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丁建东  陆凤翔 《医学综述》2002,8(9):523-525
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hypertension ,PH)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congenitalheartdisease ,CHD)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与CHD预后密切相关 ,但CH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近年来发现与血管活性肽有密切关系 ,本文就这方面研究的有关进展简要综述如下。1 内皮素与肺动脉高压1.1 内皮素  1988年 ,日本学者Yanagizawa从牛动脉内皮细胞培基中分离出一种内皮细胞合成与分泌的、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的多肽 ,命名为内皮素 (endothelin ,ET)。ET是…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低氧对肺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及VEGF在肺动脉高压发生中的作用,以常压低氧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肺动脉血血清VEGF的含量改变,以体外转录并用DIG-UTP标记的VEGFcRNA探针进行肺组织原位杂交,检测大鼠肺内VEGF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低氧3周后,大鼠形成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血血清中VEGF含量在低氧3周组为420.3±73.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2.2±58.1pg/ml(P<0.01);原位杂交显示,低氧大鼠肺小动脉管壁出现明显的VEGFmRNA表达,说明低氧在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同时可刺激肺小动脉管壁,使VEGFmRNA表达增强,导致VEGF的合成和分泌增加,后者可能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实验观察了单纯纯氧及反映炎症因素影响的缺氧叠加静注三氯化铁(FeCl3)所致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变化及差别。方法:应用肺动脉微飘浮导管技术及电镜技术、细胞分离技术观察MPAP、CEC、NO及MDA等指标。结果:缺氧2周后,血CEC、NO、MDA升高,4周时各值高于2周组。缺氧叠加三氯化铁组各值高于单纯缺氧组结论:缺氧叠加FeCl3致肺动同压血管内皮的损伤重于单纯缺氧 ,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与G蛋白α亚基的关系,作者应用慢怀低压氧方法建立肺劝脉高压动物模型,再用核酸分子杂交方法测定大鼠肺组织GαmRNA水平。结果表明,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GαmRN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Gαi-2、Gαi-3分别为对照组的1.93和2.05倍;而Gαs无变化。提示,大鼠肺组织Gαi-2mRNA与Gαi-3mRNA的增加,可能在慢性缺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循环内皮细胞(CEC)形态学变化。方法 运用多功能显微镜观察CEC的形态学特点。结果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时右室压、肺动脉平均压升高(P<0.01),正常组可见少量散在呈不规则多边形的无核、皱缩、折叠或扭曲状CEC;缺氧组CEC数量增加(P<0.01),多有核,胞浆丰富,可见3个以上内皮细胞成片状脱落,缺氧越明显,成片脱落CEC越多;缺氧叠加三氯化铁组内皮损伤较单纯缺氧组加重。结论 缺氧组可见CEC数量增多,多有核,胞浆丰富,缺氧越明显,成片脱落CEC越多;炎症可加重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6.
7.
为了解低氧对肺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及VEGF在肺动脉闹压发生中的作用,以常压低氧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采用Elisa检测大鼠肺动脉血血清VEGF的含量改变,以体外转录并用DIG-UTP标记的VEGF cRNA探针进行肺组织原位杂交,检测大鼠肺内VEGF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低氧3周后,大鼠形成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血血清中VEGF含量在低氧3周组为420.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肺动脉压力与结构关系。方法 实验幼犬15只,分2组,组1为分流组(n-12),组2为正常对照组(n=3),分汉后90d两组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后,放血处死,肺组织切片行病理学检测。结果 (1)组1左下肺动脉压(KPLLPA)、左下肺血管阻力(LLPVR)及肺血流量(PBF)显升高(P〈0.01),右肺动脉压(PRPA)也有升高,但不及PLLPA显(P〈0.01),右肺动脉压(PRPA)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时肺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肺血管重建的关系。方法 将 2 0只雄性 Wistar大鼠分为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组 (n=10 )和对照组 (n=10 )两组 ,肺动脉高压组以常压低氧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以微导管法测定各组大鼠肺动脉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模型大鼠肺内 VEGF的表达 ,对肺组织切片进行图象分析。结果 低氧 3周后 ,肺动脉高压组大鼠形成明显的肺动脉高压 ,肺小动脉壁细胞数增多 ,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 ,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 (WT%)为 31.4%± 2 .6 %,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 (WA%)为 5 2 .8%± 3.4%,分别与正常对照组 16 .0 %± 1.8%和 2 8.7%± 2 .3%相比明显升高 (P<0 .0 1) ;肺小动脉内膜的 VEGF免疫阳性染色在低氧大鼠组为 2 .5 1± 0 .2 5 ,与正常对照组 1.2 7± 0 .15相比明显增强 (P<0 .0 1) ,低氧大鼠组 VEGF免疫阳性染色强度与 WT%和 WA%呈明显正相关 (r分别为 0 .792和 0 .785 ,P <0 .0 1)。结论 低氧所致 VEGF的合成增多在低氧性肺血管重建和肺动脉高压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 -R)的表达与神经肽Y(NPY)之间的关系 ,以阐明NPY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方法 :将第 3~ 4代融合生长的hVSMC分成10 -6mol/LNPY组和对照组 ,分别培养 6 ,12 ,2 4 ,4 8h四个时间段后 ,进行荧光免疫组化染色 ,然后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系统下 ,定量观察NPY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LDL -R表达的影响。结果 :各时间段中对照组hVSMC的LDL -R表达的平均荧光值分别为 2 5 2 7.4 5± 2 0 9.2 2 (6h) ,2 4 76 .6 6± 2 10 .2 8(12h) ,2 4 4 2 .6 5±189.16 (2 4h)和 2 4 2 8.39± 191.0 3(48h) ,各时间段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各时间段中NPY组hVSMC的LDL -R表达的平均荧光值分别为 2 2 80 .6 8± 174 .5 7(6h) ,1878.81± 15 4 .18(12h) ,184 0 .78±12 3.2 9(2 4h)和 172 1.6 8± 14 3.4 5 (48h) ,与相应时间段的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 9.76 % ,2 4 .14 % ,2 4 .6 4 %和2 9.10 % (P <0 .0 1) ,且各时间段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呈现一定的时间依赖效应。结论 :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LDL -R表达受NPY下调作用的影响 ,可导致LDL -R介导途径障碍 ,从而使LDL在血管壁中沉积 ,这可能是NPY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低氧环境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原代培养的大鼠PASMCs分为常氧组(21% O2,5% CO2)、低氧组(10% O2,85% N2,5% CO2)、缺氧组(1% O2,94% N2,5%...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 探讨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KDR的表达与其转移及预后的关系。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owerVisionTM PV90 0 0法 ,测定 75例肺癌标本中Flt1、KDR的表达。③结果 肺癌组织中Flt1、KDR的表达较为广泛 ,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及胞膜上 ,纤维母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胞浆中亦有表达。Flt1、KDR在肿瘤细胞中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在间质纤维母细胞中的表达 (χ2 =6 .0 7、5 .88,P <0 .0 5 )。肿瘤细胞及纤维母细胞中该两种受体的阳性率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病理分级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χ2 =0 .0 1~4 .84 ,P >0 .0 5 ;P =0 .2 9~ 0 .79)。肿瘤细胞中Flt1、KDR的阳性表达率在 3组不同大小的肿瘤间差异均有显著性(χ2 =1 0 .35、7.2 9,P <0 .0 5 ) ,而纤维母细胞中差异均无显著性 (χ2 =2 .86、2 .5 6 ,P >0 .0 5 ) ;肿瘤细胞及纤维母细胞中Flt1、KDR的阳性率在淋巴结有、无转移两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χ2 =4 .72~ 9.32 ,P <0 .0 5 ) ,在 3组不同术后生存时间病人间亦均有显著性差异 (χ2 =8.81~ 1 9.1 9,P <0 .0 5 )。肿瘤细胞中Flt1、KDR的表达呈极显著性正相关 (r =0 .4 4 ,P <0 .0 1 )。④结论 肺癌的生长主要依赖自分泌机制 ,联合检测Flt1、KDR可能对肺癌转移  相似文献   

14.
海洋贝类提取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PCNA及PD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海洋贝类提取物 (ES)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②方法 取培养的 5~ 8代VSMCs,加入 5 0 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同时给药组分别加入体积分数为 0 .5 0的ES及 10 0mg/L肝素 ,孵育 4 8h后 ,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检测VSMCs的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及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PDGF)的表达。③结果 ES作用下 ,VSMCs的PCNA ,PDGF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阳性细胞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F =8.93~ 14 9.4 4 ,q =4 .78~ 2 1.6 9,P <0 .0 1)。 ④结论ES能显著抑制VSMCs增殖 ,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DGF的表达而最终影响PCNA调控作用的发挥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层粘连蛋白受体 (lamininreceptor,LN 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判断胃腺癌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76例胃腺癌组织和 10例正常胃组织中LN R和VEGF的表达水平 ,比较LN R和VEGF的不同表达率与生存率的关系及其与肿瘤特征的相关性。结果LN R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是 5 1.3%、72 .4 % ,较正常组织显著增高 (P <0 .0 5 ) ,与浸润深度、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阳性表达者的生存时间较阴性者显著缩短 (P <0 .0 5 )。结论LN R和VEGF与血管发生密切相关 ,可作为判断胃腺癌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0例浸润型肺结核患者和30名健康人进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测定。结果显示进展期和好转期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水平较稳定期肺结核患者显著增高,稳定期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提示血清sIL—2R水平变化与浸润型肺结核活动性及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PAH)病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和功能的改变,探讨其在COPD并PA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非COPD非PAH(非COPD组)病人15例、COPD非PAH(COPD组)病人15例、COPD并PAH(COPD+PAH组)病人30例,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上,培养7d后对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化学分析。通过集落形成试验、改良的Boyden小室和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计数EPC的数量、测定EPC的迁移和黏附能力。结果与非COPD组及COPD组相比,COPD+PAH组外周血EPC数量明显减少,黏附和迁移能力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F=9.79~15.42,q=3.578~7.963,P〈0.05);且EPC数量及黏附、迁移能力与肺动脉压力呈负相关(r=-0.87、-0.89、-0.93,P〈0.01)。结论COPD病人PAH的发生可能与循环EPC数量减少、迁移和黏附能力降低有关,EPC数量和功能可作为评价COPD并PAH病人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首次通过法肺灌注显像(First-pass radionuclide pulmonary perfusion imaging,FPPPI)对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APE)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评价。方法:20例健康自愿者,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8.47±13.47岁(21-71岁),20例(2007-10-2009-02)临床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病人,男11例,9例,平均年龄为49.95±16.13岁(23-82岁),所有受试者均行FPPPI检查,按FPPPI计算肺平衡时间(Lung equilibrium time LET)。结果:FPPPI法测定的肺平衡时间(LET),正常组LET 12.18±3.28 sec,APE组LET 32.90±14.29 sec两组进行t检验,t=6.32,P〈0.01,有统计学差别。结论:FPPPI是评价急性肺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可靠、简便、无创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手术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98例的结果。手术时年龄、肺动脉高压程度与死亡率有显著关系,年龄小于1岁,重度肺动脉高压者死亡率最高。术后死亡12例,死亡率12.3%,提出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的心肌保护和术后的呼吸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肺动脉内皮细胞源性舒缩因子 (Endotheliumderivedrelaxingandconstrict ingfactor )在高原肺水肿 (HAPE )肺动脉高压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右心漂浮导管检测法 ,对 8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及 8例同海拔高度高原健康人的肺动脉压力进行了检测 ,同时也采用放免分析方法检测了HAPE患者肺动脉内皮细胞分泌到血液中的收缩因子ET - 1、TXA2 及舒张因子NO、PGI2 变化。结果 HAPE患者发病时 ,肺动脉平均压明显高于同海拔高度健康人 ,而血PaO2 、SaO2 明显低于对照组 ;HAPE患者外周血ET - 1、TXA2 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血中NO、PGI2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患者肺动脉平均压同ET - 1 /NO及TXA2 /PGI2 比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肺动脉内皮细胞分泌的内皮源性舒缩因子失衡在高原肺水肿的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