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横断面调查,评价癌因性疲乏、自我形象及社会支持度对该类患者的影响。方法:调查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乳腺癌术后患者181例,对符合纳入调查标准的患者应用自我形象量表、自我形象关系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疲乏量表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81例患者中100%的患者存在癌因性疲乏,其中以中度水平为主;自我形象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之间进行相关分析,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与癌因性疲乏各维度及疲乏总分呈负相关;客观支持与情感、疲乏总分呈负相关;自我形象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之间进行相关分析显示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与癌因性疲乏各维度及疲乏总分呈负相关;客观支持与情感、疲乏总分呈负相关。结论:癌因性疲乏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广泛存在,而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支持和心理状态对预防和缓解癌因性疲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水平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癌因性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对190例乳腺癌化疗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化疗患者总疲乏发生率为100.00%,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发生率分别为97.89%、97.89%、98.42%.癌因性疲乏各维度得分以躯体疲乏得分最高(12.58±4.81)分,情感疲乏次之(7.36±2.90)分,认知疲乏得分最低(6.58±2.76)分.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各维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呈负相关(P<0.05或P< 0.01).结论 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普遍存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偏低.癌因性疲乏与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以提高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3.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格敏 《全科护理》2011,(8):661-663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简易疲乏量表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表分析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的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病人生活质量、功能状况及癌因性疲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因性疲乏与病人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互相影响,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消除或减轻癌因性疲乏,提高乳腺癌病人术后化疗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放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社会支持及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92例乳腺癌放疗病人,在病人放疗期间应用癌因性疲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其进行调查,乳腺癌放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三者的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放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的独立因素。结果:乳腺癌放疗病人癌因性疲乏总分为(26.25±4.78)分、社会支持总分为(45.23±3.98)分、心理弹性总分为(60.12±5.11)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乳腺癌放疗病人癌因性疲乏总分、情感疲乏及认知疲乏评分与社会支持总分、社会支持利用度评分和心理弹性总分及其各维度评分呈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病人文化程度、临床分期、放疗效果、社会支持及心理弹性是乳腺癌放疗病人癌因性疲乏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影响乳腺癌放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可通过加强病人放疗期间心理疏导,强化病人外部社会支持,从而减轻病人放疗期间癌因性疲乏,促进病人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化疗前后的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现状以及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北京某肿瘤医院乳腺中心化疗门诊接受新辅助化疗的115名乳腺癌患者,通过Piper疲乏修订量表和简明健康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新辅助化疗后患者在疲乏总分[2.4(0,9.0)]、行为[1.7(0,10.0)]、情感[1.8(0,8.4)]、感知[2.2(0,10.0)]、认知情绪[1.8(0,10.0)]四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化疗前[0(0,8.9),0(0,8.5),0(0,10.0),0(0,9.4),0(0,9.3)],化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874,-5.892,-5.668,-5.712,-5.363;P〈0.01);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除精神健康外)得分与新辅助化疗前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疲乏与生活质量的精力、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等7个维度得分呈负相关,表现在患者随着疲乏的加重,得分呈降低趋势。结论新辅助化疗会导致乳腺癌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同时新辅助化疗所导致的癌因性疲乏会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的疲乏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简易疲乏量表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表分析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的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病人生活质量、功能状况及癌因性疲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因性疲乏与病人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结论] 乳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互相影响,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消除或减轻癌因性疲乏,提高乳腺癌病人术后化疗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为更好地评估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设计调查我院96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由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Piper疲乏量表组成。结果:离异或丧偶、非在职、重度疼痛、紫杉类+吡柔比星化疗方案、有恶心呕吐、有其他副反应这6个因素分别与癌因性疲乏有显著相关性。结论: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较高,影响癌因性疲乏的主要因素是工作情况、疼痛、化疗方案、其他副反应等。建议医务工作者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杨萍  丁玥  路潜  于新颖  郑修霞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3):2207-2209
目的调查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人随着化疗疗程进展的癌因性疲乏状况。方法应用中文版Piper疲乏修订量表调查70例乳腺癌病人在新辅助化疗前和化疗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的癌因性疲乏状况。结果本组乳腺癌病人完成新辅助化疗1、2、3个疗程后的RPF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化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新辅助化疗后3个疗程之间的RPF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乳腺癌病人接受新辅助化疗前的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为15.7%,而完成1、2、3个疗程后的癌因性疲乏发生率分别为82.9%、80%、80%,化疗后的癌因性疲乏发生率较化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新辅助化疗后3个疗程之间的癌因性疲乏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乳腺癌病人多数在新辅助化疗后出现了癌因性疲乏,但化疗后病人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及发生率并未随着化疗疗程的进展而加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原发性肝癌患者不同治疗方式4个时间点(术后2个月以内)生命质量与癌因性疲乏状况,并分析癌因性疲乏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择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行手术切除的患者54例(手术组),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63例(PRFA组),采用肝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及Piper疲乏修正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5 d、第4周、第8周4个时间点进行生命质量各指标及癌因性疲乏各指标的测量。结果:与手术组相比,PRFA组患者在认知疲乏、行为疲乏及癌因性疲乏术后第4周恢复最好,明显优于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8周时在癌因性疲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所有患者癌因性疲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治疗前。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睡眠、收入、文化、手术切除、疲乏状况总分及行为疲乏对于生命质量总分及4个维度有影响(P<0.05)。结论:PRFA组患者近期的癌因性疲乏较手术组更使患者受益,但两种治疗方式均可明显地降低癌因性疲乏。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生命质量在多个维度上呈显著负相关,疲乏与生命质量两者相互影响,应采取干预措施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早期有氧锻炼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疲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有氧锻炼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患者按床号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化疗前1周开始有氧锻炼,对照组在化疗开始后进行有氧锻炼。应用简易疲乏量表对两组在化疗前1周和化疗后2周的癌因性疲乏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在化疗前1周疲乏程度无明显差异,化疗后2周观察组疲乏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资料经秩和检验-H检验法,Hc=4.30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有氧锻炼可减轻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描述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制定有效的疲乏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设计,方便抽样的方法,采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广州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00例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抑郁水平、睡眠质量进行调查。结果87%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存在癌因性疲乏,呈中等水平;83%患者存在抑郁情绪,且抑郁程度越高,患者的CRF水平越高。患者术前疲乏总分为(4.72±0.88)分,术后为(5.44±1.26)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98,P〈0.01)。患者睡眠质量PSQI评分总分为(11.00±3.85)分,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且影响其CRF的水平,肺癌患者的CRF总分与睡眠质量的得分呈正相关(r=0.234,P〈0.05)。结论肺癌术后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癌因性疲乏,医护人员应关注肺癌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质量,尽可能创造条件减轻患者的疲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的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状况并分析癌因性疲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中文版)及SF-36健康状况量表调查了98例乳腺癌病人门诊化疗期间的癌因性疲乏状况及其生活质量状况。结果本组乳腺癌化疗病人存在疲乏的有63例,占64.29%,其中,中至重度疲乏的有39例,占39.80%。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SF-36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共7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国内正常人群(P0.01)。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疲乏状况总分及癌因性疲乏行为及严重性、情绪和认知、情感3个维度对于除精神健康外的生活质量的7维度有影响(P0.01)。结论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低于正常人群,癌因性疲乏为其化疗期间的常见症状。年龄、癌因性疲乏是导致本组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住院行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表(SSRA)调查其焦虑水平和社会支持状况,并分析焦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术前焦虑及社会支持平均分值分别为(45.38±3.93),(46.20±5.20)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的(29.78±0.46),(34.75±2.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8.01,15.56;P〈0.01);社会支持及其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与术前焦虑呈负相关(r分别为28.01,15.56;P〈0.01)。结论获得较多社会支持的乳腺癌患者焦虑水平较低,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将社会支持作为护理干预的手段之一,帮助患者减轻术前焦虑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晚期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舒适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选取5所三级甲等医院正在接受化疗的149例晚期肺癌患者,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化疗患者舒适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医学应对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研究对象的整体舒适状况得分为(71.72±10.10)分,为中度舒适水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对整体舒适状况产生正向的影响(P<0.01),屈服方式对整体舒适状况产生负向的影响(P<0.01)。结论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指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是改善患者化疗期间舒适状况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首次手术后未放疗化疗患者的抑郁水平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对2007年11月—2008年5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乳腺癌首次手术后2周,尚未进行放疗化疗的124例女性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医学应对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别调查患者的抑郁水平、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状况。用单样本资料的t检验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抑郁水平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用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抑郁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首次术后未放疗化疗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59.7%;抑郁总体与应对总体及其分项目中的面对无相关性,但抑郁总体与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屈服呈负相关。抑郁总体与社会支持总体及其3个维度呈负相关。结论乳腺癌首次手术后未放疗化疗患者的抑郁水平较高,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屈服及社会支持状况均会影响患者的抑郁水平。护士在护理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过程中应指导患者用适当的应对方式,并且充分地应用各方面的社会支持,以降低患者的抑郁水平,增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与乳腺癌患者辅助放射治疗期间癌性疲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按埃德蒙顿症状评估系统的疲劳评分将其分为疲劳组及观察组,比较2组血清炎症因子CRP、IL-6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sTNFR2)的差异;检测每位患者的疲劳相关炎症因子编码基因启动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炎症因子相关基因分型与放射治疗结束时疲劳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共61例患者入组,其中疲劳组37例。观察组24例,癌性疲劳的发生率为60.6%。疲劳组伴有恶心、焦虑及厌食者较观察组多(P均<0.05)。疲劳组放射治疗后血清IL-6水平较治疗前高(P <0.001),观察组放射治疗前、后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L-6水平与疲劳的发生呈正相关(rs=0.51,P <0.001)。2组治疗前后CRP及sTNFR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IL-6启动子编码基因IL6-174 GG基因分型的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结束时的疲劳评分高于CC基因分型患者(P=0.001)。结论血清IL-6水平及IL6-1...  相似文献   

17.
滕东  王晴  任海玲  贾辛婕 《天津护理》2014,22(6):473-475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自我形象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自我形象提供科学的干预措施。方法:对40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乳腺癌自我形象量表(BIBC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评估患者的自我形象和社会支持状况,并与健康人群作对比。结果:自我形象与社会支持之间呈明显相关(P0.05),且自我形象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也都呈现明显的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尤其是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其自我形象评价越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鼓励患者积极应对,并建立全方位、人性化的社会支持网络,有效提高术后患者自我形象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乳腺癌患者生育忧虑与生活质量之间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降低乳腺癌患者生育忧虑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癌症后生育忧虑量表、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生活质量FACT-B量表对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2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生育忧虑总分为(52.36±13.66)分,社会支持总分(69.19±11.71)分,生活质量总分(100.48±19.04)分。生活质量、社会支持与生育忧虑各维度呈负相关(P<0.05)。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及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中介效应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在生育忧虑与生活质量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结论:生育忧虑影响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在缓解乳腺癌患者生育忧虑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需要给予患者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48例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应用一般资料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癌症应对问卷(CCMQ)和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89.86±11.84)分,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r=-0.209,P0.01);面对的应对方式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r=-0.141,P0.01),回避与压抑、屈服、发泄、幻想的应对方式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r=0.196,r=0.329,r=0.303,r=0.307,P0.01)。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疾病不确定感的评估和管理,通过优化患者应对方式,寻求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降低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16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宫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程度水平属于中等程度,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与应对方式屈服维度呈正相关(P〈0.01),与回避及面对维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具有相关性,应提高患者对社会支持资源的利用,指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