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为六淫之一。湿是一种(氵弥)漫性的重浊水气,这种水气羁于人体,可出现重、痛等症,故名“湿病”。临床颇为常见。湿病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多因阴雨连绵,空气中的湿度增高,或久居卑湿之地,或劳汗衣湿,或雾露晓行等感而得之,使阳气受阻、水液不得蒸发而停滞体内所致,以头重如裹、发热身重、骨节疼痛、四肢浮肿为主证。内湿则因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或过用寒凉而导致的脾肾阳虚、运化障碍、水湿停滞所致,其病状为胸膈痞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不渴等。外湿与内湿每每相互影响。外湿伤人多犯脾胃,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使脾失健运,故外湿不除必致脾虚而生内湿,脾虚内湿之人又易感受外湿。  相似文献   

2.
浅谈《金匮》通阳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宁  张永 《河南中医》1997,17(2):74-75
浅谈《金匮》通阳法韩宁张永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主题词《金匮要略》胸痹/中医药疗法通阳利湿祛瘀通者,通透、通达、透达之意。所谓通阳法,就是运用通透之品使阳气通达上下内外,用以治疗阳郁证的方法。阳气走而不守,内通五脏六腑,外达肌腠皮毛,上行清窍...  相似文献   

3.
《金匮》利水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利水法初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410006)路振平,黄家友主题词《金匮要略方论》,利湿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撰成之后,研究者代不乏人,但对其治法,概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8种。笔者通过对《伤寒杂病论》30年潜心研究,发现《金匮》中除...  相似文献   

4.
5.
对《金匮要略》关于风湿病的治法进行了探讨。主要有祛风寒湿法,如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利小便祛湿法,如麻杏苡甘汤用薏苡仁;微汗法,如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温阳祛风湿法,如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温中祛寒湿法,如肾着汤;涌吐风痰法,如藜芦甘草汤;外治法,如纳药鼻中、针刺;补肾法,如八味肾气丸;补气养血法,如防己黄芪汤、薯蓣丸。  相似文献   

6.
“精气夺则应”,《内经·素问》最早提出了虚证。仲景则在《金匮要略》中最先提出了“虚劳”,并列专篇论述。认为病机是“脉大虚”,即阴阳气血惧虚,病位及于脏腑气血阴阳。其具体治法,除《金匮·虚劳篇》中七万七法及附方外,还散在于消渴病、百合病、肺痿病、寒疝病、下血病、产后病、虚黄病、妇人杂病等篇中。本文将仲景有关应证治法的论述归纳为以下十法。1补明生气,助四化水法本法用于阴阳不足,膀胱气化不行所致的虚证。《虚劳篇》第15条:“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消渴篇》第3条:“男子消渴,小…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痰饮治法初探刘建新,吴雪梅(河北省沧洲市中医院061001)《痰饮咳嗽病脉症并治第十二》是《金匮要略》中论述痰饮病的专篇。其辨证论治法则,不仅是后世治疗痰饮病之典范,而且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笔者仅就其痰饮的治法初步探讨如下:1.解...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在湿病篇、中风历节病篇及痰饮病篇等对风湿病的成因、病机、脉证论治辨证方面,已有全面的论述。如在湿病篇中,将湿病分为外湿、内湿和内外俱湿三种类型。发汗与利小便为治疗湿病的两大法则。外湿用微微发汗,照顾阳气,使风湿俱从汗而解,禁用大汗、攻下、...  相似文献   

9.
史宏 《广西中医药》1995,18(5):42-44
析《金匮》治瘀十二法广西中医学院南宁市明秀东路21号530001史宏《金匮要略》(下称《金匮》)是祖国医学一部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最早的临床专著。其运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对有关瘀血病证进行辩证论治,为后世瘀血证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笔者对《金匮》中与瘀有关...  相似文献   

10.
痛证,系指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在仲景所著《金匮》一书中,论及该证者达10余篇。遍观《金匮》有关治疗痛证的条文和方药,则不难看出:尽管其病位有表、里、上、下之分;病性有虚、实、寒、热之别,但在治疗上终不离乎一个“通”字。可知,以“通”治痛是仲景治疗痛证的基本法则。虽是怡之以“通”,然在实际应用时,又无不针对痛位之所在,病性之所属、病势之缓急,恰当的选用方药。或以下为通,或以温为通,或以汗为通等,园机活法,丰富多采,丝丝入扣,各有其妙。现就其中有代表性的方剂,分六个方面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金匮》治肝之法,首推“见肝实脾”大法.如见肝实之病,在治疗肝实的同时,应注意调补脾脏,此法乃治肝病之要旨.但病有虚实,体有差异,病因又各有别.因此,《金匮》对肝病的具体治法可谓常中有变,笔者总其书中所论,认为可归纳为十一法.1 泻肝补脾法本法是治疗肝邪盛,乘克脾土的方法,如《金匮》开宗明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此既为治未病法,又阐明了泻肝补脾的意义.凡肝病初起,横侮脾土而见胁痛、胸闷、头眩、腹胀食少、乏力便溏、脉弦等  相似文献   

12.
对《金匮.虚劳篇》治疗大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栾 《北京中医》1994,(2):42-44
对《金匮·虚劳篇》治疗大法的探讨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100007)韩奕虚劳乃“积虚成损,积损成劳”所致,较一般虚证更为严重和复杂,临床常表现为多脏腑亏损,气血阴阳数方面不足,治疗稍有不妥,则极易顾此失彼,使医者有无可适从之难。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虚劳...  相似文献   

13.
崔幸琴  丁瑞云 《光明中医》2007,22(12):10-11
<金匮要略>(简称<金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著,有"医方之祖,杂病典范"之誉.<金匮>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声誉,是以它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分不开的,著中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治法和方药.  相似文献   

14.
对<金匮要略>关于风湿病的治法进行了探讨.主要有祛风寒湿法,如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利小便祛湿法,如麻杏苡甘汤用薏苡仁;微汗法,如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温阳祛风湿法,如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温中祛寒湿法,如肾着汤;涌吐风痰法,如藜芦甘草汤;外治法,如纳药鼻中、针刺;补肾法,如八味肾气丸;补气养血法,如防己黄芪汤、薯蓣丸.  相似文献   

15.
《金匮》骨关节病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仲景的《金匮》、《伤寒》等中医经典定位于“中医临床基础”课以后,《金匮》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其对骨关节病证的一系列理论却尚未引人注目。本文通过对其在病因病机、诊断方法及辨证论治方面的理论建树所进行的发掘性研究,翼达服务于临床、教学及科研之目的。1 病因病机1.1 忽视养慎,疏于调摄  《金匮》非常注重养慎,即内养正气以外慎风寒。首篇即道:“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并示人以五邪(雾、湿、风、寒、宿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金匮要略>有关呕吐病治则治法内容的整理、分析,将其归纳为暖肝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益气润燥、温中散寒化饮、和解少阳、清热通便、清热散饮、清热止利、辛开苦降、排脓解毒十大治法.  相似文献   

17.
林志南 《山西中医》1989,5(3):53-55
已故名老中医冉雪峰先生,曾对《伤寒论》一书论述禁忌证的意义明为指出说:“明得反面不可与,乃愈知正面恰当与”。本文对其有关内容进行爬罗剔扶,梳理成文,分作禁汗、禁下、禁吐、禁利(小便)、禁火五类,颇有便于学者。本刊拟分期连载,供广大学习《伤寒论》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姚九江主任医师善用《金苫要略》方治疗杂病,并予灵活化裁。如其治水肿常选防己黄芪汤和肾气丸,治喘症常选小青龙汤和射干麻黄汤,治胸痹常选瓜萎薤白半夏汤。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金匮要略》有关腹满痛治则治法内容的整理、分析,将其归纳为表里双解、甘温建中、养血散寒、温下寒实、活血祛瘀等具体治法,使学者易于领会掌握。  相似文献   

20.
对《金匮要略》所论咳喘治法进行了探讨。认为感受外邪、阴阳失衡、浊痰雍盛、痰饮郁肺、虚火上炎等均可导致肺气上逆而咳喘。其治法主要是发汗解表;温肺散寒,培土生金;泻肺开闭;涤痰开闭;排脓解毒;宣肺平喘,化饮清热;散寒宣肺,降逆化饮;逐水通阳,止咳平喘;宣肺泄热,降气平喘;散寒化饮,兼清郁热;养阴清热,降逆下气;通阳散结,豁痰下气;宣肺化饮利水;辛散风寒,温化里饮;泻下逐饮;温药和之除痰饮;补肾去饮;分先后缓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