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真性与假性室间隔膜部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例室间隔膜部瘤和13例假性室间隔膜部瘤,均经手术证实。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4个月~6年,恢复良好。两者在症状、体征、心电图、X线及右心导管检查诸方面均类似,术前诊断依靠二维超声心动及左室造影,术中探查能确切鉴别。对两者的不同形态学表现、临床特点及诊断、不同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室间隔膜部瘤手术治疗王斌坤,唐大千,孙丽莉,范洪英我院1988年7月~1994年12月手术治疗室间隔膜部瘤(AMS)4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女各2例,年龄7~14岁,病史6~10年。3例幼时易感冒,活动后心慌,气急;1例仅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就...  相似文献   

3.
真性与假性室间隔膜部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手术治疗真性室间隔膜部瘤9例和假性室间隔膜部瘤34例。结果:全部治愈,随访6月~11年,预后均佳。结论:两者在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和手术方法等方面各不相同,而在症状、体征、心电图、X线及右心导管检查等方面均相类似。超声心动图对术前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室间隔膜部瘤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报告本院自1980年以来收治的室间隔膜部瘤24例,其中真性膜部瘤4例,假性膜部瘤20例。根据膜部瘤的性质及膜部室缺大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真性瘤可用加垫片缝合加固;假性瘤直径>10mm者,用补片修补,<10mm者,可直接褥式缝合。术后未发生心内残余分流。本组无死亡。随访6个月至9年,无残余分流,心脏杂音完全消失。作者认为,本病在术前确诊较为困难,术中仔细探查不失为一好的方法,并对发病机理,真、假性膜部瘤的区别及外科治疗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未闭合膜部室间隔缺损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明位于三尖瓣边缘上的小室间隔缺损(VSD)术后易发生心内残余分流的原因,1991年1月至1992年6月,我们于术中观察了30例这一类型的VSD。发现有以下特点:(1)三尖瓣隔瓣及其腱索与室间隔粘连;(2)隔瓣下隐蔽着一个较大的膜部室间隔缺损(MVSD);(3)隔瓣边缘上的1个或多个缺损间及与隔瓣下的MVSD相互交通。我们认为,隔瓣边缘上的小“VSD”可能是MVSD未完全闭合的一种形式。采用切开隔瓣,修补MVSD,再缝合隔瓣切口的手术方法,成功地避免了术后心内残余分流。  相似文献   

6.
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施介入治疗的42例PMVSD患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后2例发生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1例第三度房室阻滞.经积极治疗,并给予术前心理护理加常规准备,术后加强穿刺部位出血、栓塞、心律失常、发热、机械性溶血、封堵器脱落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均痊愈.提示充分的术前护理,积极的术后监护,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实施介入治疗的42例PMVSD惠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后2例发生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非阵发性房室交界区性心动过速,1例第三度房室阻滞。经积极治疗,并给予术前心理护理加常规准备,术后加强穿刺部位出血、栓塞、心律失常、发热、机械性溶血、封堵器脱落等并发症的观察厦护理.结果均痊愈。提示充分的术前护理。积极的术后监护,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胸壁微创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VSD)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至12月,治疗129例PVSD患者(儿),男60例,女69例;年龄9个月~57岁.PVSD直径1.4~9.0 mm,均经胸骨中下1/3段3~5 cm正中小切口行微创VSD封堵术.术后密切随访观察,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 114例封堵成功,15例术中转体外循环下行VSD修补术.其中应用等边封堵伞96枚,偏心封堵伞20枚.术后随访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胸壁微创VSD封堵术治疗PVSD的近期治疗效果满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尚缺乏长期的随访资料,有待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
室间隔膜部瘤破裂经外科治疗 ,手术效果好。 1992年 5月至 2 0 0 1年 5月我科经手术矫治 15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共 15例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3~ 12岁 ,平均年龄6 .2岁 ;体重 14~ 4 5 kg。1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感染 ,伴活动后心悸、气促 ,所有患者在胸骨左缘第 3、4肋间均可闻及全收缩期杂音 ,12例伴收缩期震颤。经超声心动图诊断 10例为室间隔膜部瘤破裂 ,5例为室间隔缺损 (VSD)。所有患者均在术中确诊为室间隔膜部瘤破裂 ,于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膜部瘤破裂矫治术。瘤体破口大于1cm 4例 ,小于 1cm 11…  相似文献   

10.
正临床资料患者1,女,6岁,因"反复呼吸道感染"入院,无活动后气促、乏力,生长发育及活动量较正常同龄人无明显差异。听诊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Ⅳ级全收缩期杂音。胸部X线片示:肺血增多;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室肥大;超声心动图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膜周部6 mm,室水平左向右分流。患者2,男,10岁,因"发现心脏杂音1月"入院,患者易患感冒,无活动后气促、乏力,生长发育及活动量较正  相似文献   

11.
膜部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既往传统的治疗方法需要打开胸腔,切开心脏才能实施修补,但外科手术心脏停搏时间长,风险大,术后恢复时间长、残余漏发生率高。自1988年lock等首先报道用双伞形封堵器关闭肌部室间隔缺损取得成功,2002年美国AGA公司开发研制出一种新型自膨胀性非对称型双盘状Amplatzer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由于进口器材费用昂贵,限制了应用。自2002年12月以来,我们应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闭合膜部室间隔缺损1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三房心合并房缺室间隔膜部瘤室缺1例胡振华,任群,贾国英病儿女,7岁。生后40余天因肺炎查体发现心脏杂音。哭闹时口唇发绀,活动后心慌气短,易患感冒,发育差。查体:血压10/6kPa(1kPa=7.5mmHg),口唇略绀,轻度杵状指(趾),心前区隆起、心...  相似文献   

13.
室间隔膜部中隔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间隔膜部中隔瘤破裂的外科治疗李兆志,黄庆恒,梁景仁,耿希刚室间隔膜部中隔瘤多合并空间隔缺损(VSD)。我们1973年4月至1992年11月共收治16例,均破裂且合并膜部VSD,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6例中男5例,女11例。年龄5.5~23岁,平...  相似文献   

14.
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膜部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膜部室间隔缺损(VSD)的手术方法,总结临床应用经验,观察中期随访结果。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采用改良新型输送系统封堵技术连续对136例膜部VSD患者施行修补,年龄3个月~15岁,平均年龄1.8岁;体重4.0~26.0 kg,平均体重12.7 kg;VSD直径3~12mm,平均5.1 mm。患者经胸部微创小切口(胸骨下端3~4 cm纵行小切口或胸骨左缘第3肋间2~3 cm横切口)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于右心室表面选择适当的穿刺点,在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实时引导下,建立VSD输送轨道,将封堵器安放在VSD部位,封堵VSD。术后密切随访病情变化,按期复查经胸心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 136例患者中131例(96.3%)封堵成功,手术时间少于90 min,安置封堵器时间5~42 min(16.3±5.7 min)。89例(67.9%)采用对称封堵器,42例(32.1%)采用偏心封堵器。术后即刻用TEE监测,3例存在轻微残余分流,4例发生新的微量至轻度三尖瓣反流,但所有术前有三尖瓣反流患者未见反流加重,主动脉瓣未受影响,无左、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1例患者术后第4 d发生一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但经内科处理3 d内恢复正常心律。5例(3.7%)术中改为常规体外循环手术。介入封堵成功的1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18.3±6.6个月)。随访期间3例原有轻微VSD残余分流者分流全部消失;所有患者未出现新的三尖瓣和主动脉瓣反流,无血栓和溶血,无封堵器位置移动现象,未发现左、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手术切口隐蔽,基本不影响美观。结论在TEE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VSD技术不需要体外循环辅助,适用于大多数膜部限制性VSD患者,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远期结果尚需要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5.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内皮素1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素1(ET1)在正常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神经嵴细胞的发生有关,ET1基因敲除老鼠表现出主动脉弓畸形和室间隔缺损[2].ET1 TaqI单核苷酸多态性为内含子4的8000位点T/C的转换,可能引起ET1表达的差异,因此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的易感性有关.我们运用PCR-RFLP的方法,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探讨ET1 TaqI多态性与膜周部室缺发生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室间隔缺损 (VSD)修补术中 ,缝合其后下缘危险区时 ,直接从边缘进针与传统的超越法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方法 选取 1984年 5月至 1996年 6月补片修补的VSD病人 ,按处理后下缘危险区的不同分为两组。比较其在产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以及术后残余分流的发生率 ,并探讨它们在手术操作上的优缺点。 结果 采用新方法的病人无永久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 ( 16 5 % )与传统方法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 ( 3 1 9% )经统计学检验有明显的差异 (P =0 0 0 2 ,P <0 0 1)。新方法中术后残余分流 5例 ,全部位于VSD前上角。术后随访半年到 3年全部自行闭合。 结论 新方法处理膜部VSD未产生永久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CRBBB发生率低 ,无后下角残余分流 ,边缘显露确实 ,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7.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CAVC)合并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一类少见的复杂性先心病,1885年由Bull[1]首次提出.自1969年D'Allaines[2]首次报道CAVC合并TOF的手术方式以来,关于手术治疗CAVC合并TOF的文献均为小样本统计,手术方式也不尽相同,而且随访时间较短.归纳不同中心的文献进行分析,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瓣下狭窄合并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瓣下狭窄 (SAS)合并室间隔缺损 (VSD)临床较少见。 1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8月 ,我们共收治此类病儿 15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5例中男 9例 ,女 6例。年龄 1~ 10岁 ;体重 6~ 2 8kg。均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心功能不全表现。胸骨左缘可闻及 4/VI级全收缩期粗糙杂音伴广泛震颤。X线胸片示不同程度的肺动脉充血 ,心影增大 ,2例见主动脉结增大。心电图示单纯左心室肥大 4例 ,左、右心室均肥大 11例 ,4例伴有T波改变。所有病儿术前超声心动图均探及SAS和VSD ,VSD直径 0 6~ 1 6cm。 8例伴有中度主动脉…  相似文献   

19.
心尖部室间隔缺损修补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尖部室间隔缺损(VSD)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4年7月间29例存在心尖部VSD行室间隔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手术切口入路共有4种:右心房切口、右室心尖部切口、左室心尖部切口和右心室流出道联合左室心尖部切口;并分析比较不同入路的手术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死亡2例(6.9%),1例为左室心尖部切口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死亡,1例术中不能停机,行心肌活检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死亡;发生残余漏4例(13.8%),直径3~5mm,均为右心房切口,不需再次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11例患者随访2~34个月,超声心动图显示均未见室壁瘤形成。结论心尖部VSD患者手术结果良好,但残余漏的发生率仍较高,术终应常规行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手术切口选择应根据术中VSD的实际位置,尽可能采用右心房切口,必要时可经右室心尖部切口,避免左心室切口。  相似文献   

20.
张超  阮狄克  李景云  王鹏建   《实用骨科杂志》2005,11(4):380-380,384
血友病合并假性囊瘤(haemophilic pseudotumour)是血友病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此类患者往往因为疼痛、肢体功能障碍甚至病理骨折而在骨科或普通外科就医。多数外科医生对此症缺乏足够的认识,极易出现误诊。我科在半年内连续接诊2例血友病合并假性囊瘤的患者,首例误诊后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出血性休克,1周内不得不连续接受4次手术。在充分吸取该例教训下,使第2例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避免了盲目手术下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