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龋齿和牙周病是危害我国居民口腔健康的两种最常见的疾病.这两大口腔疾病主要是由牙菌斑引起的.因此,通过自我口腔保健和专业口腔保健清除牙菌斑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基础. 口腔健康是全身键康的基础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口腔疾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积极防治.口腔健康包括:无口腔颌面部慢性疼痛、口咽癌、口腔溃疡、先天性缺陷如唇腭裂、牙周(牙龈)疾病、龋病、牙齿丧失以及影响口腔的其他疾病和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
每天我们都要用嘴说话、吃饭,咀嚼东西.口腔健不健康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和心情.但口腔的问题似乎并不引起大多数人的注意,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觉得口腔不健康是小毛病,不值得去医院看,再说一到医院光排队就半天,还不够耽误时间的呢,所以基本上都选择了自行到药店买些药解决了. 正是由于大众的健康观念淡薄,口腔健康问题现在已经非常严重.据统计,全国居民口腔疾病患病率高达90%以上,然而治疗的人却相当低,但事实上,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息息 相关,不容忽视. 口腔疾病不仅会引起牙痛、龋齿、牙石、牙菌斑、牙龈出血、牙本质敏感、口气、牙周 病等健康问题,还对人的社会交往和心理行为产生影响,更严重的是口腔疾病的病菌还会引发多种全身疾病,危及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而口腔健康状态是反映生命健康质量的一面镜子,是全身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已把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十大标准之一,并将其作为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然而据全国牙防组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口腔保健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的牙病发病率普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口腔保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孕期进行健康教育对口腔疾病防治的影响和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50名2013年于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门诊科自愿配合就诊治疗并做过问卷调查的孕妇。检查并记录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中牙菌斑指数,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评价口腔卫生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前后的中牙菌斑指数分别为434.30和287.50,人均牙菌斑指数分别为5.62和3.23,前后差异明显(t=9.59,P0.01),这表明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促进保持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健康教育前后孕妇的刷牙习惯也显著变好。结论:在孕期进行口腔健康宣教可以预防口腔疾病,效果显著,应当加强对于城市弱势群体及农村孕妇的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调查许昌大学生口腔健康认知,为提高大学生口腔健康认知水平提供依据。方法: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1 月,以许昌本地高校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获取样本,利用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描述 性分析。结果:95.94 % 的大学生可支配资金在 2000 元之内;口腔健康知识认知率以患牙龈炎时刷牙会出血(97.46 %) 最高,以细菌和牙本身异常会引起龋齿(10.66 %)最低;口腔护理习惯以使用牙线最低(3.05 %);口腔疾病以牙龈出血 (73.10 %)最常见,自行治疗比例达 70.83 %,定期口腔检查比例低(16.75 %),刷牙时间以 3 min 最多(75.13 %),刷 牙次数每日 2 次最多(74.11 %)。结论:许昌地区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认知度总体处于一般水平,疾病诊疗 情况较差,在校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及提高基层口腔疾病诊疗技术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为心血管病、肿瘤和牙病,其中牙病发病率高达79%. 口腔疾病多属慢性病,早期因缺乏自觉症状很难发现.尤其是儿童,一旦出现症状,如疼痛、肿胀等,往往病情较重. ※口腔疾病与多种病有关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口腔疾病与心内膜炎、细菌感染、肾炎、关节炎以及胃病等多种疾病有关,而口腔感染特别是牙周组织感染与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口腔卫生对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不仅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而且对人的心理会产生很大影响,口腔的内部环境很适合微生物的繁殖,正常人口腔中存在的大量细菌,一般不会引起疾病,当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卫生壮态差时会引起口腔感染,以至于引起全身疾病。对口腔感染的护理是病人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将护理体会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口腔疾病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结合健康教育在预防口腔疾病中的特殊地位,通过进行健康教育后分析,得出口腔疾病发生的几率有了明显的降低,同时能够很好的控制其传播范围.因此,只有全面系统的进行健康教育,才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口腔疾病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结合健康教育在预防口腔疾病中的特殊地位,通过进行健康教育后分析,得出口腔疾病发生的几率有了明显的降低,同时能够很好的控制其传播范围.因此,只有全面系统的进行健康教育,才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我从事口腔医疗工作二十多年了,总结起来,大部分的口腔疾病还是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关.尤其是与一些健康认识误区有关,有些中老年人,认为吃过肉类食品后,用牙签剔牙是正常的,但是他们不知道,如果木质竹质的牙签在剔牙过程中碰伤了娇嫩的牙龈,易引发炎症;或者对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形成了划痕和破损,导致牙敏感病的几率非常大.俗话说"剔牙稀,掏耳聋"还是有道理的,"剔牙"是个坏习惯,是引发口腔疾病的一大原因,我推荐大家使用"牙线",目前,专门适合清理牙齿残存食物的"牙线"种类很多,要选择那些有医疗器械资质的品牌,这样在材料、消毒卫生方面比较可靠,不要随便拿身边的各种"线"就当做"牙线"来用.  相似文献   

11.
口腔位居于消化道的上端,具有咀嚼、消化、感觉、排泄、发音和语言等功能,其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正日益受到重视。对于口腔疾病,西医的局部抗菌、消炎、手术等治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而从整体观出发辨证论治,调理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是中医治疗口腔疾病的特色与优势,其中,从脾胃论治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试从脾胃与口腔在结构、功能、病理等方面的联系论述从脾胃论治口腔疾病的理论基础,并阐述了从脾胃论治口腔疾病的常见辨证分型与方药以及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五味与健康     
日常饮食中的五味,即酸味、甜味、苦味、辣味和咸味,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对这五味,若能调配得当,会有利于人体健康,延年益寿;若调配不当,则对人体有害,不利于健康。因此,合理调配日常饮食中的五味,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增龄引起的口腔疾病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老化,口腔组织也不例外。老年人龋病及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发病率增加,在确定口腔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老年患者的全身状况及口腔组织的增龄变化,以恢复其功能为主,尽量选择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处理时间不应太长,应尽可能减少复诊次数,做好术前的心理疏导及术中的无痛操作。同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老年患者进行宣教,教会其口腔保健方法。为保持老年人口腔健康,还应加强口腔定期检查,以利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4.
免疫系统是人体免受外部侵害的守卫军,只有免疫力强,健康才不会受到威胁。由于我们的身体本身就对外部的病原菌和病毒等具有抵抗能力,所以,当健康出现问题时,身体的守卫军就会一起出动,这就是免疫力。免疫力强的话,健康的敌人就会轻松地被打退。反之,免疫力弱的话,就有可能受到疾病的威胁。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的关键词——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搓麻将是一项娱乐活动。如果适可而止,可放松紧张工作后的疲惫,但久搓麻将则对人体健康有损,会出现以下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了确保患者的口腔健康,所有患者均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本组8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无一例患者发生口腔疾病与不良反应,临床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率,确保患者口腔处于健康状态,还可以促进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腔健康的问题。方法:对目前的口腔健康状况现状,口腔健康的日常维护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论:口腔问题不仅对于口腔对于人的身体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我们人类有两副牙齿,一副是乳牙,一副是恒牙。牙齿从我们牙牙学语到耄耋之年,伴随我们的一生。目前,我们口腔里的牙齿,也就是所谓的恒牙,为28颗。当然,也有可能是28~32颗,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智齿数量不同,有些人长,而有些人则不长。常言道:"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口腔是食物进入人体的首个通道,且牙的好坏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这就充分说明口腔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此次,特邀口腔科专家王春雨先生撰文,就牙齿保健的重要性进行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9.
夏季来临,各种新鲜水果纷纷上市,让人们不禁食欲大增。水果中含有各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但吃多了或吃得不正确,也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对夏季常见的几种水果,我们该如何吃才更健康呢?  相似文献   

20.
钙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的多与少,盈与缺,自然与人体健康关系至关重要。近年来,人们都能认识到人体严重缺钙,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儿童和老年人缺钙极为严重,而且受害最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