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4.
目的探索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与血清铁缺乏的关系。方法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铁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病例组中血清铁降低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中贫血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血清铁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维生素A、D水平与早产儿呼吸道感染肺炎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将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呼吸道感染肺炎早产儿纳入疾病组;另将同期本院80例健康体检婴儿纳入健康组。再根据反复呼吸道感染标准将疾病组中的单纯呼吸道感染肺炎早产儿纳入单纯感染组(n=46),将呼吸道感染肺炎后反复呼吸道感染早产儿纳入反复感染组(n=34)。回顾性分析各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比较健康组和疾病组的一般资料和维生素A、D水平;比较单纯感染组和反复感染组的维生素A、D水平及缺乏情况;采用Pearson法分析维生素A、D与早产儿呼吸道感染肺炎及肺炎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维生素A、D对早产儿呼吸道感染肺炎及肺炎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健康组和疾病组性别比例、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维生素A、D水平均高于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感染组维生素A、D水平均高于反复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感染组维生素A、D缺乏率均低于反复感染组,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6.
1997年 10月~ 1999年 10月我科应用必思添 (Bios tim ,赫美罗公司生产 )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本组 5 0例均为儿科门诊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1] 的患儿。 1~ 3岁 30例 ,4~ 6岁 14例 ,7岁以上 6例 ,其中男 35例 ,女 15例。治疗前每年上感发作频率 (10 5± 2 .5 )次。本组中 40例患儿在治疗前后对比检测了血T细胞亚群。1 2 观察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 ,治疗前后均进行临床观察和详细记录 ,每个月随访一次 ,共随访 1年。其中 40例治疗前及治疗后 12个月取血…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微量元素缺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微量元素铁、锌、钙缺乏的关系。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月来我院做健康体检及儿童保健的587名婴幼儿,采指尖微量血检测铁、锌、钙元素。其中387例婴幼儿明显缺乏铁、锌、钙,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无微量元素缺乏的婴幼儿为对照组;治疗组每日餐后口服硫酸亚铁、葡萄糖酸锌或葡萄糖酸钙3月,观察组仅进行喂养指导。随访1年,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与三种微量元素缺乏的关系。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1月、2月血清铁、锌、钙值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治疗组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纠正微量元素的缺乏能增强患儿抵抗力,减少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8.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引起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4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的4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对其免疫功能、所处的气候环境,父母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儿童血微量元素等项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免疫功能低于对照组,父母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儿童血铅、微量元素等项目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引起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较多,其中患儿免疫功能、所处的气候环境,父母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儿童血微量元素等项目对其影响较大。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益肺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86例RRTI患儿随机分戍2组。治疗组45例予健脾益肺的玉屏风散加味方口服3个月,对照组予以多抗甲素片口服3个月。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治疗组半年内治疗后每月呼吸道感染次数、发病天数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半年内治疗后每月呼吸道感染次数、发病天数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肺法可增强免疫,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对防治RRTI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转移因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移因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6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转移因子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时间、退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显效时间、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转移因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12.
For years the typical appearance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induced infection of th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has been discussed. All available studies have led to different result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ntrol these results, with 108 children. The age range was 1 day to 10 years (median 7 months). Within 72 h of admission, all children developed an RSV infection of th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Chest X-rays (pa-view) of 55 children under, and 53 children over, the age of 6 months (10/53>24 months) were evaluated. The diagnosis of RSV and the chest X-ray were mostly done on the same day. The major radiological findings of the two age-groups were compared by Wilcoxon's unpaired rank sum test. Major radiological findings were: normal chest X-ray (30%), central pneumonia (32%) or peribronchitis (26%).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age-groups. Other findings were emphysema (11%), pleural effusion (6%), lobar- or broncho-pneumonia (each 6%), atelectasis (5%) or pneumothorax in one case. Therefore, the most common radiological findings in RSV-induced infection of th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supported by our results (RSV infection without bacterial superinfection) are central pneumonia, peribronchitis or normal chest X-ray. Thus an age-group separation into under or over 6 months is no longer necessary.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呼吸道病毒病原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7至2019-06在萍乡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7656例的病例资料,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鼻咽分泌物中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抗原。7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腺病毒。结果 7656例患儿中,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为25.57%,检出率排名前三的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13.39%),腺病毒(4.79%),甲型流感病毒(3.24%)。各年龄组患儿病毒检出情况:<1岁组30.11%,1~<3岁组25.79%,3~<6岁21.80%,≥6岁16.08%,年龄越小患儿病毒检出率越高,不同年龄组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呼吸道合胞病毒在<1岁组患儿中检出率最高21.51%,腺病毒在3~<6岁组患儿中检出率最高10.27%。不同性别阳性检出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RSV、IFVA感染集中在冬春季,ADV、IFVB感染集中在4-6月,其他病毒呈全年散发。检出12例(0.16%)2种病毒协同感染。结论 病毒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了解本地区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流行病学对临床诊疗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亚类及细胞免疫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志炜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12,(6):37-39
目的探讨d,JD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我科被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35例.另选正常35例儿童为对照组,检测血清IgG、IgA、IgM及IgG亚类水平;检测CD分子的表达。结果RRTI组患儿的血清IgG、Ig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gM水平低于对照组,RRTI组患儿的血清IgG2和IgG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gG1、IgG3水平差异无显著性。35例RRTI患儿中IgG亚类缺陷共17例,检出率为48.6%(17/35)。RRTI组患儿的CD3、CD4分子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D8、CD4/CD8、CD19、CD16+56等表达两组比较无差异。结论IgG亚类能够比较敏感地反映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IgG亚类缺陷的患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T细胞功能障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监测患儿血清IgG亚类及各项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人鼻病毒(HRV)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01至2017-12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收治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患者138例。根据病毒感染情况分为单纯RSV感染组、单纯HRV感染组、RSV和HRV合并感染组。比较三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婴幼儿期呼吸道病毒感染与6~8岁时复发性喘息、哮喘发生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138例患儿,其中84例单纯RSV感染、20例单纯HRV感染和34例合并感染。单纯RSV感染的婴幼儿年龄最小[(5.64±2.16)个月],呼吸衰竭比例最高(25.00%),对吸氧的需求最高(25.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时单纯RSV感染组、单纯HRV感染组和合并感染组反复喘息发生率依次为39.29%、20.00%和35.29%,哮喘发生率依次为7.14%,10.00%,11.7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婴幼儿单纯RSV组中,有哮喘家族史患儿6~8岁期间发生反复喘息的比例(87.50%)高于无家族史者(23.0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单纯RSV感染婴幼儿具有更高呼吸衰竭比例,存在有哮喘家族史的RSV感染患儿6~8岁时发生反复喘息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病原学检查及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致病原变化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因下呼吸道感染的重症患者,入院时使用抗菌药物前,对痰液和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与药敏MIC试验。结果:下呼吸道感染的病菌中,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感染呈上升趋势;表皮葡萄球菌已成为重要的致病菌;葡萄球菌属耐青霉素已极为常见,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为MRSA菌株,大多数表皮葡萄球菌为MRSE菌株;几乎所有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青霉素不同程度耐药,部分对氨苄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少部分甚至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近3年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有逐年增多趋势。结论:近年来普遍性地、无节制地滥用抗生素是导致菌群失调、条件致病菌滋生和细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因素。应该提倡科学地、合理地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了广州与潮州产青果中13种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发现其含有多种人体必需和与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有关的微量元素;初步讨论了它们与青果功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及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 (RRI)患儿T细胞亚群及卡介菌多糖核酸 (BCG PSN ,商品名 :斯奇康 )疗效。方法 6 0例RRI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治疗组加用斯奇康治疗 ,用APAAP法测定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治疗前RRI患儿CD 3 、CD 4 百分率及CD 4 /CD 8比值显著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CD 8百分率显著升高 (P <0 0 1) ;经斯奇康治疗后 ,RRI患儿CD 4 百分率及CD 4 /CD 8比值显著升高 (P <0 0 1) ,CD 8百分率显著下降 (P <0 0 1) ,与治疗前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RRI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斯奇康可调节T细胞亚群平衡 ,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对RRI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导流杂交HPV分型检测技术,对482例宫颈病变患者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并与组织学检测结果比较。结果对照组、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鳞癌HPV总感染率分别为23.0%、94.0%、96.1%、97.3%、100%,呈上升趋势;多重感染率分别为21.4%、50.0%、48.0%、45.1%、33.3%,呈下降趋势。结论宫颈HPV多重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有降低趋势,宫颈病变进展可能与感染HPV基因型多少无关,而与感染HPV亚型致病力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内感染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产科出生并在新生儿病房住院的462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宫内感染对早产儿NRDS发病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早产儿NRDS发病的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胎膜早破、羊水情况、新生儿败血症,其中,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及新生儿败血症会促进早产儿NRDS发病。胎膜早破的早产儿NRDS的发病率(34.3%,46/134)高于无胎膜早破者(24.1%,79/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8,P<0.05)。无羊水污染的早产儿NRDS的发病率(22.3%,42/188),与Ⅰ度羊水污染者(24.6%,33/1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9,P>0.05);低于Ⅱ度羊水污染者(34.4%,3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1,P<0.05);低于Ⅲ度羊水污染者(38.3%,1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6,P<0.05)。有新生儿败血症的早产儿NRDS的发病率(38.3%,36/94)高于无新生儿败血症者(24.2%,89/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57,P<0.05)。结论宫内感染会增加早产儿NRDS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