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怡明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0):598-599
目的探讨Hp和胃癌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一定时间内的2组患者:观察组为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95例,对照组是胃镜检查胃黏膜正常的正常人或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82例,所有患者都经过活检组织的快速尿素酶试验,判断Hp的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Hp的感染率为73.68%,对照组Hp的感染率为48.78%,经χ^2检验统计,P〈0.01,2组Hp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胃癌的Hp感染率较高,Hp感染和胃癌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胃粘膜病变465例Hp感染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伴不典型增生,胃癌的Hp感染率不同。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胃癌模式中呈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Hp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肖宁  吴小翎 《重庆医学》2000,29(4):361-362
自 198 3年Warren和Mashall首次发现幽门螺杆菌 (HP)以来 ,HP在胃癌发生学上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 ,且于 1994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一类致癌原。尽管至今未能发现HP感染直接诱发胃粘膜细胞癌变的证据 ,但大多数学者认为 :胃癌可能是HP长期感染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慢性胃炎胃粘膜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一癌变模式中 ,HP可能起着先导作用。1 HP感染与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HP感染与胃癌密切相关。发展中国家胃癌发病率高 ,其HP感染率也高 (6 0 %~ 80 % )。相反西方发达国家胃癌发病率低 …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范围内 ,胃癌仍然是迄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每年约有 16万人死于胃癌 ,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长期以来 ,尽管进行了大量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研究 ,然而胃癌的病因仍不清楚。目前 ,比较趋向一致的意见是 ,胃癌的病因是多因素的 ,如环境、饮食、遗传、免疫等。但所谓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如慢性萎缩性胃炎(Chtonicatrophicgastritis,CAG) ,胃溃疡和肠上皮化生等则受到普遍的重视。1983年 ,两位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trshall在人类胃内发现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  相似文献   

5.
赵楠 《基层医学论坛》2014,(23):3059-3060
目的 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局部浸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月诊治的胃癌患者62例,采集患者原发性胃癌标本作为观察组,同时采集患者胃癌手术切缘正常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利用10%甲醛对2组标本加以固定,采用石蜡包埋法将之做成切片,厚为4μm左右,对2组切片均展开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之后利用免疫组化试剂盒展开免疫组化染色(SP法),对观察组切片展开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VEGF蛋白)检测。结果 观察组Hp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的Hp感染阳性患者MMP-2阳性率及VEGF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Hp感染阴性者。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局部浸润之间关联密切,且幽门螺杆菌在胃癌浸润与转移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8 3年Marshall首次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iapylori,Hp)以来 ,有关其与胃肠病的研究已成为热点 ,而其与胃癌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近年来Hp与胃癌相关性研究已取得新的进展 ,现就此作一综述。1 Hp微生物学和生物学特性Hp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呈s型或弧型弯曲的细菌。在电镜下 ,可见其长约 2 5~ 4 0 μm ,宽 0 5~ 1 0 μm ,单极多鞭毛 ,末端钝圆 ,呈螺旋形弯曲的细菌。Hp为专性微需氧菌 ,能耐酸 ,可借助鞭毛在粘稠液体中快速游动 ,并能通过多种粘附因子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 (Hp)与胃癌的关系一直倍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论述Hp与胃癌存在因果联系最重要的流行病学证据来自Froman等[1]、Parsonnet等[2 ]及Nomura等[3]三个嵌套式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显示 ,Hp感染和胃癌的联系RR值平均为 3 8。上述研究成果从论证Hp与胃癌存在因果关系的角度看 ,尚存在不足 ,主要表现为以血清检测Hp感染状态仅能从一个层面确定Hp在人群中的感染状况 ,IgG高滴度时限关系不易明确 ;Hp与胃癌的联系缺乏广泛的一致性 ;联系的强度及特异性有待进一步累积证据证实 ;研究缺乏组织病理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患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及Hp的可能致癌机制。方法:随机选取74例胃癌患,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组化方法(LSAB法)分别检测其术后胃组织Hp感染和p53蛋白过表达情况,并用半定量法进行评估。结果:74例中有61例Hp感染、31例p53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分别为82.4%和41.9%。Hp阳性和阴性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9.2%和7.7%,两差异显。Hp感染和p53蛋白表达呈明显一致性,一致率为56.7%,且呈显正相关。结论:结果说明在胃癌发生过程中,Hp感染与p53基因突变相关,结果支持Hp感染致基因损伤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 ,胃癌的形成过程是多种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共同作用下 ,经历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粘膜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一癌变模式。在此模式中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可能起到先导作用 ,WHO已将Hp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1 - 3] 。1 Hp感染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许多研究表明 ,胃癌的发生与Hp感染关系密切。在流行病学上 ,Hp感染显示出与胃癌相同的流行病学特点[4] ;临床资料证实 ,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Hp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和正常胃粘膜[5 ,6] ;体外细胞培养转化…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并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关。而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目前开始受到重视。本文收集1992年7~10月经胃镜确诊的胃癌22例,检测其HP感染情况并就HP感染和胃癌的关系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8例进展期胃腺癌与10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其中包括60例食管癌和45例非肿瘤疾病)的血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及血液和胃液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胃癌组HP抗体检测率为57.4%,明显高于食管癌组35%胃癌组及对照组血液和胃液和CAT和MD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胃癌组内HP相关的两亚组之间血液CAT和MDA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但胃液CAT和DMA水平相比均有  相似文献   

14.
马丽群 《广西医学》2002,24(9):1397-1399
自 198 3年Warren和Mashll首次发现幽门缧杆菌 (Hp)以不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 ,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已将Hp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研究Hp感染在胃癌发病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胃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1 Hp微生物学和生物学特性Hp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呈S型或孤型弯曲的细菌。在电镜下 ,可见其长约 2 5~ 4 0 μm ,宽0 5~ 1 0 μm ,单极多鞭毛 ,末端钝圆 ,呈螺旋形弯曲的细菌。Hp为专性微需氧菌 ,能耐酸 ,可借助鞭毛在粘稠液体中快速游动 ,并能通过多种粘附因子与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探讨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方法:分析自1995年-1998年积水潭医院经胃镜检查及外科手术治疗,切除标本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的病例71例,所有病例Hp感染的检测采用快速尿素酶法和病理染色法(Warthin-starry)相结合。两种方法均为阳性即定为阳性,成为阳性组,其余为阴性组。结果:71例胃癌病人,Hp阳性组平均年龄为68.1岁,阴性组为51例,两组平均年龄的差异有显性(P<0.05)。71例胃癌,Hp阳性28例(40%),Hp阴性43例(60%),按肿瘤生长部位Hp阳性组分别为胃窦19例(67.9%),胃体3例(10.7%)、贲门6例(21.4%);Hp阴性组胃窦,胃体和贲门分别为22例(51.1%)、7例(16.3%)、14例(32.6%),胃窦部位胃癌H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贲门部位(P<0.05)。按肿瘤病理分类阳性。阴性组均以腺癌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2例(78.6%);36例(83.7%),差异无显性。分化型胃癌Hp阳性组明显高于低分型胃癌(P<0.05)。Hp阴性组2型之间无显性差异。结论:胃癌病人的Hp的感染率较高,达40%,非贲门癌的(主要是胃窦部位)的分伦型腺癌与Hp感染有较密切的关系,年龄越高的Hp感染病人胃癌发生的危害性越大,而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房学东  苏旭 《吉林医学》1995,16(4):195-196
我们采用Wathin-starry银染法,对89例胃癌病人和20例正常人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对比了幽门螺杆菌在54例肠型胃癌和28例弥漫型胃癌中的感染率。其结果表明:幽门螺杆菌在89例胃癌病人中检出41例(46.07%),与正常人(15%)比较P<0.025;在33例肠型胃癌中幽门螺杆菌感染32例(59.26%),28例弥漫型胃癌查见幽门螺杆菌8例(29.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有关,尤其是和肠型胃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宁夏惠农区回、汉族人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情况及其与胃癌前病变、胃癌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宁夏惠农区回、汉族383例,其中正常对照组99例(回族45例,汉族5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97例(回族45例,汉族52例)、胃溃疡组75例(回族35例,汉族40例)和非贲门胃癌组112例(回族50例,汉族62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Hp抗体、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酶B(UreB)、尿素酶A(UreA)。结果①回、汉族正常对照组Hp阳性率分别为68.9%和7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汉族Hp阳性率在胃溃疡和非贲门胃癌组中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回、汉族CagA抗体阳性的Hp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非贲门胃癌组中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gA+VacA、VacA、UreA和UreB抗体阳性率在对照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宁夏惠农区回、汉族正常人群Hp感染率高,回、汉族之间Hp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宁夏惠农区回、汉族人群胃癌前疾病及胃癌高发与CagA抗体阳性Hp感染率高密切相关,表明Hp致病因子中毒素CagA发挥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关系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宏雷 《华中医学杂志》2005,29(5):398-398,F0003
大量的流行病学和病理组织学资料表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胃癌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Hp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国内外学者作了许多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此方面内容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Hp)感染被确认与慢性胃奏炎和活动性十二指腑清疡密切相关之后,关注的焦点又转向与胃粘膜癌变的关系上,国外研究发现Hp感染可作为增加胃癌危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与早期肠型胃癌关系密切。本文旨在探讨Hp感染是通过何种作用促使胃粘膜癌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