察治疗前后骨密度、VAS评分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结果: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6个月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D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代谢标志物PINP在治疗后升高,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CTX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疗效明显,能够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阿仑膦酸钠联合雌激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有效性及骨密度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诊疗情况.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87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阿伦磷酸钠治疗,研究组给予阿仑膦酸钠联合雌激素进行治疗.治疗6个月后,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A及B组,各16例。A组口服阿仑膦酸钠片和骨化三醇片,B组仅服骨化三醇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疼痛改善、腰椎及股骨颈的骨密度(BMD)、血钙和血磷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治疗后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0.05),B组无明显变化(〉0.05)。两组治疗后BMD均有明显上升,但A组明显大于B组(〈0.01)。两组治疗前后血钙及血磷均在正常范围。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单用骨化三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利塞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利塞膦酸钠(RID)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BMD)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2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方式进行12个月的药物研究。患者每日服用RID片5mg,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6、12个月腰椎及髋部BMD改变,同时检测骨代谢生化指标血清骨钙素(BGP)及尿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腰椎2~4BMD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BMD治疗后12个月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BGP及NTX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RID能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和股骨颈BMD,显著降低骨转换率,抑制骨吸收。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利塞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进行12个月的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每日服用利塞膦酸钠片5mg+凯思立D1片;对照组(24例):每日服用与利塞膦酸钠外观一样的安慰剂+凯思立D1片。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比较治疗前后腰椎及髋部骨密度(BMD)改变,同时检测骨代谢生化指标血BGP、ALP及尿NTX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服药后6个月和12个月腰椎BMD明显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腰椎BMD稍增加,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股骨颈BMD治疗后12个月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反映骨形成标记物BGP和ALP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反映骨吸收标记物NTX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BGP、ALP及NTX下降不明显,两组治疗后BGP、ALP及NTX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1例,低钙血症1例。结论利塞膦酸钠能够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显著降低骨转换率,抑制骨吸收,不良反应少,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保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对妇女身心的影响1 概述性激素在妇女一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卵巢的生殖内分泌功能与生命活动存在着时间差距 ,卵巢的功能期限约为 3 0~ 4 0年 ,而妇女的平均寿命在发达国家已达 70岁左右 ,这意味着妇女一生l/3~l/2时间将处于性激素缺乏状态。因此正确认识及治疗性激素缺乏所致的相关疾病越显重要。2 围绝经期基本概念以往对卵巢功能衰退导致妇女性格、心理等方面发生变化的时期称为更年期 ,但此名称不十分明确 ,最近国际上重新将其分类命名如下。2 1 围绝经期 指妇女 4 0岁以后任何时期开始到最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塞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5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方式进行12个月的药物研究,以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比较治疗前后0月,6个月,12个月腰椎及髋部骨密度(BMD)改变,检测骨代谢标志物血Ca、ALP、BGP及尿NTX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并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等药物安全性指标,记录不良事件。结果:腰椎(L2-4)BMD增加6个月时增加3.29±1.18%,12个月时为4.51±1.64%而对照组分别为-0.62±0.24%和0.48±0.18%,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三角区骨密度骨密度改变药物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反映骨形成标记物ALP和BGP6个月和12个月时药物组显著降低,骨吸收标记物NTx在6月和12月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2例(7.1%)、皮肤搔痒、皮疹2例(7.1%)和血尿1例(3.6%),均能缓解。结论:利塞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显著疗效,骨转换显著抑制,并显示该药物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妇女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因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的破坏使骨脆性增加,故轻微撞伤即可使患者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通常包括雌激素疗法、降钙素、氟化物、一磷酸盐等,其中骨膦是二磷酸盐类化合物中第一代产品之一,近年来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疗效较明显。本实验观察骨膦在国内绝经后妇女中的临床疗效。选择1996年12月~1997年9月于本院妇科内分泌就诊的绝经后妇女,45岁以上,绝经1~10年的骨质疏松患者,其腰椎或髋骨的骨密度低于正常绝经前妇女骨密度平均值两个标准差。选取符合用药条件的患者14例,无禁忌证。骨膦(由…  相似文献   

11.
成旭东  李吉华  王奇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0):4152-4153
目的:观察降钙素联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降钙素联合骨质疏松治疗仪与单纯使用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经EXPERT-XL型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骨密度,观察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降钙素联合骨质疏松治疗仪与单纯使用降钙素治疗相比骨密度显著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降钙素联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是一种很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麻国尧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2):115-11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钙剂和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绝经后骨质疏松诊断的130例患者,给予钙尔奇D和阿仑膦酸钠治疗12个月。分别于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观测患者的骨密度和对骨痛的自我评价,同时测定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BGD)的浓度,评价骨质疏松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患者的骨痛情况改善;治疗12个月后,患者的骨密度、血清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联合应用阿仑膦酸钠和钙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福善关)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妇女1年,其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BMD)的变化,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9年年4月接受阿仑膦酸钠治疗的45~80岁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妇女147例为研究对象,均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147例妇女服用阿仑膦酸钠70mg,1次/周,疗程至少1年。按绝经年限分成两组:绝经年限≤10年者56例,绝经年限〉10年者91例。使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所有妇女治疗前后腰椎(L1~4)、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及全髋(total hip)部位的BMD。结果阿仑膦酸钠治疗1年后腰椎BMD平均增加2.42%~3.62%,股骨近端各部位BMD与治疗前比较提高1.65%~3.01%。治疗1年后,显效率为72.8%,有效率为10.2%,总有效率为83.0%。绝经年限≤10年和绝经年限〉10年者比较各部位BMD增加百分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1年能显著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妇女的腰椎和股骨近端各部位的BMD,无论绝经年限长短BMD均显著增加。建议临床选用阿仑膦酸钠治疗,且首次治疗疗程至少1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CLD)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骨吸收和骨形成指标变化及其与骨转换速率的关系。方法受试者分为4组:CLD合并OP组(A组),CLD无OP组(B组),非CLD合并OP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各组间在性别、种族和体重指数等因素上具有可比性;观测骨形成指标: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骨AKP)和股骨颈抗骨折能力(FS),同步检测骨吸收指标:尿吡啶醚(PYD)和脱氧吡啶醚(DPD)。结果A组患者血清BGP和骨AKP水平明显低于C、D组(P〈0.05或P〈0.01),FS参数A组显著低于C、B组(P均〈0.05)。而尿PYD和DPD在A、B、C 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FS、BGP外,所有指标参数A、B、C 3组都分别显著高于D组(P均〈0.05)。结论GLD合并OP患者骨形成减少大于骨吸收增多,相对绝经后OP是一种低转换速率型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5.
沈云玲  唐海平 《医学综述》2012,(18):3108-3109
目的分析阿仑膦酸钠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以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状,6个月后,观察药物治疗患者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结果经对症治疗后,40例患者的疼痛症状明显改善(P<0.01),骨密度检测结果显示腰椎、股骨颈、股骨粗隆、化石三角区的骨密度值增加(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合并骨质疏松的糖尿病患者,积极采取对症治疗措施,能够明显改善骨质疏松症状,有效预防因骨质疏松导致的其他骨科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冲剂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疼痛视觉评分、生存质量、骨代谢指标、骨密度的影响,进行临床规范综合疗效分析。方法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诊断标准、接受药物治疗的898例OP患者,随机分为补肾壮骨冲剂组442例、阿仑膦酸钠组456例,随访时间为1年。调查疼痛程度、生存质量;分析血清中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iagenIN—terminalpeptide,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的含量、测量骨密度。2组间及治疗前后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年与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的评分、生存质量、P1NP及β-Crosslaps值下降、骨密度增加等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年同期相关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肾壮骨冲剂中药与阿仑膦酸钠西药治疗骨质疏松对缓解症状、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一定疗效,能调整骨代谢指标,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配合个体化的运动疗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并比较联合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所产生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50例通过双能X线吸收计量法DXA测定骨密度-2.5同时伴有腰背部疼痛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实验1组,对照组+鲑鱼降钙素50 UP肌肉注射,1次/d,连用2周,后改为隔日1次,连续使用3个月;实验2组,实验1组+联合个体化的运动疗法。3组同时每日给予口服钙剂(钙尔奇D)600 mg,1次/d。于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1月、3月分别观察3组患者的腰背部疼痛变化、骨密度变化及血钙、血磷变化值。结果:随访实验1组、2组均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骨密度增强,且实验2组较实验1组骨密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配合个体化的运动疗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较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既能预防卧床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又能迅速减轻患者症状,进一步增强骨密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阿仑膦酸钠片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治疗伴有高脂血症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同时患有骨质疏松症和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阿仑膦酸钠组、阿托伐他汀组,每组40例,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骨密度(BMD)、血脂、血钙、磷、碱性磷酸酶(AKP)变化,疼痛的评价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各治疗组腰部、大转子和尺骨远端BMD检测结果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联合治疗组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及阿托伐他汀组血脂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血清钙、磷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及阿仑膦酸钠片治疗组AKP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片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骨质疏松伴高脂血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阿仑膦酸钠或阿托伐他汀,两药联合具有协同作用,是临床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周日  刘建  孟国林 《医学争鸣》2009,30(7):649-651
目的:利塞膦酸钠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观察血骨钙素(BGP)和尿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肌酐(NTX/Cr)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受试者120对随机等分入利塞膦酸钠组(A组)和安慰剂组(B组).A组给予利塞膦酸钠胶囊+碳酸钙D3咀嚼片,B组给予安慰剂+碳酸钙D3咀嚼片.整个试验疗程为12mo,在治疗前、用药后6mo及12mo随访,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和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BGP和NTX(nmol/L)/Cr(mmol/L)值.结果:BGPA组下降了(2.9±4.7)μg/L,B组下降了(0.5±3.9)μg/L.NTX/CrA组下降了(9.4±65.9),B组升高了(3.6±59.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塞膦酸钠胶囊能够有效抑制PMOP患者的骨吸收,降低骨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