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发多器官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对我科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50例HIE患儿进行了临床观察分析。结果:本组患儿92例并发多器官损害,发生率61.3%,其中肾脏损害发生率52%,其次为肺脏损害32%。HIE分度不同损害器官情况亦不同,轻度无多器官损害,中度多器官损害发生率63.8%,重度则全部并发多器官损害,明显高于轻中度患儿。多器官损害的病死率与其分度有关,中度病死率3.3%,重度病死率43%,(P<0.01)有显著性差异。提示:HIE严重程度与累及器官损害数、病死率呈正相关。多器官损害的程度、数目与日龄、胎龄、出生体重有关,与5分钟Apgar评分≤5分及窒息程度密切相关,文中讨论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沙英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9,7(2):116-116,8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后遗症多,为临床医师所关注。新生儿窒息引起的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常导致心脑、肺、肾及胃肠等重要脏器功能的损害。本文对1991年1月194年8月本院住院27例H...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 (HIE)CT损伤与临床缺氧程度的关系 .方法 对HIE 10 4例的CT变化严重程度分型与临床缺氧程度进行了对比性分析 .结果 CT损伤轻度 4 8例 ,中轻度缺氧 4 4例 (91.7% ) ;CT重度 2 4例中重度缺氧 2 0例 (83.3% ) .结论 HIECT损伤分为轻、中、重三度 ,其与缺氧程度、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HIE)CT损伤与临床缺氧程度的关系.方法对HIE 104例的CT变化严重程度分型与临床缺氧程度进行了对比性分析.结果 CT损伤轻度48例,中轻度缺氧44例(91.7%);CT重度24例中重度缺氧20例(83.3%).结论 HIE CT损伤分为轻、中、重三度,其与缺氧程度、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赵翠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0):84-84
目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并发心肌损害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HIE并发心肌损害60例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及临床观察与评价。结果HIE心肌酶谱明显增高,且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1有统计学意义。全部病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93.33%病儿7-10天症状,体征消失,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治愈56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结论HIE合并心肌损害是可逆的。经积极治疗,心肌酶谱可完全恢复正常。不遗留任何心脏功能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监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HIE患儿进行EEG监测并分析不同时间段检查的EEG结果与预后的关系。结果:EEG总异常率为76%(46/60)。监测时间72h内的总异常率为89%,中-重度异常所占的比例为82%;72h至15d内的总异常率为79%,中-重度异常所占的比例为79%;监测时间15~30d内的总异常率为59%,中-重度异常所占的比例为40%。结论:EEG异常程度不但与HIE临床轻重程度有关,还与监测的时机相关。出生后72h内EEG监测的异常程度高,若动态随访EEG异常程度减轻,预后较好;出生72h后EEG监测的异常程度不高,对预后的评估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7.
王宏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8,6(2):73-74
本文报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以下简称HIE)合并心肌损害31例,临床除具有HIE的表现外,同时伴有心音低钝,心动过缓或过速,心电图多导联T波及ST段改变及心肌酶谱活性增高等表现。研究证明新生儿心肌损害的发生与缺氧程度无关,而与缺氧时间有关。本组资料表明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辅酶Q10、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心肌损害疗效可靠,快速静注ATP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收到快速、高效、安全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EG检查对HIE病情判定及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52例HIE新生儿进行EEG分析。结果HIE异常率78.8%,其中轻度HIE异常率为60%,中度82.1%,重度100%。结论EEG能够客观直接地反映脑功能状态及其损害程度,可判定病情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BAE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急性期BAEP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22例HIE患儿进行BAEP及头颅CT检查,并和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儿组BAEP异常率77.3%,CT异常率81.8%,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BAEP异常以中枢型为主。结论:BAEP为HlE急性期观察脑功能变化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1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急性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例HIE患儿进行BAEP及头颈CT检查,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HIE患儿BAEP异常率69%,CT异常率88%,二者差异无显著(P>0.05),BAEP异常以中枢型为主。结论:BAEP为HIE急性期观察脑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糖代谢紊乱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检测7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糖的变化,探讨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微量血糖测定仪和试纸测定足底跟末梢血的微量血糖。结果 78例患儿检测出高血糖25例。低血糖13例,血糖值愈高,病情愈重,预后愈差。结论 血糖测定可作为HIE患儿的病情和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脑损伤性疾病 ,其脑功能状态与脑电图关系最密切。现分析1997年 2月至 2 0 0 2年 5月期间被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31例新生儿脑电图资料 ,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 31例 ,男 15例 ,女 16例 ,胎龄 35~4 1周 ,出生 12~ 72h。其中 2 6例出现过度兴奋 ,自发动作增多症状 ,但吸吮反射及肢体肌张力正常 ,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轻度 )。 4例表现为嗜睡 ,哭声减弱 ,吃奶少 ,肢体肌张力降低 ,拥抱反射减弱 ,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度。 1例表现为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近年来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镇静、控制惊厥和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预防感染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1mg/kg·d,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5d.结果 观察组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疗效显著,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是新生儿期脑损伤的常见原因,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或遗留有不可挽救的后遗症,我们于1989—1992年5月收治62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62例中,男38例,女24例,日龄最小的产后30分钟,最大3天,轻者18例,中度24例,重度20例。生后窒息Apgar评分明确者54例,1分钟<3分者20例,~7分22例,~8分12例。不详者8例,经抢救10分钟以上有呼吸的10例,宫内窘迫12例,剖宫产8例,产钳助产6例,胎头吸引器吸引12例,孕母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7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表明:缺氧窒息是引起HIE发生的主要原因,而产钳及胎吸助产仍是诱发本病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新生儿生后3天内为发病高峰期,病死率为9.3%。因此,加强围产斯保健;对有窒息缺氧及异常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3天内应严密观察,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分度与窒息的程度,了解HIE的预后对体格发育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对46例经头颅CT及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进行官内窘迫,临床分度及预后的分析。从随访中了解HIE对患儿体格发育及智力发育的影响。结果:随访35例患儿,轻度HIE预后良好,中、重度有可能发生后遗症。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进行新法复苏及复苏后处理是降低HIE发病率的关键。早期治疗、早期评分、早期随访、早期干预是改善重度HIE预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低血糖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常见并发症。由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表现多种 ,故低血糖症状易混淆。近年有报道新生儿低血糖如不及早诊断及治疗 ,反复发作可导致永久性脑损害。因此我院新生儿科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2月对入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微量血糖监测 ,其结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对象 :1999年 1月以来至 2 0 0 0年 2月入院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均为足月儿 ,入院时日龄均小于 3天 ,男 89例 ,女 35例 ,其中适于胎龄儿 94例 ,小于胎龄儿 9例 ,大于胎龄儿 2 1例。娩出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窒… 相似文献
20.
王向红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7,5(2):55-56
本文报告了2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HIE)合并低钙血症,临床具有HIE表现又伴有面部和肢体不规则,不固定的节律性抽动、眼球凝视、震颤和有呼吸暂停及血钙下降等症状和体征。研究发现新生儿低钙血症的发生不取决于缺氧程度,而取决于缺氧的时间,23例均使用区区糖酸钙治疗,结果表明及时补钙对新生儿存活质量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