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肝癌的靶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的靶向治疗是肝癌化疗的新途径。靶向给药的方法较多,本文主要从受体介导、载体介导和免疫分子介导这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目前靶向治疗的给药方法,这些不同的方法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肝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该实验旨在比较外置定位磁场与否 ,各组的肝癌区 (磁靶区 )、正常肝和肺组织的克组织放射量以及肝癌区血管栓塞程度 ,以探求一种较佳的给药途径和方法。方法 用12 5I标记磁性白蛋白纳米粒 ,经药肝癌鼠的肝动脉、门静脉及颈静脉三种不同途径给药。结果 外置磁场使磁性白蛋白纳米粒在靶区定位聚集 ,减少其在非靶区的分布 ;外置磁场下经肝动脉给药组的肝癌组织区克组织放射量最高 (P <0 .0 1) ,而正常肝和肺组织的克组织放射量最低 (P <0 .0 1) ,肝癌区血管栓塞程度也明显高于经门静脉及经颈静脉组。结论 外置定位磁场下 ,经动脉途径注入磁性白蛋白纳米粒的磁靶向化疗栓塞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主动靶向给药系统可以选择性地将药物传递到靶部位,可减少对正常组织或细胞的毒性、减少给药剂量和次数、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目前药物研发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查阅近五年有关肝主动靶向给药方面的文献,从肝实质细胞靶向、肝非实质细胞靶向以及肝肿瘤细胞靶向3个方面,对肝主动靶向给药制剂的制备工艺、表征、肝靶向性评价等进行综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肝靶向药米托蒽醌毫微球对小鼠肝癌的抑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对比米托蒽醌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球(DHAQ-PBCA-NS)和米托蒽醌(DHAQ)对小鼠肝癌的抑瘤作用。方法 小鼠常位移植肝癌H22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DHAQ-FBCA-NS和DHAQ制剂,用抑瘤率比较二者的抑瘤作用;在观察急性毒性的基础上比较二者的化疗指数;同时观察二者在不同时间给药时的抑瘤作用。结果 DHAQ和DHAQ-PBCA-NS抑瘤作用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半数有效量(ED50)分别为1.04mg/kg和0.34mg/kg,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3.670mg/kg和4.225mg/kg,由此得出化疗指数分别为3.53和12.43,其化疗指标DHAQ-PBCA-NS是DHAQ的3.52倍,不同给药时间对抑瘤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DHAQ和DHAQ-PBCA-NS在治疗时给药时间越早越好,与同一给药时间相比,DHAQ-PBCA-NS抑瘤率高于DHAQ约20%。结论 DHAQ-PBCA-NS对小鼠肝癌H22抑瘤作用优干DHAQ,其肝靶向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肝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肿瘤和病毒性肝炎是肝脏两大主要疾病,但目前治疗效果很不理想,主要原因之一是药物在肝中分布较少,虽然可通过肝动脉或门静脉给药来提高药物在肝脏的分布,但有一定的创伤,而通过改变药物的剂型来增强药物的肝靶向性是1种切实可行的方法.现将肝靶向系统中的脂质体、微球、前体药物、免疫靶向系统治疗肝病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葡萄球菌肠毒素A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内分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制备葡萄球菌肠毒素 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SEA)脂质体 ,研究其在体内的分布特性 ,为 SEA脂质体治疗肝癌提供依据。方法 用 1 2 5I标记 SEA,逆相蒸发法制备 SEA脂质体 ,考察其包封率及粒径 ,观察 1 2 5I- SEA及 SEA脂质体静脉注射后不同时间小鼠体内的分布。结果  5批 SEA脂质体样品平均粒径为5 0 5± 34 nm,平均包封率为 44 .4%± 4.8%。SEA脂质体主要分布于肝、脾 ,尤以肝脏中分布最多 ,而在血中清除加快 ,在其他组织中分布显著减少 ,与游离 SEA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逆相蒸发法制备 SEA脂质体简单、重复性好 ,可获得较高的包封率和符合肝靶向要求的脂质体 ;SEA脂质体具有一定的肝靶向性 ,可为减轻SEA的毒副作用以及肝癌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肝靶向药物的研究开发,为肝脏疾病诊断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鉴于我国传统中药的特点,中药肝靶向药物的研究有望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个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案,加强中药肝靶向药物的研究具有迫切的必要性。本文对近年来肝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肝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直接与血液相通,是药物给药系统理想的靶部位.欲实现肝脏不同细胞靶向,可通过载体上的相应配体与肝实质细胞膜上的无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或非实质细胞膜上的甘露糖受体、清除受体等的特异相互作用来达到;也可通过脂质体、毫微粒、乳剂、脂蛋白等载体的被动靶向作用而实现器官靶向.本文对以上各种途径进行,旨在对治疗肝脏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肝干细胞作为肝癌靶向基因治疗载体的体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晓刚  何生  殷舞  邓靖宇  陈波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6):2570-2572
肝癌基因治疗作为现代分子药物治疗,为肝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前景,但目前肝癌基因治疗的研究结果尚不能令人满意,缺乏良好的基因转移载体是其重要原因,改进现有思路,提供一个靶向肝癌细胞的新的基因转移策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经肝动脉给予5-氟尿嘧啶磁性纳米脂质体(MNLF),研究其在大鼠肝癌模型体内的分布。方法建立肝癌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经肝动脉给药,A组予5-Fu溶液、B组予MNLF、C组予MNLF肿瘤区加磁场,高效液相色谱仪测量给药半小时后各组织的药物浓度,并比较不同给药方式下各组织药物浓度及肝肿瘤与各组织药物浓度比值;肝肿瘤与正常肝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在磁场作用下,MNLF经肝动脉给药的肝肿瘤靶向性。结果经肝动脉给药30min后,C组肝肿瘤部位药物浓度较A及B组明显升高,而心、肺、肠、肾和脾等肝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药物浓度较后2组低,肝肿瘤的药物选择指数显著升高,B组肝肿瘤的药物选择指数亦较A组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MNLF经肝动脉给药并配合外加磁场治疗肝肿瘤,具有明显的肿瘤靶向性,非靶器官分布明显减少;在不加磁场情况下,MNLF对肝肿瘤仍具有一定的靶向性,但较加磁场情况下选择性降低。  相似文献   

11.
常用实验动物肝癌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肝癌动物模型是研究肝癌发病病因和机理的重要平台和手段,在肝癌研究过程中,肝癌动物模型的建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和提供良好的肝癌动物模型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肝癌的致病机理,指导临床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晖  孔棣 《医学综述》2009,15(14):2106-2109
胰腺癌发病隐匿,而且是一个早期转移、局部浸润、传统治疗不敏感的致命性疾病。建立适宜的人胰腺癌动物模型,可以为深入研究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机制以及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提供有效的手段。本文从理想的模型实验动物、3种不同的裸鼠移植性胰腺癌动物模型建立方法、人胰腺癌肝转移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等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移植性胰腺癌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不同研究目的应如何选用不同建模方法以及建立胰腺癌高肝转移模型的理论和实验进展。  相似文献   

13.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对全面研究肝纤维化的病因机制及临床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手段发展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人和动物种属差异及肝纤维化的病因多样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还处于不断研究和探索中。本文就近期研究领域中较成熟的肝纤维化模型进行了简要综述,以供基础及临床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肝病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并导致肝硬化,此时除了器官移植外没有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器官缺乏的问题迫使人们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有着免疫调节、分化成肝细胞、促进原位肝细胞再生和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激活等能力,所以利用MSCs开展细胞移植治疗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本文通过综述各类人的肝病动物模型和运用这些动物模型开展MSCs细胞移植治疗肝病的临床前研究的进展和意义,将为今后在MSCs开展临床治疗的广泛应用中提供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DEN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对人体和动物都存在剧毒性,即使是小剂量注射或口服给药也会造成严重的肝损伤。由于对啮齿类动物诱导肝脏病变的稳定性,DEN常用于观察啮齿类动物肝癌形成全过程中形态学的改变以检测其癌前病变。在应用DEN后小鼠产生的肝损伤会引起肝硬化和肿瘤,使其成为分析人类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和过程的理想动物模型。然而,一些研究表明,二乙基亚硝胺的致癌作用可能与动物不同遗传背景,性别,年龄等其他因素相关。因此,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建立稳定,成功率高,死亡率低的DEN模型,并对不同目的的实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在免疫系统对抗原的捕获、处理及提呈过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疫苗的靶向传递主要通过各种功能性载体微粒进行。研究表明,载体微粒大小、表面电荷以及树突状细胞表面不同受体设计的特异性靶向给药系统对疫苗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阐述了近年来树突状细胞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设计高效靶向肿瘤疫苗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肿瘤治疗药物通常存在水溶性差、靶向性低、稳定性差、不易被肿瘤细胞摄取等不足,开发一种理想的药物递送载体仍是肿瘤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具有良好的序列可编程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基于DNA的纳米材料已被广泛用作肿瘤治疗的药物递送载体。大量研究表明,DNA纳米材料可以有效装载肿瘤治疗药物,实现肿瘤组织靶向递送、高效细胞摄取与刺激响应性药物释放。本文从DNA纳米技术的历史与发展入手,例举DNA纳米材料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在化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和光动力疗法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该领域其他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无酒精滥用的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肝病综合征,目前已成为广受关注的肝病医学难题。随着抗脂肪肝药物的深入研究,动物模型制作得到很好发展。近年来,在大鼠、沙鼠、小鼠、兔和小猪等动物种属成功地建立了食物、胃肠外营养与蛋氨酸胆碱缺乏等诱导的单纯性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动物模型,这些模型为研究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的发病机理与治疗提供了机会。每种动物模型各有优缺点,合理应用动物模型能更好地开展脂肪肝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本文综述了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脂肪性肝炎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的若干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联体共生(parabiosis)是医学实验中的一种造模方法,此动物模型可很好的体现两只动物经联体手术后形成血液、体液交互,达到共生目的,观察联体动物之间从血液到免疫等各个层面对机体的影响。近几年联体实验在联体共生的基础上,多采用异时共生(Heterochronic parabiosis)模型,为肿瘤、内分泌、移植、神经病学、口腔科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肝癌至今仍是全球高死亡率癌症之一。动物模型特别是小鼠模型是研究肝癌生物学特性、发病机制、新药筛选和治疗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各种小鼠肝癌模型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肝癌的相关研究,但是现有模型都有一定不足。缺乏与人类肝癌高度相似且经济适用的动物模型严重制约着对肝癌的深入研究。随着基因修饰技术的发展,小鼠肝癌模型的构建更加快速、容易和方便。本文拟对用于肝癌研究的各种小鼠模型进行概述,并着重强调基因修饰小鼠肝癌模型的构建,以期为相关癌症基因功能研究、应用基因编辑技术研发肝癌模型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