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凯  夏良萍  李晓光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3):3576-3578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妇女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叶酸(FA)、维生素B12(Vit B12)水平以及与其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正常妊娠28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81例、其他不良妊娠37例、非孕育龄健康对照98例,分别以比色法测定血清tHcy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FA、Vit B12水平。结果:正常妊娠妇女tHcy、FA、Vit B1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良妊娠tHcy水平显著增高且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FA、Vit B12水平与正常妊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FA、Vit B12水平与正常妊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良妊娠血清tHcy水平显著增高;低水平FA、Vit B12可能是不良妊娠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测定孕妇血浆叶酸、VitB12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了解其与发生妊娠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2004年3月~2005年6月在产科门诊及住院妊娠中、晚期孕妇以及健康育龄妇女,测定血浆叶酸、VitB12 400例,同时测血浆Hcy 165例,采用酶免疫检测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叶酸及Vit B12测量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 ①正常非孕妇女、孕12~27+6周、28~36+6周、37~42周及产后的孕妇血浆FA、Vit Bi2及Hcy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孕妇并发妊高征、贫血、心肌缺血或损害及胎儿异常者与正常晚孕组及正常非孕组血FA、Vit B12及Hcy异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孕妇妊娠期缺乏叶酸及Vit B12,将可能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对母儿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糖控制情况不同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12(Vit B12)、叶酸(FA)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183例血糖控制情况不同的GDM孕妇和90例健康孕妇,采用循环酶法和电化学发光法,于住院分娩时测定孕妇血清Hcy、Vit B12及FA水平。结果血糖控制满意组中单纯饮食控制和加用胰岛素控制孕妇血清Hcy水平均明显低于血糖控制不满意组,而Vit B12、FA均明显高于血糖控制不满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满意组中加用胰岛素控制孕妇与对照组间Hcy、FA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不满意组血清Hcy明显高于对照组,而Vit B12与F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孕妇血清Hcy与其Vit B12、FA均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 GDM患者出现高Hcy血症,其中血糖控制不满意者血清Hcy显著升高,而血Vit B12及FA明显降低。表明血清Hcy水平与GDM病情严重程度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且GDM患者血清Hcy与其Vit B12、FA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孕妇血清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维生素B_(12)水平变化及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接受产检的孕妇312例,其中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的36例孕妇作为研究组,正常健康孕妇27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孕妇不同孕期血清D-D、Hcy、FA及维生素B_(12)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不同孕期孕妇血清D-D、Hcy、FA、维生素B_(12)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孕妇血清D-D、Hcy、维生素B_(12)水平随孕期增加而升高,FA水平随孕期增加而降低(P0.05),对照组孕妇血清D-D水平随孕期增加而升高(P0.05)。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研究组孕妇血清D-D、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孕中期和孕晚期研究组孕妇血清FA、维生素B_(1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IH孕妇孕中期、孕晚期血清Hcy水平与血清D-D水平呈正相关(r=0.563、0.578,均P0.05),与血清FA水平呈负相关(r=-0.625、-0.662,均P0.05)。正常孕妇孕中期、孕晚期血清Hcy水平与血清FA水平呈负相关(r=-0.428、-0.442,均P0.05)。结论 PIH孕妇存在血清D-D、Hcy异常升高,FA、维生素B_(12)异常降低,其水平可能与PIH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11~13周25-羟基维生素D(25-OH VitD)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222例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患者,其中,A组(妊娠期高血压组)93例,B组(轻度子痫前期组)81例,C组(重度子痫前期组)48例和5 958名正常妊娠孕妇在孕11~13(12.7±0.5)周时血清25-OH VitD的水平,分析25-OH VitD水平与各组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孕11~13周时,正常妊娠组25-OH VitD水平为(44.4±17.0)nmol/L;A组为(40.5±12.7)nmol/L;B组为(39.5±11.9)nmol/L;C组为(37.3±11.5)nmol/L;A组与正常妊娠组的25-OH Vit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与正常妊娠组的25-OH VitD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孕妇25-OH VitD缺乏率、不足率和充足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计缺乏和不足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11~13周低水平的25-OH VitD与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的发病相关,25-OH VitD的水平越低,其病情越严重,有预测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孕妇补充叶酸(FA)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游离脂肪酸(FFA)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测定40例GDM患者、40例正常孕妇及40例非孕育龄妇女(非孕组)的空腹Hcy、FFA、FA水平。其中GDM患者、正常孕妇孕期补充叶酸,正常非孕组(非孕育龄妇女)近期未补充叶酸。结果 GDM组的FFA水平高于正常孕妇组、正常非孕组;正常孕妇组与G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非孕组与正常孕妇组、G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非孕组的Hcy水平高于正常孕妇组、GDM组,正常非孕组与正常孕妇组、G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孕妇组与G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的FA与正常非孕组、正常孕妇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GDM组患者血清FA与Hcy之间存在负相关(r=-0.669,P0.01);FA、Hcy与FFA之间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82、0.079,P0.05)。结论孕妇GDM患者血清FA水平与Hcy呈负相关,与FFA水平无相关性;孕期补充叶酸可以降低Hcy浓度,改善G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163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A组妊娠期高血压56人、B组轻度子痫前期62人和C组重度子痫前期45人)及86名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在不同孕周时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分析25羟维生素D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结果在妊娠12~18周、30~36周时,对照组25羟维生素D水平为(19.2±3.14)和(23.5±2.15)ng/m L;A组为(18.6±2.35)和(20.3±2.13)ng/m L;B组为(12.4±0.34)和(17.5±1.46)ng/m L;C组为(9.6±1.45)和(11.1±2.26)ng/m L。A组与对照组的25羟维生素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25羟维生素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25羟维生素D的下降与子痫前期的发病相关,且早于子痫前期临床症状的出现,有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孕期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该院建档、定期产检的200例孕妇,根据患者有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将之分为两组,以其中产检正常的162例孕妇为健康对照组,以其余经检查判定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38例孕妇为观察组,对两组孕妇不同孕期的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在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观察组HCY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 05),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 05)。两组孕中期、孕晚期血清HCY水平和叶酸水平为负相关(P0. 05),和维生素B12之间的关联性不大。观察组剖宫产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果有一定影响,此类疾病孕妇HCY与健康孕妇比较明显升高,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明显降低,三项指标与该疾病有一定关联;孕妇孕中期及孕晚期HCY水平和叶酸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 HCY)和维生素B12水平,以探讨该疾病患者血浆中2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血浆t HCY水平测定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血清中维生素B12水平测定采用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结果:23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t HCY水平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为(12.46±3.98)μmol/L和(352.35±97.67)pmol/L,232例同期正常妊娠妇女血浆t HCY水平、血清中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分别为(6.71±2.43)μmol/L和(438.63±129.45)pmol/L,2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97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中t HCY、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分别为(15.07±5.22)μmol/L和(315.29±84.17)pmol/L,135例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中t HCY水平、血清中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分别为(10.28±3.73)μmol/L和(390.23±114.34)pmol/L,2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相关分析发现,2组血浆t HCY水平与维生素B12水平均为负相关性。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中t HCY浓度呈显著性上升,维生素B12浓度呈显著性下降。伴随病情加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t HCY浓度呈上升趋势,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浓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和维生素B_(12)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并确诊的14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50例、轻度先兆子痫组48例、重度先兆子痫组45例。另选健康孕妇40例为健康孕妇组和非妊娠健康女性35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所有组别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_(12)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3个指标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效能,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和健康孕妇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和重度子痫组的同型半胱氨酸依次增高,叶酸及维生素B_(12)依次降低(P0.05),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及维生素B_(12)呈负相关关系(P0.05),叶酸与维生素B_(12)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_(12)均可用于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且联合诊断效能最高(P0.05)。与不良妊娠结局比较,妊娠结局良好组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叶酸及维生素B_(12)降低(P0.05)。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_(12)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_(12)联合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效能高于单独指标检测,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低水平的叶酸和维生素B_(12)预示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妊娠妇女血清铁蛋白(SF)、叶酸(FA)和维生素B12(Vit B1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对1 129例不同孕期的妊娠妇女进行了血清SF、FA、Vit B12的水平检测,并与115例正常妇女进行比较。结果:除早孕组血清SF、FA、Vit B12水平与正常妇女比较无显著差别外,其余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晚期妊娠妇女体内缺乏铁、钙、FA和Vit B12,应及时对他们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与维生素B12(Vit B12)的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5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产检的55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对象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cy、FA、Vit B12的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FBG、Fin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FA、Vit B1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FBG、Fins、CRP、IL-6、TNF-α、Hcy、FA、Vit B12水平均存在异常,有效抗炎、及时补充FA与Vit B12可能有利于抑制胰岛素抵抗,从而促进血糖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胎儿神经管畸形的相关性,为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经B超检查确诊为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孕妇62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于本院检查胎儿健康的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及Hcy水平,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血清叶酸、维生素B12、Hcy水平与胎儿神经管畸形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分别为(28.05±3.48) nmol/L、(319.56±90.26) pmol/L,对照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分别为(29.76±3.61) nmol/L、(302.56±87.43) pmol/L,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血清Hcy水平为(10.86±0.92)μmol/L,高于对照组的(7.05±0.43)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胎儿神经管畸形与血清Hcy水平相关(P0.05),而与年龄、孕次、孕周、体重、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10μmol/L是发生胎儿神经管畸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妇血清Hcy水平与胎儿神经管畸形相关,应加大产前筛查力度,通过降低孕妇Hcy水平来防控胎儿神经管畸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探讨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景宁县人民医院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16例,作为观察组,轻中度85例,重度31例;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Hcy、hs-CRP和尿β-MG水平,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cy、hs-CRP和尿β2-MG分别为(20.63±1.06)μmol/L、(14.67±0.68)mg/L和(3.48±0.26)mg/L,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患者血清Hcy、hs-CRP和尿β2-MG分别为(26.25±1.14)μmol/L、(18.30±0.74)mg/L和(4.06±0.17)mg/L,均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中度高于轻度患者(P0.05)。结论血清Hcy、hs-CRP和尿β-MG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疾病患者相关敏感指标,β2-MG可反映早期肾功能损害,血清Hcy、hs-CRP和尿β-MG随着患者疾病进展程度的加重而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以下称"亚甲减")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_(12)和叶酸(FA)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以期能够提供临床上早期发现娠期亚甲减的依据,及时给予治疗。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为妊娠期亚甲减的80例孕妇作为亚甲减组,选取该院同期行孕期检查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孕妇血清FA、维生素B_(12)、Hcy水平及甲状腺功能指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孕妇年龄、体质指数、孕期比例、收缩压和舒张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组及对照组孕妇血清FA水平分别为(9.62±3.97)、(12.37±4.25)ng/ml,维生素B_(12)水平分别为(401.55±101.74)、(446.82±98.28)pg/ml,Hcy水平分别为(9.82±2.07)、(7.64±2.31)μmol/L,两组FA、维生素B_(12)和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亚甲减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A与维生素B_(12)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0.223),与Hcy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r=-0.471),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Hcy与TSH呈明显的正相关(r=0.354),与FT4、FT3均呈负相关(r=-0.268、-0.271),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结论妊娠期亚甲减孕妇应及时补充FA及维生素B_(12),关注FA、维生素B_(12)及Hcy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孕妇血清维生素D、E水平,分析维生素D、E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0月在长春市妇产医院进行产检并分娩,检测孕早期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的210例孕妇,随机分成对照组(103例)和观察组(107例)。选取同期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118例和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138例,孕期未给予任何干预。检测血清维生素D、E水平。观察组口服碳酸钙D_3,对照组不予任何药物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妊娠分娩结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和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孕早期血清维生素E水平。结果孕早期,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17.71±5.69)ng/ml和(15.62±4.54)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6,P0.05);孕晚期,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26.17±5.82)ng/ml和(16.27±4.8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2,P0.05)。观察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剖宫产率、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早产发生率分别为11.21%、28.97%、1.87%、4.67%及2.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10%、56.31%、8.74%、15.53%及10.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491,P=0.001;χ~2=16.063,P=0.000;χ~2=4.988,P=0.026;χ~2=6.879,P=0.009;χ~2=5.232,P=0.02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和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维生素E水平分别为(15.605±3.980)mg/L和(9.229±2.03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0,P0.05)。结论孕妇血清维生素D、E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明显相关。孕早期维生素D缺乏可以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时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可以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孕早期血清维生素E水平高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高,检测血清维生素E可以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血清叶酸(FA)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发生胎儿不良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本院进行定期产前检查的孕妇400例,其中发生不良胎儿结局(先天畸形、胎儿生长受限、早产、自然流产、死胎)的孕妇45例为观察组,正常胎儿结局的孕妇355例为对照组,健康非孕妇女50例为正常组。采用酶循环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cy与FA含量,对比3组妊娠期Hcy与FA血清水平,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发生不良胎儿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正常组、对照组孕早期、中期、晚期、产后的孕妇血浆Hcy、FA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其余2组,而叶酸水平均低于另外2组(P0.05)。主要导致的先天畸形疾病为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缺陷和唇腭裂。结论正常妊娠各个阶段Hcy、FA含量与健康非孕妇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各个阶段Hcy、F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血清Hcy水平升高、FA水平降低、高龄是发生胎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测定孕妇血浆叶酸、VitB12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了解其与发生妊娠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3月~2005年6月在产科门诊及住院妊娠中、晚期孕妇以及健康育龄妇女,测定血浆叶酸、VitB12400例,同时测血浆Hcy165例,采用酶免疫检测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叶酸及VitB12测量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①正常非孕妇女、孕12~27 6周、28~36 6周、37~42周及产后的孕妇血浆FA、VitB12及Hcy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孕妇并发妊高征、贫血、心肌缺血或损害及胎儿异常者与正常晚孕组及正常非孕组血FA、VitB12及Hcy异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孕妇妊娠期缺乏叶酸及VitB12,将可能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对母儿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患者61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组34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7例;正常晚期妊娠组30例;正常育龄妇女组30例,检测各组血清Hcy、NO及血浆ET水平。结果:与正常育龄妇女组和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Hcy及血浆ET水平均明显升高,而NO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Hcy及血浆ET升高,NO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血清Hcy水平与血浆ET水平呈正相关,与NO水平呈负相关;NO水平与ET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及病情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清叶酸(F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检测结果及其在预防妊娠并发症、胎儿出生缺陷中的作用,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叶酸预防出生缺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行产前检查及住院分娩的未合并不良妊娠的60例孕妇作为A组,同期入院的60例合并不良妊娠的孕妇作为B组,50例行健康体检的育龄女性作为C组。比较3组血清FA、Hcy水平,比较不良妊娠中FA、Hcy异常率,血清FA与Hcy的相关性及不良妊娠的危险因素。结果 3组Hcy、F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B组Hcy水平显著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B组FA水平显著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A组FA水平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良妊娠组中Hcy、FA水平异常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及正常非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Hcy水平与FA水平呈显著线性负相关(r=-0. 112,P0. 001)。Hcy升高、FA降低、年龄增大均为不良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孕早期检测血清FA、Hcy水平,有利于发现不良妊娠高危人群,从而及时补充FA,减少妊娠并发症和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