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亲属肾移植父母供肾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亲属肾移植患者父母供肾对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2月前行肾移植手术的父母为供体的86例亲属肾移植受者于2011年12月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和肾功能(血肌酐和尿素氮),并以子辈供肾移植肾功能作对照。结果以父母为供体的86例亲属肾移植受者中,42例患者肾功能正常,占48.84%(42/86);44例患者肾功能不正常,占51.16%(44/86)。父亲给子女供肾38例,肾功能正常患者22例,不正常患者16例;母亲给子女供肾48例,肾功能正常患者20例,不正常患者28例。父母分别给子女供肾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χ2=6.649,P<0.01)。大于或等于55岁和小于55岁的父母供肾移植肾功能无显著性差异(χ2=1.254,P>0.05)。42例肾功能正常的肾移植受者3例PRA阳性,44例肾功能不正常患者12例PRA阳性,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χ2=4.73,P<0.05)。父母供肾与子辈供肾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7.025,P<0.005)。结论子辈与父辈作为肾移植供体相比,高龄供肾对移植肾长期存活具有一定的影响,PRA影响移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抗HLA抗体与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前已行移植肾手术的652例肾移植患者,于2009年10月-2010年4月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而后每年连续观察肾功能.结果 652例肾移植患者中,抗HLA抗体阳性患者81例,占12.42%(81/652),移植肾功能下降或丧失患者71例,占87.65%(71/81).PRA阴性患者571例,占87.58%(571/652),移植肾功能下降患者44例,占7.71%(44/571).PRA阳性与阴性对肾移植患者移植肾功能的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χ^2 =306.64,P<0.001).结论 抗HLA抗体可能是引起移植肾慢性失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肾移植长期存活者群体反应性抗体(PRA)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于2014年2月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肾移植长期存活者的临床资料,对2007年前已完成肾移植手术且接受过PRA检测的肾移植受者进行临床随访跟踪,共有707例患者进行了肾功能观察,分析抗HLA抗体与肾移植受者移植物长期存活的相关性。结果肾功能评估完成时间2014年10月,707例肾移植受者中PRA阴性共403例,肾功能正常共347例,肾功能异常共56例;PRA阳性共304例,肾功能正常75例,肾功能异常229例,707例移植物长期存活的肾移植受者中抗HLA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对肾功能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9.25,P0.0005)。结论抗HLA抗体的产生可能影响肾移植受者术后移植物的长期存活及存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贾保祥  马威然  田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7):2060-2061,2064
目的 研究再次肾移植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与群体反应性抗体(PRA)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再次肾移植手术的患者30例检测PRA.PRA检测采用ELISA法筛选HLA-Ⅰ类、Ⅱ类混合抗原板和鉴定板.结果 根据肾移植手术时间分为3组:移植肾存活8年以上组患者3例,HLA错配2个抗原者1例,错配4个抗原者2例,无PRA生成;移植肾存活5年以上组患者10例,HLA错配4个抗原者6例和错配2个抗原者3例,肾功能正常,PRA阴性,错配3个抗原者1例,PRA阳性;移植肾存活3年以上组患者17例,HLA错配1个抗原和2个抗原者各1例,PRA阳性,HLA错配3个抗原者3例,其中1例PRA阳性,HLA错配4个抗原者7例,1例术前和术后均有抗Ⅱ类抗体,4例PRA阴性,2例PRA阳性,HLA错配5个抗原者5例,4例PRA阴性,1例PRA阳性.结论 HLA配型是维系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而HLA抗体对移植肾长期存活和移植肾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再次肾移植患者长期存活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和群体反应性抗体(PRA)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再次肾移植手术患者HLA供受者分型和PRA水平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60例患者中HLA-1~6个抗原错配的患者分别为3例、16例、19例、12例、9例和1例;PRA阳性患者分别为2例、3例、7例、1例、3例和0例.肾功能下降或丧失患者分别为2例、5例、6例、1例、4例和0例.抗体阳性与抗体阴性患者比较,肾功能下降或丧失的比率具有显著性差异(χ2=30.72,P〈0.001).HLA配型与肾功能下降或丧失无显著性差异(χ2=0.19,P〉0.5).结论 再次肾移植患者长期存活与PR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年龄大于60岁的肾移植患者术后PRA和MICA抗体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岁的高龄肾移植患者179例,对血清标本进行PRA和MICA抗体检测,并观察移植肾功能。结果179例高龄肾移植患者中,抗体阳性患者32例(17.88%)。其中肾功能下降患者28例(87.5%)。抗体阴性患者147例中,肾功能下降患者7例(4.76%)。抗体阳性的肾移植患者,其移植肾功能下降率高于抗体阴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763,P〈0.0001)。移植肾存活大于10年以上的高龄患者91例,抗体阳性患者16例;移植肾存活未达10年以上的高龄患者88例,抗体阳性患者16例,两组患者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82,P〉0.05)。移植肾存活已大于10年以上的患者中13例PRA抗体阳性,3例MICA抗体阳性,1例为抗HLA—I+Ⅱ类和MICA阳性。16例抗体阳性患者移植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移植肾存活未达到10年的患者中15例PRA阳性,3例患者肾功能正常,为抗HLA-Ⅱ类阳性i12例患者移植肾功能均不同程度下降。结论抗HLA抗体和MICA抗体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肾移植术后动态监测抗HLA抗体和MICA抗体的变化,对预测移植肾排斥反应的发生、指导临床治疗、预防移植肾功能减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移植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对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9年移植术前抗HLA抗体阳性,交叉配型阴性且已手术的20例肾移植患者于近期(2014年6月至2014年8月)观察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状态。PRA检测采用美国莱姆德公司提供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LA-I类、II类抗体筛选板。结果 20例术前抗HLA抗体阳性肾移植患者,其中7例为再次肾移植;术前有输血史或/和妊娠患者13例。7例再次移植患者中,术前抗HLA-I类抗体阳性患者1例,目前肾功能丧失(死亡),抗HLA-II类抗体阳性患者2例,1例肾功能下降,1例正常;抗HLA-I+II类抗体阳性患者4例,2例正常,2例失功。13例初次移植患者,2例抗HLA-I类抗体阳性,移植肾功能均正常,6例抗HLA-II类抗体阳性,其中3例肾功能正常,3例肾功能下降或丧失。5例抗HLA-I+II类抗体阳性,其中4例患者移植肾功能下降或丧失,仅1例正常。结论抗HLA抗体仍是影响移植肾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不产生新的抗供者特异性抗体仍可保证移植肾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相关链A基因(MICA)抗体与移植肾慢性失功的关系.方法 选择了1986年~2005年间在北京友谊医院接受肾移植的38例患者,男性32例,女性6例,年龄24~68岁,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高于正常值.采用MICA抗体流式筛查技术,于2009年7月检测MICA抗体和PRA抗体,38例肾移植患者PRA抗体均为阴性,而后观察一年后的肾功能变化.结果 38例肾移植术后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但血肌酐和尿素氮高于正常值的患者中有9例MICA抗体阳性,阳性率达23.68%.9例MICA抗体阳性患者均呈现MICA抗体多特异性.29例MICA抗体阴性患者,经过一年的治疗,7例患者肾功能基本恢复,2例患者恢复透析,20例患者肾功能基本未变.MICA抗体阳性的9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恢复透析,其MICA抗体均为强阳性;另5例患者肾功能基本未变,其MICA抗体4例为弱阳性,1例为阳性.MICA抗体阳性和MICA抗体阴性患者之间恢复透析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25).结论 高滴度MICA抗体是引起移植肾慢性失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亲属肾移植患者术后群体反应性抗体(PRA)产生的频率和肾功能的变化,为预测移植肾长期存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7年9月可追踪的74例亲属肾移植患者进行PRA检测和血肌酐/尿素氮观察。74例患者术前PRA均阴性。结果 23例患者接受了父亲提供的肾脏,5例PRA阳性患者,其中1例抗HLA-I+II类抗体,4例抗HLA-II类抗体。23例患者中21例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在正常范围,2例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不正常,且均为抗HLA-II类抗体患者。19例患者接受了母亲提供的肾脏,2例PRA阳性患者,其抗体分别为抗HLA-I+II类抗体和抗HLA-II类抗体,且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不正常。在26例兄弟姐妹之间供肾的患者中,25例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在正常范围,仅1例患者肾功能不正常;26例兄弟姐妹之间供肾的患者PRA均阴性。结论接受亲属移植肾的肾移植患者术后产生抗HLA抗体的几率低,移植肾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抗HLA-II抗体和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相关链A基因(MICA)抗体与移植肾存活的关系。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8年前手术的321肾移植患者,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和抗MICA抗体,PRA检测采用美国莱姆德公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抗原板检测抗HLA抗体,抗MICA抗体检测采用流式筛查技术。结果 321肾移植患者中共检测出抗HLA-II类抗体阳性患者66例,抗MICA抗体阳性患者18例,分别占肾移植术后患者20.56%(66/321)和5.61%(18/321);抗体总阳性率26.17%(84/321)。66例抗HLA-II类抗体阳性患者中,9例患者肾功能正常,占13.64%(9/66);57例患者肾功能下降或丧失,占75.76%(57/66)。18例抗MICA抗体阳性患者中,肾功能正常患者2例,占11.11%(2/18);肾功能下降患者或丧失患者16例,占88.89%(16/18)。抗HLA-II类抗体和抗MICA抗体阳性与抗体阴性患者对肾功能下降的影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45.80,P0.001)。结论抗HLA-II类抗体和抗MICA抗体是引起移植肾慢性失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抗HLA-Ⅱ类抗体对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根据Terasaki基金会举办的2007年厦门会议的要求,对肾移植术后患者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并长期观察移植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2007年检测出156例肾移植术后抗HLA-II类抗体阳性患者,于2012年6月进行移植肾功能观察总结。PRA检测采用美国莱姆德公司提供的酶联免疫吸附法筛选HLA-Ⅰ类、Ⅱ类混合抗原板。血肌酐和尿素氮检测数据由检验科提供。由于肾移植患者术后导致肾功能下降的因素较多,故把血肌酐/尿素氮正常值115μmol/L/7.14 mmol/L提至130μmol/L/9 mmol/L。结果 2007年检测出的156例抗HLA-Ⅱ类抗体阳性患者中,102例患者移植肾功能基本正常。经过5年连续观察(2012年),102例患者中移植肾完全失去功能的患者6例,占5.77%(6/102);肾功能降低的患者16例,占15.69%(16/102);肾功能正常的患者80例,占78.43(80/102)。54例移植肾功能下降患者,占34.62%(54/156)。经过5年连续观察(2012年),目前移植肾完全失去功能的患者30例,占55.56%(30/54);肾功能降低的患者18例,占33.33%(18/54);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患者6例,占11.11%(6/54)。抗HLA-Ⅱ类抗体阳性患者移植肾功能正常者与移植肾功能下降者,5年后两者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30.29,P<0.001)。结论抗HLA-Ⅱ类抗体是移植肾功能丧失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只有在移植肾功能下降时,才可增加移植肾功能丧失的几率。  相似文献   

12.
PRA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血清中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水平与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1、2年存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62例肾移植患者血清PRA水平,根据PRA的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致敏组和非致敏组,观察两组患者移植手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情况,并随访PRA对肾移植患者移植效果的影响。结果致敏组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较非致敏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PRA水平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成正相关;致敏组患者移植后1、2年移植肾存活率较非致敏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检测患者血清PRA,对预测移植风险、供体选择、避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以及提高移植肾长期存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血清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水平与术后早期排斥反应间的关系。方法对256例肾移植受者术前测定其血清PRA水平,并对PRA与术后早期排斥反应(超急性、加速性、急性排斥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PRA阴性组、轻度致敏组、高致敏组3组间术后早期排斥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3,P〈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8.32~-2.87,P〈0.05、0.01)。男性组PRA阳性率低于女性组(χ^2=14.18,P〈0.01);无输血史组PRA阳性率低于有输血史组(χ^2=5.39,P〈0.05);有妊娠史组与无妊娠史组PR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66,P〉0.05);二次移植组PRA阳性率明显高于初次移植组(χ^2=20.10,P〈0.01)。结论输血、再次移植是PRA阳性的危险因素。随着PRA水平的升高,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升高。肾移植受者血清低水平的PRA可降低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人、肾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肾移植患者依从性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肾移植患者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肾移植患者依从性问卷对886例在上海市6家肾移植中心进行随访的肾移植患者进行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经济负担(P〈0.01,P〈0.05);生活习惯依从性影响因素有移植时间、年龄、肾移植类型、婚姻状态、家庭类型、付费方式和经济负担(P〈0.01,P〈0.05);自我监测依从性影响因素有移植时间和肾移植类型(P〈0.01,P〈0.05);随访依从性影响因素有付费方式和肾移植类型(P〈0.01,P〈0.05)。结论肾移植患者的依从性受各种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根据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目前众多研究证实,肾移植前患者体内群体反应性抗体的存在与否及该抗体的致敏程度对于是否发生排斥反应及移植物存活率的高低、移植后器官功能的实现都有着重要意义。目的:对比分析老年和青年尿毒症患者移植前产生群体反应性抗体的频率。方法:选择402例待做肾移植的尿毒症患者,其中青年组尿毒症患者226例,男179例,女47例;高龄组尿毒症患者176例,男88例,女88例。凡是年龄小于35岁以下和大于50岁以上的尿毒症患者均在统计之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筛查受者移植前血清中HLA-IgG抗体。结果与结论:青年组尿毒症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14例;老年组尿毒症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32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青年组中男性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10例,女性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4例,男女间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老年组中男性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10例,女性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22例,男女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老年尿毒症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产生的频率高于青年尿毒症患者,并且老年女性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产生的频率高于老年男性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