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探讨其对于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社区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期间管理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与患者的文化程度、经济情况有关(P <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用药方式的关联性不大(P >0.05)。与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相比,依从性好的患者的自我效能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中,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越好,则其自我效能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与治疗依从性的关系。方法:在我社区2012年1月~2013年1月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有220例,对患者通过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进行问答调查,通过自我效能评价表的问卷调查进行评分,对比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与依从性不好患者的自我效能总评分。结果: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在自我效能中的评分比不依从治疗患者的评分明显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与治疗依从性呈正比关系。结论:药物治疗依从性和非药物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自我效能明显高,证实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与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且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了解汕头市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 选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汕头市社区3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及高血压知识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差,其中40%不注意服药,56.7%有忘记服药的经历者,53.3%曾自行停药;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也较缺乏,80%的患者不及格.结论 汕头市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对疾病本身认识不足,总体态度和行为水平不高.解决策略主要包括针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需求开展以高血压疾病综合防制为主的宣传活动,帮助群众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成都市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依从性的因素。方法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成都市城区、城乡结合区及1个县级社区卫生机构所辖街道覆盖的高血压人群,分别接受"高血压药物治疗情况调查表"、"高血压病知识测试问卷"和"Morisy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高血压病程、高血压知识与服药依从性有关(P0.05)。结论成都市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病程和知晓度是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60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6个月的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对患者自我效能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知信行理论”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双盲 的方法,选择2014年8-11月成都市4大社区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知信行理论”整合式护理干预,横向对比两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血压控制情况及服药依从性评分.结果 试验组血压控制效果、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知信行理论”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控制高血压,提高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及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人群的常见病,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人们的危害极大。近年来的研究证明高血压如能坚持长期治疗,便可减低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我国,高血压患病总数已经超过1亿人,虽然现有的降压药已能使90%以上的高血压病人血压降至正常,但目前高血压的控制程度并不理想。在高血压人群中美国1988年~1991年血压正常率为27%,英国最近的调查为6%,北京方庄的调查为18.5%。1991年全国高血压普查资料显示所有高血压患者中正在服降压药的比例在城市为17.1%,农村仅为5.4%,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取建立档案、回顾及问卷调查方法分析社区综合干预与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关系。结果:116例患者经社区综合干预后服药依从性从45.7%上升至87.9%。结论:加强社区综合干预有效的提高了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更加有效控制血压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0.
田筱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4)
目的:探讨分析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社区干预对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空巢患者66例及非空巢老年患者76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这142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然后对空巢老年患者进行社区干预,并对社区干预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社区干预前,空巢老年组的服药依从性较好的有12例,所占比例为18.18%,而非空巢老年组有34例服药依从性较好,所占比例为44.74%,非空巢老年组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空巢老年组;社区干预后,空巢老年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好的有36例,所占比例为54.55%,明显较进行社区干预前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空巢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且控制率不高,研究表明其低控制率与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不良有关.临床实践中运用服药依从性评价方法,分析影响高血压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干预,可帮助高血压患者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天津市某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天津市某区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现状,分析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运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天津市某区296名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高血压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服药依从性得分的中位数为19,四分位间距为4。高血压患者病程和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OR值分别为0.246和3.341,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天津市某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较高,较短的患者病程和较低的知识知晓度是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患者主动脉顺应性中的MRI 检测的临床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随机选取30例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的高血压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高血压组,另计算机检索随机选取30例同时期与我院体检的正常人为对照组。给予两组患者MRI检测,测量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有效率,并计算主动脉顺应性的相关参数。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高血压组患者的血压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主动脉顺应性的相关检测中,MRI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准确可靠,值得临床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遵医态度对遵医行为的影响,提出改善患者遵医行为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在武汉市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45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ARS分析被调查高血压患者的遵医态度对遵医行为的影响。结果:调查的438例高血压患者遵医态度为正向的有379人,其中79.95%的人能做到不自行停药、86.54%的人不自行换药、87.45%的人经常测血压;遵医态度为负向的有59人,并有61.02%的人不自行停药、67.80%的人不自行换药、85.43%的人经常测血压,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健康教育是改善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讨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鼓楼区华大街道21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各行为阶段均有分布,39.05%的患者处于准备及以上阶段;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性别、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有无自觉症状,是影响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行为阶段的主要因素。结论大部分患者对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的必要性有清醒的认识,男性、文化程度低、高血压知识掌握不够、无症状、月收入低者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社区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方法由本科医生、护士对社区糖尿病病人进行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心理调节、自我监测有诊治方面的教育,并对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教育前后比较。结果病人治疗依从率教育前明显提高,血糖控制良好。结论系统的社区糖尿病教育能有效提高糖尿病病人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医院门诊慢性病老年人用药依从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慢性病老年人用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今后针对医院门诊老年人药学服务的重点.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对2010年5月~10月到我院门诊就诊的60岁以上患慢性病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在645份有效问卷中,评价为依从性佳者占81.2%,依从性不佳者占18.8%.用药不依从原因主要包括:忘记服药(57.2%)、顾忌不良反应(43.9%)、品种多记不清用法用量(33.3%)、认为自己病情好转(28.5%)、不清楚不依从用药的影响(23.4%)、医师没交待用法用量(17.4%)、更相信食物疗法(10.5%)、经济原因(9.6%)、药师没交待用法用量(9.5%)、认为自己不用吃药(9.1%)等.提高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医师交待清楚用药原因(54.7%)、选用不良反应少的药品(45.1%)、选用疗效更好的药品(44.2%)、选用用药次数少的药品(35.2%)、药师交待清楚用法用量(31.9%)、医师交待清楚用法用量(28.5%)、减少用药品种(23.9%)、可以方便与药师沟通(21.2%)、药品更经济(17.5%)、可以方便与医师沟通(16.9%)等.结论:药师交待并标注清楚药品的用法用量、医药知识的普及与指导、构建和完善方便患者与药师沟通的途径、构筑良好的医患关系等是当前及今后医院门诊药学服务的重点,尤其是对老年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