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血管形成,病机可归纳为"虚、毒、痰、瘀",治疗有扶正培本、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祛湿、清热解毒等。中药复方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阻断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和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成或促其凋亡;抑制血管外基质降解,目前研究比较明确的是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参麦注射液、平调饮、肺岩宁方、扶正抗癌汤等;其他小柴胡汤等。尚缺乏从微观辨证角度认识中药复方与血管生成关系研究;期望临床实践与实验室研究紧密结合,宏观辨证基础上筛选更有效的中药复方,微观角度验证,丰富中医药族,如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提高内源性或外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浓度;抑制促血管生成因子的细胞表面受体等。常见中药复方活血化瘀类有瘀毒清、艾迪注射液、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软坚散结类,改良莪术汤、鳖甲煎丸、乌三颗粒、消痰散结方、清热解毒类方、六神丸、清香散等;益气扶正类,参七汤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2.
王坚成  张强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23):1804-1809
 目的 综述以新生血管为靶标的各种受体介导的抗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从肿瘤血管的生成、结构特点、血管内皮细胞上的靶标以及各种受体介导的肿瘤血管靶向给药系统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并针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受体介导的各种新型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结果结论 绝大部分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都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有大量过度表达的特异性受体,如血管生成因子受体、整合素等。近几年来,针对肿瘤血管的受体介导的靶向药物输送系统研究正在蓬勃开展,并且已经展现出良好的肿瘤治疗效果。新生血管靶向给药将逐渐成为肿瘤治疗过程中非常有前景的一种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血管神经性头痛是因颅内外血管神经调节障碍引起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头痛,属于脑血管机能性疾病。目前,认为此种疾病与内分泌功能障碍、变态反应和组织胺过敏等因素有关。血管神经性头痛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血管舒张功能障碍性头痛。  相似文献   

4.
牛磺酸对心血管系统作用及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牛磺酸对心血管系统作用广泛,机制复杂,主要有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保护因缺血等所致心肌损伤;恢复因高糖、胆固醇、吸烟和同型半胱氨酸所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减少血管平滑肌钙化;促进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胆固醇代谢和排泄而降脂;经对髓过氧化酶、牛磺酸氯胺和核因子κB等抗氧化而抑制动脉硬化;牛磺酸的作用需依赖其跨细胞膜转运功能,但病态心肌和血管细胞牛磺酸转运异常;此外,对果糖所致高血压和铁超载所致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动物模型均有改善作用等。  相似文献   

5.
1 血管内皮的正常功能及分泌的血管活性物质 1.1 血管内皮细胞(VECs)的作用内皮细胞不仅是血液与血管组织之间天然的解剖屏障,而且是血管活性器官。它的作用包括:通过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如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2)、内皮素(ET)、血栓素A2(TXA2)等多种因子调节血管的舒张和收缩;提供一个抗血栓形成及抗血细胞黏附的表面;  相似文献   

6.
(l)血管病变:最重要而常见的血管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硬化。其他还有血管发育异常,如先天性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脉管炎,如感染性风湿热、结核病、钩端螺旋体病、梅毒等所致的动脉内膜炎;一些  相似文献   

7.
促新生血管生成的抗肿瘤中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抗癌中药的使用已成为中医治癌的重要手段;同时由于肿瘤是血管依赖性疾病,抗新生血管生成已成为肿瘤的标准治疗方式;研究表明黄芪、当归、人参、红景天、淫羊藿、丹参、莪术、三七、赤芍、柴胡、葛根、瓜蒌、白果、党参等抗癌中药具有促新生血管生成作用;此外,降香、鹿茸、肉桂、川芎、红花等中药也可能具有促新生血管生成作用,这些中药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宜谨慎使用,在怀疑有或已有明确肿瘤病灶时当作禁忌;当然,这些中药可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治疗性血管生成,如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组织修复相关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自体动静脉内瘘(简称内瘘)由于安全、有效、使用期长、感染少、血栓率低等优点,已经成为长期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首选,是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透析中及透析结束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管通路周围皮下血肿,及内瘘血管损伤、硬化、狭窄、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血管通路的寿命。尽快消除血肿,有利于改善或避免内瘘血管硬化、流量不佳、静脉压高、狭窄、闭塞等血管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延长内瘘的使用时间。笔者采用自制消肿止痛药膏外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细胞(VEC)覆盖于血管内膜表面,是血液与血管壁组织之间的天然屏障,不但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状态、调节血管内外物质交换,而且是人体异常活跃的内分泌、旁分泌及代谢器官,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主要为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协调血管舒张因子及收缩因子之间的平衡;维持凝血和纤溶系统之间的平衡;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活性;防止中性粒细胞及其他炎症细胞粘附于血管壁;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等.  相似文献   

10.
明冠  刘萍  唐靖一  汤诺 《新中医》2014,46(5):212-214
<正>动脉粥样硬化是众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在此基础上,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闭塞血管管腔,是引发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猝死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首要原因[1]。目前普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内慢性炎症病变,与血管内皮受损、血小板黏附聚集、局部血栓形成、炎性细胞浸润等多种因素有关[2]。最终动脉内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细胞内外的基质与脂质逐渐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