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22例患儿多在腹泻3d内发生无热或低热惊厥,全身强直-痉挛性发作21例,局灶性发作1例,每次持续时间短,每次持续约10s-5min,一次病程中惊厥平均发作1.5次,惊厥后无明显意识障碍,预后良好;血生化、脑CT、脑脊液和发作期间的脑电图均正常;经补液、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均在2周内痊愈出院;所有患儿1年内进行了随访,无明显后遗症,无癫痫症状发作。结论临床特点:年龄以6个月~2岁的婴幼儿多见,秋冬季发病;血生化、脑CT、脑脊液和发作期间的脑电图均正常;惊厥多以全身强直一痉挛性发作为主,在疾病的早期(3d内),发作持续时间短,可反复发作,惊厥后无明显意识障碍,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轮状病毒胃肠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方法 应用胶体金法检测住院1,232例腹泻患儿感染轮状病毒情况,其中轮状病毒性肠炎541例,非轮状病毒性肠炎691例,合并惊厥的病例建立档案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状况.结果 541例轮状病毒肠炎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6例(4.8%);其中并发良性惊厥18例(3.3%),并发脑炎8例(1.5%).691例非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0例(1.4%).其中并发良性惊厥者8例(1.1%).并发脑炎2例(0.3%),两组患儿治愈后随访1年未发现后遗症.结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有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情况,但其发病率低,症状较轻,无需长期抗癫痫药治疗.预后多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与惊厥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10月~2005年1月期间住院的502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病例,对其中41例伴有惊厥的患儿的临床及实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并中枢神经系统脑炎18例,良性惊厥23例,均发生在感染的早期。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4.
张娜  黄花荣 《新医学》2020,(9):706-709
目的探讨轻度婴幼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BICE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及随访情况等。结果 56例BICE患儿发病年龄以12~36个月常见(占92.9%),发病季节以秋冬季常见(占87.5%)。37.5%患儿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惊厥发生在病程的第0~4日,持续时间10 s~10 min,常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82.1%患儿无发热,17.9%患儿有低热,病程中惊厥反复发作倾向性强。26.8%患儿惊厥前无典型腹泻症状。所有患儿均无重度脱水或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表现。仅2例患儿急性期的脑电图存在异常,1个月后复查正常。随访时间6个月~5.5年,2例患儿曾再次出现惊厥,诊断为热性惊厥。1例患儿自出生后即存在生长发育缓慢,其余患儿生长发育评估未见明显异常。结论BICE多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的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是其重要的诱因,临床预后普遍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儿惊厥(BICE)的临床过程和特点。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因急性胃肠炎合并无热惊厥的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和出院后的随访,排除电解质异常、热性惊厥、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精神运动发育异常引起的惊厥,观察患儿的复发及预后情况。结果286例中有22例符合BICE临床特点,发病年龄6个月~2.6岁。惊厥多数呈全身强直一阵挛样发作,少数为部分性发作,惊厥发作多在病程的第1—3天,无频繁发作。出院后随访1~2年,均未见惊厥复发,生长发育正常。结论BICE高发于1—2岁的幼儿,惊厥在病程早期发生,以全身强直一阵挛样发作多见,易于控制,无复发,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与惊厥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3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惊厥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脑炎11例,良性惊厥25例,均发生在感染早期。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可合并惊厥,预后好,临床上应仔细分析引起惊厥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22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惊厥的患儿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给予基础护理、惊厥护理、发热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22例患儿7 d~10 d均痊愈出院,出院后1个月~3个月随访观察,无惊厥再发生。  相似文献   

8.
薛莉  晁玲 《全科护理》2011,9(23):2083-2083
对22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惊厥的患儿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给予基础护理、惊厥护理、发热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22例患儿7 d~10 d均痊愈出院,出院后1个月~3个月随访观察,无惊厥再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幼儿轻度肠胃炎伴良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轻度肠胃炎伴良性惊厥患儿6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6~37个月。回顾性分析患儿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结果 62例患儿均为急性起病,体温稍有升高(但均38℃) 5例,其余患儿体温均正常;发病季节多在秋冬季,首次惊厥多发生于轻度胃肠炎病程的前3 d,惊厥发生次数多为1~2次,惊厥发生时持续时间多5 min。惊厥呈全身强直-阵挛发作57例,全身强直发作5例。轮状病毒抗原检查阳性者27例,阴性者35例。出院时患儿各项指标检查均显示正常,随访未见惊厥复发。结论婴幼儿轻度肠胃炎伴良性惊厥主要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多为无热惊厥,通常病情易于控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23例BICE患儿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结果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儿惊厥多发生在胃肠道症状出现后1~3 d,发作次数(1.86±0.86)次,轮状病毒检测阳性20例(87.0%)、阴性(13.0%),经临床治疗后全部治愈,随访6~12个月,无惊厥发作.结论 BICE多发生于1~2岁幼儿,以9~12月份多发.惊厥均在病程3 d内发作,发作前大多有轻度轮状病毒胃肠炎,出院随访无惊厥复发,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婴儿良性部分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探讨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生后24个月内起病、排除热性惊厥、症状性癫痫、发育异常的婴儿惊厥进行临床及脑电观察,并随访治疗和预后。结果:35例患者7例惊厥伴轻度胃肠炎,5例有良性婴儿惊厥家族史,29例有丛集性发作,14例VEEG监测证实分别为起源于颞、枕、额、顶区的部分性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无异常。所有病例均接受抗癫痫单药治疗,5例失访。30例平均用药时间8.1个月,29例于服药6个月内发作消失,停药后3例复发,随访期内未见2岁后再复发者,21例随访至2岁以上确诊为婴儿良性部分性癫痫。结论:起病早期有以下特点应考虑婴儿良性部分性癫痫可能:①首发年龄1岁以内,不超过2岁;②复杂部分性发作或复杂部分性发作伴泛化;③呈丛集性发作,但无癫痫持续状态;④无神经系统基础病,发作无明显诱因;⑤起病前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神经影像检查正常;⑥可有婴儿良性惊厥家族史;⑦发作间期脑电图无异常,发作期有痫样放电。  相似文献   

12.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发心肌损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小儿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并发心肌损害(myocardial damage,MD)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收集207例RV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MD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7例RV肠炎患儿中,合并MD 112例(54.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1岁、中度及重度脱水、酸中毒、心电图异常是小儿RV肠炎并发MD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岁是小儿RV肠炎并发M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有中度或重度脱水、酸中毒、心电图异常的RV肠炎患儿,尤其当年龄≤1岁时,需重点监测心肌损害情况,并及时给予保心等干预治疗,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儿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方法自2006年11月至2008年11月对因急性胃肠炎(GE)合并无热惊厥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出院后随访。结果在观察研究时间内共有9例符合BICE临床特点,男4例,女5例,发病年龄最小12个月,最大30个月。临床GE症状不严重,惊厥呈全身强直.阵挛样发作,无热或低热,惊厥发作多在GE病程前3d,可多次发作,惊厥发作易控制。出院后随访1个月-2年,未见惊厥复发,生长发育如正常儿。结论GE患儿可伴有无热惊厥,胃肠道症状轻,惊厥早期发生,惊厥形式为全身强直一阵挛样发作,发作次数少于3次,易控制,无复发,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时心肌酶及心肌钙蛋白I的改变其及临床意义。[方法]68例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检测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将其结果与同期健康儿进行比较。[结果]16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53例心肌酶异常,占84.12%;23例肌钙蛋白I阳性,占33.82%。[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伴有心肌损害的比率很高,在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时应注意护心治疗。  相似文献   

15.
贾铮  郭卫东  李春英 《疾病监测》2013,28(7):536-540
目的 研究呼和浩特地区5岁以下儿童腹泻轮状病毒(Rotavirus, RV)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毒基因亚型特点。 方法 采集内蒙古妇幼保健医院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所有≤59月龄的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789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RV,抗原阳性标本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方法做基因亚型检测。最后整理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检测789份粪便标本,ELISA法检出阳性288份,阳性率为36.50%。轮状病毒腹泻的主要流行月份为10月至次年2月,12~23月龄组感染率最高为50.00%,2岁以下患儿占全部患儿总数的95.83%。轮状病毒G血清亚型检测中,2010 2011年以G3亚型为主,占37.6%,2011 2012年以G9亚型为主,占67.3%;轮状病毒P基因亚型检测中,2010 2012年以P[8]亚型为主。 结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呼和浩特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流行优势毒株发生了从G3到G9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肠道内、外感染时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3月40例因轮状病毒肠道内、外感染住院的患儿,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与20例正常婴幼儿进行比较。结果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肠道外感染组患儿外周血CD4+、CD4+CD25+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均增高,而NK细胞下降;轮状病毒肠炎肠道内感染组患儿外周血仅NK细胞下降。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肠道外感染组患儿CD3+、CD4+、CD4+CD25+T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比肠道内感染组组患儿高。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并发肠道外感染组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明显紊乱,而肠道内感染组未见明显异常。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轮状病毒肠道外播散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异型淋巴细胞数量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50例RV肠炎患儿(肠炎患儿组)及30例健康小儿(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和异型淋巴细胞数量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RV肠炎患儿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RV肠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水平下降。治疗后RV肠炎患儿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水平上升甚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RV肠炎患儿治疗前后进行异型淋巴细胞数量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检测有助于对病毒感染的判断及了解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和对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对RV肠炎患儿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乐托尔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仅补充水和电解质,治疗组72例,加服乐托尔(235mg/片),剂量:<6月,470mg/d.~1岁,705mg/d,~3岁,940mg/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7%,与对照组(63.3%)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乐托尔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54例血清心肌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并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与非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心肌酶的水平,探讨轮状病毒感染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54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作为观察组,78例轮状病毒阴性的腹泻病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入院后抽取取空腹血清检查心肌酶[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经治疗,腹泻症状消失后,将心肌酶三项均增高患儿的血清心肌酶进行治疗前后的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血清心肌酶三项(AST、CK-MB、CK)的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入院时,观察组心肌酶三项均异常者有30例,占55.6%;对照组心肌酶三项均异常者有13例,占16.7%。观察组心肌酶异常者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观察组心肌酶三项均异常者心肌酶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心肌酶三项均异常者心肌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较非轮状病毒性腹泻更容易导致患儿心肌的损伤,经治疗后,心肌酶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因此,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时应进行心肌酶的检测,并注意排除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20.
天津地区住院腹泻儿童轮状病毒的检测及其毒株型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天津地区5岁以下住院腹泻患儿A组RV的感染情况及其型别特点.方法 收集天津市儿童医院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837份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A组RV抗原,将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细胞培养,产生细胞病变(CPE)后,提取病毒RNA,RT-PCR扩增病毒VP7基因,并将PCR产物阳性标本测序,证实其VP7(G)血清型.同时收集其临床相关资料.结果 837份标本RV抗原阳性率为26.3%(220/837);90.5%(199/220)的RV腹泻发生在24月龄以下患儿;发病高峰时间主要集中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208份接种的RV抗原阳性标本中,病毒分离后用PCR鉴定阳性95份,对其中35份电泳较好的PCR产物阳性标本作序列分析,除1份为G9型、2份为G3型外,其余均为RV G1型.结论 RV是天津地区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流行的基因型以G1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