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明胶海绵加自粘性绷带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方法 PICC置管后,用一块明胶海绵对折后覆盖在穿刺点的上方,再覆以3M透明敷贴,自粘性绷带缠绕穿刺点3圈,松紧适当,肝素帽置于绷带外,2小时后取下自粘性绷带,固定肝素帽。对照组:用一块小方纱布对折后覆盖在穿刺点的上方,再覆以3M透明敷贴。观察穿刺后12小时及24小时内的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12小时出血1例,24小时出血3例,未出血22例,而对照组12小时出血8例,24小时出血12例,仅6例未出血,Fisher's Exact Test检验结果提示两组出血发生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20.172,P〈0.01)。即观察组置管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明胶海绵加自粘性绷带可有效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ICC置管术后止血及减少上肢肿胀的方式.方法 对72例PICC置管后的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于置管后用宽8c m的弹力绷带包扎24h,观察组置管后九折纱布压迫穿刺点,且覆盖10×12c m的3M透明敷贴,24h后更换敷贴.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及穿刺侧上肢肿胀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穿刺点渗血及穿刺侧上肢肿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置管术后九折纱布压迫穿刺点,24h后更换敷贴,既能达到止血目的.又可减轻穿刺侧上肢的肿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ICC置管术后止血及减少上肢肿胀的方式.方法 对72例PICC置管后的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于置管后用宽8c m的弹力绷带包扎24h,观察组置管后九折纱布压迫穿刺点,且覆盖10×12c m的3M透明敷贴,24h后更换敷贴.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及穿刺侧上肢肿胀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穿刺点渗血及穿刺侧上肢肿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置管术后九折纱布压迫穿刺点,24h后更换敷贴,既能达到止血目的.又可减轻穿刺侧上肢的肿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有效止血、避免上肢肿胀并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加压止血方法。方法:对31例PICC置管患者,PICC置管成功后以明胶海绵加3M自粘性弹力绷带穿刺肢固定。观察患者穿刺点渗血、穿刺侧上肢肿胀情况。结果:5例患者出现穿刺点渗血,4例出现肢体肿胀。结论:明胶海绵加3M自粘性弹力绷带带用于PICC置管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效果好、患者舒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经B超引导下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后穿刺点止血及预防静脉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7年2月至2017年5月经B超引导下穿刺技术行PICC穿刺的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穿刺后立即使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覆盖在穿刺点上,再使用3 M透明敷贴覆盖;对照组穿刺后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在穿刺点上,再使用3 M透明敷贴覆盖。两组患者均使用弹力绷带包扎固定24 h。每天观察穿刺点渗血及有无红、肿、热、痛,硬结生成并记录,连续7 d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穿刺点的出血程度、静脉炎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能明显减轻经B超引导下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术后患者穿刺点渗血及静脉炎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凝酶与CHG敷料对小儿白血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点止血的应用效果。方法:经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按置入PICC先后顺序,将置管后第24 h换药时仍有出血的白血病患儿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明胶海绵3次折叠放置于穿刺点上方,外覆盖3M透明敷料。观察组使用血凝酶粉针剂撒于穿刺点上方,外覆盖CHG抗菌透明敷料。观察2组患者72h后穿刺点出血程度。结果:观察组穿刺点出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白血病PICC穿刺点处使用血凝酶与CHG抗菌透明敷料进行早期干预,止血效果好,并有预防感染作用,有效减少换药次数,减少护士工作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乳癌术后患者PICC穿刺时出血量大及置管期间渗血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将30例服用阿司匹林的乳癌患者为观察组,未服用阿司匹林的乳癌患者61人为对照组。通过对观察组穿刺时、穿刺后护理干预,2组病人24小时内及1~7天换药观察组左手无名指和食指按压穿刺针尖端的前方和外套管中段上方的血管上减少出血。置管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预防渗血。置管24小时限制抬举上臂大弧度的活动。对照组方法:按常规方法用左手食指固定外套末端管避免移位,中指轻压外套管尖端上段的血管,减少血液流出。置管后常规加压包扎。24小时正常活动。结果:观察组穿刺方法、包扎方法及有效指导活动减少穿刺时出血量及置管期间的渗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穿刺时左手无名指和食指按压穿刺针尖端的前方和外套管中段上方的血管上减少出血,置管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置管24小时限制抬举上臂大弧度的活动有效预防渗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PICC置管后应用功能型甲壳素护创膜对穿刺点上血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穿刺处仅使用功能型甲壳素护创膜粘贴;对照组穿刺后以无菌纱球按压于穿刺点以无菌透明敷料粘贴,并以弹力绷带加压固定2h,比较2种方法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为40.7h,对照组平均上血时间为52.5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功能型甲壳素护创膜应用于老年患者留置PICC管道后穿刺处有明显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9.
郭秀兰 《吉林医学》2012,33(2):350-351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的有效止血方式。方法:将60例留置PICC接受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置管后均用弹力绷带包扎24 h,24 h后常规更换敷贴时试验组于穿刺点覆盖吸收性明胶海绵,对照组于穿刺点常规换药,观察两组患者1周内穿刺点渗血情况和换药次数。结果:试验组穿刺点渗血程度和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后常规更换敷贴时于穿刺点覆盖吸收性明胶海绵比常规换药出血量少,且1周内换药次数也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低PICC应用于血液患者化疗过程中所致穿刺点出血发生率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PICC置管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8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常规压迫止血:用无菌纱布小方块压在PICC置管穿刺针眼上,贴上透明敷料,压迫时间30 min以上。实验组明胶海绵压迫止血:用明胶海绵折压在PICC置管穿刺针眼上,贴上透明敷料,再包扎上弹性绷带,压迫时间1~5 min。结果:观察组渗血天数、渗血量及按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胶海绵压迫法止血效果好,且可减少人工压迫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更有效的外周血管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止血的方法。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留置PICC导管的病例1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3例,对照组90例。观察组采用自制冰指加耐乐固弹力绷带加压固定,对照组采用人工按压加普通弹力绷带加压固定。观察两组局部出血情况、患者舒适度、所耗护理时数。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止血有效率(93.5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舒适症状体征发生率(5.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所耗护理时数(63.47±8.74小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冰指加弹力绷带加压固定的止血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组。  相似文献   

12.
耐乐固自黏弹力绷带在预防PICC导管脱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德燕 《海南医学》2011,22(7):150-151
目的观察自黏弹力绷带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脱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PICC管置管成功后对照组采用常规3L粘贴伤口敷料固定,观察组在3L粘贴伤口敷料固定的基础上加用自黏弹力绷带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PICC穿刺成功后导管脱落情况。结果对照组50例,轻度、中度、重度导管脱出分别为18例、13例、8例,各占总例术的36%、26%、16%,总导管脱出率为78%;观察组50例,轻度、中度、重度导管脱出分别为7例、5例、3例,各占总例数的14%、10%、6%,总导管脱出率为30%。两组导管总脱出率及轻、中、重度脱出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L粘贴伤口敷料加自黏弹性绷带预防PICC导管脱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藻酸盐敷料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穿刺出血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于本院行PICC穿刺的肿瘤患者中选取符合条件的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穿刺后予以藻酸盐敷料在穿刺点覆盖,为观察组;另30例患者穿刺后予以传统的无菌纱布敷料在穿刺点进行覆盖,并覆盖以透明敷贴,为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及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30例,无渗血20例、轻度渗血7例、中度渗血2例、重度渗血1例,观察组出血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静脉炎8例,发生率26.67%,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结论 藻酸盐敷料预防PICC穿刺点出血能有效预防穿刺点渗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周林频谱仪照射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疗效,以期降低留置PICC管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PICC置管临床护理方案,延长PICC管使用期及增加患者舒适度。方法:将164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82例,试验组82例。对照组:PICC置管后常规护理,置管后给予外帖IV3000透明护肤膜,24 h更换敷料后每周更换或敷料随松随脏随时更换,输液期间、输液完后用0.9%NaCl 20 ml脉冲式冲管,用含50 u/ml肝素钠盐水封管,非输液期间每周冲管、封管及更换肝素帽接头一次。试验组:PICC置管后常规护理同对照组,不同的是在置管后30 min裸露照射部位,即术肢穿刺点至肩峰的管道走向部位,给予周林频谱仪照射,高度大约20~40 cm,温度以患者感觉皮肤温热、舒适为宜,每次照射20~30 min,2次/d,连照三天。结果:82例置管患者发生Ⅰ级机械性静脉炎4例。对照组:82例置管患者发生Ⅰ级机械性静脉炎11例、Ⅱ级机械性静脉炎3例、Ⅲ级机械性静脉炎2例。结论:PICC置管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周林频谱仪照射穿刺点至肩峰的管道走向部位,可有效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显著降低了PICC置管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老年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总结,如加压包扎止血、明胶海绵止血、低温止血、药物止血等,提出正确判断PICC置管后出血量从而采取恰当、及时的止血护理干预方法的观点,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从而减轻患者的负担,节约医疗资源,使PICC治疗达到最大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评价新型绷带系统在下肢静脉性溃疡中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入住我科接受下肢静脉性溃疡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为新型绷带系统组:由里到外依次采用双层消毒纱布、普通消毒绷带、溃疡绷带、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对照组为传统包扎组: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比较患者溃疡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绷带系统能够加速下肢静脉溃疡的愈合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何润芳 《包头医学》2017,41(4):46-49
目的:研究康惠尔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在PICC穿刺口反复渗液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本科住院的60例出现PICC穿刺口渗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无菌小纱块加压包扎、3M透明敷贴固定的方式处理渗液的穿刺口,治疗组使用康惠尔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外敷、3M透明敷贴固定的方式处理渗液的穿刺口.观察两组患者的渗液消退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期间导管维护费用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治疗组的渗液平均消退时间为(4.37±0.96)天,明显快于对照组(7.47±1.87)天,住院期间导管平均维护费用(4.07±0.88)百元,低于对照组(7.18±1.27)百元,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惠尔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可有效治疗PICC穿刺口反复渗液,降低导管的维护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惠尔藻酸盐敷料在PICC穿刺点渗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PICC穿刺点渗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对照组将无菌纱布置于穿刺点后用灭菌透明贴固定,观察组将康惠尔藻酸盐敷料置于穿刺点后用透明贴贴敷固定,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康惠尔藻酸盐敷料在治疗PICC穿刺点渗血中的作用明显优于无菌纱布应用.  相似文献   

19.
加压包扎法对促进深部伤口愈合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加压包扎法对促进深部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根据伤口情况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程序换药后用敷料包扎伤口;观察组按常规程序换药用敷料包扎伤口后,再加用自制绷带卷压在伤口上面固定包扎,以比较加压后伤口的愈合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换药次数和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绷带卷伤口包加压扎法,能促进深浅部伤口尽早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创口贴联合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在肝硬化患者深静脉置管术后穿刺点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70例需行深静脉置管术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在穿刺成功后穿刺点先使用传统的纱块压迫止血,再使用3M透明敷料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穿刺成功后在穿刺点先用云南白药创口贴止血,再使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局部止血效果及局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止血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为74.29%;实验组局部感染率为2.86%,对照组为22.86%。2组比较,P均<0.05。结论:在肝硬化患者深静脉置管术后穿刺点出血的护理中应用云南白药创口贴联合康惠尔水胶体敷料护理,可缩短止血时间、提高止血效果、节约置管时间、降低局部感染率、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置管后的医疗风险、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