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骶管麻醉联合基础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60例择期小儿手术,ASA分级Ⅰ~Ⅱ级,按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S组(骶管麻醉组)和K组(氯胺酮麻醉组),S组和K组患儿均在麻醉复苏室内行基础麻醉,S组患儿加用骶管麻醉,观察患儿在围麻醉期生命体征的变化,氯胺酮用量,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及患儿苏醒时间和术后安静程度。结果 S组患儿氯胺酮用量、患儿苏醒时间,不良反应明显少于K组,S组患儿明显安静于K组患儿。结论小儿骶管麻醉复合基础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会阴及下肢手术,易操作,效果确切满意,麻醉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肢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行下肢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骶管麻醉(C)组及氯胺酮麻醉(K)组,每组各30例.观察并记录MAP、HR、RR、SpO2,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后躁动、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C组MAP、HR、RR都比较平稳.K组手术开始后MAP、HR与麻醉前相比显著增高增快(P<0.05),与C组相比明显增高增快(P<0.05).C组比K组术后清醒快(P<0.01),躁动呕吐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 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肢手术安全,麻醉效果满意,呼吸循环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采用0.2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骶管阻滞麻醉行腹部、腹股沟及会阴部和下肢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临床麻醉效果。方法:清醒下,右侧卧位用5ml注射器上的7号针头行骶管穿刺麻醉,局麻药用0.2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按1ml/kg计算总量,先给0.5ml试验量,观察无全脊麻醉后将余量注完改平卧,10min后可达麻醉效果开始手术,术中吸入七氟醚,连续监测ECG、HR、RR、SpO2、BP并记录麻醉前、骶管阻滞麻醉后10min、手术切皮、切皮后20min、术毕的变化和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等并发症。结果:全组患者与麻醉前相比HR、RR、SpO2、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10min内所有患儿刺激非阻滞区域均有扭动、挣扎、睁眼甚至咧嘴、哭闹等反应。本组患者麻醉效果良好,阻滞时间(下肢出现痛觉)为(182±22)min,下肢肌力恢复至4~5级时间为(262±28)min,这说明0.2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还具有术后较长时间的镇痛作用。结论:0.2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新生儿骶管阻滞麻醉是安全可行的,具有镇痛完善、肌肉松弛良好、对呼吸循环干扰小,同时可避免全麻引起的气道损伤,完全能满足手术要求,而且还有术后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喉罩全麻加骶管阻滞在脑瘫患儿下肢矫形术中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在全身麻醉下完成的脑瘫患儿下肢闭孔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跟健延长术患儿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3~8岁,凝血功能异常和脊柱畸形除外,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行喉罩全麻加骶管阻滞,对照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结果:观察组麻醉药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以及拔管(喉罩)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麻醉恢复期发生呛咳、躁动和喉痉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罩全麻加骶管阻滞用于脑瘫患儿下肢矫形手术,全麻药用量少,苏醒快,不良反应少,是加速康复外科一种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氯普鲁卡因骶管麻醉下行小儿下肢或会阴部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4例小儿骶管麻醉下行下肢或会阴部手术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平面固定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麻醉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各时间点的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在T2、T3时间点的MAP均较T1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氯普鲁卡因骶管麻醉下行下肢或会阴部手术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股神经或隐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及取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于本院实施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及取内固定手术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股神经或隐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为观察组,一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疼痛评分为(2.03±0.57)分,24 h疼痛评分为(2.48±0.62)分,各项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时间为(257.53±12.75)min,运动阻滞时间为(238.65±12.82)min,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股神经或隐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及取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的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减轻疼痛,延长感觉与运动阻滞时间,可在此类手术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异氟烷吸入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在腹腔镜下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随机将患儿分为A、B、C三组,A组为单纯异氟烷吸入麻醉组,B组为单纯罗哌卡因骶管阻滞麻醉组,C组为异氟烷吸入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麻醉组,观察并记录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 MAP、HR、SpO2),比较三组患儿术中麻醉效果、术后苏醒时间、麻醉药用量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异氟烷吸入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麻醉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麻醉效果满意,均优于A组和B组患儿(均P<0.05);术后苏醒时间、麻醉药用量及麻醉不良反应事件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异氟烷吸入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麻醉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有利于呼吸、循环的管理及术后苏醒,是小儿下腹部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79例下肢骨折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及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研究组使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镇静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1.82±0.59)min、完全阻滞时间(12.98±2.02)min、麻醉后恢复时间(1.29±0.31)h均短于对照组的(5.33±2.71)min、(23.90±4.11)min、(1.63±0.55)h,麻醉药物用量(7.56±1.22)ml少于对照组的(16.17±2.75)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10、30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81.72±5.28)分高于对照组的(72.39±6.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其麻醉镇静效果佳,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氯胺酮静脉麻醉方法以及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阻滞两组麻醉方法对小儿下腹部手术的疗效观察。方法对儿科科室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行下腹部手术的42例患儿进行分组,分别是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给予两组患儿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法,并对比两组麻醉方法对患儿的疗效。结果基础麻醉+骶管阻滞麻醉组患儿术中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心率(HR)的稳定性要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组(,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所使用的氯胺酮剂量与术后苏醒时间有明显差异,(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氯胺酮麻醉的基础上给予患儿骶管阻滞麻醉,可有效提高麻醉效果,值得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滴鼻联合骶管阻滞在临床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7月衡阳市妇幼保健院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患儿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39例。B组行右美托咪啶滴鼻联合骶管阻滞干预,A组则经鼻滴入同等容量生理盐水干预。观察统计2组麻醉诱导前10 min(T0)、麻醉诱导后10 min(T1)、麻醉诱导后20 min(T2)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七氟醚浓度值、血氧饱和度(SpO2)及苏醒时间。结果在T0、T1及T2不同时间点,B组HR、MAP、七氟醚浓度值均显著优于A组(P均<0.05),2组患儿SpO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苏醒时间为(12.02±2.28)min明显短于A组的(18.42±2.76)min(t=11.164,P<0.01)。结论对于接受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治疗的患儿,行右美托咪啶滴鼻联合骶管阻滞干预镇静效果较好,麻醉过程平稳,术后苏醒时间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ASAⅠ~Ⅱ级患儿100例,随机双盲分为以丙泊酚2mg/(kg h)维持麻醉下行改良骶管阻滞(A组),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B组)。监测患者BP、RR、HR、SPO2及MBP,记录两组丙泊酚用量及患儿苏醒时间观察其对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有无体动、呛咳、恶心、呕吐、分泌物量等不良反应,并与小儿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进行比较。结果 A组丙泊酚用量、患儿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分泌物量、呼吸抑制发生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良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在小儿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应用中,可以减少术中用药量,患儿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镇痛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在在小儿骶管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在骶管麻醉中,观察组患儿给予左旋布比卡因,对照组患儿给予罗哌卡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使用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1 h CHIPP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和术后1 h CHIPP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围手术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止痛效果好,肌松良好,手术中患儿无痛苦,且术后患儿苏醒较快,在行骶管麻醉的同时也可以将药物加入到局麻药中进行术后的镇痛,极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也成为小儿骶管麻醉中的良好选择,而且经本次研究观察,作者认为: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均能有效、安全的用于骶管麻醉,但左旋布比卡因具有更为显著的镇痛效果,有助于促进患儿术后更好更快恢复,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单侧下肢骨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80例老年单侧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后6 h的疼痛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4.7±0.3)min、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为(5.1±1.2)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423.2±36.7)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3.8±1.7)、(15.2±2.4)、(613.7±24.9)min,运动阻滞维持时间为(384.2±37.1)min长于对照组的(290.2±20.3)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6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0.59±0.17)分低于对照组的(1.13±0.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行单侧下肢骨科手术的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较好,能降低麻醉风险,延长患者镇痛时间,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骶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择期行腹部手术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骶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CG组,n=50)和全身麻醉组(G组,n=50)。两组患儿均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吸入1~2%七氟烷维持麻醉。G组患儿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5μg/(kg·min),CG组患儿于左侧卧位行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骶管腔注入0.2%罗哌卡因1 mL/kg。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从手术结束至拔出气管导管的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切皮(T2)、腹腔探查(T3)、关闭腹腔(T4)、拔出气管导管即刻(T5)及出手术室(T6)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记录两组患儿苏醒期间及麻醉恢复室停留期间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杨勇  崔恩慧  拾翠翠 《河北医药》2012,34(5):698-699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斜疝、隐睾、鞘膜积液、包茎手术的患儿42例,在七氟烷麻醉下行骶管阻滞.观察清醒到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骶管穿刺过程中的体动反应、术后清醒的时间和其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全组病例麻醉诱导前后、术中、术毕、苏醒期,MAP、HR、SpO2均无明显变化(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骶管阻滞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手术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七氟醚吸入全麻加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股沟斜疝单孔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术后早期苏醒及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面罩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后插入气管导管,采用骶管阻滞加七氟醚吸入全麻维持,对照组采用七氟醚吸入复合静脉全麻维持.观察两组患儿术中心率、血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苏醒时间以及出室时哭闹评分及术后30 min疼痛评分.结果 两组切皮时均表现出良好的麻醉效果、术中生命体征较稳定;观察组术毕苏醒时间[(5.8±3.6)min]与对照组[(15.6±8.5)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出室时表现出更好的镇痛效果.结论 七氟醚吸入全麻加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股沟斜疝单孔腹腔镜手术有利于患儿的术中麻醉管理和术后快速苏醒,并且能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吸入七氟烷基础麻醉合并骶管麻醉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接受斜疝手术的1~6岁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吸入+骶管麻醉组(观察组,n=40)和丙泊酚组(对照组,n=40),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意识消失时间(65.1±16.7)s、术后清醒时间(10.2±7.9)min显著短于对照组(155.1±13.6)s、(42.2±11.8)min,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基础麻醉合并骶管麻醉应用于小儿斜疝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意识消失时间和术后清醒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和常规氯胺酮麻醉用于3岁以下患儿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临床观察。方法80例<3岁患儿进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按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麻醉组(氯胺酮组,K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组(KPS),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及术后噪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K组麻醉前后相比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显著增高(P<0.01),而KPS组麻醉前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K组相比,KPS组术后清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噪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8月期间在某院接受骶管麻醉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骶管麻醉复合氯胺酮麻醉,观察组给予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麻醉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儿各项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观察组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均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后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儿给予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显著,且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骶管阻滞与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复合的方法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麻醉,并对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抽取1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确诊患儿,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80例。在手术前分别采用氯胺酮与咪唑安定联合麻醉和骶管阻滞与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复合麻醉。结果 B组患儿的麻醉药物应用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儿;B组患儿在麻醉药物应用后生命体征变化幅度明显小于A组患儿;B组患儿手术清醒时间明显早于A组患儿;B组患儿麻醉时的药物用量明显少于A组患儿;两组患儿在术中和术后均没有出现任何麻醉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骶管阻滞与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复合的方法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麻醉,其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