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西地平治疗高血压及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对高血压及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70例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拉西地平组(35例)和氨氯地平组(35例),分别给予拉西地平4~8 mg,氨氯地平缓释片5~10 mg,均1次/d口服,共6周.结果拉西地平组降压总有效率91.4%,氨氯地平组为94.3%,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24h,白天及夜间平均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拉西地平治疗后SBP、DBP谷/峰比值分别为68%、60%,氨氯地平为65%、54%.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均明显改善.结论拉西地平能有效降压,改善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症状,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或拉西地平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伴LVH患者23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一组患者服用缬沙坦(80~160 mg/d)+拉西地平片(4~8 mg/d,拉西地平组,n=112),另一组患者服用缬沙坦(80~160mg/d)+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5.0mg/d,氨氯地平组,n=120),疗程6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与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比较,性别比例、平均年龄、静息心率、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病程、吸烟比例、血压、血脂和空腹血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氨氯地平组治疗后的血压与拉西地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尿酸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方案能降低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等容舒张时间(IVRT)和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增加E/A,与拉西地平组比较,氨氯地平组改善更为显著(均P0.05);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缬沙坦+拉西地平的治疗方案相比,缬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治疗方案能更大程度地改善高血压伴LVH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参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吸烟对氨氯地平降压疗效及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80例轻中度高血压男性患者,按其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和不吸烟组,均给予氨氯地平5 mg/d降压治疗,12周后,分析两组患者的降压疗效及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改善程度。结果吸烟组和不吸烟组降压有效率分别为55.0%和57.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吸烟组治疗前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明显高于不吸烟组(P<0.05),治疗后吸烟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而不吸烟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吸烟对钙拮抗剂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无影响,但吸烟增加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度,并降低氨氯地平对动脉硬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拉西地平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例拉西地平(4~8mg/d)降压治疗前后的颈动脉IMT,并观察休息状态、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拉西地平治疗12月后,降压疗效明显,颈动脉IMT明显减低,从(0.94±0.07)减低到治疗后的(0.85±0.07)mm(P<0.05),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拉西地平降压疗效显著,能延缓颈动脉IMT进展,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5.
拉西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耐受性、谷峰比值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入选高血压病人52例,年龄(45±11)岁,服用拉西地平2~8 mg/d,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监测24 h动态血压。结果服药后血压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下降,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昼夜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心率在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均大于50%,能有效控制清晨血压高峰期的血压。结论拉西地平治疗高血压降压疗效显著、安全,能持续24 h。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依那普利治疗老年1、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0例老年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氨氯地平组(n=35)给予氨氯地平5mg/d;依那普利组(n=35)给予依那普利10mg/d。8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可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降压幅度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心率影响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氨氯地平和依那普利治疗老年1、2级高血压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可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合并微量蛋白尿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效果和肾功能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将68例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微量蛋白尿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依那普利10mg/d加左旋氨氯地平2.5mg/d~5.0mg/d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mg/d~5.0mg/d加美托洛尔25mg/d~100mg/d治疗,观察20d。收集包括血压、心率、尿微量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结果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压和尿微量蛋白,且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70.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尿微量蛋白排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那普利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合并微量蛋白尿的EH病人不但能有效控制高血压,还具有显著的肾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拉西地平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拉西地平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例拉西地平(4~8 mg/d)降压治疗前后的颈动脉IMT,并观察休息状态、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 拉西地平治疗12月后,降压疗效明显,颈动脉IMT明显减低,从(0.94±0.07)减低到治疗后的(0.85±0.07)mm(P<0.05),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 拉西地平降压疗效显著,能延缓颈动脉IMT进展,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氨氯地平作对照,观察乐卡地平的降压疗效.方法选择Ⅰ~Ⅱ级老年高血压患者46例,经停用降血压药1周后,随机分成A组(23例)口服乐卡地平10mg/d;B组(23例)口服氨氯地平5mg/d,连续治疗4周,观察血压、心率、血糖、血脂、肝肾功能、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1)乐卡地平与氨氯地平降压作用明显(P<0.05),对偶测血压、脉压有下降作用(P<0.05),两组之间降压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2)用药前后心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3)两组生化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较少.结论乐卡地平是治疗~Ⅱ级高血压的有效而安全的药物,是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单独及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以及长期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2008年5月~ 2011年12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每组30例,给药方法如下: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50mg)和联合用药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和氯沙坦50mg),1次/d,疗程12周.结果:两药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均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P<0.05),改善肾功能(P<0.05);联合治疗降压作用和改善肾功能损伤作用明显优于单独治疗(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氯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均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和改善肾功能损害,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对轻度和重度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方法.180例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服安慰剂2周后单纯口服氨氯地平2.5~10 mg(80%病人服5~7.5mg),1次/日,共6周.结果:6周后血压降为139.54±13.54/86.33±7.99 mmHg(1mmHg=0.133kPa).显效67.2%,有效31.1%,总有效率98.3%;38例冠心病人中29例(76.3%)心绞痛及心肌缺血好转改善.出现不良反应19例(10.6%),但毋需停药.治疗前、后血生化及肝、肾功能无改变.结论:氨氯地平能有效地降低EH病人的血压,对合并冠心病者兼有抗缺血效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HT)合并冠心病(CH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HT并CHD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予以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吲达帕胺+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DBP、SBP、TC、T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95.83%)和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85.4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可有效控制HT并CHD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改善心绞痛症状,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联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2例。两组均在控制高脂饮食的前提下,分别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结果研究组降血脂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2.5%,两组血脂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降压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的85%,两组降压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绞痛总有效率88.10%高于对照组的72.5%,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耐受性、谷峰比值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入选高血压病人52例,年龄(45±11)岁,服用拉西地平2~8 mg/d,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监测24 h动态血压.结果服药后血压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下降,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昼夜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心率在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均大于50%,能有效控制清晨血压高峰期的血压.结论拉西地平治疗高血压降压疗效显著、安全,能持续24 h.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对轻度和重度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方法.180例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服安慰剂2周后单纯口服氨氯地平2.5~10 mg(80%病人服5~7.5mg),1次/日,共6周.结果6周后血压降为139.54±13.54/86.33±7.99 mmHg(1mmHg=0.133kPa).显效67.2%,有效31.1%,总有效率98.3%;38例冠心病人中29例(76.3%)心绞痛及心肌缺血好转改善.出现不良反应19例(10.6%),但毋需停药.治疗前、后血生化及肝、肾功能无改变.结论氨氯地平能有效地降低EH病人的血压,对合并冠心病者兼有抗缺血效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本院近年来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均给予氨氯地平5 mg,1次/d,治疗2周,如血压未达到标准增至10 mg,1次/d,疗程4周。观察临床疗效和患者用药前、用药期间及用药后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显效117例(78.0%),有效21例(14.0%),无效12例(8.0%),总有效率92.0%,治疗4周后收缩压由(153.6±19.4)mmHg降至(130.6±16.2)mmHg(P0.01)。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氨氯地平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和依从性,是理想的降压药物,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分为单纯氨氯地平治疗组(氨氯地平组,80例)和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联合治疗组,80例),4周为一疗程,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均=0.001);与氨氯地平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心率[(74.5±7.8)次/min比(70.3±5.2)次/min]明显下降,总有效率明显提高(82.5%比95.0%),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35.0%比12.5%),P0.05或0.01。两组治疗后血压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较单纯氨氯地平能更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两种不同降压方案对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氯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血生化的影响。方法8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每天早晨口服1次氨氯地平5mg和培哚普利4mg,B组(氢氯噻嗪联合氯沙坦)每天早晨口服1次氢氯噻嗪12.5mg和氯沙坦50mg。两组治疗时间为8周。治疗8周以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24h动态血压、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血糖、血脂等检查结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全天平均血压、日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分别降低18.88/10.35mmHg、18.11/10.85mmHg、18.58/9.79mmHg;B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全天平均血压、日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分别降低19.60/9.20mmHg、18.61/9.81mmHg、18.60/9.41mmHg。两组用药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降压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用药后对血生化各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氯沙坦均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并且两组降压效果无明显差异,同时两种降压方案对血生化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DBP和SBP均较服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MAU、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5/40),观察组为15.0%(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能够显著提高降压疗效,并改善早期肾损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门诊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08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6例,接受氨氯地平5 mg/d(A组)、左旋氨氯地平2.5 mg/d(B组)、左旋氨氯地平5 mg/d(C组),共治疗8周,观察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3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A、B组比较,C组血压变化值更高(P<0.01),血压达标率高(P<0.05)。3组治疗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B组血K~+明显降低(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能有效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不良反应低于氨氨地平,左旋氨氯地平2.5 mg治疗后血K+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