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室间隔缺损(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对于粘连于三尖瓣隔瓣边缘上的膜部多个开口型小VSD,采用直接缝合法修补VSD,术后易发生残余漏.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我们对这一类型的VSD均采用切开隔瓣认清VSD边缘后再行VSD修补,成功地防止了术后心内残余分流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治疗伤口感染、修复皮肤组织缺损的新技术.自1992年德国Fleishchmsnn博士首创VSD以来,VSD的有效作用已得到公认[1],我科于2009年6月开展VSD技术治疗,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庞新娜  梁宁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1328-1329
1992年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首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用于四肢软组织创面的治疗,1996年Kovacs报道了用VSD技术治疗慢性溃疡,开创了VSD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先河。2005年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总结各家之所长,自发研制出中国自己的VSD一次性  相似文献   

4.
鲁玲  王晓慧 《现代医学》2021,(6):685-688
目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规范慢性创面负压封闭引流(VSD)管道固定,提高VSD管道安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6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烧伤整形科采用VSD技术治疗的176例慢性创面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采用VSD技术并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治疗的281例慢性创面患者作为实验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生物敷料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治疗创伤性踝关节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6月-2012年6月创伤性踝关节感染患者24例,均给予彻底清创。采用外固定架撑开踝关节,联合生物敷料VSD吸引及单独使用生物敷料VSD吸引治疗各12例,分别记录使用VSD后冲洗液颜色变清的次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及体征消失;细菌培养转阴等指标。结果24例均获得4~28个月随访,外固定架+VSD组及单独VSD组分别随访14.3个月和15.1个月。外固定架联合VSD组较单纯使用VSD组在平均细菌转阴时间及平均使用VSD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外固定架联合生物敷料VSD吸引与单独使用生物敷料VSD吸引治疗创伤性化脓性踝关节感染在治愈率上无明显差异,但平均治疗时间,平均细菌转阴时间缩短,平均使用VSD次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6.
周洁贞  赵君 《中国医疗前沿》2012,(16):82+24-82,24
目的探讨VSD技术在骨科的应用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5月于我科住院并应用VSD技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观察VSD治疗及护理的效果。结果患者均治愈出院,伤口愈合情况良好。结论 VSD可以有效的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感染风险,减轻患者痛苦,有效的护理干预是VSD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 VSD安置术在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其优点在于能够彻底去除腔隙、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为进一步提高治疗质量和患者治疗、护理的满意程度,我院经过三年时间通过对VSD安置技术及术后护理要点不断总结、完善,提出VSD改良安置术及术后优化护理。方法对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60例开放性骨折及软组织剥脱伤患者进行VSD改良安置术并进行优化护理服务,并观察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及护理效果。同时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60例经过清创VSD安置治疗病例定义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VSD单次使用时间、VSD更换次数、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对比,对患者住院满意程度进行评估统计。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出院,但是实验组患者VSD单次使用时间延长、VSD更换次数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高。结论充分细致地做好VSD改良安置及术后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延长VSD单次使用时间、减少VSD更换次数、缩短住院时间、节省换药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效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增生,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特别是Amplatzer室间隔封堵器问世以来,先心病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越来越成熟,适应症越来越宽,但至今还未见VSD合并左室右房通道(LV-RA)介入治疗的相关报道.我科自2003年开展介入治疗VSD至今,共成功封堵治疗4例先心病VSD合并LV-RA,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残余空间隔缺损的再手术治疗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残余室间隔缺损(VSD)的发生原因、防治措施、手术指征和手术要点。方法 对12例施行残余VSD再手术治疗患者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手术指征和手术要点进行分析。结果 12例中8例首次手术于1977年至1997年在我院施行,4例在外院施行,我院VSD再手术率为0.18%。首次手术时单纯VSD 9例,法洛四联症(TOF)3例。再次手术间期平均4.1年(5个月~12年)。再次手术发现10例VSD再通部位均在三类瓣前隔瓣基底附近,残余VSD长径平均1.2cm(0.3~2.5cm)。手术死亡3例,死亡原因包括低心排、心律失常和心包填塞。结论 1.VSD再通好发于三尖瓣前隔瓣基底邻近,这与该区域邻近主动脉瓣和传导束等重要而结构复杂、可利用缝合的坚固组织少、三尖瓣叶和腱索的遮挡造成VSD的边缘暴露不清等因素有关。2.预防VSD再通关键在于充分暴露VSD边缘,防止漏缝和撕裂。3.0.5cm以上的残余VSD应尽早手术。4.再次手术以右房切口和补片修补为佳,术终止血要严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VSD负压吸引在治疗胫前经久不愈创面的护理.方法自2011年2月—2012年12月我科采用VSD负压吸引治疗胫前难愈性创面28例,结果28例中20例经一期VSD负压吸引术后肉芽生长良好,二期转瓣或植皮辅助VSD负压吸引全部存活;8例经两次清创VSD负压吸引后,二期植皮,辅助VSD负压吸引,术后10-14天拆除VSD负压吸引,植皮全部存活,截孔全部闭合.平均住院日为29天.结论 VSD负压吸引技术在胫前难治性创面的治疗上效果明显,是治疗严重创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正确的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多见于大型的VSD或高位VSD.发生率为5%~8%.发生在肺动脉瓣下者约为78%,嵴下型VSD位于主动脉瓣下者其发生率约32%.1980~1993年我院收治VSD+AI者19例.均经手术治疗.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VSD技术治疗骨科严重开放性损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VSD即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回顾我院骨科在2007年2月-2009年2月间应用VSD技术治疗23例严重开放性损伤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腹部手术后低位肠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0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低位肠瘘患者18例,均应用VSD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低位肠瘘患者经VSD治疗7~40 d后肠瘘愈合拔管,拆除VSD装置;1例患者经治疗瘘口反复不愈合,半年后再次手术治疗.治疗有效率94.4%.结论 VSD在腹部手术后低位肠瘘治疗上安全有效,可缩短治疗时间,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VSD负压吸引在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护理方法.方法 自2010年8月-2011年8月采用VSD负压吸引治疗难愈性创面47例.结果 33例中30例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经一期VSD负压吸引术后肉芽生长良好,二期转瓣植皮全部存活;3例经一期VSD负压吸引后,二期植皮,辅助VSD负压吸引,术后10-14天拆除VSD负压吸引,植皮全部存活,色泽红润,截孔全部闭合.结论 VSD负压吸引技术在难愈性创面的治疗上具有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成本及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等优点,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有效方法.安全有效的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敷料结合对流冲洗技术治疗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实验效果。方法 2008年9月-2010年4月间收治的43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随机分组,清创后创面分别予单纯VSD(单纯VSD组)和VSD复合对流冲洗(VSD复合对流冲洗组)治疗,并于术后定期行引流液细菌培养,首次植皮前取创面肉芽组织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对比两组植皮手术前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植皮或皮瓣转移存活以及引流管堵塞率、引流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两组处理方法肉芽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表达强度的差异。结果 VSD复合对流冲洗组引流管堵塞率较单纯VSD组低(P<0.05),两组引流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VSD组植皮前住院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较VSD复合对流冲洗组长(P<0.01),植皮及转移皮瓣成活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显示,植皮前VSD复合对流冲洗组肉芽组织中EGF表达强度较单纯VSD组增高(P<0.05)。结论 VSD复合对流冲洗可降低VSD引流管堵塞率,促进肉芽组织局部EGF表达,有利于创面修复。  相似文献   

16.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是先天性VSD最常见的类型,对于膜周部VSD的治疗,目前主要为介入和外科手术两种方法,而介入治疗(双面伞修补室间隔缺损)被认为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方法。自2002年Amplatzer膜周部VSD封堵器和国产膜周部VSD封堵器开始被临床应用以来,由于其创伤小、  相似文献   

17.
罗小军  张春  张秀雄 《当代医学》2011,17(31):90-9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对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12月期间22例因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行VSD治疗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22例患者VSD治疗后痊愈或二期植皮成功。其中1例发生创面感染,经更换敷料后再次行VSD治疗完全愈合。患者治疗期间McGill疼痛评分为(3.15±1.20),属轻到中度疼痛。结论 VSD对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有显著疗效,且感染发生率低,患者痛苦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对慢性难愈性创面(CRW)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21年3月在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CRW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VSD组44例单用VSD治疗,VSD联合PRP组44例在VSD治疗的基础上联合PRP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疼痛程度、氧化应激及血管新生情况。结果 VSD联合PRP组治疗14天创面愈合率(84.09%)较VSD组(63.64%)高,而创面愈合时间[(32.52±3.15)天]较VSD组[(38.65±3.26)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14天后VAS评分均降低,且VSD联合PRP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14天后MDA、AOPP均降低,且VSD联合PRP组更低,而SOD升高,且VSD联合PRP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14天后bFGF、VEGF均升高,且VSD联合PRP组更高,而ES降低,且VSD联合PRP组更低,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19.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创腔感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下肢创腔感染效果。方法2008年7月至2009年2月本院收治的13例下肢创腔感染患者常规清创后,采用VSD技术进行引流治疗。选择2005年2月至2008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6例下肢创腔感染患者作对照,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VSD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VSD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VSD组抗生素使用天数、引流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VSD可以明显地促进下肢创腔感染的愈合,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虎雄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1):1369-1370
目的:评价在下肢开放性损伤中VSD技术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55例下肢开放性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应用VSD技术治疗的方法.结果:VSD技术治疗下肢开放性损伤具有引流充分,感染率低,肉芽组织生长快,治疗时间短等特点,.结论:VSD技术能有效解决早期伤口覆盖的难题,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