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药物性皮炎在小儿皮肤病中发病率较高,重症药疹也时有发生,但文献报道甚少,索引中也常遗漏。本文分析了我科1986年以来收治的21例小儿重症药疹,以期引起各科医师重视.互.一股资料:21例中重症多形红斑型(SEM)9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BEN)7例,剥脱性皮炎型(ED)5例。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5个月~14岁,平均年龄6.3岁。5个月~1岁4例,1~5岁6例,5~10岁5例,10~14岁6例。21例患孩发疹前均有明确的用药史,其中2例既往有药物过敏史.潜伏期sh~30d,ED型潜伏期15d~30d,明显长于BEN型和SEM型(5h~10d)。致…  相似文献   

2.
35例卡马西平致药疹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致药疹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CBM、PubMed、Medline、Embase、VIP等数据库,搜集卡马西平导致药疹的文献,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以及药疹临床表现等数据进行汇总并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35例卡马西平所致药疹的个案报道,均为重症药疹,其中重症多形性红斑18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9例,剥脱性皮炎8例。结论:卡马西平所致药疹的潜伏期平均约为2周,多数患者在短期内可发展成重症药疹,及时停药和使用足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使皮损好转或痊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致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2006年10月至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因别嘌呤醇引起的13例重症药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重症药疹中重症多形红斑型7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1例,剥脱性皮炎型5例,年龄35~75岁,平均(55.6±16.8)岁,病情重、潜伏期长、内脏受累常见,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病程长、死亡率高。结论别嘌呤醇容易诱发重症药疹,病死率高,临床医生对此药的应用应该谨慎。  相似文献   

4.
曹育春  陈岚  李慎秋  刘继红  陈兴平 《医药导报》2007,26(12):1512-1514
[摘要]目的研究卡马西平所致药疹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由马西平所致药疹住院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用药原因、潜伏期、皮肤和黏膜损害特点、系统损害特点及对治疗的反应等。结果8例患者的平均潜伏期为(13.9±5.9) d;重症多形性红斑(SEM)、重症多形性红斑并发大疱性表皮松解症(SEM/ TEN)各3例,轻症多形性红斑(MEM)、大疱性表皮松解症(TEN)各1例;成人重症药疹易出现肝肾等内脏损害;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较差的重症药疹患者并用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疗效较理想; 在7例重症药疹患者中有5例糖皮质激素的有效剂量等效于泼尼松平均为1.5 mg·kg-1·d-1。 结论卡马西平所致药疹的潜伏期平均约为2周;多数患者在短期内可进展成重症药疹;及时停药和使用足量的糖皮质激素可能是阻止患者向TEN或SEM/ TEN发展的关键;等效的泼尼松1.2~2.0 mg·kg-1·d-1的激素用量或并用较大剂量IVIG疗效较好, 且在4周内未出现明显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0 引言卡马西平临床主要用于癫(间)、周围神经痛等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卡马西平适应证的增加,如用于控制酒精戒断、改善耳鸣、失眠、头痛及抗利尿等.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亦升高,常见的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头晕、头痛、共济失调、嗜睡、疲劳、复视)、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及皮肤过敏反应等[1].其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药疹,且其发生率逐渐增高[2-3].但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比较少见[1,4-9],伴变态反应性口炎及肝功能损害的更是少见.以下结合我院1例服用卡马西平并右旋布洛芬胶囊后出现重症药疹的特殊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探讨该患者出现药疹的可能机制,以便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信息动态     
0 引言 卡马西平临床主要用于癫(间)、周围神经痛等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卡马西平适应证的增加,如用于控制酒精戒断、改善耳鸣、失眠、头痛及抗利尿等.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亦升高,常见的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头晕、头痛、共济失调、嗜睡、疲劳、复视)、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及皮肤过敏反应等[1].其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药疹,且其发生率逐渐增高[2-3].但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比较少见[1,4-9],伴变态反应性口炎及肝功能损害的更是少见.以下结合我院1例服用卡马西平并右旋布洛芬胶囊后出现重症药疹的特殊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探讨该患者出现药疹的可能机制,以便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卡马西平重症药疹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临床卡马西平重症药疹的危险因素,以减少药疹的发生。方法:收集1997年至2007年服用卡马西平出现药疹的住院患者55例的资料,其中非重症药疹28例,重症药疹27例。统计分析药疹与患者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癫痫病、药物初始剂量、药疹潜伏期的关系,并对2组患者出现的其他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药疹的严重程度与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癫痫病无关(P〉0.05),与卡马西平的起始剂量和药疹潜伏期有关。而重症药疹组和非重症药疹组的卡马西平起始剂量及药疹潜伏期有差异,卡马西平起始剂量分别为(155.74±81.130)mg/d和(124.11±44.867)mg/d(P〈0.05),药疹潜伏期分别为(11.81±7.45)d和(6.14±5.30)d(P〈0.01)。重症药疹的肝损害较非重症者显著增多(P〈0.01),且早期均有发热表现,病情也较重。结论:卡马西平的起始剂量犬及药疹潜伏期长可能增加药疹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常见致敏药物及治疗,为临床安全用药,减少重症药疹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华山医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9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敏药物类别以抗菌药物最多见(43例,30.1%),最易引起重症药疹的两种药物为卡马西平(32例,26.9%)和别嘌呤醇(23例,19.3%);药疹类型中,重症多形性红斑型为最常见的重症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为最凶险的类型,死亡2例,死因均为呼吸衰竭。结论:对易致重症药疹的药物临床使用中应加强药学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停药,并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唐志凌 《天津药学》2013,25(3):38-39
目的:探讨药物与药疹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13年3月的185例药疹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185例患者潜伏期短于7 d者121例,8~14 d者56例,超过14 d者8例。致敏药物明确的156例患者中:抗生素致敏者81例,其中青霉素类28例,头孢菌素类34例;解热镇痛药致敏者27例;生物制剂致敏者13例;其他药物致敏者35例。因服自拟中药方致敏药物不明者29例。185例药疹患者中,多形红斑型药疹56例,多为青霉素类、头孢类和解热镇痛药所致;荨麻疹型药疹43例,多为青霉素、头孢类和生物制剂所致;湿疹型药疹19例,中药多致。结论:药疹潜伏期多在14 d之内;青霉素类药和解热镇痛药是引起药疹最常见的药物;多形红斑型及荨麻疹型药疹常见,生物制剂、头孢类抗生素及中药导致的药疹增多。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临床药师参与1例依达拉奉联合卡马西平致重症多形红斑药疹病例治疗过程,协助临床医生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发现并解决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方面的问题,并对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药师作为临床治疗团队成员,应充分发挥善于发现和解决药物相互作用和药品不良反应问题的优势,提高临床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南药学》2004,2(3):174-174
卡马西平作为抗癫痫药应用于临床。截至2003年第一季度,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有关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有严重皮肤损害52例,其中重症多形性红斑型药疹39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8例,剥脱性皮炎5例,并有1例死亡;血液系统反应9例,其中自细胞减少7例,全血红细胞减少1例,血小板减少1例;肝功能异常3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药物与药疹发生的关系以及药疹的防治。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因药疹住院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45例患者中有62.8%(91/145)可明确为一种致敏药物。由抗生素类引起的药疹共有58例,其中青霉素类27例,其次是解热镇痛类药9例。重症药疹16例,卡马西平和别嘌呤醇引起的药疹中重症药疹分别占66%(2/3)及80%(4/5),治疗所需的糖皮质激素控制剂量多为泼尼松80~120mg/d。病程较长。结论抗生素类是引起药疹最常见的药物,其次为解热镇痛药。引起重症药疹的药物主要为卡马西平和别嘌呤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皮肤病专科医院住院药疹患者致敏药物、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以期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1年7月间我院住院部收治确诊为药疹的患者166例,分析其临床及相关情况.结果明确致敏药物者108例,主要致敏药物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43例)、中药注射剂(15例)、非甾体类抗炎药(7例)和抗痛风类(7例).临床类型主要为荨麻疹型(74例)、麻疹型(28例)、多形红斑型(19例).重症药疹(30例)的主要致敏药物为卡马西平(5例)和别嘌呤醇(7例).136例非重症药疹中,有血象异常者113例,肝肾功能异常者(18例).30例重症药疹中,血象异常者26例,肝肾功能异常者12例.结论抗菌药物是药疹主要致敏药物;抗痛风药与抗癫痫药是重症药疹主要致敏药物.住院重症药疹患者年龄较大、潜伏期长,易并发肝肾损害及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疹的致敏药物、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皮肤科的64例药疹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致敏药物为头孢类/青霉素抗生素、解热镇痛类药物和抗癫痫药物。药疹主要表现为多形红斑型(35.9%),其次为麻疹样型(20.3%)和固定性药疹型(17.2%)。重症药疹共22例,11例重症多形红斑型,9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2例为剥脱性皮炎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剂量相当于泼尼松0.5—2mg/(kg·d)。64例患者,1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痊愈率95.3%。结论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是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解热镇痛类药物和抗癫痫药物,重症药疹危害性大,临床医生需提高对药疹发生的一般规律及临床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重症药疹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等,病情重,变化快,常伴口、眼、外阴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的损害,甚至累及各实质脏器,可因继发败血症而死亡[1].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重症药疹在临床上已逐步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5年10月~2010年11月收治的重症药疹患者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18~72岁.其中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11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9例,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15例.平均住院14.2 d.  相似文献   

16.
卡马西平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抗癫痫及抗外周神经痛的一种药物,近年来应用该药引起药疹的现象也随之增多,部分患者药疹,相当严重,伴随的全身症状明显,内脏多器官受累,病情进展快,若不明确诊断,延误治疗,会危及生命。本文报道的两例口服卡马西平引起的红斑形、渗出性、变形性重症药疹,就是被当地医疗单位误诊,危及生命的重症药疹,所以特作报道,供同道参考;引起临床注意。并建议:(1)生产厂家在使用说明书上要详细介绍该药的毒副作用、禁忌症。(2)临床上一旦发现副作用,应及时停药,及时对症治疗。(3)治疗中要注意保护好眼睛,以免角膜粘连溃疡或穿孔,造成视力下降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7.
赵文  郭书萍 《安徽医药》2020,24(7):1480-1484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发生发展规律、治疗、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2014年 12月至 2018年 4月间收治的 32例重症药疹( Severe Drug Eruption,SDE)病人相关资料。结果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是最常见重症药疹类型,共 20例( 62.50%)。潜伏期最长的重症药疹类型是剥脱性皮炎型药疹,为( 22.44±13.97)d。最常见致敏药物为抗癫痫药。发热及黏膜损害发生率最高。激素联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药疹病人在皮损控制时间( 6.38±1.71)d、素的最大用量( 1.06±0.37)mg·kg-1·d-1、皮损控制时激素累积剂量( 6.62±3.32)mg/kg、激素总累积剂量( 8.40±3.39)mg/kg等方面激均较单用激素组低( P<0.05)。结论各型重症药疹临床表现各有不同;且易对黏膜、肝肾等造成伤害,威胁到病人生命,临床医师应该谨慎使用易致敏药物,如卡马西平、中药 /中成药、青霉素等;首选治疗方案仍然是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早期联合丙种球蛋白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重症药疹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2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2例重症药疹患者共发生26例口腔念珠菌感染,其中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感染14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感染7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感染3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感染2例。发生口腔黏膜糜烂和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率高于对应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皮质激素用量≥60 mg/d的患者高于用量低于60 mg/d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药疹患者易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口腔黏膜糜烂、糖皮质激素用量及应用广谱抗生素是重症药疹患者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孙洪林 《北方药学》2010,7(4):28-28
经血宁是治疗妇科各种出血的常用药物,现将近3年来收集的儿例经血宁药疹病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11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39岁,因各种原因出血服用经血宁治疗,服药后2h~12d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平均8天左右.皮损类型:麻疹样型3例,猩红热样型3例;荨麻疹样型1例,多形红斑样型3例,重症多形红斑型1例.  相似文献   

20.
卡马西平引起重症药疹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马西来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抗癫痫及抗外周神经痛的一种药物,近年来应用该药引起药疹的现象也随之增多,部分患者药疹,相当严重,伴随的全身症状明显,内脏多器官受累,病情进展快,若不明确诊断,延误治疗,会危及生命。本文报道的两例口服卡马西平引起的红斑形、渗出性、变形性重症药疹,就是被当地医疗单位误诊,危及生命的重症药疹,所以特作报道,供同道参考,引起临床注意。并建议:(1)生产厂家在使用说明书目 要详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