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首次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年4月—2006年6月间施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首次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7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后消化道出血均停止,5例腹腔积液,2例Child C级患者术后半个月因肝性脑病死亡。随访2-5年,有3例再出血,其余患者肝功能改善或正常。结论对门静脉高压症首次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诊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有效止血,术后肝功能改善,再出血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1997年6月至2007年6月间实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痊愈35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均停止.随访6个月至6年,其中5例因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经治疗出血均能停止,其余患者均无再出血、腹水、肝功能正常或好转.另1例因体质差、肝功能Ⅲ级,术后3周因肠系膜上静脉血栓而死亡.结论 根据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自身条件,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或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应用于急性食管胃底曲张破裂出血的急性手术出血和择期手术预防再出血,缓解脾功能亢进,防止术后再出血,疗效满意,手术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手术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12月-2009年12月运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止血率为100%,手术死亡率为7.1%,3例分别死于失血性休克、肝昏迷、肝功能衰竭,临床治愈率为92.9%。本组随访38例,平均随访时间3.2年,术后远期再出血率为7.9%。远期死亡2例,1例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死于肝癌。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确切,能防止术后再出血的发生,并且操作相对简便,手术损伤较小、安全,对肝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永军 《中外医疗》2010,29(10):90-91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门脉高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2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手术后达到即刻止血。术后切口裂开4例,大出血并发休克1例,1例并发轻度肝性脑病,急诊手术死亡1例。随访1~5年,再出血8例,其余患者肝功能改善。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手术止血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少,肝功能有明显改善,再出血机率低,死亡率低,可广泛适用。  相似文献   

5.
张树民 《西部医学》2007,19(4):577-578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0例门静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取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结果本组成功止血率100.0%,围手术期病死率6.7%,其中出血48小时内手术者病死率2.9%,并发症发生率34.3%;超过48小时手术者病死率12.0%,并发症发生率80.0%。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施行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是可行的。早期手术(〈48小时)比保守治疗无效后再被迫手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门静脉高压症常引起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及腹水,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死亡率高达63%,且首次出血后仍有40%的病例继发再出血.为治疗和预防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广泛采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因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不全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不利因素,手术后护理难度较大.延边大学医院自2001年1月-2005年4月给60例门静脉高压病人实施了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现将其疗效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门静脉高压症常引起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及腹水,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死亡率高达63%,且首次出血后仍有40%的病例继发再出血.为治疗和预防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广泛采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因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不全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不利因素,手术后护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围术期无死亡及再出血病例,无肝功能衰竭病例.上消化道再出血率:术后1年2.8%(1/36),2年2.8%(1/36),3年8.3%(3/36).随访中死亡5例...  相似文献   

9.
陈继红  李广丽 《中原医刊》2006,33(10):42-42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9例门静脉高压征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79例均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止血成功73例,6例术后再次发生大出血并肝肾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征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手术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手术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34例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的临床资料、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2例死于肝肾功能衰竭、低蛋白血症及顽固性腹水,均为肝功能失代偿并同时行胆囊切除术者.32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3年,随访率94.1%,共有2例患者术后再次出血,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本组总的再出血率6.3%(2/32),低于其他报道(10%).结论 断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用术式,良好的术后护理和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是手术成功及预防术后再出血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包肾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及手术适应证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2008年该院45例门静脉高压症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患者经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包肾术的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所有病例均为择期手术,无手术死亡,无院内死亡,无院内再次消化道出血发生.术后随访时间0.5~5.0年,无再发消化道大出血病例,所有病例迄今无死亡.主要并发症有:腹内大出血2例、发热4例、术后少量腹水16例、中等量腹水6例、贲门轻度狭窄1例、血小板增多症12例、脾静脉血栓6例.结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包肾是门静脉高压症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的较好手术治疗方式,但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建议不作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2.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6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凌平  龚昆梅 《当代医学》2010,16(12):91-92
目的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对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术治疗的16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患者均经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38例,择期手术110例,预防性手术20例。急诊手术止血率70%,急诊手术死亡率25%,择期手术死亡率2%,预防性手术无死亡。远期再出血率5a为6%,10a为12%。主要死亡原因包括:肺部感染、腹腔内出血合并休克、膈下脓肿并胸腔积液、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和食管胃漏合并弥漫性腹膜炎。远期主要死亡原因包括:并发原发性肝癌、上消化道大出血和肝功能衰竭。结论只要严格掌握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术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可以控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解除脾功能亢进,而且操作简单、疗效确切,适合于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23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不合并肝癌及胆管癌的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随访236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217例,占91.9%(217/236)。结果 围手术期止血率98.3%(232/236),围手术期死亡率1.27%(3/236)主要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平均随访时间2.3年.术后复发出血率3.37%(8/236)肝性脑病发生率2.97%(7/236)。结论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好。为提高于术疗效应做到: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彻底断流,熟练掌握本手术的技术要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张良清  高海鸿  吴浩源  黄敏标 《广西医学》2010,32(10):1209-1211
目的探讨改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手术要点,总结改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施行改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内径、肝功能的变化及术后再出血等指标。结果 23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并好转出院。患者术后门静脉压力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肝功能损害加重,但5 d、28 d后恢复至术前水平。急诊手术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停止。无胃瘘、食管瘘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2~8年,再出血2例,死亡2例。结论改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简化了手术操作,并达到彻底离断食道下段、贲门、近1/2~2/3胃周围的血管,止血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再出血率低,是一种合理、可靠、安全的断流止血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2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临床资料总结。结果手术32例,无手术死亡,无肝性脑病发生,术后肝功能Child分级,2周后好转28例,4周后好转5例,术后4周胃镜检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18例,好转14例。32例随访1~4年再出血率9.6%(3/32)。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大出血急诊手术止血确切,并发症少,手术适应症宽,操作简便,便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肝胆外科病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36例的疗效。结果 术后围术期无死亡及再出血病例,无肝功能衰竭病例。上消化道再出血率:术后1年2.7%(1/36)、2年2.7%(1/36)、3年8.1%(3/36)。随访中死亡5例(13.8%),因合并肝性脑病导致多器官衰竭3例(8.3%);消化道再出血导致多器官衰竭1例(2.8%);原发性肝癌1例(2.8%)。结论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10年随访92级医疗专科班徐祥金指导教师沈骥门静脉高压症大多由肝硬化引起,其最危险的并发症是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目前国内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者日趋增多,并收到良好效果。作者对1970年1月至1...  相似文献   

18.
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包括脾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3年4月~2008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85例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分别随访1~5年,其中肝炎后肝硬化68例,血吸虫病后肝硬化12例,肝炎后合并血吸虫5例。结果围手术期止血成功78例,围手术期死亡7例。术后1年、3年及5年再次出血病例分别为8例、9例及13例,术后1年、3年及5年死亡病例分别为8例、10例及15例,主要死亡原因是肝性脑病及再出血。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一种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2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急诊成功止血41例(97.6%),手术死亡4例(9.5%)。死亡原因分别为上消化道大出血、肝功能衰竭和术后胃穿孔,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率高,操作简便,易在基层医院开展,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回顾60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的肝功能、脾亢症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脑病发生。术后半个月肝功能好转52例,无变化8例。脾亢症状均消失。术后2个月胃镜复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或明显好转46例,好转14例。术后随访48例(12~24个月),再出血率8.3%(4/48)。结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止血率高,脑病发生率低,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