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胸痹以胸痛为主症,多由阴寒、痰浊、气滞、淤血痹阻胸阳、气机闭塞所致,笔者用益气养心,理气活血法为主治疗胸痹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段富津教授治胸痹经验(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著名老中医段富津教授治疗胸痹的临床经验进行了概括、总结 ,归纳出十种治法 ,即益气活血法、益气养阴法、益气养血法、益气温阳活血法、益气温阳滋阴养血法、理气宽胸除痰法、活血化瘀法、理气活血法、养血理气法与益气开郁法 ,并对各治法的组方配伍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 ,每一治法均附有验案 ,以期为临床治疗胸痹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段富津教授治胸痹经验(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著名老中医段富津教授治疗胸痹的临床经验进行了概括、总结,归纳出十种治法,即益气活血法、益气养阴法、益气养血法、益气温阳活血法、益气温阳滋阴养血法、理气宽胸除痰法、活血化瘀法、理气活血法、养血理气法与益气开郁法,并对各治法的组方配伍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每一治法均附有验案,以期为临床治疗胸痹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继承张伯礼教授中医药辨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胸痹心痛、眩晕、中风)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张老师临床擅用宽胸理气、活血止痛法及活血理气法、益气活血法、益气养阴法、活血化瘀通络法、清化痰热法、温补肾阳法等治疗胸痹心痛。在高血压(眩晕证)的治疗上,在辨证基础上酌情选用平肝熄风法、疏肝养血藏魂安神法、温补脾肾法、活血通络法四法。在中风的治疗上则注重辨证施治、数法兼用、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胸痹心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方用理气化痰逐瘀汤,对照组6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两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及心电图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理气化痰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王文钦 《河北中医》2003,25(5):353-35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以下简称冠心病 )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 ,自古就有用理气药治疗的先例 ,如《灵枢·五味》篇明确记载了“心病宜食薤” ,薤白就是一味能够振奋胸阳的理气药。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论述胸痹证治时 ,也用到了理气的方药。如论及胸痹轻证的症状和治疗时 ,曰 :“胸痹 ,胸中气塞 ,短气 ,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 ;橘枳姜汤亦主之。”指出胸痹轻证在病情上有偏于饮邪与偏于气滞的差别 ,前者用杏仁宣肺利气 ,后者用橘皮、枳实理气消痰 ,通调气机。后世医家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并加以发展 ,对胸痹的治疗又提出芳香…  相似文献   

7.
探讨《金匮要略》中胸痹的病因病机及具体治法。方法: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参考现代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探析。结果:胸痹的主要病机为"阳微阴弦",属本虚标实之证。仲景对胸痹的治疗共有六法,即化痰祛浊法、散寒除湿法、温化水饮法、峻逐阴邪法、温补中阳法、理气解郁法。结论:《金匮要略》对胸痹的辨证分类详尽,理法清晰,用药得当,对后世医家论治胸痹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玉洁教授在辨治胸痹心痛时提出从肝论治胸痹心痛的观点,并制定了疏肝解郁法、柔肝滋阴法、养肝清心法、理气化痰法、疏肝活血法,疗效显著。附验案一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清宫胸痹医案的用药及组方规律,为临床诊治胸痹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清宫医案集成》中具有完整症、证、法、方药的典型胸痹医案,建立清宫胸痹医案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清宫胸痹医案的常用药物、药对及组方规律.结果 共纳入医案81则.清宫胸痹医案最常用的5味药为青皮、枳壳、瓜蒌、香附、厚朴;最常用的5个药对为大黄-枳壳、龙胆草-青皮、沉香-青皮、当归-香附、赤芍-香附;最常用的5个3位药团为当归+枳壳+香附、龙胆草+栀子+青皮、半夏+青皮+瓜蒌、沉香+延胡索+青皮、半夏+瓜蒌+黄连;最常用的5个组方结构依次为理气药+芳香化湿药+清化热痰药、理气药+芳香化湿药+清热燥湿药、理气药+清化热痰药+清热燥湿药、理气药+芳香化湿药+温化寒痰药、理气药+清化热痰药+温化寒痰药.结论 清宫胸痹医案的用药以理气为主,配伍清热、化痰以及活血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治疗胸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56篇;中药方剂56个,中药101味,对数据进行核对及逻辑检查。[结果]中医药治疗胸痹所用药类比较集中在补虚、活血、理气、化痰、通阳类,提示补虚、活血、理气、化痰、通阳、清热、祛寒等为胸痹常用的治疗方法。[结论]治疗胸痹使用次数及频率前五位为丹参、黄芪、川芎、甘草、瓜蒌。  相似文献   

11.
顾宁 《天津中医药》2002,19(6):47-49
基于对中医学气血关系学说和中风病"气虚血瘀"理论的认识与探讨,通过初期临床观察,认为元气亏虚、脑络瘀阻是急性脑梗死的病机重点,血瘀又可加重气虚,导致气滞,气虚、血瘀、气滞相互为患.提出对本病的治疗除应活血化瘀、清除脑络瘀血外,更需强调气血兼顾,补气行滞与活血祛瘀相辅相成,使气旺而血运,气行而瘀除,瘀去而新生.补气活血、行气通滞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治则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SARS恢复期1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SARS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源于天津市传染病医院、天津市海河医院的出院患者,共15例。依据中医理论辨证分型治疗:气虚血瘀型治宜益气活血法,气虚血瘀兼。肾虚型治宜益气活血、滋补肝。肾法,气虚血瘀兼风痰阻络型治以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气虚血瘀兼肝郁型治以益气活血、疏肝理气法。[结果]全部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肺功能及胸片均明显改善。[结论]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SARS恢复期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王清任应用活血化瘀法识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邪气的性质与瘀血停滞的病机,王清任将活血化瘀与清热解毒、养阴、攻逐、祛风通络之品同用,配伍灵活,并由此创制了益气活血法、行气活血法、温经活血法、解毒活血法、温阳活血法、通窍活血法、宣痹活血法,用于治疗疑难杂症及中风后遗症。  相似文献   

14.
杨文华教授认为骨髓纤维化的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瘀阻脏腑;湿毒内蕴、毒瘀内结;因虚致瘀、因瘀致虚。杨文华教授认为骨髓纤维化的治疗应遵个体化,分期治疗。根据骨髓纤维化的临床特点,杨文华教授在活血化瘀的同时,注重软坚散结类药物的使用。杨文华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认识到,骨髓纤维化临床上辨证可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夹瘀、阴亏血瘀、阳虚血瘀、毒热血瘀。无论哪种证型,总以"血瘀"为其基本病机,治疗上以活血化瘀为基本大法,针对血瘀不同证型,分别应用不同的化瘀法。杨文华教授在中药汤剂内服治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外治作用,运用中药研末外敷体表直接给药,经皮肤吸收后,药力直达病所,作用迅速有效,且可避免口服经消化道吸收多环节灭活作用及一些药物内服带来的毒副反应。杨文华教授治疗骨髓纤维化强调攻补兼施,扶正祛邪;辨清病位,善辨脏腑;调节免疫,预防转白;专药对药,四气五味。  相似文献   

15.
补气温阳通脉法治疗胸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锐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2):160-161
探讨以补气温阳通脉法治疗胸痹的机理及方法。首先分析了胸痹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多实少,虚实并见,法当标本兼顾,并以振奋阳气为主,达到使血行瘀散、阴寒自消的目的。治疗当以补气温阳、温通心脉、标本同治为法。临床运用时,当随证加减,如:益气为主,温阳为辅;益气温阳,宣痹通络;益气温阳固脱;益气养阴,安神宁心;益气温阳,活血通腑;益气温阳,活血利湿。可收益气生血、气旺血行、脉通化瘀及振奋阳气而使阴闭自消之功。  相似文献   

16.
对近年来中医应用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文献的回顾,发现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再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补肾健脾活血法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造血调控因子,改善造血微环境而达治疗再障的目的。同时提出了目前中医药治疗再障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自拟活血通络方对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在大连港医院神经康复科就诊的80例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40例采取针刺联合自拟活血通络方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75.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62.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对气虚血瘀型卒中后偏瘫患者采取针刺联合自拟活血通络方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47例,按中医辨证分为气虚血瘀、肝阳上亢、风痰阻络3型,分别给予中药治疗。结果:47例患者中,痊愈21例,有效13例,显效8例,无效5例,有效率89.36%。结论:中医药是治疗TIA的有效方法之一,益气活血化瘀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常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SLE疾病本身及部分治疗药物可导致SLE患者卵巢功能受损。中医认为,SLE患者卵巢功能受损病因复杂,临床治疗应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原则。活动期西药治疗为主,配合中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以减缓卵巢损伤;缓解期补肾调经为主,兼有血瘀者,配以活血化瘀之品;兼有肝郁者,辅以疏肝解郁之品。  相似文献   

20.
王婷  马晓莉 《环球中医药》2013,6(2):147-150
粘连性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中医认为本病是由气滞、血瘀、不通所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法,故配合西医常规治疗,采用中药外治法从通里攻下、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人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取得了一定疗效。临床运用中药外治主要包括中药敷脐、中药肛滴及中药灌肠三种常见外治方式,药物以理气药、攻下药、活血药多用。本文对中药外治法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