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评价眶底骨折患者眼球内陷手术治疗的矫治效果。方法36例眶底骨折的患者进行眶壁复位固定,以羟基磷灰石人造骨重建眶底,术后进行眼球运动训练。观察指标为眼球内陷和复视的矫治情况,并记录相关的并发症。结果手术后观察时间最短7个月,最长为19个月。术前眼球内陷双侧相差大于2mm者为29例,术后双侧相差大于3mm者1例,2~3mm者5例,其余均小于2mm,无1例过矫。结论面中部骨折时通常合并有眶底骨折,造成眼球内陷,需要进行眶底重建。羟基磷灰石人造骨作为眶底植入材料具有足够的支撑能力,能够修复较大面积的眶底缺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眶筛骨折的手术入路、骨折复位与坚固内固定及合并眼球内陷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 17例鼻眶筛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根据CT结果与Fedor骨折分型分为三型 ,其中Ⅰ型 1例 ,Ⅱ型 7例 ,Ⅲ型 9例 ;13例选用鼻根正中入路 ,3例鼻旁入路 ,7例需同时附加眶下切口。 8例合并眼球内陷者采用眼球赤道后方碘仿纱条填塞与植骨矫正法。结果 ①本组病例平均内眦宽度和内眦宽度 /外眦宽度比例从 ( 35± 7)mm、( 37± 8) %恢复到 ( 32± 4 )mm、( 35± 7) %比较正常水平 ;②面部外形全部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 ;③ 8例眼球内陷患者术后 6例恢复到基本正常 ,2例术后仍有轻度凹陷 ,5例复视术后全部消失。结论 鼻根正中入路附加眶下切口可充分显露骨折片 ,结合坚固内固定技术可使骨折片解剖复位 ;内眦韧带复位固定是本手术关键所在 ,重建正常眶内容积和眶内容物准确复位 ,以解决眼球内陷和眼球运动受限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眶上颌颧骨骨折的诊断方法与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1月~2008年4月因眶上颌颧骨骨折住院并治疗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术中采用头皮冠状切口或半冠状切口切开复位加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对有眶缺损畸形的患者应用Medpor、颅骨外板或钛网进行眼眶缺损修复和眼球内陷的复位。结果随防3~12月,除面部畸形1例、咬合不正1例、张口受限2例外,余病例治疗效果均较满意。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为眶上颌颧骨骨折的手术设计和实施提供了新的可靠的手段;头皮冠状切口开放复位内固定是合适的手术径路;对有眶缺损的患者应用Medpor、颅骨外板或钛网进行整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朱力  李燕  聂建华  毛明芳  李菊  冯丹 《西部医学》2010,22(10):1900-1902
目的探讨冠状切口加局部小切口在眶-颧-上颌骨复杂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冠状切口加局部小切口治疗眶、颧、上颌骨复杂骨折患者35例,其中9例用冠状切口+睑缘下切口+口内切口;8例冠状切口+睑缘下切口;17例冠状切口+口内切口,含4例合并下颌骨骨折的用口内或颌下切口同期下颌骨骨折复位内固定。结果 35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X线检查,骨折愈合良好,34例为一期愈合,1例延期愈合,外形满意。出现1例暂时性额肌瘫痪,1例感面部皮肤轻度麻木。1例术口感染溢液,抗炎换药理疗后痊愈。结论冠状切口加局部小切口,疗效肯定、切口隐蔽,面部无瘢痕,且术野清晰,是上颌骨、眶、颧复合骨折切开内固定术的一种理想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头皮冠状切口联合口腔前庭沟切口入路治疗眶-颧-上颌复合体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例应用该入路行眶-颧-上颌复合体骨折整复重建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20例患者骨折断端均达解剖复位,X线片显示骨折处对位愈合良好。术后面部外形基本恢复正常,无复视及面瘫,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该入路治疗眶-颧-上颌复合体骨折具有暴露充分、切口隐蔽、明视手术等优点,可利于达到手术解剖复位和恢复面容美观。  相似文献   

6.
[背景]探讨冠状切口手术治疗颧上颌复合体骨折的方法及术中注意事项.[病例报告]采用冠状切口或附加切口对23例颧上颌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除1例患者出现上睑下垂外,其余患者面部外形对称、咬合良好、无复视及眼内陷等.[讨论]冠状切口手术治疗颧上颌复合体骨折具有术野清楚、效果可靠及切口隐蔽等优点,是颧上颌复合体骨折的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眶-颧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术临床效果,了解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对40例眶-颧复合体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路径采取头部大冠瓣切口入路,眼睑下缘及口内唇龈沟切口人路,直视下联合骨折复位、固定;骨折断端采用PLGA可吸收材料固定,眶底缺损采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进行重建,术前及术后通过头颅CT三维重建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眼眶移位、凹陷等畸形明显改善,眼眶、颧弓骨折断端对位良好,张口活动度明显改善.经过la随访,40例患者均无复视、排斥反应、骨质吸收等副反应.结论 大冠瓣、睑下缘及唇龈沟切口联合人路对于颧-眶复合体骨折术区暴露起到良好作用,medpor材料对于眶下壁骨缺损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缺损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陈旧性颧眶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16例陈旧性颧眶骨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面部畸形、眼球运动障碍和眼球内陷是主要临床表现;头皮冠状切口联合下睑缘和口内前庭沟切口是最常用的入路;截开错位愈合的骨组织、修整改建的骨断端并锐性分离机化的软组织,充分松解骨折片,然后复位内固定。结果面部对称性恢复率为78.6%(11/14);眼球突度和位置恢复率为72.7%(8/11);眼球运动恢复率为58.3%(7/12)。结论截开陈旧性骨折线,修整骨断端和锐性分离粘连组织,充分松解骨折片是陈旧性颧眶骨折的主要手术技巧;陈旧性颧眶骨折的眼球运动障碍矫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眶骨骨折后眼球内陷的手术治疗。方法治疗眼眶骨折后眼球内陷畸形17例,术前常规行眶部轴面及冠状位CT扫描,了解眶骨骨折及眶内容物移位嵌顿情况。术中首先将移位的骨折块复位、小夹板坚强内固定,重建正常的眶缘,然后用人工材料植入,同时修复眶壁。结果所有患者眼球内陷畸形均获明显改善或矫正。结论眶骨骨折所致后期眼球内陷畸形可通过骨复位及植骨的手段重建眶缘,修复眶骨各壁的缺损,缩小扩大的眶腔而得以有效矫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眶-颧-上颌骨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因眶-颧-上颌骨骨折住院的患者64例,依据临床体征进行分析诊断并辅助CT检查,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64例患者分别采用了眶周小切口、口内上颌前庭钩黏膜切口、头皮冠状切口或半冠状切口进行手术治疗.随访结果发现,骨折无移位、面部两侧对称或基本对称,张口度正常,咬合关系正常,无因手术导致的面部神经损伤,并且小型钛板无排异现象.结论 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该类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关节结节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关节结节骨折的不同治疗方法。方法关节结节骨折35例,术前根据双眶水平位CT将骨折线分为2型:矢状型和斜线型。术中用冠状切口显露关节结节复位后,根据暴露情况及骨折线类型,用单枚或双枚微型钛钉或微型钛板固定。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拍摄双眶水平及冠状位CT、头面部三维CT并进行比较。结果24例采用微型钛板固定,8例采用单枚微型钛钉固定,3例采用双枚微型钛钉固定。术后所有患者面形基本对称,术前术后CT片对比骨折复位良好。结论关节结节骨折的固定可以恢复颧骨前后方向及侧方形态,根据暴露情况及骨折线类型应采取不同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CT测量爆裂性骨折眼眶容积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CT对于不同类型眼眶爆裂性骨折眼眶容积测量的最佳方法。方法:对眼眶下壁、内壁、内后壁单纯爆裂性骨折患者32例进行轴扫全眶测量、轴扫颧额突连线内测量和冠状面测量双侧眼眶容积,分别计算双侧眼眶容积平均值之差。结果:3种方法测量的双侧眼眶容积的平均值之差分别为:眼眶下壁骨折0.39ml、0.55ml和3.34ml;内壁骨折为4.63ml、1.32ml和1.02;内后壁骨折为2.25ml、2.26ml和2.05ml。结论:眼眶下壁骨折选择冠状面测量,其他两种测量方法因无阳性结果而被舍弃;内壁骨折选择轴扫全眶测量方法测量眼眶容积,其他两种方法,因测量范围不能完全包括骨折部位,测量值偏小而不用;内后壁骨折,3种方法测量结果相近,但轴扫增加患者的辐射和操作者的工作量,因此亦选择冠状面测量。  相似文献   

13.
CT冠状位与轴位扫描对眼眶爆裂骨折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强  张昱苹  谢东  苏丹柯 《广西医学》2000,22(6):1187-1189
目的:探讨冠状位和轴位CT扫描在眼眶爆裂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分别进行轴扫及冠扫,将两种扫描技术所获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状位扫描图像显示骨折线14例(占93.3%)及软组织疝8例(占100%);轴位扫描图像仅显示骨折线9例(占60%)及软组织疝3例(占37.5%)。结论:CT冠状扫描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轴位扫描;凝有此类骨折患者应首选冠状位CT扫描;辅以轴位扫描更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万象新  古凌静 《海南医学》2007,18(7):16-16,52
目的 探讨螺旋CT轴扫与多平面重建(MPVR)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对43例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分别进行螺旋轴扫后在进行多平面重建,分析骨折的CT征象,再与常规轴扫的图像对比. 结果 43例眼眶爆裂性骨折中,轴扫 MPVRCT显示直接征象29例,间接征象14例.冠状位重建显示直接征象20例,6例上下走行的骨折显示不清,"泪滴征"8例;横断位扫描显示直接征象23例,8例前后走行的骨折未能显示,"泪滴征"均未显示.其它间接征象在冠状、横断位扫描均可显示. 结论 CT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较大,MPVR冠状位与横断位相互补充,明显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眼眶爆裂骨折的CT诊断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 探讨眼眶爆裂骨折的CT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 45例眼眶爆裂骨折病例均行常规眼眶轴位薄层扫描,部分病例加行冠状位薄层扫描。结果 能直接显示骨折线12例,内直肌增粗34例,眼肌及眶内脂肪疝入副鼻窦35例,内直肌与眶内脂肪间隙变窄或消失34例,眶内及眼睑积气27例,副鼻窦积液或塌陷36例(含同一病例同时发生2组或2组以上副鼻窦积液,其中筛窦塌陷及积液32例,上颌窦积液3例,蝶窦积液3例,额窦积液2例),眶周软组织肿胀45例。结论 CT能明确眼眶骨折的类型,显示眼眶爆裂骨折周围软组织及副鼻窦变化情况,是目前诊断眼眶爆裂骨折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诊期面中部骨折的诊断策略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对41例面中部骨折者按骨折情况分型,并对部分病例采用上颌窦骨折复位固定及经鼻窦内窥镜手术复位的方法处理.结果 复位32例,满意30例,基本满意2例.结论 鼻腔鼻窦冠状位及水平位CT为常规检查项目;常规眼科会诊可准确掌握眼部情况,有效减少减轻术后眼部并发症及后遗症;对有额窦、筛窦及蝶窦骨折者应考虑颅底损伤的可能;建议诊疗按骨折情况分型及处理.  相似文献   

17.
眼眶内壁骨折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眼眶内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眼眶内壁骨折患者,对比分析常规头部CT扫描及眼眶CT—MPR重建对眼眶内壁骨折的显示能力。结果210例眶内壁骨折中,普通常规头部CT扫描187例,明确显示眼眶内壁骨折157例,可疑骨折22例,误诊8例。多层螺旋CT扫描及MPR重建88例,均能显示眼眶爆裂骨折及其合并症。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MPR重建对眼眶内壁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预成形钛网在眼眶骨折眶壁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1日~7月30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就
诊并接受治疗的眼眶骨折病例27例,该组病例术前均存在眼球内陷、眶壁缺损、骨性眶腔扩大和眶内软组织疝出。术前常规行
眼眶水平、冠状位及三维CT检查,应用预成形钛网行眶壁修复重建,术后继续CT检查,以评价眼眶骨折后眶壁重建的准确性和
眼球突出度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月随访,所有病例都成功地实施了眼眶壁的重建,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85.2%(23/
27)的患者眼球内陷矫正在3 mm内。结论应用预成形钛网可比较精确地修复眶壁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