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尖周肉芽肿内厌氧菌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根管治疗对根尖周肉芽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86例根尖周肉芽肿进行常规根管治疗,术后采用临床检查和X线牙片观察0.5-3年。结果86例经根管治疗后有78例痊愈或基本痊愈,有效率90.7%,前牙疗效优于后牙。结论根管治疗是治疗根尖周肉芽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种植体周围炎厌氧菌致病机制,对9例患者的12个炎症龈组织标本,用兔抗厌氧消化链球菌(Ps.a)、牙龈卟啉菌(Pg)、中间型普氏菌(Pro.1)和小韦荣球菌(V.p)的多克隆抗血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发现,标本中Pg和Pro.i阳性荧光占75.0%,Ps.a占33.3%,V.p占41.7%。在龈组织棘细胞层和结缔组织内均可发现阳性荧光。结论:厌氧菌及其抗原可侵入到种植体周围炎龈组织内。  相似文献   

4.
替硝唑抗厌氧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5.
牙根尖周感染是口腔科临床常见病之一,可引起各种根尖周病,包括根尖肉芽肿、根尖囊肿和根尖脓肿等[1],王晓仪将根尖周较少见的一组病症,如非典型根尖周囊肿、鼻腭管囊肿、根尖周牙骨质结构不良等与常见根尖周病作了总结性鉴别诊断[2].本文病例是牙根尖周感染的特殊表现,即发生在患牙根尖周颌骨邻近唇颊部的肿物,现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46例根尖周炎厌氧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6例报尖周炎患者牙根管内厌氧菌分高培养后,结果分离出厌氧菌共139株,其中急性根尖周炎94株,慢性报关周炎45株,厌氧菌分离率为96%。检出率较高的厌氧菌是拟杆菌属、梭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以上菌属为厌氧菌群中的优势菌。产黑色素拟杆菌、具核梭杆菌的协同作用对急性根尖周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疗效观察,评价其成功率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2015年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收治的74例根尖周病患者进行显微根尖外科手术,并结合复查及随访进行1 a疗效观察及评价。结果 74例患者1 a疗效结果显示,有效68例(91.9%),无效6例(8.1%)。患者的年龄、性别、牙位分布、病理类型对术后的疗效无明显影响。结论显微根尖外科手术对复杂的慢性根尖周患者有明显的疗效,能有效提高患牙保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根尖肉芽肿的综合治疗措施与疗效。方法 选择 1 0 4例根尖肉芽肿病例 ,随机分成 2组 ,观察组 5 2例 ,局麻下以锐利刮匙刮净根尖区肉芽组织 ,必要时行根尖切除术 ,然后行 1次性根管治疗术 ;另外 5 2例为对照组 ,采用传统根充糊剂加牙胶根管充填治疗。结果 综合治疗组痊愈 4 2例 ,有效 8例 ,无效 2例 ,有效率 96 1 5 % ;对照组痊愈 2 4例 ,有效 1 8例 ,无效 1 0例 ,有效率 80 77%。结论 综合疗法清除病灶彻底 ,治疗时间短 ,疗效高 ,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根尖周病的治疗原则.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根尖周病的治疗原则是解除病痛,治愈根尖周病,修复缺损,保存患牙,恢复功能.主要治疗方法有根管治疗术及根管外科治疗术.  相似文献   

10.
直接数字化影像系统对根尖周微小病损的检测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世梃  石四箴 《上海医学》2001,24(Z1):14-17
目的研究直接数字化影像技术诊断根尖周微小病损的能力以及图像处理技术对诊断结果的影响.方法在干燥下颌骨骨皮质上制备体积为0.52mm3~4.19mm3的根尖周病损,采用直接数字化影像技术(DigrDa系统)拍摄标准化定位数字化牙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法(ROC曲线)对图像处理前后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图像处理前后Digora系统对根尖周微小病损检测能力(以ROC曲线下面积表示)分别为0.895和0.914(P<0.05).结论直接数字化影像技术具有良好的诊断根尖周微小病损的能力,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数字化牙片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用McAb-ELISA间接夹心注和IFAT或酶标SPA染色法平行检测山西地区(家鼠型HFRS疫区)的人及动物血清中HFRS病毒特异性IgM和/或IgG抗体。结果ELISA检测174份HFRS患者血清的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均明显高于IFAT。检测295份无明确HFRS病史的健康人血清,ELISA的阳性率也高于IFAT。检测215份鼠类血清、102份兔血清及108份猪血清,ELISA的阳性检出率与IFAT或酶标SPA染色法基本相同。用阻断试验等证明本ELISA检出的抗体确为HFRS病毒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2.
要用异硫氰酸荧光黄标记低密度脂蛋白,并与人血液淋巴细胞进行反应。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淋巴细胞周围有亮绿色物质的存在,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显示出淋巴细胞膜上的 LDL,从而检测淋巴细胞膜 LDL 受体对 LDL 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3.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脱落细胞进行合胞病毒抗原检查,与病毒分离和/或补体结合试验比较,敏感性为74.2%,特异性为68.4%。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敏感、特异、快速、简便,能够为RSV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提供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运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7株分泌抗人轮状病毒短型S_2株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其中6株分泌IgG_(2a),1株分泌IgG_(2b)抗体。7株杂交瘤培养上清的免疫荧光抗体(IFA)滴度为1:32~256,腹水IFA滴度为1:8000~25600。双夹心ELISA腹水抗体滴度达10~(-4)~10~(-6)。7株McAb均与HSV、CMV、RSV、ADV等其它常见病毒无交叉反应。7株McAb均能与HRV长型Wa株反应,滴度为10~(-3)~10~(-6)。将其中二株或数株McAb混合后用ELISA检测其相应的OD值较每一单株为高,但相加指数(AI)值均在10%左右。结果表明,7株McAb均属RV群特异性抗体,但各自作用的抗原决定簇可能稍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以正常人皮肤冰冻切片抗原,用IIF法检测了161份正常人、184份患者血清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K auto Ab)。正常人阳性率IgG66.7%,IgM96.4%。IgA100.0%。牛皮癣,其它皮肤病以及癌肿患者血清AK auto Ab阳性率明显降低(P<0.01),而内科疾病和非上皮性肿瘤患者则接近正常人。各AK auto Ab之间以及与血清Ig含量间均无相关性(P>0.05),表明AK auto Ab针对不同的抗原,其消长不受血清Ig影响,可能主要与角蛋白多肽有关。  相似文献   

16.
用 ELISA 和 IFA 技术检测老年冠心病人、老年非冠心病人及正常献血员各30例血清中的抗 CMV IgG 抗体水平结果表明:老年冠心病人组抗 CMV IgG 抗体水平高于老年非冠心病人组和正常献血员组的抗体水平(P<0.01),作者对 CMV 的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为了正确评价临床常用的检测抗巨细胞病毒(CMV)抗体的临床意义,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了50例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患儿血白细胞中CMV早期抗原(EA)和晚期抗原(LA)、血白细胞及尿沉渣CMV-DNA,阳性率分别为58%、22%、68%、62%。同期检测抗CMV-IgG、抗CMV-IgM,并观察IgG急性期/恢复期是否升高4倍以上(IgG↑↑),阳性率分别为86%、34%及46%。仅检测1次IgG,14%的患者会漏诊;动态监测IgG,43.9%的活动性CMV感染者会漏判;仅检测1次IgM,58.5%的活动性CMV感染者会漏判。79%的IgG阳性患者为活动性感染(EA、LA、IgG↑↑或IgM任何1项阳性);原发性及继发性活动性CMV感染者的IgG↑↑、EA、IgM阳性率分别为100%、42.9%、28.6%和47.0%、76.5%、44.1%,表明原发感染诊断主要依靠IgG↑↑,而继发活动感染则需多种指标。同期检测了22名健康CMV感染儿童的上述指标,与之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34例成年人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斑标本和40例健康对照者口腔龈缝菌斑标本中的黄褐 CO_2噬纤维菌和生痰 CO_2噬纤维菌进行了快速鉴定,同时用 KV 选择培养基对标本中的 CO_2噬纤维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两种方法的符合率达85.1%,生痰 CO_2噬纤维菌在成年人牙周炎组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结果提示:生痰 CO_2噬纤维菌与成年人牙周炎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间接免疫荧光法是对照下菌斑中黄褐 CO_2噬纤维菌和生痰 CO_2噬纤维菌快速鉴定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的抗泰泽氏菌抗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大鼠来源的泰泽氏菌芽孢RJ株经口服感染3周龄Wistar系大鼠,获得该菌抗原和抗血清,建立了检测泰泽氏病的免疫荧光法,并证实该法具有特异性。用该法检测不同饲养环境中的大鼠,结果:饲养在隔离器内的SPF级大鼠的抗体阳性率为0(0/28),饲养在开放系统内的普通级大鼠的抗体阳性率为40.9%(36/88),而饲养在同一开放系统内的普通级小鼠的阳性率仅为3%。这种差异是否反映了不同种类动物来源的菌株具有不同的抗原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