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5 例确诊冠心病患者,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患者同时书写完整的动态心电图生活日志.记录缺血型ST 段压低阵数及当时有无心绞痛症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25 例冠心病患者中,112 例发生ST 段压低425阵次,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350阵次(82.4%);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75阵次(17.6%),发作时间高峰在6:00~12:00.结论 动态心电图是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 ,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 ,这种病人在发展过程中可突然出现急性心肌梗塞、严重的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1 ] ,由于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静息状态短暂的心动周期的波形 ,往往不能提供诊断依据。而动态心电图能监测心电图不能或不易观察的一过性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本文旨在通过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观察探讨该病发作特点及诱因。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选择 :本院 1 995年~ 2 0 0 0年经临床诊断冠心病共84例 ,男性 48例 ,女性 36例 ;年龄平均 75± 1 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1 .2 测量方法 :采…  相似文献   

3.
目的临床分析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资料。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75例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对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症状患者21例,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48例,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经动态图监测可见,ST段阵次变化次数为450例,无症状、有症状心肌缺血变化分别为314阵次、136阵次,无症状心肌缺血阵次发生率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阵次(P <0.05),而无症状心肌缺血有明显的昼夜规律,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与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的ST段下降幅度、持续时间对比无差异(P> 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心电图,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准确率高,对于指导临床预后,改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选择86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和52例健康人行24h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对比,心率变异性分析包括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5min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ANN)等。结果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各时域指标依次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心肌缺血改变了自主神经调节的均衡性,而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可能与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5.
张煜 《河北医药》2005,27(8):620-620
本文对2002年至2004年78例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秀兰 《河北医药》2003,25(3):234-234
普通十二导联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及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等均难以获得 ,因其发作隐匿 ,且不定时 ,易被患者及家属忽视 ,而且可能是猝死和急性缺血的先兆 ,常可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动态心电图是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方法。本文从 12 0 0例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中筛选出无症状心肌缺血为 13 9例 ,本文就其伴随的心率变化以及心律失常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分析如下。1 对象及方法1.1 对象 本组 13 9例均是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男 10 5例 ,女 3 4例 ;年龄 3 0~ 77岁 ,平均 5 6岁 ,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 对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 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9~2011年间确诊的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病例300例,按年龄分两组(≥60岁为老年组,<60岁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 300例中SMI有213例(占71.00%),老年组SMI发作心率的快、慢都可使心肌缺血的次数增多,而对照组快频率依赖者SMI发作次数增多较老年组更加显著,慢频率依赖者心肌缺血发生次数则相对较低.结论 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因它无症状易被忽视,发生率颇高.预后不乐观,应定期监测,以免延误诊治.动态心电图在早期发现SMI有可靠的诊断价值及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士彬  金晓静 《天津医药》1992,20(5):284-286
本文对103例冠心病患者其中68例无症状心肌缺血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监测结果,陈旧性心肌梗塞和冠心病心绞痛两组无症状ST段压低均高于有症状(P<0.05),但两组之间有症状与无症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68例无症状心肌缺血中有64例ST段压低均发生于日常活动和卧床休息时。发作时间以6~12点最多,缺血严重程度及时限与症状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96 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24h 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 共检出缺血型ST-T 改变81 例、377 阵次.发作高峰时间在6:00~22:00(65.8%).结论 动态心电图是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可为病情的早期判断及及时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共检出缺血型ST-T改变70例、336阵次。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58阵次(76.8%),发作时间高峰在6:00~22:00(74.8%)。结论:动态心电图是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为病情的早期判断及及时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曲美他嗪改善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效果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TMZ)治疗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6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分为2组,其中TMZ组32例,采用TMZ治疗;对照组32例,内服辅酶Q10胶囊。同时2组均服用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普伐他汀钠,治疗8周。治疗前后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比观察缺血及其相关指标。结果治疗8周后,2组动态心电图示ST段压低伴有症状的次数、持续时间及无症状的ST段压低的次数、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与缩短,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组间比较,TMZ的疗效更为显著(P<0.05)。同时,TMZ组用药后伴随的室性早搏亦显著减少(P<0.01);对照组室性早搏计数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未见TMZ明显不良反应。结论TMZ治疗冠心病SMI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2.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20例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对其连续观测1d,然后回放分析ST段的位移值等指标。结果 220例患者中发生心肌缺血者201例(91.36%),共检测出心肌缺血671次,其中心肌缺血为568次(84.65%),显著高于有症状的心肌缺血(15.35%),P〈0.05。心肌缺血阈变异性在早8点至晚6点之间和晚6点至早6点之间差异显著(P〈0.05)。心肌缺血发作前后心率发生了显著差异变化。而ST下移也是在发作后显著大于发作前。结论动态心电图是诊断无痛心肌性缺血的较为理想的手段,是一种无创的辅助检查手段,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回访和疗效的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对QT离散度 (QTd)及校正QTd(QTcd)的影响。方法对 80例经Holter证实为无症状心肌缺血 (SM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测定其SMI期及缺血缓解期的QTd及QTcd值。结果SMI期的QTd、QTcd值为 76± 32 4ms、2 6± 0 4 1ms,缺血缓解期为 4 5 2±2 1 6ms、8 6± 0 36ms ,后者 95 %上限值分别为 6 0ms、10ms,SMI期与缺血缓解期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0 0 1)。结论SMI可引起QTd、QTcd值增大 (>6 0ms,>10ms) ,且显著大于缺血缓解期 ,故可将其作为预测SMI预后的一项无创性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王莹  贾连旺 《海峡药学》2008,20(11):69-72
目的 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7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分为2组,其中35例在常规药物阿司匹林、普伐他汀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为美托洛尔缓释片(A)组,其余35例应用阿司匹林、普伐他汀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为硝酸酯(B)组.治疗前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对缺血及HRV的相关指标作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8周后,有症状的ST段压低次数及其持续时间与无症状的ST段压低及其持续时间,A与B两组均有明显减少及缩短,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与<0.05),2组间疗效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P<0.01).同时,A组HRV指标(SDNN、SDANN、SDNNindex)亦明显改善(P均<0.01),但B组治疗前后HRV各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期间,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美托洛尔缓释片不仅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有显著疗效,且能改善HRV.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DCG)评价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12导联DCG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诊疗的冠心病患者60例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60例冠心病者检出缺血型ST-T变化者53例(88.33%),共155阵次.属SMI者115阵次(74.19%),有症状40阵次(25.81%).115阵次SMI中66阵次(57.39%)与轻微的体力劳动或脑力活动因素有关,49阵次在安静时出现(42.61%).115阵次SMI中在6:00~12:00发生者占42.61%,0:00~6:00发生者占12.1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SMI患者的ST段压低幅度、缺血持续时间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评价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重大,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十二导联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对隐匿型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定位的准确性.方法 通过对冠心病高危患者行十二导联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隐匿型冠心病并对其缺血定位,判断有无合并严重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再对有缺血患者行冠脉造影并与十二导联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作对照,判断十二导联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对隐匿型冠心病的诊断的准确性、定位的准确性.结果 十二导联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部位与冠脉造影病变血管供血范围相符率为90.1%.结论 十二导联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能早期诊断隐匿型冠心病及准确定位缺血部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holter对23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218例有缺血型ST改变(91.6%),其中72.48%的缺血性ST改变阵次为无症状心肌缺血.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占27.52%.结论 holter是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临床上应高度重视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并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体内纤溶系统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1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体内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进行检测,并与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对照.结果 冠心病组PAI-1、FIB水平分别为(400±90)AU/L,(4.80±1.1)g/L,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60±80)AU/L,(3.6±1.0)g/L,均P<0.05];冠心病组t-PA水平为(240±70)IU/L,明显低于对照组[(290±90)IU/L,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0例)PAI-1、FIB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均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t-PA水平明显低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1).心绞痛发作者(64例)PAI-1、FIB明显高于无心绞痛发作者(46例,均P<0.05);而t-PA水平明显低于无心绞痛发作者(P<0.01).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体内存在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尤其是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或心绞痛发作者体内更加明显,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可能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hanges an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fibrinolysis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patients with angina pactoris (AP). Methods Levels of plasmin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fibrinogen (FIB)in 110 CHD patients with AP and 20 normal cases as control group were analyzed. Results Levels of PAI-1, FIB in CHD patients with AP[(260 ± 8 ) AU/L,(3.6 ± 1.0) g/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cases [(260 ± 8 ) AU/L, (3.6 ± 1.0 ) g/L], and those of t-P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cases. Level of t-PA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240 ± 7) IU/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90 ± 9) IU/L,P < 0. 01]. Levels of PAI-1 ,FIB in unstable angina(UA) patients with UA heart ev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SA). Level of t-PA in patients with U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SA (P <0. 01 ). Levels of PAI-1, FIB in patients with AP ev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without AP events. Levels of t-PA in patients with A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without AP events.Conclusions There is abnormal fibrinolysis function in CHD patients with AP, specially in patients with UA or with AP events, which might be play an important rule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patients with angina pactori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8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按病变程度分为观察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10%的患者),各4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冠心病患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冠心病重度病变患者吸烟例数少于中度和轻度病变患者, 2型糖尿病、高血压例数多于轻度病变患者, LVEF异常例数少于轻度病变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吸烟、2型糖尿病、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男性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且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患者的左心功能降低有关,由此,积极控制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更大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可以早期防治冠心病进一步恶化的发生,减少冠状动脉狭窄与后期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十二导联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对隐匿型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定位的准确性.方法 通过对冠心病高危患者行十二导联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隐匿型冠心病并对其缺血定位,判断有无合并严重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再对有缺血患者行冠脉造影并与十二导联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作对照,判断十二导联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对隐匿型冠心病的诊断的准确性、定位的准确性.结果 十二导联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部位与冠脉造影病变血管供血范围相符率为90.1%.结论 十二导联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能早期诊断隐匿型冠心病及准确定位缺血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