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中药剂量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临床处方剂量大小是取得疗效的关键之一。中药剂量要根据病人的年龄、体质、病程、病势以及药物的性质具体运用。一般是老人、小儿、体弱者剂量宜小,久病者又应低于新病者剂量,病重者药量宜多,病轻者药量宜小。质重而性味淡薄的药,可用较大的剂量;质轻而性味浓厚的药,可用较小的剂量;毒性药要特别控制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上述仅是一般的用药原则,临床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 药性与剂量关系 药之性能,随其用量增减,其主治及效用程度亦有相应变化。中药的剂量,大凡都为5~30g,这是普遍性。现代药理及临床实践证实,许多中药因用量之异而具有互相调节作用。以  相似文献   

2.
中药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元素,也是方剂组成的原始细胞,而药量是决定疗效的关键。本文试从证变量调、以量定效、量异效别、特殊用药等方面来阐述中药剂量在方剂配伍及其临床运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中药剂量与量效关系存在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对中药量效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应该以临床疗效为基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现代化科技手段和方法进行多视角、多层面和多学科的系统研究,从而有可能全面系统地揭示中药量效关系的实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4.
中药重剂应用历史久远,作为一种临床现象长期存在,而超大剂量应用必然无法避免由此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也为临床安全用药埋下隐患。笔者从方剂中剂量的比例关系、剂量与药效关系、剂量与产地品种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合中药毒副作用客观存在的事实,中药饮片应用中有关炮制、煎服等的特殊要求,提出中药超大剂量应用有明确的用药特点,是充分考虑临床治疗安全及有效的辩证施治,但中药量效关系中的最低有效量、最佳剂量、中毒量依然是模糊概念,而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不容忽视。有关方面应加快对中药量效关系、中药长期毒性、方剂药理及剂量比例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以确保中药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中药剂量与中医疗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的中药疗效不突出或者不够确切,剂量偏低是其重要原因。加强中药量效关系研究,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增加中药剂量,可能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6.
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春胜  聂安政  王笑  张冰 《中草药》2019,50(7):1708-1712
量效关系是确定中药临床用药剂量的依据,是保障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对近10年来有关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思路、研究现状、研究瓶颈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并建议将谱效关系理论引入中药量效关系研究中,为推动中药量效关系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玉国  张堃 《中医杂志》2008,49(11):1047-1047
答:中药疗效如何,一方面决定于辨证辨病是否准确,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中药剂量是否适当.清代名医王清任曰:"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中医过去有句话叫"中医不传之秘就在药量上."可见古今医家对方剂的药量是非常重视的.药量包括药味的多少及剂量的轻重,其对治疗作用的大小,临床疗效的优劣至关量要.  相似文献   

8.
祖国医学方药剂量和配伍属于中医药基本知识,是续承和发扬祖国医学,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一、方药剂量药量的大小以有效不伤正为准则。药量大小是处方关键,直接关系疗效。一定剂量的药能治病除邪,亦能害人伤正或成毒品,因中药绝大部分是天然的动、植、矿物。又  相似文献   

9.
探讨中药剂量变化在临床的作用。药量增减的变化是指方中药物不变,只增减药量,可以改变方剂药力的大小,或扩大治疗范围,甚至改变方剂的主治和君药,方名也随之改变。在古典医著中体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对蜈蚣等中药习惯用量的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蜈蚣等中药习惯用量的看法山东中医学院附院于维萍,孙萍,赵泰济中药的应用,除应注意配伍外,还要注意方药的剂量。剂量的大小对其效用有直接的关系,药量过小则起不到治疗作用;药量过大,非但达不到预期的疗效,甚至可造成不良后果。尤其对性质猛烈或剧毒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1.
脾虚证运用健脾益气中药无可厚非,但真正在健脾益气中药的选择以及运用时机上,是很有讲究的。因为临床上脾虚证兼杂症较多,单纯性脾虚证少见,所以对于脾虚证患者健脾益气中药的运用要注意种类的选择、时机的把握以及药量的增减。  相似文献   

12.
我院中药处方用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我院专家用药及剂量使用特点,进而说明中药相关质量标准的完善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采取分层抽样及随机抽样法。结果:调研处方23760张,统计用药589种,使用频率最高者为甘草,药量以10g为常用剂量,绝大多数药物剂量符合《药典》剂量范畴。结论:对中药处方用药进行分析有利于中药质量的提高,减少医疗隐患。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中药剂量难以把握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策略:①结合现代考古学成就,掌握古代不同时期度量衡单位与现代中药剂量单位的转换关系。②以经方、名方为基础,正确体会其用量。③根据病变部位、药物性质选择药量。④组方要药少而精。⑤积极吸收现代药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正中药量效关系指中药(包括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的用量与其作用于生物体时所产生的效应间的关系。中药量效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是中医药学科最为基本的,也是最具特殊性的科学问题之一。1中药量效关系研究意义1.1保证和提高中药临床疗效深入开展中药量效关系研究有助于提高中药临床疗效。目前对于大部分中药的量效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5.
突破中药传统用量局限,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增加中药用量角度,寻求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大举措。通过对中医药疗效的现状、中药用量与疗效的关系、传统中药用量规定的合理性等进行回顾性和前瞻性分析,阐释了从增加中药用量角度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科学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医药之所以屡屡受到诟病,关键还是中医药的疗效问题;中药疗效平平或者不够确切,剂量偏低是其重要原因,中药大剂量应用在中医临床上往往有上佳表现;从西药的临床剂量和中药有效成分的有效剂量看,一些中药传统用量设定是欠严谨和科学的;"中庸思想局限论"、"沙锅容积局限论"、"肚皮容积局限论"、"超大剂量风险论"等是中药用量难以突破的制约瓶颈;阐明中药量-效(毒)关系,突破中药传统用量局限,增加中药用量,可能将是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大乃至根本性举措。"治疗窗"摸查法、生物效价比测法等可作为寻找和科学制定中药临床最佳用量范围的重要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药量效关系是确定临床用药剂量的依据,是确保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基础。化学药量效关系研究日臻完善,有着相对完善的概念、理论学说、原理、方法和应用,量效关系的参数、量效关系曲线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规范模式,而且仍在不断地完善。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较缓慢。中医方药剂量理论散在于众多古今文献及名老中医临床实践应用之中,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国内各研究团队开展了中医方药量-效关系科学问题的探讨,但多集中在理论层面。现在的化学药理研究方法还不能体现方剂量效之间的关联,中药特有的量效关系研究方法尚属空白。由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群体研究模式的量效关系数据与临床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应从影响量效关系的因素入手,发现量效关系与个体化治疗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建立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药的剂量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剂量在最低有效量以下固然无效,药量太大,超过中毒量则可出现毒性作用,因此在临床用药时给患者以适当的剂量,使药物在作用部位达到并在一定时间内维持适当的浓度,就成了治疗奏效的关键。为了提高药效,减少毒副作用,进行中药剂量探讨尤其重要,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药药量一直是困扰中医界的问题,小儿更需重视。本文通过对《金匮要略》中小青龙加石膏汤条文的研究,分析张仲景所载小儿的药用剂量,为临床小儿药物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增加中药用量角度,寻求提高中医药疗效的重大举措。通过对中医药疗效的现状、中药用量与疗效的关系、传统中药用量规定的合理性等进行回顾性和前瞻性分析,阐释了从增加中药用量角度提高中医药疗效的科学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医药之所以屡屡受到诟病,关键还是中医药的疗效问题;中药疗效平平或者不够确切,剂量偏低是其重要原因,中药大剂量应用在中医临床上往往有上佳表现;从西药的临床剂量和中药有效成分的有效剂量看,中药传统用量设定是欠严谨和科学的;“中庸思想局限论”、“沙锅容积局限论”、 “肚皮容积局限论”、 “超大剂量风险论”等是中药用量难以突破的制约瓶颈;阐明中药量—效(毒)关系,突破中药传统用量局限,增加中药用量,可能将是提高中医药疗效的重大乃至根本性举措。“治疗窗”摸查法、生物效价比测法等可作为寻找和科学制定中药临床最佳用量范围的重要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仲景方是药味少而药量大,东垣方是药味多而药量小。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认识?”应医生对用药剂量又提出了新问题。“历代名医各有特色,都值得我们学习。”锺老对剂量问题作深入一步的分析,“学仲景方就要学他用药精炼,突出主药,用量较大。但并不是说仲景方用药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