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妊娠期糖尿病尿白蛋白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长英  王德芬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157-3159
目的 探讨妊娠30-38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尿白蛋白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方法 检测47例GDM(GDM组)及56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妊娠30-32周、妊娠36-38周首次晨尿的白蛋白,随访两组妊娠结局。 结果 妊娠30-32周、妊娠36-38周GDM尿白蛋白分别为(5.014±2.634)mg/L、(13.716±12.707)mg/L,正常孕妇为(4.050±1.320)mg/L、(6.516±1.023)mg/L,两组尿白蛋白均随孕周增加而增多(p<0.05);妊娠36-38周GDM组尿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GDM组尿白蛋白异常增高者,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尿白蛋白正常者(p<0.05),GDM尿白蛋白正常者围生儿结局与正常妊娠者相似(p>0.05)。结论 GDM尿白蛋白与其围生儿结局有关,尿白蛋白有望作为GDM孕妇的临床监测指标,进而指导正确治疗及适时终止妊娠,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发生与血清尿酸(UA)水平及高龄因素的相关性,及时发现妊娠妇女尤其高龄孕妇发生重度妊高征的可能性,确保母婴安全。方法选取70例重度妊高征孕妇,分成非高龄(<35岁)、高龄(≥35岁)两组,另设62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同时进行血清尿酸测定,重度妊高征孕妇组与正常妊娠孕妇组、非高龄组与高龄组结果分别比较分析。结果重度妊高征孕妇组血清尿酸水平(380.7±89.0)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212.5±61.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尿酸水平(401.5±72.0)μmol/L,高于非高龄组的(371.8±94.7)μ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重度妊高征密切相关,而高龄又是妊高征的好发因素之一,加强孕妇尤其高龄孕妇尿酸水平监测,可以防止重度妊高征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使用α硫辛酸组35例(观察组)和未使用α硫辛酸治疗组35例(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控制血糖等治疗;治疗组加用d硫辛酸300 mg/d静脉滴注,治疗两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及肌酐变化,并在3个月后复查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结果 经过两周的治疗,治疗组的hs-CRP从(3.92±4.56) mg/L下降至(2.24±2.4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3,P<0.05),尿微量白蛋白从(127.18±76.91) mg/L下降至(84.50±122.87)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1,P<0.05),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从(28.95±30.49) mg/mmol下降至(13.76±20.83) mg/mm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6,P<0.05).而对照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但3个月后两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及其与尿肌酐的比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α硫辛酸治疗后短期内能够减少DN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但其能否长期减少DN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16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80例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其他80例无肾病患者为对照组,再抽取同期门诊体检的80例健康人群为空白组,比较3组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尿糖为(3.71±1.20)mmo L/L,尿微量白蛋白为(26.60±10.08)mg/L;对照组尿糖为(2.01±0.49)mmo L/L,尿微量白蛋白为(27.10±11.25)mg/L;空白组尿糖为(2.22±0.53)mmo L/L,尿微量白蛋白为(16.03±7.49)mg/L。研究组尿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研究组尿糖阳性率81.25%,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51.25%;对照组尿糖阳性率0.00%,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52.50%;空白组尿糖阳性率0.00%,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0.00%。研究组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应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7):1253-1254
随机选取诊治的200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一时期体检的20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的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并进行比较。通过两组之间的差异证明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意义。研究组尿糖含量为(3.58±0.32)mmol/L,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168.54±9.63)umol/L;对照组分别为(1.23±0.44)mmol/L、(17.12±1.64)umol/L;研究组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的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指标较正常人群有明显差异,因此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官华  叶涛 《浙江临床医学》2007,9(11):1562-156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危害母婴生命安全的一种并发症,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一种多器官损害性疾病,泌尿系统尤其突出。作者通过检测妊高征孕妇和正常妊娠妇女的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以了解妊高征早期肾损伤的情况。[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诊断高血压肾病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肾病患者60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评估3指标联合对高血压肾病诊断效能,另将高血压肾病患者分为早期高血压肾病与临床高血压肾病组两亚组,对比两亚组检测值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29.46±5.20)mg/L、血清胱抑素C(1.57±0.32)mg/L、血清同型半胱氨酸(21.53±4.29)μmol/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09、9.620、22.631,P<0.05)。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病诊断准确率(95.00%)和灵敏度(96.67%),高于尿微量白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检测(χ2=13.000、21.000、15.000、21.000,P<0.05)。临床高血压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均高于早期高血压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联合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产科收治的HDCP孕妇150例(患者组)及正常妊娠孕妇147例(对照组),患者组孕妇按照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6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51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9例,检测患者组及对照组血清Cys C、BUN、肌酐(SCr)及尿mALB。结果 患者组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与轻度子痫前期组各检测指标比较,BUN与SCr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CysC与尿m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各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患者组血清CysC与尿mALB水平呈正相关(r=0.671,P<0.05)。结论 HDCP孕妇早期即存在血清Cys C及尿mALB水平增高,且随病情加重呈上升趋势,两者联合检测有利于尽早发现HDCP孕妇早期的肾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脑外伤患者急性期外周血中血浆白蛋白和前白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脑外伤患者126例,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为轻型组63例,中型组53例,重型组46例。于伤后6 h内检测患者血浆白蛋白和前白蛋白,伤后6个月对患者预后程度进行评价;比较不同病情患者血浆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分析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表达水平与预后相关性。结果:轻型组外周血血浆白蛋白为(40.37±3.62)g/L,前白蛋白(320.36±23.17)mg/L;中型组外周血血浆白蛋白为(38.13±7.27)g/L,前白蛋白(260.33±37.12)mg/L;重型组外周血血浆白蛋白为(32.17±2.36)g/L,前白蛋白(213.67±21.16)mg/L。轻型组和中型组的血浆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和其他2组之间急性期血浆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预后良好107例,预后不良55例。脑外伤后血浆白蛋白(OR=0.731)和前白蛋白(OR=0.903)水平与患者预后呈明显相关(P<0.05)。结论:脑外伤后急性期血浆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可能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在孕妇子痫前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我科共收诊子痫前期患者62例,据尿蛋白水平将其分为重度子痫前期组(重度组)24例,轻度子痫前期组(轻度组)38例,另随机抽取同期无子痫前期孕妇50例列入对照组,取受试者中段尿液样本,并于此次排空膀胱后,留取24h尿液,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和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结果 重度组、轻度组与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4762.59±2314.58)、(782.43±176.53)、(72.53±14.38) mg;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分别为(403.55±212.48)、(73.38±13.74)、(3.47±1.02)mg/mmol;3组间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512、5.238,P均<0.05),且重度组和轻度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重度组均明显高于轻度组(P均<0.01).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具有正相关性,直线回归方程Y=1.8943+0.0845X.结论 可将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检测作为孕妇子病前期的临床诊断指标,其对子痫前期的确诊及病情程度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血清胱抑素C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对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65例高血压患者与58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CysC,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酶法测定血清尿素(U-rea),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分别为:Ⅰ型高血压(1.06±0.24)mg/L,Ⅱ型高血压(1.72±0.89)mg/L,Ⅲ型高血压(2.27±1.32)mg/L;健康对照组血清CysC水平(0.88±0.17)mg/L。高血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型高血压患者Cys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3.04%、52.63%、73.91%,Urea异常检出率分别为0.00%、15.79%、13.04%,Scr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35%、10.53%、26.09%,Cy-sC异常检出率高于血清Urea和Scr。结论血清CysC是反映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其敏感性高于Scr和Urea,在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白蛋白与B型钠尿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95例AMI患者(AMI组)的血清白蛋白、BNP及hs—CRP浓度;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Simpson法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另外选取50例非冠心病老年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依血清白蛋白水平不同将AMI患者分为正常血清白蛋白组(74例)和低血清白蛋白组(21例)两个亚组。结果AMI组血清白蛋白为(38.45±4.60)g/L,低于对照组(43.15±3.1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P〈0.001),低血清白蛋白组BNP[(5.24±1.71)ng/L]显著高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4.17±1.6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0,P=0.009),低血清白蛋白组hs—CRP[(1.64±0.93)mg/L]显著高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1.13±1.0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9,P=0.045),低血清白蛋白组左心室射血分数(49.10±11.63)%显著低于正常白蛋白组(54.63±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8,P=0.025)。AMI患者血清白蛋白与BNP呈负相关(r=-0.465,P〈0.001),与hs-CRP呈负相关(r=-0.391,P〈0.001);hs—CRP与BNP呈正相关,(r=0.492,P〈0.001),BNP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371,P〈0.001)。结论血清白蛋白浓度变化可作为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胱抑素C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肾功能损害时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作为早期敏感标志物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的浓度,同时测定血肌酐。结果血清CysC在健康对照组、肾储备下降组、肾功能不全组、肾功能衰竭组、尿毒症组的值分别为(0.76±0.14)、(1.95±0.61)、(2.78±0.86)、(6.23±1.68)、(7.93±1.25)mg/L,随着肾功能的损害程度增加,血清CysC的浓度升高,相邻各组之间Cys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功能正常组血清CysC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血清肌酐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作为反映肾脏损伤的敏感指标,可以替代内生肌酐清除率来判断肾小球滤过率,因此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及尿微量清蛋白(U-mALB)在高血压肾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将194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糖尿病组,或分为正常尿蛋白高血压组、微量尿蛋白高血压组、大量尿蛋白高血压组,另取同期查体健康人群62例为对照组.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β2-MG,Cys-C和U-mALB.结果 血清Cys-C,β2-MG及U-mALB水平(mg/L)在对照组分别为0.82±0.11,0.89±0.09和18.7±2.51,在单纯高血压患者中分别为1.69±0.26,2.43±0.18和65.5±5.37,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分别为2.44±0.23,3.19±0.25和98.2±7.72,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糖尿病组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Cys-C和β2-MG在正常蛋白尿高血压组患者中分别为0.85±0.09和0.83±0.14,在微量蛋白尿高血压组患者中分别为2.38±0.24和2.67±0.36,在大量尿蛋白组高血压组患者中分别为5.29±0.86和5.62±0.92,微量蛋白尿高血压组和大量蛋白尿组高血压组分别高于对照组及正常蛋白尿高血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2-MG,Cys-C检测可用于高血压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刘彦民  周白丽 《临床荟萃》2010,25(12):1039-1041
目的 探讨不同海拔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Leptin,Lep)、脂联素(adiponectin,Adp)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lSA)法检测不同海拔的高血压病患者(高海拔高血压组n=40,中度海拔高血压组 n=40)及正常对照组(高海拔对照组n=40,中度海拔对照组n=40)血清Lep、Adp的含量.结果 不同海拔高血压组血清Lep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868±0.872) μg/L VS(1.064±O.372) μg/L,(1.395±0.750) μg/L vs (O.771±0.336) μg/L(P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脑组织缺血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时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所有研究对象采用白蛋白钴结合(albumin cobalt binding,ACB)试验测定IMA的ACB值。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59例,心肌缺血组70例,脑梗死组4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组54例。结果 (1)正常对照组IMA的ACB值为72.9±8.7 U/ml,阳性率6.8%;心肌缺血组IMA的ACB值为59.0±12.5 U/ml,阳性率为78.6%;脑梗死组IMA的ACB值为61.2±12.4 U/ml,阳性率为57.7%;肾功能不全组IMA的ACB值为60.1±10.5 U/ml,阳性率为68.5%;正常对照组与心肌缺血组、脑梗死组、慢性肾功能不全组比较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IMA用于诊断心脑肾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7,最佳界值为64.55U/ml,此时IMA诊断心脑肾缺血的敏感性为69.8%,特异性为93.2%。结论 IMA不仅是评价ACS的指标,心外器官缺血时(脑梗死和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清IMA水平也升高,有助于对脑梗死和慢性肾脏疾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7.
张玉梅 《临床荟萃》2010,25(13):1138-1140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动态变化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早期肾损伤的意义.方法 将76例AOPP中毒组患者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度AOPP组33例、中重度AOPP组43例,选取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进行血清胱抑素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蛋白定量的检测,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中毒组入院第1天的血清胱抑素C、BUN、SCr和尿蛋白比对照组高,分别为血清胱抑素(2.14±1.70)mg/L vs(0.75±0.37)mg/L、BUN(7.25±2.56)mg/L vs(4.50±2.12)mg/L、SCr(104.9±25.5)mg/L vs(78.5±19.6)mg/L和尿蛋白(72.5±25.6)mg/Lvs(31.5±13.5)mg/L(均P<0.01);中毒组入院1、2、3天的血清胱抑素C、BUN、SCr和尿蛋白逐渐升高(均P<0.01),轻度中毒组的血清胱抑素C和尿蛋白高于对照组,中重度中毒组血清胱抑素C、BUN、SCr和尿蛋白高于对照组和轻度中毒组(均P<0.01).动态检测血清胱抑C可以早期发现AOPP后导致的肾损伤,并且中毒越重(根据服毒量的多少),升高的越快、越显著,预后越差.结论 血清胱抑素C可作为判断AOPP肾小球和肾小管早期受损的指标,对AOPP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glucosaminidase,NAG)活性检测在肝包虫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判断中的意义。方法肝包虫患者(肝包虫组)和非肝包虫患者(对照组)各30例,检测2组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p2MG)以及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albumin,mAlb)、尿NAG、尿β2-MG、尿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肝包虫组BUN(2.33~6.25mmol/L)、SCr(46.0~96.3μmol/L)水平均正常,尿蛋白阴性,肝包虫组尿NAG((15.98±0.88)u/g)高于对照组((7.37±1.24)u/g)(P〈O.05),血β2-MG、尿mAlb、尿β2-M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包虫患者尿NAG水平增高可能与机体变态反应引起早期肾脏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转铁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XC80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6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试验组)的尿转铁蛋白、血清胱抑素C、尿素和肌酐水平,并与56例健康体检者(正常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尿转铁蛋白和胱抑素C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尿素和肌酐高于正常组(P〈0.05);中度和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检测尿转铁蛋白和胱抑素C水平明显或显著高于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P〈0.05或P〈0.01),尿转铁蛋白和胱抑素C水平升高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结论尿转铁蛋白和胱抑素C可作为诊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肾损害早期较敏感的检测指标,其水平检测能反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肾小管和肾小球早期功能性损伤程度,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早期治疗、病情进展、改善预后和围产期的不良结局干预具有积极的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史梅  史伟峰  李燕梅 《检验医学》2013,28(9):820-823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糖尿病(DM)患者尿白蛋白的应用。方法收集85例DM患者及4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尿液,分别用HPLC和免疫比浊法检测尿白蛋白,并将检测结果使用回归和Bland—Ahman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HPLC线性方程为Y=2.9482X+38.601,r2=0.9944;标准品和样本的保留时间(RT)均为2.42min;尿白蛋白浓度为40.1和152.6mg/L的样本其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4.1%、4.8%和5.6%、6.5%;最低检测限为2mg/L。DM组尿白蛋白HPLC结果为2t.0(3.4~678.9)mg/L,高于免疫比浊法[8.2(2.0—442.2)mg/L](P〈0.01),但偏高的倍数不一致(1.3~6.1倍);但正常对照组2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用回归分析和Bland—Ahman进行一致性分析,显示2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差。85例DM患者中用HPLC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达到微量蛋白尿诊断标准[尿白蛋白排泄率(AER)〉30mg/24h]的阳性例数分别为48例(56.5%)和27例(31.8%)。结论HPLC能检测尿中的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的总的尿白蛋白,与免疫比浊法相比更能早期检出尿白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