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肿瘤患者医院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我院192例肿瘤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具有显著性统计意义的危险因素有:患者年龄、住院时间、肿瘤期别、抗肿瘤治疗、侵袭性操作、滥用抗生素和白细胞数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患者高龄、肿瘤晚期、侵袭性操作和白细胞数低下与真菌感染的发生显著关联。结论必须加强控制易感因素,减少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不同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各有特点,明确其好发人群对于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意义重大。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因其免疫力下降,易合并感染,但与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综述了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探讨糖尿病在侵袭性肺真菌感染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肝衰竭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对1985年以来住院肝衰竭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32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抗真菌感染治疗后的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失败组;按出院时患者主要诊断的综合疗效,将患者分为好转组和无效组.结果 抗真菌治疗有效组153例,失败组170例.出院时好转91例,无效232例.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在主要诊断、抗真菌治疗效果、并发症数量、Child-Pugh分级和TBil、WBC水平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并发症数量、抗真菌疗效和Child-Push分级为患者转归的有效预测因素;所得logistic回归方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2.结论 影响肝衰竭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有:并发症数量、抗真菌疗效和Child-Pugh分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130例,使用迪尔鉴定仪鉴定真菌种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LF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本组130例HBV-ACLF患...  相似文献   

5.
73例肝病患者发生医院内真菌感染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病情况、易感因素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收住院的肝病患者真菌感染情况。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50.2岁,真菌感染前有89%的患者出现了细菌感染,易感因素为应用抗菌素、激素等药物、侵袭性操作、血浆置换等治疗方法的不合理应用,医院内真菌感染的病死率为37.0%。结论 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等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发生医院内真菌感染后,加重基础疾病病情,抗菌素、激素等药物和侵袭性操作和血浆置换等治疗方法的不合理应用,加重基础疾病和重度感染不可避免,导致病死率增加。  相似文献   

6.
抗原检测对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尸检研究发现75%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在生前漏诊,而漏诊率高的主要原因是诊断困难,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基础疾病所掩盖,确诊通常需要侵入性手段获得组织标本,而侵入性的操作常因患者的病情所限难以实施。为了提高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目前国内、外都制定了相应的关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指南,将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分为确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CCU病房老年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CCU病房的76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老年患者平均年龄72.4岁,共分离真菌117株,其中念珠菌属94.8%;均有基础疾病重、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大剂量使用激素、机械通气和各种有创导管等高危因素;早期、足量药物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重视消除或避免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有助于降低临床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弥漫性结缔组织病(DCTD)住院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上海仁济医院风湿科住院的DCTD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33例.对照患者来自同期住院的67例其他感染患者,包括活动性结核感染患者33例和其他细菌感染患者34例.同时,历史对照为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1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按数据分布类型选用相应的统计方法: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x2检验,确切概率法;多元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和Log-rank生存分析.结果 DCTD患者中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主要的基础疾病为SLE(18例.55%),系统性血管炎(4例,12%)和炎症性肌病(4例,12%).最常见的病原致病菌为念珠菌属(13例.39%),隐球菌属(10例,30%)和曲霉菌属(3例,9%).感染部位则包括肺部(19例,58%),中枢神经系统(9例,27%)和血液播散型(4例,12%).6例(18%)患者死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相对于其他感染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基础疾病的病程较短、感染前暴露的激素量较多、肝酶增高、空腹血糖增高及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历史生存对照分析,发现近几年的SLE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短期生存率提高(历史组和近期组分别为64%和83%).结论 熟悉DCTD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疾病谱及相关的危险因素将有助于临床医生及时恰当地干预;侵袭性真菌感染认识的进步和抗真菌药物的进展最终有望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继发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其发病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预防提供有利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该院呼吸内科符合COPD急性发作期诊断的60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比真菌感染组和非真菌感染组的资料。结果 602例患者中继发真菌感染83例(12.13%),无性别差异。共发现真菌菌种5种,其中白色念珠菌54例(65.06%),光滑念珠菌4例(4.82%),克柔念珠菌11例(13.25%),曲霉菌4例(4.82%),热带念珠菌2例(2.4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住院时间、血浆白蛋白、激素疗程、抗生素种类和疗程、侵袭性诊疗操作均为继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把相关危险因素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长、激素和抗生素疗程长、低蛋白血症、存在侵袭性诊疗操作为主要相关因素。结论对于老年、住院时间长、存在侵袭性诊疗操作、低蛋白血症、长期广谱高效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的COPD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应该警惕继发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并探讨重症肾脏疾病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易感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症肾脏病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原学及影像学依据确诊肺部真菌感染,根据病原学及药敏结果给予抗真菌治疗. 结果:本组患者中男13例,女12例,平均52.1 ±16.5岁(21~76岁);其中狼疮性肾炎6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5例,肾移植术后患者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3例,糖尿病肾病、多发性骨髓瘤和流行性出血热各1例.最常见的感染病原是白色假丝酵母菌(13例,52%),其次是曲霉菌(8例,32%),另有热带假丝酵母菌2例(8%),光滑假丝酵母菌和新型隐球菌各1例(4%).19例(76%)患者在感染前使用免疫抑制治疗.易感因素包括高龄,应用免疫抑制剂,贫血,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异常及合并糖尿病等. 结论:重症肾脏疾病行免疫抑制治疗患者易并发肺部真菌感染,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常见,控制易感因素、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预防及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ESLD)患者由于住院时间长、免疫功能调节失衡、多合并有细菌感染且常因行侵袭性操作等原因,在临床上合并真菌感染并不少见.由于其表现不典型不易早期发现,ESLD一旦合并真菌感染往往诱发或者加重疾病进展、病死率增加.因此,本文主要就近年来有关ESLD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等热点及难点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54例肺结核继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易感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54例肺结核继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4例肺结核继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例中真菌感染所占比例为15.3%,其中白色念珠菌在肺结核继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中占81.5%.下列因素与肺结核继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有关:长期应用二种以上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激素,合并贫血、营养不良、呼吸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合并症。结论当肺结核患者存在相应的易感因素,即出现长期发热和/或有多系统损害,肺结核经正规治疗效果不理想,或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临床不能解释的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情况,影像学检查出现新的病灶,如广泛的斑片影、结节影等,应高度警惕肺结核继发真菌感染,应及时做痰或支气管肿泡灌洗液标本的病原学检查,以明确诊断。临床医师应注意在工作中减少和避免肺结核继发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逐渐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且病情易被基础病掩盖,造成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精准的实验室诊断是实现精准临床诊疗的前提和基础。该文对目前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常用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标本直接镜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真菌培养、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等的诊断性能及注意事项进行介绍与评价,从而提高临床医师及实验室人员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实验室检测方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侵袭性真菌感染在近些年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上升,对人类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能够尽早确诊、绘制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原谱是提高侵袭性真菌感染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与传统方法相比,分子诊断技术大大缩短了诊断所需时间,同时提高了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操作简便、易于重复.本文对研究较多的分子诊断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基因测序等以及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原谱调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方法分析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真菌感染组,n=80例)和COPD未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对照组,n=80例)的病例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结果 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与长期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低蛋白血症、并发糖尿病并发症和Ⅱ型呼衰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长期使用抗生素、机械通气、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和低蛋白血症均为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加强全身营养支持,积极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可有效降低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刘殊  刘艳  许崇安 《山东医药》2007,47(16):13-13
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低下、放化疗致白细胞减少、应用广谱抗生素、深静脉置管或其他侵袭性操作等原因,易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严重者可致死亡。2004~2006年,我们对25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5例患者,男20例、女5例,年龄27~76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高危感染因素及对不同药物的治疗反应。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探讨151例确诊为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高危易感因素,病原学分布情况及其对不同药物治疗的反应。评估不同药物治疗IFI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对相应结果应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1例IFI患者中感染前使用广谱抗生素者占49.02%,粒细胞缺乏者占45.10%。感染部位以单纯呼吸道感染为主(74.17%)。确诊和临床诊断的43例患者中共分离出致病真菌43例,其中自假丝酵母菌所占比例最大(占44.19%)。伏立康唑组的总有效率与两性霉素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两性霉素B组(11.62%比63.08%,P〈0.05)。结论本组侵袭性真菌感染以念珠菌属感染为主,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及粒细胞缺乏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易感因素。伏立康唑的临床疗效与两性霉素B相当,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两性霉素B少。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是肺曲霉病的一种类型,其危害最大,病死率最高.近年来,侵袭性肺曲霉病作为一种严重的机会性真菌感染,在COPD患者报道日益增多,除恶性肿瘤、器官移植外,COPD已成为IPA的第3位易患因素.据文献报道10%以上的COPD患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5%以上合并IPA.另外有研究表明,全球约1%~2% COPD患者死于IPA,而COPD合并IPA的病死率高达72% ~ 95%.现将COPD合并IPA等风险因素研究及诊断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方法 回顾357例在我院住院诊治的MM患者,记录是否合并 IFI、一般临床资料、并发病、抗真菌治疗以及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 44例(12.3%)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曾发生IFI,其中3例(6.8%)为确诊病例,8例(18.1%)为临床诊断,33例(75.0%)为拟诊.44例患者中,10例(22.7%)处于诱导化疗时出现真菌感染;4例(9.1%)为平台期;27例(61.4%)处于疾病进展状态;3例(6.8%)在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过程中发生真菌感染.感染部位以肺部最常见,占50.O%.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卡泊芬净、氟康唑的有效率分别为83.3%、75.O%、78.9%、75.O%和57.1%.各种抗真菌药物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3).根据多因素分析,合并糖尿病(P=0.035,OR 2.527,95%CI 1.005~6.052),接受透析治疗(P=0.022,OR 2.768,95%CI 1.161~6.600)、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超过1周(P:0.019,OR 3.215,95%CI 1.200~7.407),之前是否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P=0.009,OR 3.350,95%CI 1.353~8.295),是否使用氟达拉滨(P=0.001,OR 4.669,95%CI1.813-12.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M患者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肺部是其最常见的感染部位,4种抗真菌药的疗效相当,合并糖尿病、化疗同时接受透析治疗、长时间粒细胞缺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以及含有氟达拉滨的治疗是MM合并IFI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20.
真菌属条件致病菌,在免疫力低下及菌群失调时易引起继发感染.真菌孢子很小(直径<5 μm),易被吸入到下呼吸道深部,因此普遍认为气传真菌孢子能引起症状较重甚至致死性哮喘的发作.重症哮喘患者长期接受广谱抗生素和激素治疗致使菌群失调,气道免疫功能及稳定性受到破坏,易遭受真菌侵袭引起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既是重症哮喘的危险因素,也是哮喘的严重并发症,根据目前国际公认的规范化治疗(GINA)[1],对哮喘症状控制不佳或者反复发作的患者必须重视真菌感染的可能性.最新颁布的中华医学会难治性哮喘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2]也强调:对于难治性哮喘患者首先要排除真菌感染的可能性,必要时给予抗真菌治疗.但真菌感染引起的哮喘诊断较为困难,往往不为临床医师所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