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对孕产妇危害最严重的产科合并症之一,亦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产后出血因素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产妇的预后.本文就我院1995年1月~2000年1月间98例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浅谈治疗体会.   1 资料来源   我院1995年1月~2000年1月间总住院分娩数为3680例,产后出血98例,发生率2.66%,同国内报导的2%接近.   2 诊断标准   2.1 产后出血:产后2小时阴道出血量≥400ml或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500ml.   2.2 晚期产后出血: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大量出血.  相似文献   

2.
王沿渊 《河北医药》1998,20(1):51-52
胎儿娩出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为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居首位。1995年,我院产科分娩总数956例,产后出血22例,发病率占2.3%。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分析 1.1 年龄分布与产后出血;年龄22~33岁,以26~30岁产妇发病率高。大都有人工流产史(简称人流)及2胎、双胎。  相似文献   

3.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产妇出血量超过500ml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所以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医护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对56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及护理体会。1临床资料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科共收住产妇3353例,经阴道分娩2783例,剖宫产570例。发生产后出血56例,年龄22~36岁,平均28岁。其中初产妇37例,经产妇19例;阴道顺产45例,剖宫产11例。其中未做产前检查5例,院外以产后出血转入我科5例。出血量500~1000ml40例,出血1000~2000ml8…  相似文献   

4.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 ,至今仍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如何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是产科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我院近 10年来共发生产后出血 316例 ,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自 1992年 1月~ 2 0 0 2年 1月间 ,住院产妇 12 16 0例 ,发生产后出血 316例 ,占 2 .6 %。其中初产妇 2 6 6例 ,经产妇 5 0例 ,年龄平均 2 5 .6± 5 .3岁 ,孕周分布为 31~ 4 2周。1.2 方法 采用容量目测法统计出血量 ,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 2 4h内出血量超过 5 0 0ml为产后出血[1] 。并将 10年分两个阶段进行比较分析 ,第一阶段 :1992年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防治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方法:对165例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5年来共分娩5848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165例,2小时内出血占83.64%;出血量500~900ml;原因以宫缩乏力为主,占66.06%。结论:正确处理产程,严格掌握催产素的适应证,避免产程的过早干预,以免发生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或产程过快,软产道扩张不好,致产道撕伤等发生产出出血。  相似文献   

6.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的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现就我院2002年~2004年的20例晚期产后出血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达到或超过500ml[1],是目前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2]。如何预防、及时处理和护理,是挽救产妇生命的关键。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85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产妇总数3127例,发生产后出血85例(2.7%)。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26.7岁;孕周31~43 1周,平均孕周38 3周;出血量500~2300ml,平均出血662.5ml。产后出血量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测得,即阴道分娩产后用聚血器积血,若剖腹产则根据负压瓶内刻度作为依据,返病房后卫生纸用电…  相似文献   

8.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产妇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的疾病,目前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轻者影响产妇的健康,重者危及生命。统计我院2002年5月-2007年5月住院分娩产妇为1946例,出血量超过500ml以上者44例,发生率2.26%。  相似文献   

9.
羊产后出血在我国占产妇死亡原因首位。本文收集我院1995-01-1996-01206例早产后出血资料,以探讨其发生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病例选择:1995-01-1996-01我院分娩的产妇共2206例,发生早产后出血206例.发生率为9.34%。年龄23-38岁;初产妇51例,经产妇27例.诊断依据为胎儿挽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2结果早产后出血的时间<30min者72例,占34.9%;30min~2h者106例、占51.4%>h者28例,占13.7%。产后出血的原因、宫缩乏力共136例,占66.02%:原发性宫缩乏力共79例,占38.35%。其中、产妇精神紧…  相似文献   

10.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1]。产后出血仍是现代产科的主要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所以能否及早判断、正确处理与预后关系密切。成功控制产后出血,重点在于预防,关键在于护理。1临床资料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产科共收治产后大出血患者56例,年龄23~45岁,中位年龄28.7岁;出血量500~  相似文献   

11.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我院产科1989年8月至1993年10月收治的118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和探讨。 1 临床资料:①出血量,118例病人中49例为外院转来,占41.5%,69例为本院发病,不包括晚期产后出血。其中出血量达400ml-800ml者78例,801ml-1000ml者16例,1001ml-1500ml者13例,>1500ml者11例。②转归,118例中有22例病人并失血性休克,2  相似文献   

12.
王秋云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8):1183-1184
为提高产后出血的防治水平.现将我院2006年1-11月间产后出血情况做一浅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06年1—11月共住院分娩1180例.按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500ml为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评估产后出血量的方法为盆接法及称重法及面积法。  相似文献   

13.
预防产后出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者。本省统计由产科出血致死者占39.2%,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积极预防产后出血对降低产妇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收集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10月产后出血4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产后出血住院产妇42例,年龄24~41(25.7±7.5)岁;妊娠时间37~42周,平均(39.6±2.3)周;初产妇30例,经产妇12例;均无妊娠并发症,骨盆正常.经阴道分娩36例,剖宫产分娩6例.产后出血量均采用称重法测定,出血量500~2500ml.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为:(1)产后表现为阴道流血过多或因失血引起休克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2)以胎儿娩出24h内失血>500ml,为诊断产后出血的金标准[1].  相似文献   

15.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4h内产妇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其发生率约为1%~2%。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资料,还是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均显示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仍为产科面临的重要课题,探索产后出血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及时采取有效对策,积极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救治水平,降低产妇病死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发生的43例产后出血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产科领域中,产后出血是分娩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胎儿娩出后24h。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四大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首位,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  相似文献   

17.
产后出血是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1,2]。所以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医护工作者的重要任务。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12月我科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28例,其中初产妇16例,经产妇12例;未做产前检查者10例;院外以产后出血转入我科18例。  相似文献   

18.
武燕  张薇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157-158,163
目的分析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剖宫产分娩发生产后出血产妇的64例临床资料。结果所有产后出血产妇在行护理措施后均抢救成功,出血量500~1000ml为40例,1000~2000ml为18例,2000~3000ml为5例,〉3000ml为1例。产后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44例(68.75%)、胎盘因素10例(15.63%)、凝血功能障碍1例(1.56%)、软产道损伤9例(1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产妇特征预估产后出血量并实行针对性抢救护理干预,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促进产后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金建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425-3426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1].所以防治产后出血一直是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点.笔者通过对无锡市惠山区五年间基层12家产科医院所发生的203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本地区产后出血情况,分析其高危因素,旨在寻找有效地防治措施,更好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1资料与方法 无锡市惠山区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分娩总数为20094例,按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 ml为产后出血的定义[1],共发生产后出血203例,发生率1.01%.203例中,初产妇144例,占70.94%,经产妇59例,占29.06%.年龄最大44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27.88岁.评估产后出血量的方法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相似文献   

20.
受诸多因素影响,近年来高危妊娠有所增加。为保证母婴平安剖宫产成为首选,继而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增多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被定为产后出血[1],其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占分娩总数的2%~3%[2],故高危妊娠剖官产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