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龄前儿童视力普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更好地开展屈光不正、弱视的防治工作 ,使其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笔者对广州 40所幼儿园 12 85 7名 4~6 a儿童进行视力普查 ,对 937例裸眼视力 <1.0者进行屈光检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 1998~ 1999年 2 a间对广州市 40所幼儿园 4~ 6岁 12 85 7名儿童视力检查 ,男 6 6 5 1名 ,女6 2 0 6名。1.2 方法 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测视力 ,视力 <1.0者 ,用10 g· L- 1 阿托品点眼 ,每天 1次 ,连续 3d后行检影验光并检查眼前后段。屈光不正者酌情配戴眼镜 ,矫正视力 <0 .9者行弱视治疗。1.3 评价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弱视训练,寻求解决术后低视力的最佳方法。方法3~6岁学龄前儿童白内障患者100例180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及时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矫正屈光不正、综合治疗并坚持弱视训练,观察视力及视功能的变化。结果随访1-4a,全部病例视力均在0.1以上,0.5以上者144眼,78例患儿建立了立体视功能。结论学龄前儿童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及时治疗并发症、重视屈光矫正、综合治疗并坚持弱视训练可获得良好的视功能。[眼科新进展2005;25(5):449—450]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及屈光状况,我们对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对象和方法1.对象:我院幼儿园4~6岁儿童,共50人100眼。其中男28人56眼,女22人14眼。2.视力检查:由幼儿园保健医生训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与研究锦州市1 170例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的儿童屈光不正的分布规律.方法:抽取锦州市城区10所幼儿园,对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视觉状况调查,分别进行视力检查、眼位检查、屈光状态检查、眼科常规检查以及立体视检查等.对于视力低于0.8的儿童进行散瞳验光.结果:(1)视力低常率:3岁为6.37%,4岁为7.79%,5岁为15.24%,6岁为8.93%,5岁儿童低常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视力低常眼病分布:视力低常患者中,屈光不正占95.61%.屈光不正分布:远视71.67%,其中3岁为75.00%,4岁为78.26%,5岁为75.44%,6岁为54.17%;近视17.50%,其中3岁为6.25%,4岁为13.04%,5岁为17.54%,6岁为29.17%;混合散光10.83%,其中3岁为18.75%,4岁为8.70%,5岁为7.02%,6岁为16.67%;(3)弱视情况:弱视患病率4.27%.对弱视相关因素调查显示,屈光参差性占36.00%,轻度66.67%,中度27.78%,重度5.56%;斜视性占16.00%,轻度25.00%,中度62.50%,重度12.50%;形觉剥夺性占2.00%,轻度0%,中度0%,重度100.00%.结论:学龄前儿童年龄较大者比年龄较小者视力较好,说明年龄的增长儿童视功能发育逐渐成熟.屈光不正中各组比例提示,远视是3~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近视、斜视、弱视等因素所占比例提示普查手段十分重要,应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学龄前儿童与小学生视力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们近年对广州市 4 0所幼儿园、16所小学校进行了视力调查 ,经过回顾性分析并结合临床治疗 ,对少年儿童不同发育成长阶段所表现的屈光不正和弱视状况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 1998~ 1999年分别对广州市 4 0所幼儿园 12 85 7名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查 ,其中男 6 6 5 1名 ,女6 2 0 6名 ,年龄 4~ 6岁 ;对广州市 16所小学 2 385 0名学龄期小学生视力检查 ,年龄 7~ 12岁。前来医院进一步散瞳验光的幼儿园儿童 937例 ,其中弱视 2 6 5例 4 78眼 ,小学生 6 78例 ,其中弱视 5 2例 96眼。1.2 检查方法 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箱 5 …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眼的静态屈光,分析视力与屈光关系。方法对象为幼儿园普查及视光门诊就诊视力低常的〉3~6岁学龄前儿童1000名(1934只眼),进行眼科常规检查,重点包括远近视力,并进行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结果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眼的静态屈光中屈光不正类型以复性远视散光为主,程度以轻度多见;在屈光不正性弱视中,远视性弱视占主要部分。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眼的静态屈光主要为远视类屈光不正,确定学龄前儿童的视力低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不能仅据视力。静态屈光测定是定性视力、确定屈光是否异常的必不可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6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Za来我们对14a以下的儿童白内障,包括发育性、先天性、外伤性白内障施行了现代囊外白内障搞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人术,共36例(42只眼),经3mo以上疗效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l资料与方法1.回一般资料患者共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右眼18例,左眼12例,双眼6例。年龄为2~14a,平均8.sa。先天性白内障22只眼(6例双眼手术),发育性白内障7只眼,外伤性白内障13只眼。术前视力:光感/sin定位准确者28眼,手动/30cm者8眼,0.05~0.l者6只眼。1.2治疗方法本组36例(42只眼)均在全麻下手术,术前常规用弱散瞳剂散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超高度近视、近视性屈光参差及混合性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8月~2007年8月在我科接受LASIK治疗的非单纯近视患者532例(972眼),根据屈光状态不同分为3组:A组超高度近视336例(672眼);B组近视性屈光参差107例(170眼);C组混合性散光89例(130眼),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即有明显提高;术后1周达到或接近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3个月时视力趋向稳定,裸眼视力与预期矫正视力符合率A组为632眼(94.05%),B组为164眼(96.47%),C组为121眼(93.08%)。术后3个月时,实际矫正屈光度与预期矫正屈光度差值在0.75D左右范围内者,三组分别为94.2%、96.47%及91.54%,屈光回退者三组分别为16眼(2.53%)、6眼(3.66%)及4眼(3.36%)。结论LASIK在治疗超高度近视、近视性屈光参差及混合性散光中是安全、有效和可预测的。疗效的提高有赖于设备与方法的改进、手术技巧的熟练及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9.
学龄前儿童弱视相关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甸萍  王洁  钱俊  傅东红  陆融  林菁  藏涵怡 《眼科》2007,16(2):135-136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弱视的相关因素,为群体防治弱视提供依据。设计 横断面调查及问卷调查。研究对象 2635例3-6岁学龄前儿童。方法 采用美国伟伦公司SureSight手持验光仪在本市6所幼儿园对2635例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屈光检查,对屈光异常者用1%阿托品眼液扩瞳检影,矫正远视力40.8诊断为弱视。同时对这些儿童及家长进行11项弱视相关因素问卷调查。主要指标 弱视儿童的屈光不正家族史,母孕史,儿童发育史等。结果 2635例学龄前儿童中,弱视98例(188眼)。在11项弱视相关因素中屈光不正家族史、早产窒息史、婴儿期眼遮盖史和儿童偏食史(肉类、鱼类)这5项与儿童弱视相关,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生有明显的相关因素,是防治弱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方法 收集手术治疗成功的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23例40眼,记录矫正视力,分析视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1)本组病例中视力≥0.4者14眼,占35%,23眼为低视力眼,占57.5%,盲眼有3眼,盲目率7.5%;(2)经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是视神经损害,角膜损害(Haab纹),屈光不正和屈光参差。结论 影响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视力的主要因素除了视神经损害以外还有角膜损害(Haab纹),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改善视力预后的措施:在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术后密切随访,及时发现和矫正屈光不正,以及采取积极的弱视治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儿童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2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弱视中以屈光不正性弱视为多,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要由远视所致,其构成比占绝对优势“‘。现将我院弱视门诊诊治的远视所致弱视200例分析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本文资料来源于我院儿童弱视防治门诊,多数为各幼儿园体检,大、中班幼儿视力低于正常者来医院眼科检查,故患者年龄在4~7岁为多。200例弱视中,男性为109例占54.50%,女性91例占45.50%。单眼弱视者83例,双眼弱视者117例234眼,共计弱视眼数为317眼。年龄分布:4岁以下者23例占11.50%,5~6岁者99例占49.50%,7~10岁者78例占39.00%。(对双眼视力>0.8的轻微弱视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09年6月以屈光回退或眩光为主诉复诊的高度近视行LASIK术后患者13例25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屈光回退现象均发生存术后2a,其中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30.1岁,均进行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Goldman眼压、眼轴、视野及OCT检查,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依据全国青光眼学组建议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12例23眼中,术后平均回退屈光度为(-1.57±0.36)D,裸眼视力0.42±0.14;1例患者双眼眩光加重,瞳孔散大,直径为4.5~5.0mm,夜间瞳孔直径为5.8~6.1mm;6例12眼术后校正眼压为21—26mmHg,合并有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变薄及相应的青光眼典型视野改变;7例13眼屈光回退者中OCT检查RNFL变薄者3例5眼,用眼过度致视疲劳者4例8眼。结论高度近视患者行LASIK 2a后出现视力下降及眩光现象,且单纯以屈光回退及光学区过小无法解释者,要考虑到并发开角型青光眼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豫东农村学龄前儿童弱视斜视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豫东农村学龄前儿童弱视斜视发病情况,以期早发现早治疗并为制定群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国家标准视力表查视力,进行常规眼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视力≤1.0者。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视力≤0.8者定为弱视;采用Hirschberg角膜映光点测定法及遮盖去遮盖试验方法检查眼位。结果检查3136人,弱视64人,患病率为2.04%。斜视30人,患病率0.96%。结论定期对农村学龄前儿童进行弱视、斜视普查,督促患儿及早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农村幼儿弱视斜视的防治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区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85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上海市区部分学龄前儿童屈光的异常状态及视力矫正情况。方法:视力异常学龄前儿童852例(1615眼)作散瞳验光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单纯近视443眼(27.43%),复性近视散光255眼(15.79%),单纯远视287眼(17.77%),复性远视散光347眼(21.49%),混合性散光283眼(17.52%)。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诊的学龄前近视患者逐渐增多;父母近视对学龄前儿童近视发生率的增加有影响;屈光不正大都以轻中度为主(82.43%),视力大多(80.40%)是可以矫正的。结论:学龄前儿童近视和近视散光的发生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视力和屈光状态。方法 47例确诊为早期老年性白内障视力下降患者,作仔细眼部和屈光状态检查,并矫正其视力。结果 裸眼视力随年龄的增长下降愈明显,通过扩瞳验光,矫正视力≥0.6者77只眼(81.9%)与裸眼视力≥0.6者27只眼(28.7%)相比,本组病例的矫正视力有显著提高。结论 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可通过矫正屈光不正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6.
斜视弱视儿童远视的屈光演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远视是形成弱视及斜视的主要病因之一。研究斜视及弱视患儿远视屈光状态的演变,有利于更科学地指导临床工作。现将作者在这方面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随机选择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5a,屈光性质为远视的斜视、弱视儿童157例(30只眼),其中男69例,女88例。初诊年龄4~8a,平均年龄6.08a,其中外斜视33例,内斜视53例(调节性内斜视30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12例、非调节性内斜视11例);单纯性远视72只眼,夏性远视散光234只眼。1.2方法所有病例经常规检查排除器质性眼病,采用睫状肌麻痹门%阿托品眼膏点眼,每日1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一组光定位不准的视网膜脱离施行玻璃体手术的疗效,评价术前光定位检查对判断视网膜脱离手术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光定位不准的复杂视网膜脱离43例(46只眼)手术随访资料。结果43例(46只眼)中,术前视力光感10只眼,手动24只眼,指数且〈0.02(1m指数)者12只眼。视网膜脱离范围仅限于黄斑部8只眼,1—2个象限12只眼,3—4个象限26只眼。光定位不准的方位数目与视网膜脱离范围相关。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视网膜复位40只眼(86.9%)。46只眼中,10.9%最终视力≥0.3;41.3%视力〈0.3但≥0.05;43.5%仅有手动或指数视力;4.3%视力光感。术后视力改善30只眼(65.2%),不变15只眼(32.6%),下降1只眼(2.2%)。术后视力与术前光定位不准方位数目有关。结论光定位不准的复杂视网膜脱离经玻璃体手术仍然可以恢复一定的视力。术前光定位检查对视网膜脱离视力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综合疗法治疗的疗效观察。 方法:儿童弱视326例485眼,根据弱视程度、弱视类型、注视性质、屈光状态,采取遮盖、压抑、精细目力训练、CAM视觉刺激、红光闪烁、后像、光刷、同视机治疗。 结果:视力增进2行或2行以上者483眼(99.6%);其中治愈381眼(78.6%);无效2眼(0.4%);总有效率99.6%。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提高了有效治愈率,弱视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中心注视疗效明显高于旁中心注视,两组治愈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各类弱视中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最佳,形觉剥夺性疗效最差。 结论:综合治疗儿童弱视是最理想、最有效的方法,见效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术后屈光回退,欠矫残留近视的处理方法。方法:1993-1998年采用3.0-4.0mm作光学区,4-12条放射状切口,对1.50D-12D的近视患者进行治疗,经RK手术586例(1170眼)中有12例(24眼)出现屈光回退,最终残留近视。经过术后级带加压,二次RK手术等方法处理。结果:12例(24眼)经手术加压裸眼视力≥1.0者12眼(50%),经加压后无效的12眼选择二次RK手术治疗,术后裸眼视力≥1.0者眼(33.33%),视力下降1行以上者3眼是再次手术的25%,全组实际屈光矫正度与预测矫正度相差1.0D以内者22眼(91.66%),结论:首次RK术后因屈光回退,欠矫而残留近视者,可通过术后加压,二次RK的方法处理,来达到矫正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以睫状体平坦部造瘘术治疗32例难治性青光眼。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9例,陈旧性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7例,持续高眼压性闭角型青光眼5例,恶性青光眼1例。术后眼压控制在2.79kPa以下24眼(75%),随访11.3月,眼压控制稳定。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所有病例均为单眼发病,男17例,女15例;年龄12-82岁,平均优岁。术前视力:无光感者9眼(18.l%),光感一手动者11眼(M.4%),指数一0.历者7眼(ZI.9%),0.cd-O.1者4眼(12.5%),>0.1者1眼(3.1仍人术前眼压个兀一12.sffe,平均6.兀M七。2.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