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整合素属细胞黏附分子,是由α和β亚单位通过非共价键形式结合成为跨膜糖蛋白,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黏附,并在角膜创伤愈合中起重要作用。α5主要与β1结合。文献报道,配体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是以二聚体形式存在的大分子糖蛋白,经典受体为整合素-α5,大鼠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创缘上皮细胞、迁移上皮细胞膜基底面及基质切口边缘α5及FN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当创伤愈合后,其α5及FN蛋白表达消失。为此我们对大鼠角膜创伤愈合中整合素-α5及FN蛋白表达量进行检测,探讨其在角膜创伤愈合中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整合素在角膜上皮创伤愈合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成群  吴欣怡 《眼科研究》2009,27(6):525-529
整合素作为一类重要的细胞黏附分子,通过影响细胞的形态,介导细胞的黏附、迁移和增生,在角膜上皮创伤愈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讨论α2β1、α3β1、α5β1、αvβ3、α6β4、α9β1和αvβ6这7种整合素在角膜上皮创伤愈合中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α6β4整合素为半桥粒的主要组成部分,介导角膜上皮细胞在细胞外基质上的静态黏附,损伤后该黏附就转变为α2β1、α3β1整合素介导的动态黏附,细胞在黏附-去黏附的过程中实现迁移,从而修复创面。α6β4、α3β1整合素相互协调作用,实现上皮细胞的板层状运动。研究还发现α6β4、α3β1整合素的活化还能促进细胞的增生。损伤后上皮细胞表面α5β1、αvβ3整合素的表达上调,二者与黏着斑的形成密切相关。α9β1和αvβ6为近年来新发现的与角膜上皮创伤愈合有关的整合素,其具体作用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比较Epi-LASlK、PRK两种术式,探讨上皮瓣保留对早期角膜创伤愈合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兔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PRK模型,检测术后角膜基质炎性细胞数量、角膜基质细胞数量、白细胞介素1(IL-1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2)的表达来探讨角膜创伤愈合反应.结果 Epi-LASIK术后1 d、3 d角膜基质炎性细胞数量明显比PRK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i-LASIK术后1 d、3 d角膜基质细胞数量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i-LASIK、PRK角膜上皮层TGF-β2、IL-1β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pi-LASIK术后1d、3 d角膜基质TGF-β2、IL-1β表达明显比PRK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i-LASIK由于上皮瓣的物理屏障作用,减轻了Epi-LASIK术后早期角膜创伤的过度反应,有利于其正常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β1整合素功能性过表达对角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为角膜细胞移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β1整合素-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基因并转染兔角膜上皮细胞。观察融合基因在角膜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对各细胞外基质蛋白的黏附能力。检测β1整合素功能性转染对角膜上皮细胞凋亡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激酶)磷酸化的影响。结果:β1整合素-GFP融合基因成功转染至兔角膜上皮细胞并过表达;β1整合素过表达能够明显增加角膜上皮细胞对各细胞外基质蛋白的黏附力并抑制角膜上皮细胞凋亡及促使MAP激酶磷酸化。结论:β1整合素过表达能有效抑制角膜上皮细胞凋亡,MAP激酶磷酸化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又冬  张劲松 《眼科研究》2007,25(10):736-740
目的探讨β1整合素功能性过表达对角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为角膜细胞移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β1整合素-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基因并转染兔角膜上皮细胞。观察融合基因在角膜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对各细胞外基质蛋白的黏附能力。检测β1整合素功能性转染对角膜上皮细胞凋亡及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的影响。结果β1整合素-GFP融合基因成功转染至兔角膜上皮细胞并过表达;β1整合素过表达能够明显增加角膜上皮细胞对各细胞外基质蛋白的黏附力并抑制角膜上皮细胞凋亡及促使MAPK磷酸化。结论β1整合素过表达能有效抑制角膜上皮细胞凋亡,MAPK磷酸化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TGF—β1短期眼部应用对兔角膜碱烧伤后整合素β1表达和角膜上皮愈合的影响,探求其对角膜碱烧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大耳自家兔角膜碱烧伤模型,一组给予TGF—β1(浓度为200ng/m1)局部滴眼,每日3次,连续7日;另一组给予PBS溶液代替,处理相同。于角膜碱烧伤后每13观察角膜上皮愈合面积,并于烧伤后6h、1d、3d、7d和14d5个时间点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GF—β1实验组与PBS组角膜整合素β1表达情况。结果:烧伤后4d、10d、11d、12d和14d实验组和对照组上皮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着上皮修复过程的进行,整合素B1的表达均逐渐增加,烧伤后7d、14d两个时间点实验组和对照组整合素B1平均灰度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GF—β1在活体实验中能促进整合素β1的表达,而后者的增加可以促进角膜上皮细胞向损伤区域的移行和粘附,从而减少碱烧伤愈合过程中上皮再次脱落现象,有利于创伤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onnectivetissuegrowthfactor,CTGF)对体外培养的角膜成纤维细胞α5β1整合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兔角膜成纤维细胞 ,经 0 .5、5、5 0和 5 0 0ng/mlCTGF处理 2 4h后 ,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角膜成纤维细胞α5β1整合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0 .5、5、5 0和 5 0 0ng/ml的CTGF能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角膜成纤维细胞α5β1整合素的表达 (P <0 .0 1)。结论 :一定浓度的CTGF能促进角膜成纤维细胞α5β1整合素的表达 ,它可能参与角膜基质损伤修复过程中角膜成纤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以及角膜成纤维细胞之间的黏附和角膜成纤维细胞的移行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β1整合素过表达对角膜上皮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影响机制。方法:将β1整合素-GFP融合蛋白真核细胞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兔角膜上皮细胞,观察转染细胞的融合基因表达以及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能力。检测β1整合素转染对角膜上皮细胞粘着斑激酶(FAK)磷酸化的影响。结果:成功将β1整合素-GFP融合蛋白转染至兔角膜上皮细胞并使其过表达;β1整合素过表达能够明显增加角膜上皮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能力(P<0.05)并促进FAK磷酸化(P<0.05)。结论:β1整合素过表达能够明显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的黏附和迁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β1整合素过表达对角膜上皮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影响机制。方法:将β1整合素-GFP融合蛋白真核细胞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兔角膜上皮细胞,观察转染细胞的融合基因表达以及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能力。检测β1整合素转染对角膜上皮细胞粘着斑激酶(FAK)磷酸化的影响。结果:成功将β1整合素-GFP融合蛋白转染至兔角膜上皮细胞并使其过表达;β1整合素过表达能够明显增加角膜上皮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能力(P<0.05)并促进FAK磷酸化(P<0.05)。结论:β1整合素过表达能够明显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的黏附和迁移。  相似文献   

10.
维甲酸对人角膜基质细胞增殖和移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维甲酸对角膜基质创伤愈合的可能的作用。方法 利用细胞计数法、MTT法观察维甲酸对培养的人角膜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缺损闭合实验观察维甲酸对培养的人角膜基质细胞移行的影响。结果 MTT法和细胞计数法显示,维甲酸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角膜基质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F检验,P〈0.05),抑制率在11.4%~39.2%。细胞计数法还显示,0.5%苔芬兰染色示各组活细胞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TGF-β1短期眼部应用对兔角膜碱烧伤后整合素β1表达和角膜上皮愈合的影响.探求其对角膜碱烧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大耳自家兔角膜碱烧伤模型,一组给予TGF-β1(浓度为200 ng/ml)局部滴眼,每日3次,连续7日;另一组给予PBS溶液代替,处理相同.于角膜碱烧伤后每日观察角膜上皮愈合面积,并于烧伤后6 h、1 d、3 d、7 d和14 d 5个时间点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GF-β1实验组与PBS组角膜整合素β1表达情况.结果:烧伤后4 d、10 d、11 d、12 d和14 d实验组和对照组上皮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着上皮修复过程的进行,整合素β1的表达均逐渐增加,烧伤后7 d、14 d两个时间点实验组和对照组整合素β1平均灰度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GF-β1在活体实验中能促进整合素β1的表达,而后者的增加可以促进角膜上皮细胞向损伤区域的移行和粘附,从而减少碱烧伤愈合过程中上皮再次脱落现象,有利于创伤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 Pirfenidone,PFD)对体外培养大鼠角膜基质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角膜基质细胞,根据PFD用药的不同浓度分为对照组(0mg/mL)、实验组Ⅰ(0.15mg/mL)、实验组Ⅱ(0.3mg/mL)、实验组Ⅲ(1mg/mL),加药48h后应用CCK-8法检测其对角膜基质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ki-67和TGF-β1表达的变化。结果:CCK-8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各实验组对角膜基质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大其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均P<0.05);免疫细胞化学显示PFD能明显降低ki-67阳性指数( 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PFD能降低TGF-β1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关系(P<0.05)。结论:PFD对大鼠角膜基质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机制与下调TGF-β1表达密切相关,在减轻角膜创伤愈合方面具有潜在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圆锥角膜患者角膜组织及正常人角膜组织中人类转化生长因子诱导的细胞外基质黏附蛋白βig-h3的表达,探讨细胞外基质结构成分在圆锥角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以BIGH3基因的cDNA探针对圆锥角膜患者的角膜组织及正常人角膜组织中βig-h3表达主要在基质层;圆锥角膜患者角膜基质层中βig-h3的表达随角膜病变的程度加深而减弱,严重者无βig-h3阳性表达。在圆锥角膜病变区与正常角膜交界处,βig-h3表达呈强阳性。结论:细胞外基质结构成分βig-h3在角膜纤维间质有序化的发育中起细胞黏附作用;圆锥角膜病变的发生过程可能与βig-h3的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4.
整合素α5及其配体在大鼠角膜创伤愈合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创伤愈合中大鼠角膜整合素(integrin)α5及其配体-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变化,探讨二者对角膜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 大白鼠27只,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依左右眼手术不同又分左眼和右眼组。右眼刮除中央3mm直径区域内角膜上皮,保持前弹力膜完整;左眼同上操作后,用RK刀作长3mm,深100μm的非穿透切口。术后即刻、3、6、12、24、72h、1w,2w分别处死每组大鼠,取双眼角膜,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角膜整合素α5及FN分布的改变。对照组不手术,处死后角膜标本按实验组同样步骤处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术后3h双眼角膜创缘上皮表层及左眼基质切口处出现α5和FN荧光、之后荧光亮度升高,72h后下降,术后2w恢复至术前水平。α5与FN的表达相对应。结论 角膜创伤愈合早期整合素α5及其配体FN增多并相协调。二者能促进角膜创伤愈合早期的上皮迁移。  相似文献   

15.
人角膜上皮干细胞的识别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Chen Z  Sun HM  Yuan XY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11):1014-1019
目的 探讨人角膜上皮干细胞的分子标记。方法 对人角膜和角膜缘部位行组织学检查以分析角膜缘解剖结构。对人角膜切片和整个角膜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检测中央角膜和角膜缘部位未分化标记,如核蛋白p63、乳腺癌抵抗蛋白(ABCG2,BCRP1)、烯醇化酶α、整合素拍、胡及β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角蛋白19(CK19)、14(CK14)及转铁蛋白受体(CDT1)的表达,经荧光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对角膜中部和角膜缘上皮细胞的mRNA进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原位杂交以检测其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角膜缘部位横向切片显示角膜缘上皮细胞为乳头放射状排列,对应于Vogt栅栏环境。未分化标记整合素β1、EGFR、烯醇化酶α及CK19在角膜缘基底细胞胞质染色较表层细胞更强;p63、ABCG2、整合素胡蛋白仅见于角膜缘基底部上皮细胞。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和RT—PCR结果显示角膜缘表达p63、ABCG2、整合素胡蛋白及mRNA。原位杂交显示p63仅表达于角膜缘基底层细胞。结论 角膜缘上皮呈乳头放射状排列,角膜缘干细胞群具有复合标记:p63表达于细胞核、ABCG2表达于胞质、整合素胡表达于胞膜。采用这些标记复合体,可将角膜缘干细胞群与其他上皮细胞区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与去瓣Epi-LASIK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基质细胞的凋亡,探讨2种手术方式对角膜创伤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 4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编号,其中40只兔各取一侧眼行Epi-LASIK,对侧眼行去瓣Epi-LASIK,剩余2只兔4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术后4h,1、3、7d共4个时间点取出角膜组织,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兔角膜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采用TUNEL法检测2组兔手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基质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兔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角膜基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Epi-LASIK组术后1d及3d角膜基质细胞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去瓣Epi-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5;t=4.04,P〈0.05);Epi-LASI组术后1、3、7d角膜基质中IL-1β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去瓣Epi-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5;t=3.71,P〈0.05;t=3.06,P〈0.05)。Epi-LASIK组术后透射电镜下可见兔角膜基质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边集并可见凋亡小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Epi-LASIK组术后角膜基质中IL-1β的表达强于去瓣Epi-LASIK组。结论去瓣Epi-LASIK对角膜基质细胞的损害较Epi-LASIK轻,提示去瓣Epi-LASIK术后早期角膜创伤愈合反应的程度较轻,有利于角膜组织的快速修复。  相似文献   

17.
背景角膜的创伤或手术可导致角膜基质细胞纤维化,进而形成瘢痕。研究表明姜黄素可明显减轻组织的纤维化程度,但姜黄素是否会影响角膜基质细胞纤维化的研究尚少。目的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的姜黄素对小鼠角膜基质细胞向成纤维细胞转化过程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抗角膜基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150只6~8周龄BALB/c小鼠,分离角膜基质细胞并在含质量分数10%胎牛血清(FBS)的DMEM中进行培养,以原代角膜基质细胞重悬于DMEM中并分为5组:(1)空白对照组(DMEM+10%FBS,含质量分数1%。DMSO,CG组)。(2)低剂量组(CG+7.5mg/L姜黄素组)。(3)中剂量组(CG+10mg/L姜黄素组)。(4)高剂量组(CG+12.5mg/L姜黄素组)。(5)无诱导剂组(DMEM,含1%oDMSO)。上述因素干预7d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中细胞表型keratocan、醛脱氢酶(ALDH)、CD90、decorin、fibronectin一1的表达。用MTS法检测姜黄素对角膜基质细胞增生的影响。制备小鼠角膜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角膜基质细胞内fibronectin-1的表达。结果原代培养的角膜基质细胞呈梭形,为细胞质丰富且核大的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随着姜黄素质量浓度的增加,角膜基质细胞中keratocanmRNA、ALDHmRNA的表达量增加,CD90mRNA和decorinmRNA的表达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fibronectin-1mRNA的表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S法检测发现,随着姜黄素质量浓度的增加,对角膜基质细胞增生的抑制率逐渐增加(F=956.00,P〈0.05)。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发现角膜基质细胞中fibronectin-1的表达呈红色荧光。结论姜黄素对离体小鼠角膜基质细胞纤维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减轻角膜基质创伤修复过程中的过度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赵伟  蒋爱华  刘祖国 《眼科研究》2011,29(8):713-716
背景微血管壁由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组成,以往人们对血管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血管内皮细胞,而对血管周细胞的研究较少。目的观察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的变化,探讨周细胞对新生血管生长的影响。方法36只健康成年SPF级sD大鼠,浸有1mol/LNaOH的4mm自制涂药器放置于右眼角膜中央3s,制作碱烧伤动物模型,3只正常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分别于角膜烧伤后1、2、3、5、7、10d各处死6只大鼠获取平行于角膜缘的环形切片,采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CD31和α—SMA在角膜组织的表达,以分别评估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的分布,观察角膜碱烧伤后二者在角膜组织中的动态变化。光学显微镜下分别计数抗Ot—SMA阳性的周细胞数和抗CD31阳性的内皮细胞数,以二者的比值作为周细胞包裹指数(PCI),定量分析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对周细胞的募集情况。结果角膜碱烧伤后1dCD31即可在角膜浅基质层表达,呈红色荧光,随着角膜碱烧伤时间的延长,CD31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增加并进入深基质层,至角膜碱烧伤后7d表达的细胞数减少。呈绿色荧光的α一SMA在角膜碱烧伤2d于角膜浅基质层表达,在实验观察期内表达量均少于CD31,至碱烧伤后7d,残留的CD31阳性细胞被α—SMA阳性细胞包裹,未被包裹的CD31阳性细胞多数发生消退。碱烧伤后1、2、3、5、7、10d的PCI分别为0、16.07%、11.95%、43.84%、73.97%、86.21%,呈现递增的趋势。结论大鼠角膜碱烧伤后周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包绕可能对新生血管的成熟与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体外实验中探讨雌激素对人角膜基质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其抑制剂TIMP-2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1.5ng/mL IL-1β模拟角膜基质细胞炎性环境,不同浓度雌激素(0,10-10,10-8,10-6,10-4mol/L的17-β雌二醇)体外作用于人角膜基质细胞,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法鉴定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MMP-2、TIMP-2及TGF-β1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不同浓度雌激素(E2)对角膜基质细胞的活性没有影响.E2处理组的MMP-2、TIMP-2及TGF-β1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2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雌激素处理使MMP-2及TGF-β1的表达明显减少,而TIMP-2的表达则显著增多.结论:雌激素能一定程度抑制MMP-2及TGF-β1的表达,同时促进TIMP-2的表达,这可能对正常人角膜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Wang Y  Pan XJ  Xie LX 《中华眼科杂志》2010,46(9):834-837
目的 探讨不同真菌菌种与人角膜上皮细胞黏附过程中整合素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体外培养人角膜上皮细胞系,建立茄病镰刀菌(CGMCC 3.1829)和烟曲霉菌(CGMCC 3.0772)与角膜上皮细胞黏附的体外模型.茄病镰刀菌或烟曲霉菌与人角膜上皮细胞共孵育后,用无菌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冲洗掉未黏附的真菌.提取细胞的总RNA,反转录为cDNA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时间点上不同真菌与角膜上皮细胞黏附的14种整合素分子mRNA水平的表达.各时间点之间基因表达差异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在烟曲霉菌与人角膜上皮细胞黏附的过程中,随黏附时间延长,整合素家族白细胞黏附受体组成员编码基因整合素αL(ITGAL)、整合素α型(ITGAM)、整合素αX(ITGAX)及整合素β2(ITGB2)的表达显著上调.其中ITGAL的表达最高上调2倍(F=29.39,P<0.01),ITGAM的表达最高上调4倍(F=20.26,P<0.01),ITGAX的表达最高上调2.5倍(F=2.51,P<0.05),ITGB2的表达最高上调3.4倍(F=3.923,P<0.05).而在茄病镰刀菌与人角膜上皮细胞黏附的过程中,此14种整合素的表达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整合素家族白细胞黏附受体组(β2组)成员αLβ2、αMβ2及αXβ2均参与烟曲霉菌与角膜上皮细胞的黏附;未见茄病镰刀菌与角膜上皮细胞的黏附过程中整合素表达的差异.整合素介导的黏附因菌种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