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五类205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并行检测IgG类HBsAg循环免疫复合物和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结果表明,205例乙型肝炎患者IgG类HBsAg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出率与SCPT的变化无明显关系。但按临床类型分析发现,急性乙型肝炎、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IgG类HBsAg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出率在SGPT正常和异常者中无明显差异;而在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和重症乙型肝炎中SGPT异常者IgG类HBsAg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SGPT正常者。提示IgG类HBsAg循环免疫复合物在后两类乙型肝炎的肝损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还说明,分型分析对研究乙型肝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双单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脑囊尾蚴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免疫复合物。方法 :用抗人IgG单抗包被 ,捕获血清中特异性IgG型免疫复合物 ,通过酶标抗囊尾蚴单抗结合物显色 ,测其OD值。结果 :用本方法测得患者特异性免疫复合物阳性率为 5 3.3 %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5 ) ;循环抗原、抗体皆阴性患者 ,免疫复合物的阳性率为 5 0 % ,与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 ;且免疫复合物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循环抗原的检出率 (P <0 .0 0 5 )。结论 :本法对囊尾蚴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尤其对抗原、抗体皆阴性患者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3.
傅文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1):1073-1074
本文建立了的检测血清中IgM/C_1q双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捕捉法ELISA,检测了384例健康人血清标本。结果发现,健康人IgM/C_1q免疫复合物的含量与年龄、性别有关,提示IgM/C_1q免疫复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李永柏  杨锡强 《重庆医学》1993,22(6):357-359
免疫复合物中成份、结构复杂,故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多样性,若仅对循环或其它体液中免疫复合物进行总体测定,其临床意义非常有限,缺乏特异性。只有通过构成免疫复合物中的抗原式抗体亚类分析方可进一步揭示防病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ELISA法检测了EHF病人血清中IgE及IgE免疫复合物。结果表明,各病日组病人血清中IgE和IgE免疫复合物的含量显著地高于正常人。IgE水平以3~5病日者为最高。IgE免疫复合物以6~10病日者为最高。6~10病日者IgE免疫复合物的沉淀指数为86.5%。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7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初步分析体检人群中食物不耐受情况,为过敏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 148例体检者做7种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7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阳性人数及阳性率分别为:鸡蛋383例(33.40%),鳕鱼147例(12.80%),牛奶114例(9.93%),虾60例(5.20%),花生56例(4.87%),大豆54例(4.70%),牛肉2例(0.14%)。其中对鸡蛋的不耐受程度较高,不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青少年组比壮年组和老年组不耐受程度严重,青少年组与壮年组和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壮年组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检人群中许多人存在食物不耐受,且不同年龄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防过敏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9.
观察25你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作业工人,8例MDI哮喘患和30例正常非接触带的血中抗原特异性IgG水平,用MDI-HSA(人血清白蛋白)作抗原,ELISA法测定特异性IgG抗体,三组的OD均值分别为0.51±0.31,0.73±0.29和0.27±0.10,阳性率分别为44%(11例),87.5%(7例)和6.7%(2例),表明MDI接触血清特异性IgG水平明显增高,且与呼吸道症状高度  相似文献   

10.
用PEG沉淀免疫复合物,再用ELISA法检测HBsAg/IgG免疫复合物,用此法对206例11种两对半阳性模式血清中的HBsAg/IgG复合物进行了检测,总阳性率为18.9%;HBsAg(+)、抗HBc(+)及抗HBe(+)、抗HBc(+)二种模式阳性率最高(均为50%),HBsAg(+)、HBeAg(+),抗HBs(+)、抗HBC(+)以及抗HBc(+)这三处模式均未检出,但例数少,分别为5、1  相似文献   

11.
用改进的亲和层析法提取C_(1q),建立了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C_(1q)结合试验并检测各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探讨了实验中若干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固相放射免疫方法检测了急性乙肝病人34例,HBsAg—IgM阳性者20例(58.82%);慢活肝10例,HBsAg—IgM阳性者2例(20%);HBsAg阳性无症状者11例,HBsAg—IgM阳性4例(33.33%),甲型肝炎(抗-HAVIgM阳性)及输血员各10例,其HBsAg—IgM均为阴性。从而说明循环HBsAg_IgM复合物的存在,可作为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依据之一。此外,还发现循环HB5Ag-IgM复合物与HBeAg有一定关系,可作为HBV复制的标志,有传染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ELISA法检测登革热(DF)病人血清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发现在发病后1~5天内测出光密度(OD)值为2.22土0.02~2±0.00,而正常人及肝炎病人血清OD值均为1.35士0.03,两者OD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登革免疫复合物OD值判别界限为1.78,登革热病人血清特异性免疫复合物OD值全部大于截断点1.78,而肝炎病人或正常人血清OD值无1例超过1.78。可见ELISA法检测登革热病人血清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特异性高,重复性好,对于研究登革特异免疫复合物在登革出血热(DH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C_(1q)-ELISA法,K-ELISA法和PEG沉淀法对60例不同期、不同型的儿童风湿热患者进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检测,并以健康儿童和急性肾炎为对照。结果三种方法均显示活动期心脏炎型风湿热的CIC显著增高。两种ELISA法显示急性肾炎的CIC显著增高。K-ELISA法和PEG沉淀法显示活动期心脏炎型风湿热的CIC显著高于非心脏炎型和静止期风湿热。以上检测结果提示CIC的检测可能有助于判断风湿是否活动以及心脏是否受累。另外,本文亦用PEG沉淀结合单向免疫扩散的技术对风湿热CIC的分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各型乙型肝炎(乙肝)中HBV-DNA的含量与HBs特异性免疫复合物(HBs-IC)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共检测172例血清标本。用定量PCR测HBV-DNA及ELISA法测HBs-IC。结果:(1)、各型乙肝患HBs-IC阳性率和含量都明显升高,但HBV-DNA阳性组的乙肝患升高更为显;HBs-IC与HBV-DNA的测定结果无明显相关;(2)、HBV-DNA阳性率在不同肝病有所不同;在HBV-DNA阳性组中,DNA复制量在各病型无明显差异;(3)、HBs-IC检出率在无症状携带最低(59%);慢性乙肝轻度、中度和原发性肝癌检出率中等(60%、75%及80%);慢性乙肝重度,乙肝后肝硬化及急性乙肝检出率最高,均为100%。结论:在免疫应答功能正常的机体中,HBV-DNA的扩增常伴有HBs-IC的升高。推测:HBs-IC产生主要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对HBV-DNA的复制及清除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 了解口腔科门诊器械、医生手HBsAg污染的情况 ,探讨合理选择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 ②方法 随机取 2 0 6份器械的样本做消毒前、后HBsAg检测结果比较。同时对 6 4份医生手的样本做操作后、洗手后 ,10 8份不耐高温高压器械的样本做使用前 ,72份医生手的样本做操作前HBsAg检测。 ③结果  2 0 6份器械样本消毒前HBsAg污染率为 31.0 7% ,用含有效氯 (10 0 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 2次 ,其污染率为 0 ,差异有显著性(χ2 =74.6 8,P <0 .0 1)。 6 4份医生手的样本操作后HBsAg污染率为 9.38% ,洗手后为 0 ,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48.0 5 ,P <0 .0 1)。 10 8份不耐高温高压器械的样本使用前HBsAg污染率为 1.85 % ;72份医生手的样本操作前HBsAg污染率为 0 .④结论 口腔科门诊器械使用后和医生的手操作前后 ,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和正确洗手处理。  相似文献   

17.
我们对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的60例病人,进行了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测定,阳性率为47%,并与恢复期病人做了CIC的动态比较,结果为急性期显著高于恢复期(P<0.05),恢复期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P>0.05)。我们又对CIC的组成进行了分析,证明CIC中的抗原有36%为柯萨奇B病毒(CoxBV),抗体28.5%为抗CoxBV的IgM,21.4%为抗CoxBV的IgG,有7%CIC可同时检测出上述两种抗体。  相似文献   

18.
硬红斑患者免疫复合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直接免疫荧光(DIF)技术及抗C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TSA)分别检测了25例硬红斑(EI)皮损血管壁上组织沉积免疫复合物(TIC)和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结果显示:(1)EI血管壁上存在着IgG、IgM及IgC,其总阳率为84%(21/25),且IgM、IgG-TIC为主(72%,52%),TIC有两种方式,(2)84%EI血清CIC阳性,且以IgM、IgG-CIC为主(76%,56%),IgM-CIC与IgG-TIC、IgG-CIC与IgG-TIC之间呈显著性一致,治疗后IgM、IgG-CIC明显降低。上述结果首次证实EI为IC型血管炎,TIC来自CIC,Ⅲ型变态反应参与了EI的发病机理,动态观察EI血清CIC可以做为EI的发病机理,动态观察EI血清CIC可以做为EI治疗效果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翼状胬肉患者的循环免疫复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林  郭峰 《上海医学》1993,16(7):397-399
用C_3b致敏酵母菌凝集试验测定35例翼状胬肉患者(其中进行期22例,静止期13例)和30例对照组血中循环免疫复合物。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翼状胬肉患者血中循环免疫复合物明显增多,进行期较静止期也明显增多,提示全身免疫系统可能参与了翼状胬肉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