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研究分析中药人工周期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用药特点,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5年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应用Excel软件对不同周期所用中药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复杂分析系统软件对所用中药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纳入文献62篇,其中48篇分4期治疗,14篇分3期治疗。经后期治疗的核心药物有:菟丝子、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当归、山茱萸、白芍、女贞子、淫羊藿、何首乌;经间期治疗的核心药物有:当归、菟丝子、熟地黄、续断、淫羊藿、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丹参、香附;经前期治疗的核心药物有:菟丝子、淫羊藿、仙茅、巴戟天、肉苁蓉、当归、白芍、熟地黄、续断、枸杞子、山药;行经期治疗的核心药物有:当归、益母草、川芎、赤芍、香附、桃仁、泽兰、红花、熟地黄。结论通过复杂网络分析中药人工周期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用药规律,说明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病机是肝肾亏虚、血虚和血瘀。分期治疗:经后期补肝肾,滋阴养血;经间期补肝肾,行气活血;经前期补肾温阳养血;行经期以活血化瘀为主。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文献数据挖掘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的中医用药关联规则。方法:对CNKI收录的中药方治疗PCOS的临床研究或医案文献报道1287篇,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剩余406篇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建立关联型数据库,分析PCOS的中医用药关联规则。结果:参与分析的213味中药符合条件的共有18条关联规则,涉及主要中药17味,包括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茯苓、山茱萸、苍术、香附、丹参、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甘草、枸杞子、白术、巴戟天、桃仁。结论:补血调经是治疗PCOS的基本原则,补肾健脾、燥湿化痰、益气活血为基本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治疗阳痿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阳痿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古籍以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治疗阳痿病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构建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确定处方中各药物和药物组合的使用频数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高频药物包括菟丝子、熟地黄、当归、枸杞子、淫羊藿等;高频药物组合包括"枸杞子、菟丝子","肉苁蓉、菟丝子","枸杞子、淫羊藿"等;置信度为0.6以上的关联规则包括"茯苓-菟丝子","熟地黄-枸杞子","柴胡-当归"等。结论:中医治疗阳痿多用温补肾阳、益气养血之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体功能不足中医治疗用药规律。方法:选用主题词“黄体功能不肜全”,副主题词“中医药治疗”、“中医治疗”、“中药治疗”检索“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CNKI)1992~2012年的医学数据,经筛选实际分析文献94篇,对其用药规律进行归纳和一般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94篇中医药治疗的文献中,共用中药155味,使用频次前20位的药物分别为菟丝子、当归、熟地黄、淫羊藿、白芍、枸杞子、山药、山茱萸、柴胡、香附、女贞子、巴戟天、肉苁蓉、续断、鹿角霜、党参、旱莲草、杜仲、仙茅、白术。结论:黄体功能不足用药是以补虚、活血化瘀为主,兼及其他,在具体用药上又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5.
《山东中医杂志》2017,(2):136-139
目的 :总结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用药规律及治疗思路。方法 :应用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1996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公开发表的所有中医药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科研病例采集系统"、"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挖掘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和统计学处理。关联分析最小支持度0.20的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通过对最终纳入的61篇文献分析所得,最常见的6种证型为脾肾阳虚型、心肾不交型、肝肾阴虚型、肝气郁滞型、湿热中阻型、阴阳两虚型;最常用药物为甘草、当归、熟地黄、山药、枸杞子、淫羊藿、茯苓、白芍、山茱萸、柴胡、巴戟天、黄柏、仙茅、菟丝子、白术、泽泻、知母、牡丹皮、大枣、酸枣仁、远志、丹参;常用药对以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熟地黄、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淫羊藿、黄柏-知母、远志-合欢皮、柴胡-白芍、山药-泽泻、附子-肉桂、党参-黄芪等为代表的补脾益肾、交通心肾、滋肾柔肝等相须相使的经典药对。结论: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大多从补肾助阳、滋肾柔肝、养心安神三方面着手。其分析结果具有合理的理论依据,对临床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不育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整理、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不育方剂,输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挖掘组方规律,采用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研究方法,确定处方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方剂136首,总结归纳出治疗不育高频中药有:"枸杞子","熟地黄","当归","菟丝子","茯苓","山药"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枸杞子,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黄","当归,熟地黄","五味子,菟丝子";置信度较高的关联规则包括:"山药,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枸杞子","牛膝-枸杞子";在确立的组方用药模式及规则基础上,最终获得新处方4首,包括"熟地黄,麦冬,天冬,远志,巴戟天,杜仲","熟地黄,麦冬,人参,大青盐,花椒,蜂蜜","韭菜子,龙骨,覆盆子,菟丝子,山茱萸,五味子,山药","远志,巴戟天,肉苁蓉,麦冬,黄柏,地黄,天冬"。结论:治疗不育方剂的用药,性味多以甘温药物为主,归经主入肾经、肝经、心经等;功效以补益作用居多,包括补阴药、补阳药和补气类中药,且多数具有肝肾同补作用。治疗不育的新方,其组方规律以补益为主,呈"填精壮阳,交通心肾"等特点,为临床提供了新的组方思路与线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数据挖据方法探讨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证候及用药规律。方法:方剂数据主要来源于CNKI数据库(1956-2016)、CHKD专利全文数据库(2010-2016)和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将筛选出的352个方剂辨证分型后予以清洗并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和熵聚类算法对其证型和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352个方剂涉及子证型28种,证候组合109种;28种子证型中,主要为虚证11种,郁证8种;14种核心子证型中,主要为虚证8种,郁证4种;子证型频次较高的7种依次为痰郁>血瘀>肾虚>湿郁>肝郁>血虚>脾虚;子证型的组合模式中频次不少于8次的组合依次为:痰郁-湿郁,肾虚-痰郁,痰郁-血瘀,肾虚-血虚,肾虚-湿郁,肾虚-血瘀,肝郁-肾虚,肝郁-痰郁;证候组合中,以肾虚血瘀型、肝郁肾虚型最多,其次为痰湿型、痰血瘀结型和气郁血瘀型。所用中药350味,其性味以温、甘为主,归经以入肝经为主;使用频次前10的中药分别为当归、菟丝子、香附、茯苓、熟地黄、白芍、川芎、丹参、枸杞子、甘草;肾虚血瘀型前7味高频用药依次为当归、菟丝子、丹参、赤芍、香附、山药、山茱萸;肝郁肾虚型前7味高频用药依次为:当归、柴胡、菟丝子、香附、茯苓、丹参、白芍;痰湿型前7味高频用药依次为:茯苓、半夏、陈皮、当归、香附、川芎、苍术。结论:分析结果显示,肾、脾、肝脏腑功能失调是PCOS主要病机;湿、痰、瘀是其主要致病因素;病性方面主要体现为虚和郁;补虚和解郁是治疗PCOS的根本方法,而补肾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化痰、活血化瘀是治疗PCOS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促排卵中药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促排卵疗效确切、处方完整、治愈率较高的复方113首,建立数据库,并应用Access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用药规律。结果 113首促排卵的中药复方中,共用中药98味,总用药1 265次;使用次数最高的为当归,共83次。结论促排卵应以补肾活血、标本同治为主;温补肾阳、活血养血、补益气阴为促排卵的基本治法;当归、菟丝子为促排卵的首选药物;当归、菟丝子、熟地黄、淫羊藿、枸杞子、白芍、山萸肉、巴戟天、续断、香附、红花、丹参是促排卵的处方常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对比古今医家治疗卵巢早衰用药规律。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结合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古代中医治疗卵巢早衰的核心药物是当归、川芎、白芍、茯苓、熟地黄等,核心药对是当归-川芎、当归-白芍等;现代中医治疗卵巢早衰的核心药物是当归、熟地黄、菟丝子、枸杞子、山药等,核心药对是当归-熟地黄、熟地黄-菟丝子等;古代中医和现代中医治疗卵巢早衰共同选择的核心药物为:当归、熟地黄、白芍、茯苓,核心药对为当归-熟地黄。结论古今中医都认为阴血亏虚是本病的一个病理基础,但用药有一定区别,古代方用药立足于补益气血,现代方用药以滋补肝肾阴血为主。古代遣方用药思想对现代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程泾治疗月经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雯 《中医杂志》2003,44(2):98-99
程泾教授从医30余年,尤其擅长妇科病的辨证治疗。笔者有幸师从程老师学习,现将侍诊所得治疗月经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1 立法用药,强调中医周期疗法中医周期疗法分为经后期、经间期和经前期三个阶段施以不同治法。经后期以滋补肾阴、养冲任为主,常用生地黄、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炙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叶海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叶海教授为首次到宁波市中医院门诊就诊的211例KOA患者开具的211首中药处方。所有患者后期均获得定期复诊,且疗效肯定。将中药处方信息录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制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由2人负责数据审核,确保数据准确。使用软件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并基于关联规则和熵聚类进行组方规律分析,最终预测新的处方。结果:叶海教授开具的211首治疗KOA的处方中,使用频次居前6位的中药分别为防风(205次)、炒谷芽(205次)、延胡索(202次)、茯苓(200次)、制川乌(167次)、桑寄生(167次),使用频次居前3位的药物组合为防风-炒谷芽(200次)、延胡索-防风(197次)、延胡索-炒谷芽(197次)。挖掘出22个核心药物组合,分别为仙茅-姜半夏-怀牛膝、鸡内金-荆芥-炒白术、鸡内金-炒白芍-炒白术、芡实-炒白芍-肉苁蓉、芡实-炒白芍-炒白术、黄芩-蝉蜕-党参、龙骨-浮小麦-牡蛎、桑寄生-苍术-重楼、甘草-桂枝-酸枣仁、荆芥-姜半夏-细辛、酸枣仁-首乌藤-钩藤、太子参-党参-巴戟天、炒白芍-肉苁蓉-薏苡仁、炒白芍-肉苁蓉-火麻仁、怀牛膝-薏苡仁-通草、柴胡-熟地黄-陈皮、黄芩-甘草-桂枝、灯心草-甘草-酸枣仁-首乌藤、黄芩-甘草-桂枝-党参、黄芩-桂枝-太子参-党参、荆芥-柴胡-细辛-熟地黄、荆芥-细辛-熟地黄-炒白术。预测出6个新处方,处方1药物组成包括仙茅、姜半夏、怀牛膝、薏苡仁、通草,处方2药物组成包括鸡内金、荆芥、炒白术、炒白芍,处方3药物组成包括芡实、炒白芍、肉苁蓉、炒白术,处方4药物组成包括甘草、桂枝、酸枣仁、黄芩,处方5药物组成包括黄芩、甘草、桂枝、党参、太子参,处方6药物组成包括荆芥、柴胡、细辛、熟地黄、炒白术。结论:叶海教授治疗KOA用药注重个体化差异和顾护中焦,常以健脾益肾、益气养血、祛风散寒、行气化湿、疏肝和胃、豁痰化瘀立法。  相似文献   

12.
补肾解郁法治疗肾虚肝郁型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益肾补虚、疏肝解郁类中药组方治疗肾虚肝郁型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补肾解郁方(黄芪、西洋参、白术、天麻、枸杞子、熟地、淫羊藿、白芍、酸枣仁、茯苓、知母、香附、柴胡、郁金等)治疗肾虚肝郁型抑郁症240例,并与氟西汀对照,用药疗程均为12周。在治疗3、6、12周时,对两组的汉密顿(HAMD)减分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过3周治疗,补肾解郁组有效率低于氟西汀组(P〈0.05)。6周末,两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12周末,补肾解郁组痊愈率、显效率、HAMD减分值和疗效指数(EI)显著高于氟西汀组(P〈0.05)。不良反应明显低于氟西汀组(P〈0.05)。结论:补肾解郁法治疗肾虚肝郁型抑郁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马少丹  杨桢  李冀 《光明中医》2016,(13):1975-1977
《医学衷中参西录》是张锡纯一生治学临证经验和心得的汇集,受到临床医家的推崇,其善用龙骨、牡蛎配伍收敛固涩以治疗各种病证。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收敛真阴、固涩元气,多和山萸肉、生杭白芍配伍;收涩止淋,多和山药、芍药配伍;收敛心气、重镇安神,多和龙眼肉、酸枣仁、柏子仁配伍;收敛止血,多和海螵蛸、茜草配伍;降逆祛痰、安神定志,多和清半夏配伍;重镇降逆、滋阴潜阳,多和怀牛膝、赭石配伍。  相似文献   

14.
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中药及复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围神经损伤是外科中很常见的并发症,其修复程度直接关系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临床上常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将断裂神经缝合,再佐以辅助疗法促进神经再生来治疗。辅助药物中常见的西药有各种神经营养因子,但其固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中医学将周围神经损伤归为痿证和痹证,认为其病因是经脉瘀阻、气血虚亏、筋骨不用等,故常用中药为补气、活血、通络、补益药,包括单味药黄芪、红芪、银杏叶、当归、丹参、赤芍、淫羊藿、川芎等和复方补阳还五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补气通络方、活血康元汤、复方神肌冲剂、神康灵、复方太子参颗粒、复方红芪等。作者对这些中药及复方作一综述,以备进一步研究及开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肿瘤发热常用药物的规律和特点,为肿瘤发热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借鉴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思路与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近36年的相关文献,将符合标准的118篇文献中的处方用药归类,查出其性、味、归经,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利用东方灵盾世界传统药物专利数据库(WTM),对符合标准的360篇专利主题词进行在线统计分析。结果:对文献里涉及中药的用药规律进行统计,用药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甘草、柴胡、黄芩、当归、人参、地黄、白术、黄芪、知母、白芍。文献收录的156味中药多为清热药及补益药,性多寒、温,味则以苦味为先,其次为甘、辛,以归肝经的药物为最,其次是归肺、心经。对WTM数据库检索专利进行统计,出现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甘草、黄芩、黄芪、人参、当归、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茯苓、生姜(干姜)、党参。结论:苦寒入肝经药物为治疗肿瘤发热的常用药,常用药物为甘草、黄芩、黄芪、人参、当归。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吕仁和教授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阐发吕仁和教授治疗糖尿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方法:选取吕仁和教授2012年1月至2021年6月治疗糖尿病的处方,基于PageRank算法,采用FangNet平台,多维度分析处方药物的四气五味、药物剂量、核心处方及药物群组.结果:研究纳入患者214例,涉及214诊次,处方涉及中...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益气养阴(血)法为主(处方:黄精、黄芪、当归、生地黄、苦参、玄参、麦冬、天冬、五味子、桔梗、柏子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8例,治愈44例,显效17例,无效7例,有效率89.7%。提示中医药从祛除病邪与调节机体阴阳气血入手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赵云芳教授认为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活血化瘀法应贯穿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同时应审因论与辨证治相结合,使血瘀消散,恢复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常用治法包括:①滋阴清热、活血化瘀法,可选用天花粉、黄连、生地黄、葛根、麦冬、牛膝、丹参、赤芍等。②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可选用人参、黄芪、生地、元参、山药、葛根、丹参、桃仁、红花等。③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法,可选用附子、桂枝、人参、黄芪、干姜、水蛭、地龙、僵蚕等。  相似文献   

19.
四物汤组方前后脂溶性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物汤及其组方中各单味药组方前后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索式提取法提取四物汤及其组方各单味药中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和鉴定其中成分的组成和含量。结果四物汤及其组方单味药熟地、白芍、当归和川芎中分别鉴定出25、38、41、30、51个化合物,分别占总量(不明确)的92.952%、76.093%、87.133%、70.304%、92.708%。结论四物汤及其组方各单味药主要成分均为不饱和脂肪酸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加味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治疗组40例,两组均给予依巴斯汀片,10mg/次,每晚1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当归饮子加味(当归、川芎、白芍、黄芪、防风、白蒺藜、生地等),每日1剂,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1.1%,对照组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饮子加味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