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刺足运感区治疗颈椎病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足运感区治疗颈椎病36例内蒙古根河市满归林业局职工医院(022363)庞业梅关键词针刺疗法,足运感区,颈椎病颈椎病为林区常见病、多发病。我受头针发明者焦顺发教授头针启发,针刺头部足运感区治疗颈椎病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36例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足运感区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小儿遗尿患者,进行针刺治疗,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愈49例(84%),显效8例(14%),无效1例(2%),总有效率98%。结论:针刺可提高大脑皮质中枢对排尿的调节作用,从而对脊髓反射性排尿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4.
5.
患者杨某,男,72岁,2009年10月27日初诊。主诉:左大腿内侧及会阴部疼痛两个月。患者曾于2008年6月查出患有直肠癌,于哈尔滨肿瘤医院行直肠改道手术。2009年6月自觉左大腿后部感觉异常,时而刺痛,时而跳痛,时而麻木,无明显规律性,每于夜晚疼痛加重,甚则难以忍受。自行贴膏药,无缓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为主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三阳经穴为主,经针刺、锻炼治疗本病30例。结果:总有效率93.3%,痊愈率20%。提示:针刺为主治疗本病具有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水沟穴、百会穴联合足运感区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63 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足运感区组81 例及联合针刺组82 例。足运感区组针刺足运感区治疗,联合针刺组给予针刺水沟穴、百会联合足运感区进行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神经营养素-3(NT-3)、神经生长因子(NGF) 水平、中医证候评分、颅内血流动力学[收缩峰血流速度(Vs)、舒张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 指标值、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 组NT-3、NGF 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联合针刺组NT-3、NGF 水平高于足运感区组(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主症评分、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针刺组主症评分、总分均低于足运感区组(P<0.05)。治疗后,2 组Vs、Vd、Vm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联合针刺组Vs、Vd、Vm 指标值高于足运感区组(P<0.05)。治疗后,2 组NIHSS 上肢评分、NIHSS下肢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联合针刺组NIHSS 上肢评分、NIHSS 下肢评分均低于足运感区组(P<0.05)。联合针刺组临床疗效为97.56%,足运感区组为91.12%,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水沟穴、百会联合针刺足运感区治疗脑卒中恢复期,能恢复患者上下肢肢体功能,改善颅内血流动力学,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1)
<正>中风的记载始见于《黄帝内经》,篇中有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之说,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专篇讨论中风,此中风已包括现代的脑血管疾病。针刺治疗中风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近年来针灸医家根据对中风病因病机的研究,制定了针刺治疗中风病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总结了针刺治疗中风病的相关报道,希望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意见。1历代医家对针刺治疗中风病的认识自《内经》始,医家对中风病的针刺治疗就有比较全面的 相似文献
9.
小儿遗尿系指5周岁以上发育和智力正常的小儿,在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又称夜尿症,亦名尿床、遗溺。轻者数夜1次,重者每夜1次或数次,具有睡眠较深、不易唤醒的特点。遗尿不仅影响着小儿正常生活,而且对患儿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后果。现代西医学对本病无理想疗法,而传统的针灸疗法对本病疗效确切[1~2]。笔者近年采用针刺头针足运感区结合温针关元、中极治疗小儿遗尿症,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1病案举例患者,女,56岁,2012年9月21日初诊。左利手,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2型糖尿病史10年。患者自述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不合作现象,如穿裤子时左手向上穿,右手向下脱;系腰带时左手向里扣腰带,右手向外拉腰带;拿杯子时左手去拿杯子,右手却去抢杯子。就诊时患者性情 相似文献
11.
12.
针刺配合促通仪治疗肩—手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偏瘫的并发症之一 ,发生率为 2 1.0 %~ 2 3.4 %。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肩、手疼痛 ,运动受限 ,手肿胀等病症 ,直接影响着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 ,甚至将导致永久性手及手指畸形。笔者采用针刺配合促通仪治疗本病 ,疗效较好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0例病人 ,其中男性 12例 ,女性 8例 ;30~ 4 0岁 2例 ,4 1~ 6 0岁 7例 ,6 0岁以上 11例 ;病程 1~ 3个月 10例 ,4~ 6个月 6例 ,7个月以上 4例 ;CT诊断脑梗塞 16例 ,脑出血 4例。1.2 诊断依据根据“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1)患者有神经系统疾病 ;(2 …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针刺血海穴治疗淋病综合征41例,现介绍如下。本组41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32例,女9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6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年。41例均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以淋病治疗后仍有小腹不适或里急、尿道灼热、心烦、易悲易狂等为主要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4.
15.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皮针足运感区配合八醪穴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择60例住院的脑卒中急性期合并尿潴留患者,进行头皮针足运感区配合八醪穴的针刺治疗,14天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31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治愈率51.6%。总有效率91.6%。结论:头皮针足运感区配合八醪穴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是一种效果明显、简便安全的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中风疗效确切,以目前针灸病谱研究结果看,在神经系统针灸病谱中占第1位[1]。有研究显示,针刺时机越早,临床疗效越好[2]。针刺治疗中风方法丰富多样,现综述如下。1辨证针刺手法在中风的治疗中,采取传统针刺法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常规的治疗手段。临床上采取传统针刺的研究是比较多的,传统针刺主要是指根据不同的证型选取不同的穴位组合进行针刺。杨继[3]采取普通针刺治疗中风88例,气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有效率为92.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明显降低,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恢复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