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散偏汤加减治疗偏头痛 2 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全部病人均来自门诊 ,2 6例中 ,男 9例 ,女 17例 ;年龄最大 4 3岁 ,最小 17岁 ,平均年龄 2 3.8岁 ;病程最短 3月 ,最长2a ;疗程最短 8d ,最长 32d。临床以头痛呈反复发作性 ,以单侧或双侧搏动性跳痛为主 ,发作前可有或无视觉先兆 ,发作持续数小时或 1~ 2d ,间歇期一切正常为诊断依据。2 治疗方法散偏汤方药组成 :川芎 30g ,白芷 10g ,白芍 15g ,白芥子6g ,柴胡 10g ,藁本 10g ,生甘草 6g。若阳亢头晕明显者加天麻 10g,钩藤 10g ,石决明 30g ;妇人经期…  相似文献   

2.
慢性胃炎易反复发作 ,尤其在贫困山区 ,发病率相对较高 ,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 ,自拟益胃汤治疗慢性胃炎182例 ,疗效颇佳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观察治疗 182例 ,其中男性 76例 ,女性 10 6例 ;2 5~ 35岁 6 2例 ,36~ 5 0岁 82例 ,5 1~ 6 0岁 38例 ;病程最长者16年 ,最短者 4年。兼泛酸者 10 7例 ,大便溏稀者 4 8例 ,嗳气、腹胀者 2 7例。全部病例均经胃镜或胃电图、胃肠钡剂造影诊断。其中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15 3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2 9例。2 治疗方法益胃汤 (自拟方 )组成 :黄芪 15g ,芍药 12g,甘草 5g,党参 9g ,生姜 6g ,…  相似文献   

3.
散偏汤治疗血管性头痛8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住头痛是以一侧或双侧辑部阵发性跳痛、胀痛或钻痛为临床特点,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喜赢等症状。属祖国医学"偏头风"、"头风"、"脑风"等病症范畴。其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经久难愈。我们采用散偏汤治疗该病出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一担资料本组83例病人均经脑电图、副鼻窦拍片、CT扫描排除颅内占位病变及具窦炎,而具有血管世头痛特点。其中男48冽,女35例;年龄最大者61岁,最小者14岁;病程最长者对年,最短者6个月;单侧头痛者56例,双侧头痛者对例。部分病人伴有头晕、失眠、耳鸣、心悸等症状。2治疗方法激偏汤…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 ,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头痛。发作时头痛如凿钻、眼眶如裂、疼痛剧烈难忍。笔者于 2 0 0 2年 5月— 2 0 0 3年 6月 ,以自拟化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 5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0 0例均为门诊病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5 0例中 ,男 3 8例 ,女  相似文献   

5.
小儿咳喘在儿科临床是常见病、多发病 ,反复发作 ,有的缠绵难愈。笔者自 1991年至 2 0 0 1年 ,运用自拟脱敏止咳平喘汤治疗小儿咳喘 2 0 0例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 一般情况 本组病例 2 0 0例 ,男 12 8例 ,女 72例 ;年龄 <1岁 2 8例 ,1~ 3岁 76例 ,3~ 7岁 6  相似文献   

6.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见于青壮年,具有间歇性反复发作、跳通或胀痛、痛有定处、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等特点.笔者运用养血活血祛风通络法治疗本病3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9例,女27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21岁.其中21~25岁10例,26~45岁21例,46~56岁5例.病程最长者17年,最短者6个月.其中偏头痛23例,前额痛8例,全头痛5例.2 治疗方法2.1 治则 养血活血,祛风通络.2.2 方药 川芎、当归、白芍药、牛膝、葛根各15g,白芷、藁本、蝉蜕各10g,细辛6g,全蝎3g(研冲).2.3 加减法 伴失眠者,加炒酸枣仁30g,夜交藤15g;伴呕吐者,加半夏6g,代赭石15g;兼痰湿者,加陈皮12g:瘀血甚者,加桃仁、红花各10g.2.4 煎服法 水煎服,每日1~2剂,每剂2煎取汁200ml.急性发作期,日服2剂,分4次服;头痛缓解  相似文献   

7.
笔者自 1 996年~ 2 0 0 1年 ,运用加味散偏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42例 ,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系门诊病人 ,病史在 7天~ 1 0年。其中男 1 6例 ,女 2 6例。1 8~ 45岁 2 1例 ,46~ 60岁1 8例 ,61岁以上 3例。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相似文献   

8.
鼻窦炎是小儿常见病 ,以长期鼻塞、流浊涕或脓涕为主要临床表现 ,常伴头痛且缠绵难愈 ,易致反复呼吸道感染。自 1994~ 1998年我们采用中医辨证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62例患儿中 ,男 3 4例 ,女 2 8例 ;年龄 2~ 5岁 14例 ,5岁以上 48例 ;病程短者 7d,长者 2 a以上 ;其中上颌窦炎 46例 ,筛窦炎 9例 ,额窦炎 7例。症状均有流脓涕、浊涕、头痛、头胀 ,62例患儿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 X线摄片结果均确诊为副鼻窦炎。2 治疗方法方选苍耳子散加减 ,基本药物组成 :炒苍耳子 6g,细辛 3 g,辛夷 6g,白芷 6g,桔梗 9g,元参 …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是头痛的常见类型之一,为发作性的神经血管障碍,以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笔者应用头痛宁胶囊合清脑复神液治疗偏头痛60例,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0例病例均为神经科门诊或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0~60岁,平均35.5岁;发作频率2~8次/月;一侧头痛发作22例,双侧14例。对照组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18~56岁;发作频率2~6次/月;一侧头痛发作18例,双侧6例。两组中头痛均以一侧或双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具有疼痛剧烈、病程缓慢、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多年来,笔者承受师传,采用验方治疗数百例血管性头痛,临床疗效良好,现将系统观察的240例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40例均系已确诊的血管性头痛患者。其中偏头痛型166例,非偏头痛型(高血压头痛)74例;男62例,女178例,男女之比为3:1;年龄最小者9岁,最大者74岁。18岁以下者6例,45岁以下者190例,45岁以上者44例,青壮年人发病率较高;病程1~40年,其中10年以上者100例。发病频率:服本药前2个月,每月至少发作1~2次者188例。诊断标准与病…  相似文献   

11.
自 198 8年以来笔者运用祛瘀通络、理气散结法 ,自拟消癖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 12 5例 ,疗效满意 ,兹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观察治疗。其中 16~ 2 0岁 8例 ,2 1~2 5岁 13例 ,2 6~ 30岁 39例 ,31~ 40岁 45例 ,41~ 5 0岁 2 0例 ;未婚者 15例 ,未育者 17例 ,伴有月经紊乱者 82例 ,伴有痛经者 6 1例 ,伴有头痛者 36例 ,伴有失眠者 2 9例。以上病例均通过冷光源及 /或红外线扫描检查后确诊 ,有 18例经病理检查确诊。2 治疗方法消癖汤药物组成 :夏枯草、枳实、青皮、合欢皮、郁金各10 g,王不留行、川芎、泽兰、丝瓜络、延胡索…  相似文献   

12.
笔者采用清上蠲痛汤治疗头痛20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5~60岁,病程3~20天. 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全部采用清上蠲痛汤治疗,方剂组成:当归、姜活、防风、菊花、白芷、细辛、蔓荆子、苍术、麦冬、独活、黄芩各10g,生甘草3g,水煎服,1日3次,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13.
散偏汤治疗偏头痛25例:附西比灵治疗25例对照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自1996年~1999年,应用散偏汤治疗偏头痛25例,并与用西比灵治疗25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38例;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68岁;病史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25年。全部病例均符合世界神经病学者联合会头痛研究委员会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用散偏汤:川芎30g,白芷、白芥子各5g,柴胡、香附、生甘草各6g,生白芍、郁李仁各15g。加减:肝阳上亢者加钩藤15g、代赭石30g;痰浊壅甚者加重白芥子量至15g,另加半夏、茯苓、炒白术各15g;气血不足者…  相似文献   

14.
慢性头痛包括神经性头痛和血管性头痛两大类,是临床常见疾病。笔者自2001年10月至2005年10月期间运用川芎茶调散加黄芩方治疗慢性头痛6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近4年间共观察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15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3个月。本组病人均为慢性头痛,经中西药物治疗仍间断发作,排除辨证为气虚、血虚、肾虚和肝火旺者。2治疗方法本组慢性头痛病人均选用川芎茶调散加黄芩方,基本方药如下:川芎20~30g,羌活12g,白芷12g,细辛3g,薄荷12g,荆芥6g,防风6g,黄芩10g,每日1剂5天为1疗程。根…  相似文献   

15.
临床资料 本组90例中,年龄50~59岁37例,60~69岁者45例,70岁以上者8例。发病:卒然发作者28例,偶尔发作者49例,反复发作者13例。选择的病例均为男性。 临床表现:突然发生小便不通,少腹拘急,满闷腹胀,茎中淋结疼痛;或开始由小便频数,余沥未尽,逐渐发展到小便不通,出现癃闭症状;亦有尿路感染和尿毒症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基本方法:马齿苋50g,萱草根15g,冬葵子15g,海金沙20g,木通15g,滑石30g(包),赤茯苓15g,桂枝15g,虎杖20g。 临床加减:肾阳虚偏重者去虎杖,加菟丝子、  相似文献   

16.
1一般资料本组42例,男17例,女25例;年龄17~50岁;病程1~15年。头痛均为周期性反复发作,每次发作过程相似,发作3次以上。均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头痛。2治疗方法止痛汤组成:当归10g、白芍10g、川芎12g、熟地黄10g、白芷10g、夏枯草10g、珍珠母20g(先煎)、细辛2g(后下)、天麻10g、  相似文献   

17.
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的顽固性皮肤病。近几年来笔者用清血夺命汤治疗本病 31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31例均为门诊病例 ,其中男性 17例 ,女性 14例 ;年龄 13~ 5 6岁 ;病程 1个月~ 12年。皮损面积 <30 %者 3例 ,30 %~ 6 0 %者 12例 ,>6 0 %者 16例。大部分患者曾反复接受过多种疗法治疗。治疗方法清血夺命汤方药 :生地 30 g、玄参 15 g、丹皮 9g、赤芍15 g、当归 15 g、蝉蜕 15 g、白鲜皮 15 g、土茯苓 30 g、金银花 15~ 30 g、紫草 9g、地骨皮 9g、首乌 12 g、苦参 9g。每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 ,连服 15剂为 1个疗程。偏湿热…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头痛,为神经内科一种常见疾病,头痛反复发作,患者颇感痛苦。笔者自1987年3月~1991年7月以水针治疗血管性头痛8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3例,其中男28例,女55例;年龄18~54岁,其中19~30岁43例,31~40岁26例,41~50岁12例,51岁以上2例;病程:2个月~4年,平均1.5年。头痛偏左侧39例,偏右侧40例,双侧4例。本组病例均有发作性头痛病史,以颞部血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本组56例中,男18例,女38例;年龄14岁~64岁,平均35岁;病程<1年者12例,1年~5年者29例,5年以上~19年者15例。临床表现:反复发作性一侧头痛,可伴有血管搏动感,头痛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周,时痛时止,发病时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眼球胀痛等症。常因过度劳累、烦躁、焦虑、用脑过度、失眠、饮酒、月经期或月经前后等诱发。2 治疗方法 自拟祛风通络汤药物组成:全蝎10g,白僵蚕10g,蜈蚣2条~3条(研冲),赤芍15g,川芎10g,白芷15g,白芍20g,甘草5g。辨属风寒者加细辛、吴茱萸;痰湿者加半夏、陈皮;气虚者加黄芪;血虚者加当归;肝阳上亢者…  相似文献   

20.
1995~ 1998年笔者临床上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反复发作性结膜炎 9例 ,收到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9例中 ,男 3例 ,女 6例 ,2 5~ 48岁 ,反复发作 1a者 5例 ,2 a者 3例 ,3 a以上 1例。发病以春、夏、秋季多见 ,全部病例均经五官科确诊为结膜炎 ,本组病例经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而转中医治疗。2 治疗方法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味 :龙胆草 10 g,柴胡 10 g,黄芩 15 g,栀子10 g,泽泻 10 g,木通 10 g,车前子 (包 ) 10 g,生地 12 g。肝火偏旺者加黄连 10 g,黄柏 10 g;血热妄行者加丹皮 12 g,赤芍 10 g;阴虚甚者加龟版 10 g,杞子 15 g。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