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索山茱萸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在不同采收期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山茱萸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采用Zorbax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3%H3PO4水溶液(90:10);体积流量:0.8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20℃,的含量。结果山茱萸果实成熟过程中熊果酸、齐墩果酸的量逐渐降低后至稳定状态。结论为山茱萸规范化种植以及药材的采收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及炮制前后山茱萸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对各炮制品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进行考察。结果:酒蒸品与生品相比,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均增加,其中齐墩果酸增加13.5%,熊果酸增加了4.85%。其它炮制品中含量变化不太明显。结论:山茱萸酒蒸的加工炮制方法可提高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本实验结果可为今后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山茱萸道地产区有效成分变异与性状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道地产区山茱萸果实有效成分变异、有效成分间及有效成分与外形、营养指标之间的相关研究,为山茱萸基于有效成分的良种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山茱萸道地产区浙江省淳安县、临安市实生单株完熟果实,运用HPLC测定单株果实的马钱素、熊果酸、齐墩果酸含量,同时测定山茱萸果实的纵径/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出皮率等性状。结果:①道地产区内熊果酸、齐墩果酸、马钱素变异幅度分别为0.101 0%~0.478 6%,0.014 9%~0.127 4%,0.59%~2.30%,RSD分别为34.33%,40.48%,28.50%;②有效成分间及有效成分与外形、营养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如下:熊果酸、齐墩果酸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为0.979 6;熊果酸、齐墩果酸与可溶性固形物成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4 4,-0.511 8;马钱素与可溶性固形物成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 2;熊果酸、齐墩果酸、马钱素与出皮率成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0.250 7,-0.244 3,-0.240 6;3种有效成分与纵径/横径相关不明显。结论:山茱萸单株间有效成分变异明显,选种潜力巨大;利用有效成分间及有效成分与外形、营养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以有效成分为指标的选育种时,应以单株选种为主,可将熊果酸与齐墩果酸合并作为1个指标,并可用可溶性固形物做粗步筛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柿树及其11种寄生植物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RP-HPLC对桑寄生药材及其寄主植物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进行测定,齐墩果酸、熊果酸采用乙醇超声提取30 min,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乙腈-0.05%乙酸铵水溶液(12∶67∶21),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10 nm。结果: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34~375(r=0.999 9),5.21~834 mg·L-1(r=0.999 9),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9.57%,99.72%;柿树枝齐墩果酸质量分数为0.382 6~0.541 1 mg·g-1,熊果酸质量分数为0.649 0~1.625 8 mg·g-1,柿树叶齐墩果酸质量分数为1.773 6~4.274 6 mg·g-1,熊果酸质量分数为6.023 7~9.398 0 mg·g-1;瘤果槲寄生枝齐墩果酸质量分数为1.221 4 mg·g-1,熊果酸质量分数为0,瘤果槲寄生叶齐墩果酸质量分数为10.815 8 mg·g-1,熊果酸质量分数为0;棱枝槲寄生齐墩果酸质量分数为7.158 9 mg·g-1,熊果酸质量分数为0;余下9种寄生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质量分数均为0。结论:柿树枝叶均含齐墩果酸、熊果酸。鞘花、三色鞘花、离瓣寄生、油茶离瓣寄生、五蕊寄生、红花寄生、小红花寄生(变种)、广寄生和大苞寄生9种寄生不含齐墩果酸、熊果酸。瘤果槲寄生和棱枝槲寄生含齐墩果酸,不含熊果酸。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用《中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木瓜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时发现存在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分离效果不佳,流动相在210 nm波长下测定基线有波动,会对峰面积造成影响等问题,故重新建立木瓜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氨水溶液(用磷酸调节pH=7.5)(70∶30);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结果: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对照品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76%、103.02%,RSD分别为1.67%、1.5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色谱峰分离度在2.0以上,可用于测定木瓜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和品种柿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和Thermo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2%磷酸溶液(87∶13);柱温:10℃;检测波长:210 nm;流速:0.7 ml/min。结果上述色谱条件下柿叶中熊果酸、齐墩果酸可完全分离,分离度均大于1.5;且斤柿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均最高,其次为麻甜黑柿2中,君迁子(河南)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均最低。结论不同产地和品种柿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不同,且研究中建立的两者含量测定的方法简单,准确,快捷,重现性很好,可以同时测定柿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且提供了柿叶药材质量比较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六味地黄丸及六味地黄胶囊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Shim Pack型C18柱 ,乙腈 甲醇 水 乙酸胺 (70∶16∶14∶0.5)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15nm ;流速 1mL·min-1。结果 :齐墩果酸回归方程为Y=15220X-2908,r=0 .9996 (n=6) ,线性范围 0.48~19.12μg ,熊果酸回归方程为Y=15943X+3040.3,r=0.9997(n=6) ,线性范围 0.48~19.28μg。六味地黄丸 (浓缩丸)中齐墩果酸平均回收率为 101.2% ,RSD =2.2% ;六味地黄胶囊中齐墩果酸平均回收率为 101.9% ,RSD =1.9%。六味地黄丸 (浓缩丸 )中熊果酸平均回收率 100.0% ,RSD =1.7% ;六味地黄胶囊中熊果酸回收率 100.2% ,RSD =1.0%。结论 :该方法可使齐墩果酸、熊果酸得到基线分离 ,从而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用于干预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山茱萸萜类制剂(液体制剂)中莫诺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齐墩果酸及熊果酸5种活性成分,为山茱萸萜类成分及其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Zorbax SB-C18柱(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添加2 mmol/Lγ-环糊精的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0、360、210 nm;进样量3μL。结果莫诺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齐墩果酸及熊果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42~333.33、23.44~750.00、9.11~291.67、10.42~333.33、13.02~416.67 mg/L;供试样品中莫诺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齐墩果酸及熊果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5.60%~98.02%,RSD为1.47%~1.89%;重复性试验RSD为1.46%~1.71%;稳定性试验RSD为1.29%~1.76%;6批山茱萸萜类制剂中含有莫诺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齐墩果酸及熊果酸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669.6~680.2、850.1~869.5、94.1~96.4、164.3~166.1、85.6~87.6 mg/L。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检测山茱萸萜类制剂中莫诺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齐墩果酸及熊果酸。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皱皮木瓜不同采收时期药材样品中熊果酸与齐墩果酸含量差异。方法:分期采集皱皮木瓜样品,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取出,切制为2~4mm厚片,50℃恒温干燥后粉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熊果酸、齐墩果酸含量。结果:从6至9月份,熊果酸含量分别较上一个月增加50.22%、0%、14.41%;齐墩果酸含量分别较上一个月增加47.76%、9.09%、-3.70%;熊果酸/齐墩果酸含量比值分别为3.45、3.51、3.18、3.82。结论:6至7月为木瓜药材中熊果酸、齐墩果酸的主要增加阶段,7至9月间熊果酸含量增长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10.
汉方八味丸治疗糖尿病已有200多年历史。其药理方面已有研究,但有效成分尚未见报导。作者选用最新致糖尿病物质——链脲毒素(Streptozotocin)使动物发生口渴多尿、高血糖、高尿糖作为试验模型,对八味丸及其组成药物进行研究。结果证明抗糖尿病的主药为山茱萸。作者从山茱萸中分得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是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熊果酸和齐墩果酸为脂溶性成分,所以八味丸水浸膏对本模型无效。  相似文献   

11.
徐德然  王峥涛  罗红云  丁晴 《中药材》2002,25(7):503-504
采用HPLC法测定杞菊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流动相:乙腈-甲醇-水-乙酸胺(70:16:14:0.5),检测波长215 nm;流速1 ml/min。齐墩果酸线性范围0.18~5.27μg,r=0.9998(n=6);熊果酸线性范围0.18~5.36μg,r=0.999(n=6)。杞菊地黄丸(浓缩丸)齐墩果酸平均回收率为98.7%,RSD=2.1%,金匮肾气丸(浓缩丸)齐墩果酸平均回收率为98.5%,RSD=2.3%。杞菊地黄丸熊果酸平均回收率101.9%,RSD=1.3%;金匮肾气丸(浓缩丸)熊果酸平均回收率100.8%,RSD=1.9%。杞菊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中齐墩果酸、熊果酸分离良好,本法分析简便、灵敏、迅速、准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枇杷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齐墩果酸、熊果酸采用乙醇超声提取30分钟,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甲醇-乙腈-0.05%醋酸铵溶液(12:67:2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5nm。结果: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61—209mg.L^-1(r=0.9998),7.85—628mg.L^-1(r=0.9999),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7.27%,99.7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琵琶中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RP-HPLC-ELSD测定山茱萸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赵永席  马国营  梁恒 《中成药》2005,27(11):1314-1316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RP-HPLC-ELSD)测定山茱萸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250 mm ×4.6 mm i.d.,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5%(体积分数)冰醋酸水溶液(体积比为87:13),流速0.8 mL·min-1,柱温为室温;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65℃,载气(N2)流速2.0 L·min-1,撞击器关闭.结果:在选定的条件下,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获得较好的分离.在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进样量分别为1.28~3.84μg(r=0.998 5)和1.16~3.48μg(r=0.997 8)时线性关系良好,其检出限分别为0.64μg和0.58μg(按S/N=3计),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8%和97.5%,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36%和1.70%.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山茱萸药材质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山楂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建立测定山楂果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甲醇-水-磷酸-三乙胺(87∶13∶0.2∶0.04)为流动相,流速0.9mL·min-1,35℃,检测波长210nm。结果: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分离度1.4;方法学考察符合液相色谱法的要求;山楂药材中齐墩果酸含量0.5mg·g-1;熊果酸含量1.9mg·g-1。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分离度高、专属性好,适用于山楂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夏枯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胶柬毛细管电动法测定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迷迭香酸的含量。结果: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分别在0.0548—0.6576g/L,0.1024—0.8192g/L,0.0204-0.1632g/L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8,0.9999,0.999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5%、98.52%、99.66%;RSD分别为2.1%、2.O%、1.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并且专属性强,可以作为定夏枯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石楠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楠叶有祛风、通络、益肾之功效 [1]。其中的两种有效成分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在抗炎、保肝、止疼、强心等许多疗效方面已被现代科学证实。目前石楠叶中熊果酸的测定方法有薄层色谱法[2 ] 。本实验采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得了石楠叶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异构体的含量。1 实验部分仪器与药品 :美国 Waters Quanta40 0 0 E毛细管电泳仪。毛细管 (河北永年光导纤维厂 ,直径 75μm)总长 6 0 cm,有效长度 5 2 cm。数据处理由 Wa-ters Millennium 2 0 1 0色谱管理软件完成。Na2 HPO4 ,Na2 B4 O7,SDS,95 %乙醇均为分析纯。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标准品购…  相似文献   

17.
山茱萸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山茱萸系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干燥成熟的果肉,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之功。1998年,国家医药管理局将河南西峡县确定为全国最大的山茱萸肉生产基地,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山茱萸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前景。笔者现将有关山茱萸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方面的文献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 迄今为止,从山茱萸中分离得到的主要成分有:①有机酸及其酯类:没食子酸、酒石酸、苹果酸。②五环三萜酸及其酯类:2α-羟基熊果酸、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1]、熊果酸(ursolic acid)等。③环烯醚萜类:马鞭草苷(verbenal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同时分析龙船花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定性、定量方法,为制定龙船花质量标准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原位预处理-薄层色谱法同时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龙船花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结果:薄层鉴别中,熊果酸、齐墩果酸能够很好地被分离,可以同时被检识;含量测定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分别在0.6941~6.9412μg、0.3826~3.8264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0,n=5),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7.47%(RSD%为1.58%)、101.08%(RSD%为2.01%)。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简便、易行、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龙船花药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HPLC测定乌梅饮片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段雪云  许腊英  毛维伦  范恒 《中成药》2006,28(7):982-984
目的:HPLC法同时测定乌梅饮片中熊果酸、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甲醇-0.2%乙酸铵(80∶20),流速1 mL/m in;检测波长214 nm。结果:熊果酸在0.885~8.85μg(r=0.999 7),齐墩果酸在0.366~1.830μg(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熊果酸101.5%(RSD=1.4%),齐墩果酸99.64%(RSD=1.1%)。净乌梅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分别为0.613 2‰和0.218 2‰,乌梅炭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分别为0.362 0‰和0.111 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定量准确,可作为乌梅饮片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产地夏枯草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夏枯草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夏枯草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夏枯草中熊果酸含量在0.08%~0.18%之间,齐墩果酸含量在0.038%~0.068%之间.结论:不同产地夏枯草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差异很大,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更好地用于夏枯草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