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井柳柳  张波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11):1199-1201
血管性头痛是因血管紧张度增高,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头痛,主要表现为搏动性疼痛,其疼痛的部位多在头的一侧、巅顶或全头痛,易反复发作,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引起头痛的原因来自于血管,故称为“血管性头痛”[1]。主要包括典型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和血压相关性头痛等。目前血管性头痛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有西药和中药治疗法,还有针灸、穴位注射、刺血疗法和交感神经节阻滞等治疗法,以及中西医  相似文献   

2.
颅内外动脉壁为疼痛敏感组织,当血管扩张,痉挛或受牵拉伸展时,均可引起头痛。主要由血管扩张引起的头痛称血管性头痛。血管性头痛通常呈现与脉搏搏动一致的搏动性疼痛,久后因血管壁水肿呈现为胀痛,深层血管的扩张也可出现胀痛,头部活动,咳嗽用力,体位改变和受热等情况可使头痛加重。局部血管隆起,搏动增强,压迫血管后头痛减轻。本文主要对一些非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予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搏动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通常认为偏头痛是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引起的颅内血管及神经功能失调而导致的慢性复发性头痛。我科近5年来采用氟桂利嗪合并内服中药治疗偏头痛236例,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羞明,经一段间歇期后再次发病.血管源学说认为:典型偏头痛先有颅内动脉收缩,局部脑血流减少,引起视觉改变、感觉异常或轻偏瘫等先兆症状,继而颅内、外动脉扩张,出现头痛.笔者运用逍遥散加味治疗偏头痛49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偏头痛是神经体液因素引起颅内外血管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导致的慢性复发性头痛。目前以抗组胺药为常用的防治偏头痛药物。690例偏头痛患者经速效头痛宁与苯塞啶治疗后,有效地防治了偏头痛。  相似文献   

6.
我们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对250例典型和普通型偏头痛患者头痛间歇期的超声表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示:典型和普通型偏头痛的TCD改变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种类型偏头痛于头痛间歇期血管机能的改变相同;偏头痛患者的颅内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MFV)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反映出头痛间歇期患者的颅内动脉处于广泛的收缩状态。  相似文献   

7.
我们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对250例典型和普通型偏头痛患者头痛间歇期的超声表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示:典型和普通型偏头痛的TCD改变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种类型偏头痛于头痛间歇期血管机能的改变相同;偏头痛患者的颅内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MFV)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反映出头痛间歇期患者的颅内动脉处于广泛的收缩状态。  相似文献   

8.
麻继红  田军彪 《临床荟萃》2011,26(19):1715-1716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以头痛和自主神经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其患病率约为15%~25%[1]。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较为认同的是血管源性学说,认为偏头痛的发作与脑血管的舒缩异常有关。经颅多普勒是一种无创性检测颅内大动脉血流变化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9.
普通型偏头痛发作期及发作间期TCD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减少个体差异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更准确判断偏头痛各期脑血管功能状态。方法 对18例普通型偏头痛患者分别在头痛发作期、发作间期进行TCD检查。结果 发作间期颅内颈内动脉系统平均血流速度(MFV)明显增高;椎-基底动脉系统无明显变化;颅外段颈内动脉不受累及。发作间期双侧半球指数较发作期明显增高。结论 偏头痛发作间期颅内颈内动脉系统血管持续性收缩而发作期处于相对扩张状态。  相似文献   

10.
正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病因较为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组反复发作的头痛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偏头痛可分多个型,其中无先兆性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类型,约占80%,其头痛典型特征为偏侧分布、搏动性性质、中或重度程度、日常活动加重头痛,伴随恶心和(或)畏光、畏声。反复发生的头痛,每次持续4~72 h[1]。目前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有统一的理论解释,各国学者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神经血管假说、皮层扩散抑制假说、生化因素、遗传因素等方面[2]。有研究发现多种因素导致患者头部血管收缩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突  相似文献   

11.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儿童偏头痛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TCCD)对儿童偏头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TCCD检侧偏头痛患儿颅内主要动脉的血流速度和血管内径。结果:典型与普通型偏头痛间歇期与发作期TCCD改变无差异。间歇期血流速度略高于对照组。发作期颅内动脉血管以轻度痉挛为主要病理改变。结论:TCCD技术可实时以色彩显示病变血管的部位和程度,可提高颅内血管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对儿童偏头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失能性原发性头痛,临床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表现。偏头 痛的致病原因复杂,病理生理机制还不是十分明确,近年来研究者围绕三叉神经血管系统伤害感受通路构 建了多种动物模型,在这些动物模型中使用电生理学、视频影像学、免疫组织化学、生物化学和行为学评估 等进行偏头痛的相关研究。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偏头痛动物模型有三叉神经刺激模型、皮质扩布去极化/ 抑制诱发模型及转基因动物模型等,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谢华  何丽丽  李小燕 《临床医学》2005,25(11):74-74
偏头痛是影响飞行员战斗力的一种常见疾病,多年来一直是航空生理专家主要攻关课题之一,就其发病机制尚未有明确定论。一般认为偏头痛是一种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疾病。偏头痛的血管原性学说认为,偏头痛的发作与脑血管的舒缩异常有关。偏头痛的先兆期为颅内血管收缩,头痛期为颅内血管扩张,但是,血管原性学说难以解释偏头痛发作的病理生理过程。TCD是一种简便、非损伤性可直接取得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动态信息的先进技术,对涉及颅内动脉血流状态改变的疾病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有资料报道利用TCD检查分析偏头痛患者发作期的脑血流动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普通型偏头痛的脑血管功能状态。方法:对25例普通型偏头痛患者分别在头痛发作期、发作间期进行TCD检查,记录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FV)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偏头痛患者发作间期的颈内动脉系统中,颅内段的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增高,而颅外段无明显变化;椎-基底动脉系统无明显变化;发作间期双侧半球指数均较发作期明显增高。结论:偏头痛发作间期颅内段颈内动脉系统血管持续性收缩而发作期处于相对扩张状态。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偏头痛是原发性神经血管性头痛之一。其特点为原发性、中或重度、跳痛或搏动性、一侧或双侧头痛,可自行缓解,反复发作,发作间歇无头痛及阳性体征,随年龄增长有痊愈趋势,有家族遗传史。过去二十多年尤其是近10年,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促使对本病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 发病机理 偏头痛的血管学说与神经学说之争已有百余年。血管学说认为,偏头痛是原发性血管功能紊乱,神经学说认为,偏头痛是原发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血管变化是继发的。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推动了血管学说与神经学说的结合,提出神经血管学说,即三  相似文献   

16.
邢德生  孙丽  陈春富 《新医学》2022,53(5):305-309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一侧或双侧搏动性的中重度头痛,且多发生于偏侧头部。偏头痛患者可伴有口面部疼痛,甚至表现为孤立性口面部疼痛。目前,偏头痛与口面部疼痛的确切关系尚未被完全阐明。该文介绍了偏头痛患者的口面部疼痛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阐述偏头痛患者伴口面部疼痛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类患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多因素参与的慢性神经血管疾病,以反复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特征,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其有效性已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同,但其治疗机制未明。磁共振波谱是目前唯一一种在活体  相似文献   

18.
正偏头痛(Migraine)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病程长、间歇性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西医治疗偏头痛急性期以对症治疗为主,但症状容易反复。缓解期目前尚无疗效可靠的药物。而中医学尤其是刺血疗法对偏头痛的治  相似文献   

19.
偏头痛是血管神经性头痛一种,是神经科常见的症状,目前无特效疗法。我们试用背部奇穴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病例选择对病人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全面体检,以排除内科、五官科、颅脑外伤及神经科器质性疾患。治疗对象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致的偏头痛患者。临床表现为一侧头部发作性搏动样或牵扯样刺痛,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头晕等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切断术治疗血管搏动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7年9月到2014年12月56例临床确诊的典型的颞部血管搏动性偏头痛病例,局麻下实施耳颞神经颞浅动脉切断术,术后部分患者颞浅动脉行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血管平滑肌变化情况。结果:56例患者实施63次手术,其中7例为双侧颞部的头痛。部分患者颞浅动脉行H&E染色病理切片显示血管平滑肌细胞部分变性增生。术后随访3个月~5年,平均随访49个月。46例偏头痛临床症状消失;4例明显减轻,无需服药治疗,总有效率89.3%;3例于术后3、8、13个月复发(复发率5.3%),行注射治疗后疼痛偶有发作;2例好转,1例无效,均仍需服用镇痛剂对症治疗。结论:颞浅动脉血管平滑肌变性是血管搏动性偏头痛发作的病理基础之一,颞浅动脉切断术是治疗血管搏动性偏头痛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