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配戴软性及硬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形态及前房深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屈光不正患者60例(120眼),分别予以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contactlens,SCL)及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igidgaspermeablecontactlens,RGPCL),其中SCL组30例(60眼),RGPCL组30例(60眼),ObscanⅡ角膜地形图观察戴镜前及戴镜后1a、2a角膜屈光力、角膜前后表面Diff值、中央角膜厚度、前房深度的变化。结果 戴镜前RGPCL组角膜上下表面屈光力差值为(0.98±0.49)D,戴镜后1a为(0.66±0.43)D,戴镜后2a为(0.59±0.37)D,均较戴镜前减小(P<0.05);戴镜后1a、2a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均较戴镜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CL组戴镜后1a、2a角膜前后表面屈光力、I-S值、前后表面Diff值、前房深度与戴镜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戴镜前中央角膜厚度为(549±26)μm,戴镜后1a为(527±29)μm,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2a为(509±31)μm,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配戴RGPCL对角膜代谢和功能影响不明显,且能够提供更好的光学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2.
接触镜对101例圆锥角膜的矫正与治疗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探讨透气性硬性接触镜(RGPCL)对圆锥角膜眼的视力矫正与治疗效果。方法:观察101 例圆锥角膜,选择配戴RGPCL的病例,对其中角膜变形严重无法单独使用RGPCL的7 只眼采用了Piggyback lens(软性接触镜与硬性接触镜的组合使用)。随访时间1~24 个月。结果:以轻、中度圆锥角膜为主,处方RGPCL的基础曲率半径绝大多数大于7.30mm ,度数小于- 6.00D。RGPCL矫正视力达1.0、1.2 的占48 % ,0.6 以上的达82% ,明显优于框架眼镜。戴镜时间每日平均13.5 小时,无明显角结膜并发症出现。RGPCL戴用后角膜散光度平均减少1.70~2.21D,近视度平均降低0.75 ~2 .10D,角膜形状明显扁平化。Piggybacklens 明显改善了配适状态,提高了矫正视力和舒适度。结论:RGPCL对圆锥角膜的高度屈光不正矫正效果良好。在严密观察下,可对重症病例选择使用Piggybacklens。  相似文献   

3.
接触镜性角膜炎及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触镜性角膜炎及其实验研究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李贵仁,王杰,张少斌,马宁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成可经角膜接触镜临床应用以来,在矫正屈光不正和治疗某些眼病方面有很多优点,但其所致角膜炎的报告亦日渐增加[1],1985年7月-1993年7月笔者共收治...  相似文献   

4.
戴角膜接触镜时对近物的调节及其与老视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戴角膜接触镜时对近物的调节及其与老视的关系王光霁吕帆在相当部分角膜接触镜配戴者中,并非均全时戴用,而是与框架眼镜替换配戴,当接近老视年龄时,即可发现戴角膜接触镜阅读较戴框架眼镜时困难[1]。临床上,老视前期者初次从戴框架眼镜改为戴角膜接触镜时,看近物...  相似文献   

5.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英]FruehBE…/GermanJOphhalmol-1995,4(1).86~90实验和临床证实,准分子激光行角膜实质浅层的光学性屈光角膜切削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层无显著性损伤。准分子激光的另一用途是制作板层...  相似文献   

6.
角膜前基质针刺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角膜前基质针刺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英]/CormierG...∥ArchOphthalmol-1996,114(6)654~658报告27例大泡性角膜病变(BK)应用角膜前基质针刺术(ASP)的治疗效果。(一)病人和方法:选择27例等待穿透性角膜移...  相似文献   

7.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可以成功地矫治近视及散光[1~3],然而,这种技术并非无并发症,其中之一即准分子激光切除后角膜组织的愈合反应有时不可预测。这就可能导致包括屈光回退(regression)、过矫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等并发症的发生[4]。本文就近年来文献报道的PRK的并发症(如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疼痛、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过矫、屈光回退及欠矫、药物性高眼压、眩光、偏中心等)及处理方法作一综述。1 术后疼痛P…  相似文献   

8.
硬透气隐形眼镜临床配戴观察广州中山医大眼科中心刘泉,龚向明,魏玲,何风云自1978年硬透气隐形眼镜(RigidGasPermeape-rm-eableRGP)开始;陆床实际应用,已有16年历史[1]。因其具有透氧性能好、导致角膜感染的机会低、矫正散光...  相似文献   

9.
后圆锥角膜1例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医院凌运兰,陈家祺角膜后圆锥是角膜后表面向前凸,1930年由Butler首次报导[1].国内湖南杜岱雪82年曾报告1例Kayer-Fleicher角膜环合并局限性后圆锥角膜[2]。于92年2月我们在门诊遇到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圆锥角膜和软硬组合式接触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软硬组合式接触镜(Piggyback Lens)矫正治疗圆锥角膜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问题。方法:对40例中重度圆锥角膜的RGPCL变更使用Piggyback Lens的原因,以及接触镜的选择、处方方法,Piggyback Lens能否提高矫正视力、改善角膜不良形状,在急性水肿期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角膜内皮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圆锥角膜变更使用Piggyback Lens的主要原因是角  相似文献   

11.
Nd:YAG激光光凝角膜新生血管并发出血[英]/ParsaCF…∥Cornea.-1994,13(3).-264作者报道一例Nd:YAG激光光凝角膜新生血管后导致角膜出血。男性,31岁,右眼患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角膜鼻侧遗留一5mm血管化瘢痕,视力降至...  相似文献   

12.
角膜溃疡或化学伤导致角膜大面积溶解。曾有报导用低温保存角膜行板层角膜移植[1]。我们采用深低温保存的眼球,行板层或全厚板层角膜移植,对保留眼球和日后再施行光学性角膜移植术,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1994年11月~1996年1月对12例14眼大面积角膜...  相似文献   

13.
巨乳头结膜炎(contactlensinducdgiantpapillaryconjunctivitis,CLIGPC)是配戴软性接触镜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们曾于1995年对非我中心处方的患者进行调查CLIGPC的发病率为719%,1996年我们对在我中心初诊验配的患者再次调查CLIGPC的发病率为384%[1],基本同于国外37%的报道[2]。对于CLIGPC的治疗方法过去常采用停戴接触镜(CL),配合激素类及非激素类脱敏剂点眼的方法。而有些CLIGPC患者由于某种原因不能脱离接触镜,因此我们给这类患者改配频繁更换型接触镜(FR…  相似文献   

14.
日戴型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婴儿无晶体眼中的效果[英]/NeumannD…/ArchOphthalmol.-1993,111(7).-927~930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980~1990年期间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儿111例,其中51例(68眼)年龄在2岁以下,均...  相似文献   

15.
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OK镜),是一种高透氧的硬性角膜接触镜,镜片基弧较角膜中央曲率平坦,通过这种逆几何的镜片设计米机械性乐平角膜.达到暂时性矫正近视的目的[1]。  相似文献   

16.
无环鸟苷治疗疱疹性角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环鸟苷治疗疱疹性角膜炎[俄]1993,109(5).-26~28无环鸟苷(Virolex,acyclovir)抑制疱疹病毒复制,其作用机制是选择性地抑制病毒的DNA合成。用无环鸟苷治疗疱疹性角膜炎50例(50只眼),男36例,女14例。年龄16~7...  相似文献   

17.
假性vonGraef征一例许静许江涛假性vonGraef征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临床现象,国外Grower、Fuchs等先后报告过10余例,国内张承芬[1]、杜松林[2]也有报道。我科今年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非×,男性,19岁。3月前左眼曾被篮球撞击,...  相似文献   

18.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5-氟尿密啶的临床应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杨为中,金宏,邓奋刚Gressel等[1]自1983年应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简称5-FU)作为青光眼滤过手术后辅助用药以来,已取得较大进展[2~12]本文报道33...  相似文献   

19.
撕囊范围和后囊膜混浊的关系[英]/RavalicoG…∥JCataractRefractSurg.-1996,22(1).-98~103后囊膜混浊是白内障囊外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在18.4%~50.0%之间。临床及实验研...  相似文献   

20.
角膜板层切除治疗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性角膜炎[英]/HuFR∥AmJOphthalmol-1995,120(1).-47~54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性角膜炎进展缓慢、耐药、愈后不良。虽然丁胺卡那霉素在体外试验对分枝杆菌有良好疗效,但其临床效果尚不能肯定。板层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