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总IgE、TNF-α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总IgE、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1月至8月,分别采用CLIA法、R/A法测定4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总IgE水平、TNF—α水平,并与41例正常健康儿童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支气管哮喘患儿经治疗后症状体征缓解,跟踪随访8个月,记录哮喘的急性发作次数及严重程度。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总IgE、TNF-α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2.72、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IgE水平越高,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次数越多,呈正相关(r=0.502,P〈0.01);血清TNF-α水平越高,支气管哮喘患儿发作程度越重(r=0.484,P〈0.01),平均发作程度(8个月内)越重(r=0.458,P〈0.01),分别统计呈正相关。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总IgE、TNF-α水平升高,且与其预后有相关性:血清总IgE水平越高,急性发作次数越多;血清TNF-α水平越高,发作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gE和痰液MMP-9、TNF-α表达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按照不同发病程度分为哮喘发作组与哮喘静息组各30例,比较不同组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gE和痰液MMP-9、TNF-α表达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哮喘发作组患儿血清血清IgE和痰液MMP-9、TNF-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哮喘静息组患儿的(P0.05),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支气管哮喘患儿痰液MMP-9、TNF-α表达水平与血清IgE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57,r=0.671,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IgE和痰液MMP-9、TNF-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3.
4.
近几年来,研究证实嗜酸性粒细胞是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炎症细胞。其分泌的颗粒成分对气道炎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嗜酸性细胞分泌的颗粒成分主要包括: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cationalprotein,ECP),嗜酸性细胞蛋白X(eosinophilproteinX,EPX),嗜酸性细胞过氧化物酶(eosinophilperoxidase,EPO)以及主要碱基蛋白(majorbasicprotein,MBP)。其中ECP和MBP已被证实能引起支气管哮喘气道上皮的损伤,且ECP毒性最强,被认为是嗜酸性细胞的特异标志。ECP的水平是反应嗜酸性细胞的活化程度及气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YKL-40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炎症机制。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并依照ACT评分系统将其分为A组20例和B组30例,选取50例正常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血清中的YKL-40水平,血清总Ig E水平、血常规结果、FEV1%pred及ACT评分结果。结果 A组患者YKL-40评分与B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血清总Ig E、嗜酸粒细胞计数与B组和对照组比较呈现明显升高(P0.05);B组和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YKL-40水平与血清总Ig E表达无相关性,与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和FEV1%pred、ACT评分分别成正相关和负相关。结论支气管哮喘未控制患者的YKL-40水平在患者血清中呈现出明显升高趋势,随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肺功能的增强而降低,因此能够作为血清学指标中一项反应哮喘病情控制情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哮喘患儿血清ECP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反映哮喘气道炎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5例哮喘急性发作患,23例哮喘缓解期患及17例正常人的外周血标本以PharmaciaCAP系统检测血清中ECP的含量,外周血Eos按常规法记绝对数。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中ECP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和正常组,ECP水平的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且两相互之间呈正相关性,而三组的Fos计数无显性差异。结论 ECP是哮酸粒细胞活化后脱颗粒释放的主要炎性介质,是反映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监测血清ECP的动态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气道嗜酸粒细胞炎症的反应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哮喘患者血清ECP、IL-5、总IgE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探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和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 ,测定 32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 ,30例缓解期以及 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ECP、IL 5、总IgE水平。结果 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ECP、IL 5、总IgE含量分别为 19.6 8± 7.4 3(μg/L)、89.2± 2 5 .9(ng/L)、5 2 4 .6± 138.7(KU/L) ;缓解期为 5 .76± 4 .2 5 (μg/L)、17.5± 7.3(ng/L)、2 91.3± 85 .4 (KU/L) ;正常对照组为 4 .86± 2 .4 8(μg/L) ,15 .1± 5 .6 (ng/L) ,10 3.2± 31.5 (KU/L)。哮喘急性发作期ECP、IL 5、总IgE分别比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0 1) ;ECP、IL 5二项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总IgE缓解期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0 1)。结论 血液中ECP、IL 5、IgE一起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 ,测定三者的水平对判断支气管哮喘病情的进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支气管哮喘病人FEV1%在不同范围内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确诊并有肺功能记录和填写了生存质量调查问卷的386例支气管哮喘病人根据FEV1%≥80%及≤79%分为两组,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其生存质量及其构成因子(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因素、对刺激原的反应、对自身健康关系等)的平均得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除哮喘症状均分比较无差异处,其余各因子均分均有明显差异。结论:FEV1%低于正常时,心理因素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影响不容忽视,病人治疗的不规范和对症状的耐受以及健康教育的缺失,将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哮喘患儿血中EOS、ECP、IgE及尘螨皮试的水平 ,探讨其变化在儿童哮喘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美国IMMULITE化学发光仪和德国BN10 0特种蛋白仪检测 4 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和 2 5例正常对照血清ECP、IgE浓度及外周血EOS数值 ,并与尘螨皮试的变化相比较。结果 哮喘各期ECP、EOS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 ;急性发作期重度哮喘患儿ECP、EOS水平明显高于中度(P <0 0 1) ,中度哮喘患儿ECP、EOS水平高于轻度者 (P <0 0 5 ) ;EOS与ECP变化呈正相关关系 (r =0 5 34,P <0 0 1) ;而IgE及尘螨皮试结果在哮喘各期及与正常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血清ECP、EOS水平能准确地反映出哮喘患儿气道炎症的轻重程度 ,监测ECP和EOS水平对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分度、评价抗炎治疗的效果、预测哮喘发作有重要的价值 ,而IgE测定及尘螨皮试则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台州地区支气管哮喘患儿特异性过敏原分布及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试剂盒,采用免疫印迹法对327例台州地区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原的血清学检测,并按年龄分为A组(≤5岁)95例和B组(〉5岁)232例。对各组过敏原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27例患儿中吸入性过敏原阳性222例(67.9%)。其中尘螨195例(59.6%),屋尘、家尘132例(40.3%)、真菌组合125例(38.2%);B组对吸入性过敏原及3种常见吸入性过敏原的阳性率比A组高(P〈0.05)。患儿中食物性过敏原呈阳性72例(22.0%),以海鱼38例(11.6%)居第1位,虾蟹35例(10.7%)、淡水鱼23例(7.0%)分列2、3位。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过敏是哮喘发病重要因素,引起台州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过敏原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并且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尘螨是最重要的过敏原,食物性过敏原对哮喘的影响亦需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IgE及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在成人咳嗽变异型哮喘 (CVA)中检测的意义。方法 :对研究组 32例CVA患者进行肺功能 (FEV1)、血清IgE及ECP浓度检测 ,经 6个月的“哮喘阶梯治疗方案”治疗后 ,复查以上项目 ,并以 2 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 :CVA组治疗前FEV1、血清IgE及ECP与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CVA组治疗前FEV1、血清IgE及ECP与对照组比较亦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VA与过敏反应密切相关。IgE可表示CVA患者变应性体质的水平 ,ECP浓度可反映CVA体内炎性细胞激活的程度 ,两者可作为气道炎症变化的指标 ,同时又可用于指导CVA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成人咳嗽变异型哮喘(CVA)中检测的意义。方法:通过对43例CVA患者“哮喘阶梯治疗方案”治疗前后进行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和血清ECP浓度检测,同时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CVA组治疗前:FEV1及ECP与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VA治疗前FEV1及ECP与对照组比较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ECP水平与CVA病情变化一致。ECP浓度可反映CVA体内炎性细胞激活的程度,可作为气道炎症变化的指标,同时又可用于指导CVA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阎昱升  胡成平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5):887-888,892
[目的]监测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5(IL-25)、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水平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30例(发作期组)、哮喘缓解期患者30例(缓解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的静脉血标本,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并比较血清IL-25、ECP的水平.[结果]发作期组血清IL-25水平(51.91±9.05)ng/L显著高于缓解期组(28.09±6.96)ng/L及对照组(26.24±5.12)ng/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清ECP水平(18.95±8.97)μg/L,显著高于缓解期组(4.47±2.01) μg/L及对照组(2.01±1.47) μg/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期组患者血清IL-25水平与ECP之间呈正相关(r=0.682,P〈0.01).[结论]哮喘成人血清IL-25及ECP水平能反应哮喘气道炎症活动情况及严重程度,且两者在哮喘急性发作期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规范治疗后的气道阻塞程度不同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等指标,探讨上述指标在哮喘患者气道重塑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收集规范治疗至少3个月的哮喘患者91例。以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作为分组标准,将91例哮喘患者分为轻度组(FEV1%pred≥80%)、中度组(60%FEV1%pred80%)、重度组(FEV1%pred≤60%)。选取同期2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中的TGF-β1、IL-17、IL-23水平。结果:(1)哮喘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GF-β1水平较高,IL-17水平较低,两组间血清IL-23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各哮喘组间比较,轻度组血清TGF-β1、IL-17水平与中、重度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中、重度组间血清IL-23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血清IL-17水平与血清TGF-β1水平呈负相关;FEV1%pred与血清TGF-β1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IL-17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IL-23水平不相关。结论:哮喘患者血清TGF-β1与FEV1%pred呈负相关,表明TGF-β1是重要的气道重塑指标。哮喘患者血清IL-17低于健康人,且气道阻塞越严重,IL-17降低越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持续的气道炎性反应可抑制IL-17的分泌和表达,使其在肺功能损害、严重气道重塑阶段的表达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gE低亲和力受体(FccRⅡ,CD23)基因点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外显子9上的G→A碱基突变。结果:本实验未能发现基因外显子9上存在G→A突变,PAGE电泳检测不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结论:所研究人群中FceRⅡ基因不存在(G→A)点多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总IgE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94例哮喘患儿及106 例正常儿童的血清总IgE水平,以正常儿童的IgE水平作为标准值做临床分析。结果:94 例哮喘患儿中,IgE高于标准值的只有58例(占61.7%)。急性发作期测定82例,IgE高于标准值的52 例(占63.4%),缓解期测定12 例,IgE高于标准值的6例(占50%),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急性发作期病人以6岁为界分组,<6岁组55 例,IgE水平高于标准值30例(占54.54%),>6岁组27例,IgE水平高于标准值的23例(占85.19%),两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血清总IgE水平是提示哮喘病理改变的重要指标,但不是特异的指标。缓解期IgE的高水平提示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的存在。因此,哮喘的长期防治很有必要。年龄大的儿童,哮喘发病与变态反应关系较大,而年龄小的患儿,哮喘发病可能与感染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76例,按病程分为哮喘急性发作组25例,哮喘持续组27例,哮喘缓解组24例;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8例设为健康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肺功能检测及外周血嗜酸细胞(Eos)计数和血清Eotaxin水平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持续组外周血Eos计数及血清Eotaxin水平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哮喘缓解组外周血Eos计数及血清Eotaxi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持续组、哮喘缓解组血清Eotaxin水平与其外周血Eos计数呈正相关(r=0.592,0.598,0.584;P=0.031,0.033,0.029),与最大呼气流速改变率(ΔPEF%)呈正相关(r=0.589,0.591,0.585;P=0.035,0.041,0.042),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r=-0.582,-0.576,-0.569;P=0.042,0.044,0.039)。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Eotaxin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肺功能受累情况及气道高反应性显著相关,Eotaxin是参与哮喘气道炎性反应过程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湿疹婴儿血清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总IgE(tIgE)含量及其意义。【方法】采用Pharmacia Uni CAP检测系统荧光免疫法对31 例湿疹婴儿, 25 例正常婴儿血ECP, tIgE 水平检测。【结果】湿疹婴儿ECP(54.63±23.25)μg/L ,tIgE(56.00±22.47)μg/L,明显高于正常婴儿血ECP(7.39±1.57)μg/L,tIgE(17.11±6.69)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1),湿疹婴儿ECP与tIgE两者之间显著正相关(r=0.72,P<0.01)。【结论】ECP,tIgE在婴儿湿疹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Phadiatop检测和血清ECP测定在变应性鼻炎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Phadiatop检测和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测定在变态反应性鼻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UniCAP100系统对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Phadiatop检测和血清ECP测定,并选定20例非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对照。结果:变应性鼻炎组60例Phadiatop阳性36例占60%,对照组全部阴性,血清ECP升高(〉15μg/l)者34例,占56.7%,对照组血清ECP升高6例,占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