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时期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后易呈慢性带病毒状态或致慢性肝脏损害,治疗较困难。我科从1993年起采用α—干扰素(αIFN)治疗小儿丙型肝炎16例和乙型肝炎10例,在使用过程中观察疗效、副反应及护理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丙型肝炎组16例,均为输血后HCV感染,其中急性型(AHC)3例,慢性型(CHC)11例,无症状感染(CR)2例。治疗及其疗效(附表)乙型肝炎组10例(6例经母婴垂直感染),急性黄疽型1例,慢性型5例,无症状者4例。年龄1~4岁4例,5~9岁4例,>12岁2例,男女各5例。1.2方法1…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患者在临床表现、预后及病毒之间相互干扰方面的异同。方法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组5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组50例和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50例,其中每组各含4例肝硬化患者;对3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症状、转氨酶及胆红素方面,重叠感染组均重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或P〈0.01),但在与预后有关的一些指标,如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及病死率,两种重叠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影响则有所不同:甲型肝炎重叠感染似对慢性乙型肝炎影响不大,但戊型肝炎重叠感染似对慢性乙型肝炎有比较严重的不良影响。在病毒干扰方面,两种重叠感染似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戊型肝炎重叠感染更明显。结论甲型肝炎重叠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症状、转氨酶、胆红素虽有一定影响,但对其预后无太大影响,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似有一定的抑制,但不如戊型肝炎明显;戊型肝炎重叠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及其预后均有明显的影响,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也较强。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流行广,发病率高,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它不仅损害肝脏,且常累及其他脏腑,特别是心血管系统表现常常不被发现,以至在心脏病病因诊断上造成困难。笔者近几年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观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属“肝心同病”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85例病人诊断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上海,1990)制订的诊断标准。其中治疗组55例,慢性活动型肝炎40例,慢性迁延型肝炎15例。男性40例,女性15例。年龄18~63岁,病程7个月至5年。对照组3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0例,慢性迁延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18例各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血清脂蛋白变化与肝脏损伤程度及预后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分析如下。l材料和方法1.至病例选择:118例住院肝炎病人(男63例,女55例)平均年龄35岁;急性肝炎69例(甲肝13例,乙肝41例,非甲非乙型肝炎12例,甲乙混合感染3例),其中急性期40例,恢复期29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26例,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8例,肝硬化12例(代偿期7例、失代偿期5例),重症乙型肝炎3例。诊断符合卫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上海会议标准,所有病人均未合并糖尿病、肾病及冠心病。3O例健康成人为正常对照(男18例,女12例)平…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至今尚无满意治疗方法。我院1994年2月~1995年6月用人脾免疫核糖核酸治疗3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治疗组30例中,男22例,女8例,年龄24~55岁,平均38岁。根据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其中慢性迁延型肝炎11例,慢性活动型肝炎15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4例。对照组2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3~60岁,平均侧岁;其中慢性迁延型肝炎7例,慢性活动型肝炎9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4例。两组病人均有消化道症状,乏力、恶心、呕吐,胃纳减少,并不同程度经常性发热、感冒…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调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型糖尿病并发率及其与所感染HCV基因型的关系,进一步证实糖尿病是否为丙型肝炎的肝外表现之一。方法 采用荧光定最PCR技术和PCR-微板核酸杂交.ELASA技术对365例慢性丙型肝炎、3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HCV定性、定量检测和HCV基因型分析并比较其与对照人群糖尿病并发率的差异。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糖尿病并发率为32.60%,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9.70%)及对照组(8.29%)。合并糖尿病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ALT及TBIL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糖尿病者,且以1b型HCV的感染率为最高,占40.34%,与未合并糖尿病者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糖尿病并发率高,以1b型多见,且病情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7.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常见于地中海、中东和亚洲等地区,与HBV基因型B、C、D、E的前C区易于突变有关。HBeAg阴性比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更活动,轻或中度慢性肝炎少见,超过50%在诊断时即为严重坏死炎症。大量数据显示,地中海地区在确诊时约29%  相似文献   

8.
甲种胎儿蛋白(AFP)是在胎儿的肝细胞内合成,并释放于血液中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当成年人患原发性肝癌时肝细胞又恢复合成AFP的能力,因而测定血清AFP可协助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尤其是对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在临床中有不少慢性肝病病人也常呈阳性反应,从而影响了诊断和治疗。为此我们对这些慢性肝病病人同时进行血清a-L一岩藻糖着酶(AFU)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1例均为我院1995年1月~1996年12月门诊或住院病人,其中男29例,女12例,年龄40~84岁,平均57岁。检测前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3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10例。…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特征:8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活动性和迁延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特征及其差异。方法:以2003-02/2004-12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年龄≥18岁,排除肝性脑病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按自然情况分组:年龄≤40岁36例,&;gt;40岁46例;文化程度初高中者48例,高中以上者34例;按病种分组: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38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44例;按实验室检查结果分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28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43例。丙氨酸转氨酶(3倍正常值上限49例,丙氨酸转氨酶≥3倍正常值上限33例。白蛋白/球蛋白≥l者49例,白蛋白/球蛋白(1者33例。所有患者分别接受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测试(标准分≥50分设定为有抑郁或焦虑情绪),进行不同分组间的评分比较。结果:82份问卷均完整合格。①患病率:82例患者中抑郁的患病率为35%(29/82),焦虑的患病率为32%(26/82)。②不同分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自然情况中,&;gt;40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患者标准分明显高于≤40岁、普通初高中患者(P(0.05)。从临床特点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患者的标准分明显高于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患者(P(0.05);丙氨酸转氨酶≥3倍正常值上限和白蛋白/球蛋白(1者的标准分均明显高于丙氨酸转氨酶(3倍正常值上限和白蛋白/球蛋白≥l者(P(0.05)。结论:抑郁患病率35%,焦虑患病率32%,中年以上及受过高等教育抑郁和焦虑发生率高,慢性活动性肝炎抑郁及焦虑症状重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北京市西城区自然人群慢性乙型肝炎患病率。方法 调查北京市正式户口的人口(含市内流动)2000户,了解西城区区自然人群慢性乙型肝炎患病情况,统计分析在西城区总人口中慢性乙型肝炎病例所占比例。结果 本次共随机抽查西城区住户2011户5453人,男2656人,女2797人,共检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例,患病率146.71/10万。男女患病率无差别,各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病率无差别,年龄高峰均集中在30~50岁,各年龄组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在调查的5453人中,急性乙型肝炎1例,发病率18.33/10万;表面抗原携带者14例,感染率为0.26%。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对了解人群中慢性乙型肝炎患病率及制订乙型肝炎的防治策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0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共收治56例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6例,男40例,女16例,20~86岁,平均53岁。急性重症肝炎12例,亚急性重症肝炎16例,慢性重症肝炎28例。死亡时间最短1周,最长3个月,存活48例,存活率14.29%。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和甲戊型肝炎合并感染较为少见,常给诊疗上造成困难,现将我院收治的34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甲戊型肝炎感染的患的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1981年和1988年之间经作者特别流动医院诊治的86例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已证明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为3-20年(平均8年).其中65例(75%)循环C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24例患输血后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抗-HCV阳性18例,75%);62例患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抗-HCV阳性47例,75%).慢性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中,29%转氨酶正常达5年,55%证实是慢性迁延性肝炎,16%发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并向肝硬化过渡.在慢性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中,2%的患者表现缓解,43%为稳定的慢性迁延性肝炎,55%进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然而需经多年才发展为肝硬化.没有发现慢性活动性肝炎转变、慢性迁延性肝炎或缓解.这些结果提示,慢性输血后非甲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活动性和迁延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特征及其差异。方法:以2003-02/2004-12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年龄≥18岁,排除肝性脑病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按自然情况分组:年龄≤40岁36例,>40岁46例;文化程度初高中者48例,高中以上者34例;按病种分组: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38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44例;按实验室检查结果分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28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43例。丙氨酸转氨酶<3倍正常值上限49例,丙氨酸转氨酶≥3倍正常值上限33例。白蛋白/球蛋白≥1者49例,白蛋白/球蛋白<1者33例。所有患者分别接受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测试(标准分≥50分设定为有抑郁或焦虑情绪),进行不同分组间的评分比较。结果:82份问卷均完整合格。①患病率:82例患者中抑郁的患病率为35%(29/82),焦虑的患病率为32%(26/82)。②不同分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自然情况中,>40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患者标准分明显高于≤40岁、普通初高中患者(P<0.05)。从临床特点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患者的标准分明显高于慢性迁延性乙  相似文献   

15.
拉米夫定(Lamivudine)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慢性乙型肝炎.对儿童患者的治疗报道较少。为探讨拉米夫定对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疗果及其副作用,作者2000年1月~2003年1月对16例12~16岁慢性乙型肝炎服用拉米夫定1年以上的患儿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拉米夫定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选择2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应用拉米夫定治疗1a,并与2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非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对照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5例,占18.5%;有效15例,占55.6%;无效7例,占25.9%。对照组:显效0例;有效3例,占10.3%;无效26例,占89.7%。两组对比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说明拉米夫定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有效。  相似文献   

17.
超声对慢性乙型肝炎肝门区肿大淋巴结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时肝门区淋巴结肿大的机理和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对2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门区出现肿大淋巴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超声共检出肝门区肿大淋巴结86个.18例经3~6个月系统治疗后,16例肿大淋巴结缩小,2例消失.11例肿大淋巴结无变化.8例肿大淋巴结经CT证实,2例后来因病情发展合并肝硬化行脾脏切除术时证实.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时肝门区淋巴结肿大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参与的结果,超声观察肝门区肿大淋巴结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辅助诊断和对愈后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81年以来,我科收治的134例慢性迁延型乙型肝炎谷丙转氨酶(SGPT)增高表现形式的分析及其机制方面的初探结果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诊断按1983年第二届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郑州)通过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慢性迁延型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确诊。男132例,女2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11岁,以20~40岁为最多共115例占85.82%。病程6个月~1年70例,1~3年58例,3年以上者6例。131例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全部阳性(RPHA法)。肝活检证实14例。SGPT正常值25单位以下(赖氏法)。嗜酸性白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肝炎的传统治疗方法是抑制和消除病毒,调整机体免疫,保护肝细胞,阻断慢性化,而对这些病人的运动锻炼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仅就2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运动前后肝功能改变作一观察。1 资料与方法1999年10月-2000年10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例,全部按1995年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锻炼组23例,男性13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8.5±4.6)岁;对照组25例,男性1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9.1±5.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方法无明显差别。方法: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20.
TT病毒核酸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测定献血员、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及慢性非甲~戊型,非庚型肝炎患者中TT病毒的感染情况,分析不同TT病毒感染者血清中TT病毒开放读码框架2区部分基因序列。方法以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TT病毒核酸,取献血员(TX2)、慢性乙型肝炎(TX3)、慢性丙型肝炎(TX4)及慢性非甲~戊型,非庚型肝炎患者(TX1)各1例TT病毒PCR阳性产物,以双脱氧核苷酸链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结果检测20例献血员、29例慢性乙型肝炎、31例慢性丙型肝炎及32份慢性非甲~戊型,非庚型肝炎标本,TT病毒核酸阳性者分别占5.0%(1/20)、6.9%(2/29)、29.0%(9/31)和34.4%(11/32)。与N22克隆相比,TX1、TX2、TX3与TX4在核苷酸水平的同源性分别为95.41%、98.47%、97.45%和97.96%。结论本组献血员、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及慢性非甲~戊型,非庚型肝炎患者中均存在TT病毒感染者。从本组不同TT病毒感染者血清中分离出4株TT病毒序列,其开放读码框架2区部分基因序列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