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李颖波 《山东医药》2006,46(23):45-45
为了解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的影响,2001年8月~2005年8月,我们检测了肝硬化HP阳性患者的血氨水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患者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患者常常并发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和肝源性溃疡(HU),但有关PHG及HU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表皮生长因子(EGF)是胃黏膜重要的保护因子,对其在肝硬化患者胃黏膜的含量以及与PHG、HU的关系研究,目前报道甚少。故我们对60例肝硬化患者胃黏膜EGF含量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胃黏膜屏障在消化性溃疡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防御因子”(胃黏膜、胃黏液、碳酸氢盐等)受损或/和“攻击因子”(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等)的作用增强所致。随着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和对幽门螺杆菌(Hp)研究的深入,攻击因子的研究已达到一定深度和较高的水平。防御因素-黏膜屏障功能的研究也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李世殿  范焕英 《山东医药》2005,45(24):44-44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尚不清楚。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们对129例该类患者进行了胃镜活组织检查及HP检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消化性溃疡是内科临床常见病,过去认为与胃酸分泌异常有关,近年许多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中起重要作用。我们通过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一周根除 HP 并与单用奥美拉唑及雷尼替丁维持一年治疗 HP 阳性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主要致病因子,本文探讨Hp感染与其他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药物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42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辛玲 《山东医药》2011,51(23):15-15
幽门螺杆菌(HP)是微需氧革兰阴性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关系密切。近期研究显示,传统三联抗HP治疗效果较以往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对肝硬化患者高血氨的作用以及根除治疗对血氨的影响。方法100例肝硬化高血氨患者,分为HP阳性组58例,阴性组42例。两组都给予口服乳果糖15mg,3次/日等一般治疗一周,治疗前后分别测空腹静脉血氨。随后将HP阳性组随机分两组,A组30例,以奥美拉唑20mg,2次/日,阿莫西林1.0,2次/日,替硝唑1.0,2次/日,疗程一周;B组28例,奥美拉唑20mg,2次/日×一周,治疗结束及一个月后测空腹静脉血氨(血氨正常值为<75μmol/L)。结果100例高血氨患者中HP阳性58例(58%),肝硬化HP阳性组血氨浓度103.4±9.1μmol/L,高于HP阴性组血氨浓度80.6±16.9μmol/L,P<0.05。经一般治疗后HP阳性组血氨浓度为99.8±18.6μmol/L,与治疗前比较P>0.05,而HP阴性组血氨浓度为41.5±13.7μmol/L,与治疗前比较P<0.01。根除HP治疗后血氨55.6±18.9μmol/L,明显下降(P<0.01),而用洛赛克治疗后血氨轻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P感染可使肝功能异常的肝硬化患者血氨升高,根除HP治疗能有效降低血氨。故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或疑有早期肝性脑病者,应明确是否合并HP感染并及时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10.
庄桂凤  李淑萍  曾俊涛 《山东医药》2008,48(19):135-136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PU)也称为肝源性溃疡(HU),临床较多见.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860例肝硬化患者,经胃镜证实HU 183例(21.3%),现对其临床特点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因此根除H.pylori可提高溃疡的愈合率,并可明显减少溃疡的复发。我们采用RH2、果胶铋、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组成四联方案与PPI、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方案对十二指肠溃疡合并H.pylori感染的病例各60例进行临床疗效与费用效益比较  相似文献   

12.
13.
张秀国 《山东医药》2005,45(32):65-65
2000年1月~2005年6月,我院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5例,均结合病史、体征、B超或CT及病理检查结果确诊。现回顾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0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75例,女30例;年龄20~87岁,平均40.6岁。临床表现以呕血为主51例,以黑便为主27例,两者兼有27例。病因诊断为急性胃黏膜病变48例,消化性溃疡27例(食管溃疡3例,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溃疡1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1例,贲门黏膜撕裂症6例(其中4例合并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出血3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并出血3例,胰腺炎引起的区域性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  相似文献   

14.
王淑杰  徐立宏  王燕 《山东医药》2006,46(16):79-80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可由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汁反流引起。现对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月收治的36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内镜结果及病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10例、女156例,年龄17~80岁、平均43.7岁。均采用FuJinon-250电子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常规在幽门周围的2cm内取黏膜进行病理检查,同时行快速尿素酶实验检查幽门螺杆菌(Hp)。内镜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明显,有红斑、糜烂,病变以胃窦部明显,镜下有胆汁从十二指肠反流至胃窦部,黏液呈胆汁样。合并大小不等糜烂204例(55.7%),胃溃疡60例,十二指肠球炎74例,十二指肠溃疡26例,食道炎27例。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乙型肝炎肝硬化多见,可达70%以上。现对我科近两年来收住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BV标志物和HBV DNA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NO)是由机体多种细胞合成的在体内具有多种生理、病理作用的细胞信使分子。近年来NO与肝硬化的关系备受关注。它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在肝脏发挥广泛的病理生理作用,从而影响肝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本文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NO代谢产物NO_2~-/NO_3~-的水平变化,并作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7.
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刚  周玉侠  孙萍  沈峰 《山东医药》2006,46(11):79-79
2003年4月~2004年6月,我们对伴有血糖升高的8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糖化血红蛋白(HbA-c)检测。现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光英 《山东医药》2003,43(20):59-60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3年来我们对110例COPD患者进行了较全面的肺功能检测,现对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来的研究已经证实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1],但Hp在肝硬变胃粘膜损害和消化性溃疡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据国外报道,肝硬变患者Hp的感染率与正常人之间无明显差异[2],而国内缺乏有关报道.为此,本文定量检测了部分肝硬变患者血清抗Hp-IgG,IgM的含量,并与正常人对照,以探讨肝硬变患者Hp感染情况,肝功能损害、门脉高压与合并溃疡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肝硬变组:共44例,男30例,女14例,年龄23岁~82岁,均为肝炎后肝硬变,全部系住院病例.根据1995…  相似文献   

20.
冯承水  陶可胜 《山东医药》2005,45(19):23-23
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同胃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泰安市为胃病高发区,为研究泰安市胃病患者Hp感染的特点,2001年3月~2005年3月,我们对5175例慢性胃病患者行Hp快速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