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国外报道,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发生率为1‰~3‰,先天性耳聋占我国聋哑人的50%.如不及时发现和干预,将严重影响患儿的语言和情感的发育.实践发现,在不同时段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有差异.为提高筛查通过率,减少家长对"假阳性"的疑虑,有必要探讨最佳的筛查时间. 相似文献
2.
3.
据国外调查统计,先天性听力缺失的发病率在新生儿中占0.1%~0.3%.换言之,即新生儿听力损失相对而言毕竟是少数.在对新生儿进行大规模听力筛查时注意尽量避免假阳性非常重要.故从理论上说,新生儿听力筛查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进行是非常必要的,可减少假阳性的出现,减少家长的疑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和最佳时间。方法采用美国GS(I格雷森-斯塔德勒公司)生产的GSI 70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诱发畸变耳声发射法,对2006年10月~2009年5月在我院出生的1684名新生儿出生后24、48、72、96h进行跟踪听力筛查。结果出生24、48、72、96h听力筛查双耳通过率分别是48.7%(820)、78.5%(1322)、95.2%(1603)、96.1%(1618)。随着时间的向后推移,听力筛查的通过率逐渐提高。结论美国GSI生产的自动耳声发射仪是较好的听力筛查工具,携带方便,无创伤和不适,筛查准确率高,可及早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5.
<正>听力损害是新生儿常见的异常之一,新的母婴保健法将听力障碍列入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之一。国外报道其发病率为0.1%~0.3%[1],我国局部地区围产儿听力损害发病率为0.952%[2],我国每年约有2 000万新生儿出生,如以国外 相似文献
6.
听力损伤也可称为聋。国内资料表明,新生儿、婴幼儿听损伤发病率约在3‰-5‰。我院自2004年开始常规对新生儿在住院期间进行听力初筛,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不同时间测定结果有差异。为提高初筛通过率,减少复筛,我们对最佳测定时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的筛查时间对新生儿听力筛查(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UNHS)结果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出生的1204新生儿,从出生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进行听力筛查测试并分析。排除早产、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导致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结果:共筛查1204例,出生后4~7天进行听力筛查696例,未通过26例。出生后1~3天608例,未通过62例。结论:出生后不同的筛查时间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听力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缺陷病,听力筛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高邮是一县级市,农村人口占五分之四,要想听力筛查率达到60%~70%,是没有一个现成模式的,必须在充分务实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形之有效的筛查模式。 相似文献
10.
11.
12.
成都市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由成都市妇幼保健院牵头.组建成都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网,通过网络的运转完成全市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中的初筛、复筛、转诊、诊断、干预工作和信息监测、质量控制等管理工作.方法 以成都市三级妇幼保健网作为基础.利用各级妇幼保健网的人力、信息和管理的资源,形成三级新生儿听力筛查网,通过网络运行完成全市新生儿听力筛查任务.结果 从2007年1月.2008年1月1年的时间里.建立了由市妇幼保健院牵头、以各级妇幼保健院为枢纽的成都市三级新生儿听力筛查网;全市20个区(市)县全部开展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2007年市中心城区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达到64.96%;2007年全市共筛查出听力损失的婴儿96名,这些患儿得到及时地干预和监测.结论 由妇幼保健院牵头建立的新生儿听力三级筛查网,可以完成新生儿听力筛查流程中的筛查、诊断、干预以及技术培训、质量控制、信息监测等任务,达到有效、经济和快速完成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生儿听力首次筛查通过率与筛查时间相关性,合理选择初筛时间.方法:选择2009-12-01-2010-01-27在我院自然分娩或剖宫产的正常新生儿432例,选择不同时间段进行新生儿听力初次筛查,通过对初次筛查通过情况与筛查时间点进行分析,探索新生儿听力首次筛查通过率与筛查时间点相关性,选择合适的初筛时间.结果:432例新生儿中,24h内初筛通过138例,通过率为31.94%,24-36h内通过269例,通过率为60.72%,36-48h内通过346例,通过率为80.08%,48-72h内通过432例,通过率为96.6%,48-72h内筛查率同比其他时间显著提高.结论:选择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听力障碍占全部先天性疾病的第一位,所以及早发现小儿的听力障碍,并进行早期干预,对保障和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院自2004年7月1日~2004年12月30日利用手提式耳声发射(DPOAE)测定仪共筛查了968例新生儿,现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4年7月1日~200 相似文献
15.
<正>听力损害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缺陷之一,在我国位居5项残疾之首,国内发生率为0.3%[1]。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耳聋的最佳手段,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使新生儿早期获得语言能力,减少听力损伤对婴儿各方面的影响。本科在2012-01~02应用GSI70自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第一阶段运作模式,提高筛查率,保障筛查质量,促进听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发现和早日治疗和康复.方法 对比新的运作模式应用前后的两个时间阶段: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以及2009年10月-2010年9月在我院出生的所有活产儿,采用AccuScreen便携式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丹麦产),对新生儿进行瞬态耳声发射检查.结果 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筛查人数3091例,筛查率为85.1%.初筛通过人数2720例(通过率88.0%).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筛查人数3319例,筛查率为90.5%.初筛通过人数3153例(通过率95.0%).结论 新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第一阶段运作模式可以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同时也提高了筛查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张学敏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1(4):530-530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对每一个新生儿在住院期间进行的听力学的检测.2008年4~12月,我们对1 211例新生儿常规进行听力筛查.听力筛查通过率为95.3%.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新生儿听力筛选模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5月∽2013年11月于我院出生并经父母同意进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共7860例。采用耳声发射(OAE)及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技术进行筛查以及复查,并进行随访,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母亲孕周≥37周未通过率以及男婴未通过率分别为55.83%(2490/4460)和52.15%(2670/5180),均显著高于孕周<37周及女婴的未通过率47.06%(1600/3400),47.84%(1263/26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顺产新生儿未通过率为47.62%(1843/3870),明显低于剖宫产新生儿为通过率51.33%(2048/3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孕龄高低与新生儿听力初筛结果无明显影响,而通过初筛的新生儿筛查日龄为2.1±1.0天,明显高于未通过的新生儿筛查日龄1.2±0.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婴未通过率均显著高于女婴(OR=1.288,p<0.05)。筛查日龄越高,通过率越高(OR=0.501,p<0.05)。初筛未通过者3996例,其中有2186例接受复筛,复筛率54.7%。复筛未通过率6.2%(135/2186)。复筛未通过者继续接受诊断,其中有听力损失者393例,听力损失占总筛查人数5.0%(393/7860)。在放弃筛查人中,其中乡村孕妇占比68.8%(764/1110)。结论: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因素包括新生儿性别以及筛查日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